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807

  “百姓何其无辜,他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当金融风暴来临,他们无法摆脱命运的旋涡。”
  “不一定。”
  “哪里不一定?”
  冯娇说:“你现在看着一个个老总、老板风光无限,他们号称几十亿、几百亿身家,要真的金融风暴来临,逃不掉的是他们,可能直接负债几十亿成老赖。”
  唐觉晓笑了:“现在的老总不都是套现跑路吗?割韭菜才是他们的赚钱方式,怎么会是做事?”
  “只要中国够强,跑哪里都是没用的。将来法律改一改,人们也没那么好骗了,这样的事就会慢慢减少。”
  唐觉晓一琢磨:“是这个理!任你单口相声再强,财技再强,跑得比香江记者还快……最终也难逃社会主义的审判。”
  但转念一想,唐觉晓说:“但国本在工农啊,解决几个老赖,其实于事无补。”
  冯娇笑了:“你最近不是在研究室内水培吗?做这个难度一个是回本,一个是没这么多技术员,这对我们来说是两个天大的难题,但对官府就未必了。我们做东西只要几年回不了本,我们就玩完,官府忍个二三十年根本不算事儿。再加上货币一直在发,现在每月还贷几千一万,会要一些人的命,但过个10年货币贬值了,合同还是那个数,就没压力了。百姓这么干是不行,官府理论角度有无限钱。”
  唐觉晓一琢磨:“是这个理!”
  “官府做这个的方式也简单,按中国邮政的下沉方式,最终推广也不是个事。等到慢慢做大了,我们甚至可以不吃独食,我们种来卖给印国,印国多出来的可以卖给中东,皆大欢喜。”
  唐觉晓顺着冯娇的思路说:“新型农业属于工业,这就增幅了工业,这不是美金带来的,美金无法带走。只要原有工业放税,个人放税,工业这一块肯定大幅度上涨……那农业呢?”
  冯娇说:“日国农协的那一套,你看着好像是压榨日国农民,实际上大多数时候种一块钱的东西,补贴十块,虽说可能七块被农协收走,那不是也赚了三块吗?照我看来,薪姜生产建设兵团就很类似这个模式了,而且他们是不盈利那种。他们不但担负着保家卫国的戍边责任,还填饱了我们的肚子,很伟大。这种植的模式,将来未必不能引申到全国各地。”
  薪姜生产建设兵团!
  他们非常NB!
  谁能想到薪姜那一块给人很荒凉的地方,有全国约莫五分之一的耕地呢?
  很多人很难想象,薪姜居然是中国大粮仓?还真是。从西汉开始中国就一直在西北屯兵种地,有2000年了。
  不过,薪姜的水资源利用率,看中科院的各种数据,已经达到环境承受的红线了,这就需要别的省份分担农业压力。
  现在唐觉晓是中国人,中国没有农协,他当然要骂日国农协。如果将来中国打算做农协,身为阉党,他就要思考怎么吹了……
  很多人拿中日比较,都说中国房子泡沫比日国当年可怕得多,现在日国房价高,贷款多少年都受不了,中国按比率更高……
  日国人生活成本高其实高在吃饭上,国人吃饭比日国人轻松太多。
  东林党的本质就是拿国内弱项去比国外强项,而且是比了一圈发达国家,最后得出结论体制不行。
  这……还真不知道从哪开始反驳,因为每个证据好像都挺有道理,但这结论……
  唐觉晓和冯娇聊天,那真的是,不但眼界、能力上势均力敌,而且两人心有灵犀,这会儿是真的看好中国未来。
  包括各地有士大夫贪婪问题,于官府而言,只要肯抓,不说抓完,总能积极向上。
  只要官府有决心,各地贴吧禁删爆料,肯定可以治本。
  就算产生新问题,那也到下一阶段了。
  中国一直是稳中向好的,只是许多人自身智慧和野心不匹配,哪怕风来了也感觉不到,凛冬来了反而感觉是风来了,这是最可怕的。
  唐觉晓有时候是忍不住找冯娇聊天,不是找人商量事情,而是……人生难得一知己。
  ……
第0921章
农业大军兵源所在
  盛唐启动大量农业项目,这是针对多个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农业的工业化,这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为什么?因为下一个“风”就在这里。
  随着二战结束,世界利益重新划分,发达国家以高尖端科技,工业掠夺下游。之后在医药方面对第三世界进行慈善,世界人口暴涨,各国官府担心内乱,不得不以资源换口粮,被发达国家从农业上继续掠夺。
  同时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南派传销,让他们去工业化。
  阿根廷,曾经的发达国家,一战后、二战初的阿根廷人均收入超越了法国和德国。二战时虽然他们没卷入战争中,但也靠着卖牛肉大发横财。巅峰时期阿根廷能造巡洋舰,能发射卫星,货币汇率和美金1:1。
  阿根廷接受了民主思路之后,全民民粹,为了迎合民粹,竞选元首的人决定去工业化,用绿水青山拉选票。一个叫做庇隆的人成为了总统,在他一系列改革之后,1阿根廷比索=1毛8人民币。
  阿根廷从超级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成功跻身第三世界阵营……
  巴西,国土面积85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亿。不管是矿石、木材,甚至是石油,都非常多,甚至被誉为下一个沙特。在工业方面,也就差那么一点点,被苏美阻止了,不然巴西会有蘑菇。
  随着美国南派技能生效,巴西接受了民主那一套后,竞选的人为了迎合民粹,慢慢的去工业化。
  神奇的卢拉总统上台,支持率高达87%,这简直就是震惊吓尿的数字。卢拉去工业化很彻底,只依靠卖资源,2亿人活得很滋润。巴西在2014举办世界杯、2016举办奥运会,都做得……至少做出来了。
  但随着金融危机来临,油价暴跌,现在的巴西到处是抢劫犯和毒贩子。
  唐觉晓以前听公知那一套,但后来忽然醒悟过来,是什么人一直宣传民主?想发展民粹的人。只要民主那一套宣传成功,哪怕一个人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也能左右政治。
  一旦民主变成民粹,中国13亿人要是按巴西2亿那么干,怕是要在卖国之路一去不复返了。等到资源卖无可卖,再被洗脑地域歧视、民族分裂,苏国前车之鉴不远。
  了解到了阿国、巴国、南国的公知都曾经扮演过什么角色后,唐觉晓红化了,而且是很彻底的阉党。
  “植物工厂”是农业项目,初期先投入个二三十座,第二期可以扩大到300个,对应中国300个市,第三期就可以到3000个,对应3000个县。
  等到投入了,唐觉晓才发现很多人早就开始了……
  “要等到写代码的研究到农业,一直做农业研究的岂不是太废材了?中国农业要是很废材,怎么可能养活13亿人?盛唐的优势是互联网+,不是农业本身。”李德说。
  这么一说也是……
  盛唐做这个需要人才,不知道哪里找,李德给了一个方向。
  中国有很多个大型建设兵团,比较著名的是薪姜兵团,实际上内萌、兰州军区、黒龙江,甚至是广粥军区都有,总共十二个。
  这些搞建设的兵团约莫70年代全撤销了,因薪姜的太过重要,给地方做又做不好,就重新再做了起来。
  薪姜人口仅2500万,中国1/50,薪姜耕地面积是中国耕地的1/5,所以给一些人高考加分没什么。再则大学是靠限制录取人数来分配教育资源的,加分的意义其实不太大。
  李德给唐觉晓推荐的人才是东北那边的。
  嘿龙江建设兵团1947年在东北成立,后来慢慢拆分,就只留下了一个北大荒集团。
  这集团拥有9家公司,100多所农牧场,一千多家企业为其服务,农业从业者数十万人……
  这还只是被剥离后的北大荒,原农耕兵团的人更多。
  李德说:“如果唐总你想在环渤海地区做钢化玻璃棚,很多当初被辞退,或是转业的人绝对是非常优秀的辅助,他们里边甚至有顶尖农科人才。而且因为东北经济不行,他们是受影响了的,我们可以很容易招到他们。”
  唐觉晓思考了一会儿,忽然问:“薪姜建设兵团那些人,是不是更强一些?”
  “我认为盛唐不宜过多的和军队联系,哪怕是农耕兵。”
  “给我讲讲中粮吧……”
  原先唐觉晓觉得这一局不好打,单看农业大学,每年出来五万个,从事农业的3000,这人数……
  但现在一看,东北那边的农业人才就有百万级,西北有两百万,内萌……
  十二个当初辞退的全加起来的话,现代农业人才能顶得上一个胖胖胖,而且这些人的本质是“士兵”,比一般农民耕作能力强悍多了。
  再加上中粮在澳洲、北美的布局……
  小唐同学忽然发现自己不是在打绝境局,而是……顺风局!?
  底蕴这么强你们早说啊!哦,猥琐发育……
  亚洲总人口40亿,这爆炸的人口,再加上未来非洲的预计,唐觉晓可以感觉到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了。
  盛唐各方面都在进化,农业内容将会是重中之重,唐觉晓会像保护自己孩子一样保护它。
  盛唐系做得有声有色,唐觉晓被誉为“最强80后”,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南桂之星了,人工智能之名非常响亮。
  他是南桂人,这会儿却在南粤发展,看着似乎有点像某个品牌,明明是产于中国,却服务于美利坚。不过不同的是,南桂目前本身没有成为巨头的潜力,所以唐觉晓才去南粤,他也承诺了会回报家乡。
  提起这品牌就不得不说一句,这品牌估计是相当赚钱的,不然CEO年收入怎么比苹果库克还高?
  眼看着唐觉晓风生水起,这会儿都开始思考国际发展路线了,要说家乡人没有点想法,不可能。领导们想着盛唐能不能给南桂带来发展,南桂普通人也想着盛唐地主老财的,能不能让自己认打工?
  傅爸来到了羊城,就把一些老朋友的话,转述给了唐觉晓。
  唐觉晓一下就陷入了沉思,不是想怎么拒绝,他是很重情义的人,乡土情怀严重。
  要说南桂也奇怪,沿海又沿边,旁边是粤港澳,另一边是大西南,还搞东盟,有内陆地区眼红的出海渠道,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保护,高铁里程数国内第二……
  这么多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就该爆发了!
  神奇的是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