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807

  包括互联网时代就不骗了?一元拼、一元抽,还有各种拉人头的APP。
  唐觉晓说了一通自己从小遇到的骗局,陈桐果然也遇到过……
  陈桐说:“这其实就是国情吧,搞不好某个类型的骗子其实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家商量好的谁负责哪里?”
  唐觉晓蛋疼,说:“你说的有这个可能。”
  现在中国的国情内忧外患……
  唐觉晓从不觉得制度哪里有问题,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了本《竞选州长》,大概意思就是讽刺美国党争为反而反,胡编乱造,不能做事。看中国的更简单,明朝就是亡于党争。
  如果谁有问题,揪出来。
  国内最大的问题就在房子上,因为人民币都在房子里,房子完了人民币也不好过。房子耽误了出口型工业发展,这是致命的。
  要说影响了婚嫁的,其实主要还不是房子,而是互联网的普及。
  唐觉晓说:“最近接触到了东南亚,我才发现他们发展得太吓人了,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增速比我们还快,真的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这就和下一些残局似的,和局居然是最佳答案,而且很难下和。”
  纵观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无非三种形式:战争、和平、发展。
  战争之后会和平,和平之后大家开始发展,发展不均衡又会带来战争。现在大家忍着不动手打仗,换经济战也是一个思路。
  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七大类,分别是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
  中国从2013年到唐觉晓重生前,这七大类都是每年出口4500亿美金左右。这些年全球市场是在扩大的,也就是说中国这方面倒退了。
  比如鞋子,2013年越国鞋子出口84亿美金,后边几年就破了150亿,甚至喊出200亿口号。
  中华文明的确很强,单打哪个文明都行,但肯定没办法打完所有文明。中国先祖里有英雄,别国也有,别国的先祖肯定也做过很多事,这些事也在保护他们的后人。
  现在唐觉晓琢磨着投资国外,也是迫不得已了,这就像当初的美国遭遇的那样,可能不得不送出东西了。
  至于怎么送,唐觉晓暂时的思路是,中国用人民币收购东西,这样可以指定别人做什么,至少可控。比如先指定菲国卖香蕉过来,再慢慢到三文鱼。
  盛唐一定会根据他们的优势来帮他们制定计划,没有阴谋,也不会随意抽走资金炸他们房价。
  古时候这些国家全都有着深深的中华烙印,是清政府和光头太无能,他们才“去中国化”,放弃了中文,放弃和中国交流。只要现在的中国够强,他们会重新“中国化”,学习中文,重新建立各种交流。
  敌人来了……
  打跑一部分,同化一部分,就像祖辈们那样。
  ……
第0936章
陆权与商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打,而且爆率低,这要是个游戏,真的……可能蛮好玩的……
  内忧外患并存的时候,首先必须自身够硬。
  认真的读一战、二战的世界史,会发现中国是弱国的时候,那是多么让人悲痛,哪怕是小小的日国,也可以在中国国土上为所欲为。
  中国太弱,内部阶级矛盾太大,外部欺压太严重。于是文明开始发力,各个阶级自发的“自救”了,自救属于“救国”的一部分。
  农民阶级想要救国,义和团出现。
  地主阶级打算救国,搞洋务运动,事实证明了仅技术救不了国。
  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想要救国,搞戊戌变法,又失败了。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搞辛亥革命,好像成功了,又不彻底。
  最后共产党出现,终于成功。
  这五次尝试就像是吃五个饼,单吃哪个都不太可能吃饱,而且每个饼都有劣势存在,容易被利用。特别是第一个农民阶级革命,这个集团在智谋上处于劣势,当有超级智谋的坏人加入其中的时候,局面可能很可怕。
  举例义和团,农民阶级的革命是无罪的,这一点要肯定。等到活不下去的时候,革命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人笑义和团,觉得他们拆电线杆,毁铁路,喊口号“破坏大清龙脉”,显得非常愚昧。要是让阿辉穿越回去,喊口号“拒绝电磁辐射,保护子孙后代”、“电磁辐射可致癌,再不知道就晚了”、“拒绝火车噪音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大清国,请你等等你的子民”。一些人别说笑,哭都哭不出来。
  不说曾、胡、左、李、袁,后来的毛、朱、邓、周,光头也行,谁敢说自己能正面对付被阿辉这么控制的义和团?
  中国底层一直有一股混沌而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没有方向,但却有热血,所以极其容易被煽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感觉新中国所有政策中,唯这条至善。
  现在中国内忧外患,内忧在于人口太多,于是很多人开始宣传阶级论、韭菜论,只要人口下降到10亿以内,国内的各种需求就可以自己满足。甚至不用宣传,人们也会逐渐意识到这些事。
  有险恶用心的人会用这个攻击官府,这些其实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官府不行,一定是体制问题。放古代思考,古代有钱有势的人三妻四妾,所有人都不想生女儿,这代表什么?世界是不公的。
  新中国法律规定了一夫一妻制,这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觉得是个人就会有对象、有后代,其实不是的。包括国外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是的。
  这些是全世界迟早都会意识到的事,到时候人口就会减少了……
  好人绝对不会用这些事煽动信任自己的人攻击国体,把信任自己的人带入更愚昧、落后的深坑,让他们更加的失去竞争力。好人只会教信任自己的人如何变强,去争取有限的资源。
  14亿人口是中国的危,同样也是中国的机,庞大的需求可以让中国自主选择谁是朋友,只要最顶层的智者们下对了棋,就可以重新恢复霸主级别。而国内警察体系的强大与否,军队的实力等等,他们越强,下棋的容错率就越高。
  考虑到中途会有人叛变,学者的数量要求就要增加,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后会主动延长求学时间,甚至是不得不延长。
  同理,非洲人口达到三四十亿后,也是危、机并存,他们不但要面对超大量的智者,还需要防止内部叛变。但他们也有一个大优势,就是南极。
  中国的外患,现在是美国,将来必然有印国……
  重生多年,唐觉晓终于认清了国内谁是敌,谁是友,现在做世界大布局,他得看清其它国家谁是敌,谁是友。
  “铁杆朋友就巴基斯坦吧,除了巴铁,别人都不怎么铁。”冯娇视频里说。
  唐觉晓说:“巴铁……的确具备长期很铁的因素,这和越、胖不一样。”
  小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不依附某个大国,就很有可能灭亡。
  国人比较了解的越、胖事件,要不是中国出手,这俩已经被灭了,可惜俩都不靠谱。
  要团结任何两方都是很简单的,只要有一个共同敌人就行。国际举例,中日友好靠韩国,中韩友好靠日国,日韩友好靠中国。
  哪怕随便两个人,比如中国任意两个男的,怎么建立友好关系?骂咪蒙就行。
  怎么样团结内部省份?总不能骂自己人吧?其实可以。比如唐觉晓准备团结鲁省人民,就骂鲁省电视台就行。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广告……这广告没什么,但别的广告就……
  除了挖掘机广告,就是各种不孕不育广告,或者化肥。本来鲁省一个重工业GDP大省,经济强市一堆,经过了鲁省电台一宣传,外省人民估计以为他们人均收入刚过温饱线。
  最神奇的是鲁省电台接莆田系医院的广告,数量庞大,这让鲁省人自己都痛恨自己的电台……
  这么一骂,就能获得很多鲁省人民的友谊。
  唐觉晓说:“大争之世,局势变幻莫测,曾经中越、中朝关系都很好,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背叛过我们。也不能完全的怪他们背信弃义,只能说我们没抓住他们的弱点。巴铁就不同,我们会长期拥有共同的敌人,以及双方经历了长期的考验,我们是一伙的,并且很长时间内肯定还是一伙的。”
  冯娇笑道:“对。”
  巴国从印国分开是因为宗教,放眼全世界、人类史,宗教信仰都不是太正确的东西,如果谁说“中国人肆无忌惮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这是战忽,或是被人战忽成功了。
  二战后,美国为了对付中、苏,曾经在亚洲建立过一个联盟,这联盟巴国加入过。但在加入的时候他们就很明确的和中国说,自己并没有恶意,只是为了防御印国。
  巴对印都是小对大,隔一阵后,美国让巴防苏扩张,也就是一对二。
  巴铁:???
  中国大饥荒的时候死了很多人,但在印、巴这些国家的饥荒面前,不算什么,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行走的骷髅了。所以,有时候别人做出一些决定,也可以理解。要学会先人一步看到未来,防止一些事情发生。
  巴国获得美国的武器,对印国是胜利的。随后中、苏关系恶化,苏国支援印国武器,巴国面临亡国风险。
  在最关键的时刻,周总理带着一群外交官和巴国的人见面,愿意支援对方武器,因为两国关系唇亡齿寒。
  当时巴国人民简直是移动的骷髅,中国也好不到哪去,科学家都能浮肿。但当时的中国学者看的是未来,所以当时中国说的内容大致是:“没有钱不要紧,东西可以先给你们,不要钱,但我们得签一个合同,堵外人的嘴。”
  数十年过来了,中巴友谊牢不可破。
  包括现在中国也还在给巴铁修路,甚至给他们盖学校,普及基础教育。这不是做好事,而是大家利益绑定在一起。
  石油从中东走海路是最简单的,也最省钱,但……如果马六甲收费很高呢?新加坡、马来、印泥,都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要在巴铁修一个港口瓜达尔港,然后修一条铁路到中国薪姜,再从薪姜送到各地炼油厂。包括非洲的物资,将来很多也可能要走这条线,所以未来中国西部可能相当繁荣。有投资意向的,可以思考整条运输线,买房或经商都是思路。
  巴国人也想着瓜达尔港成为巴国的鹏城,他们也是乐意的。
  那巴铁建设是不是很稳呢?毕竟背靠着中国。
  不是的,他们港口位置是毒粒意向很严重的地区,所以美国会用对付香江那一套来对付他们。
  巴国一边是曾经的苏国诸国,一边是印国,不然就是美国小弟,很多时候他们身不由己。为了自保,他们暂时选择了妥协,把港口收益以租赁形式交给新加坡,时间年限是40年。
  说明什么?这一代的巴国人基本放弃了中东诸国的石油利益,以及大部分的非洲利益。他们把未来赌在了下一代,以及中国盟友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