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807

  现在小米整体利润很低,但唐觉晓快受不了了,就想让小米做中高端,可以放眼整个中国制造,革全球整个中高端的命。
  只要计算精准,不卖垃圾,那就一定可持续发展,这是唐觉晓的“阳谋”。
  唐觉晓小时候只是个仗着脑瓜子灵活,在学校出风头的臭屁小孩,青春期也是爱出风头不干实事,跑《超级女声》陪女朋友唱歌的小年轻,但他成长速度太过惊人,不知不觉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士,整天想的都是怎么计赚一国。
  美国,某个会议室。
  “妈的,就不该开放中国留学生名额,现在那唐只是26岁,就已经做了这么多谋划,等到他36岁、46岁,世界上能够抗衡他的还有几个?”
  “不开放留学生名额,怎么要资源?”
  “谁能想到那个沉迷装逼的人,现在能有这么多流弊的思路?”
  “物理上毁灭他怎么样?”
  “现在想物理上在中国毁灭某个人,几乎是不可行的,就不说那已经发展起来的军事体系,单说天眼系统和人脸识别,中国有一定实力的人都知道怎么保全自己。”
  “有没有办法发展对抗势力,或是抹黑他,或是策反他某个下属?”
  唐觉晓熟读孔孟,不立危墙之下已经成了本能。
  他擅长下棋,中国象棋的思路其实就是儒学,在盛唐集团里他就是“将帅”,活动范围就这么丁点,但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唐爸唐妈、傅爸傅妈、傅梦瑶、唐宝宝,以及盛唐一群顶级高层,已经化身为仕、相,原则上,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也不宜去非中国保护地区了。
  盛唐系产品很神,因为背后的一群智者们策略很神。
  君子如竹,看着好像没什么侵略性,但也只是看起来。
  唐觉晓可以很耐心的培育市场,发展根系,甚至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地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延伸根系。只要时机一到,一场春雨,竹林就出现。
  盛唐海外员工一直开双薪,各种奖金,唐觉晓需要他们探查国外是否有合适的土壤,为将来一飞冲天做准备……
  现在已经开始有西方阵营的人注意到了唐觉晓,他拥有一般人没有的“神逻辑”,属于超高端战力,有人开始琢磨怎么对付他了。
  “神逻辑”是唐觉晓的意外收获,他本来只是研究逆向思维,结果到高级阶段就觉醒了这个。
  某个自卫反击案件,一般人的逻辑是“要是这都判有罪,道德肯定滑坡”,这是第一层逻辑。
  唐觉晓会本能逆向思维“如果有罪,人们就会去思考,一个大半时间都在吃皇粮的人,哪里来的钱,那就会解决更深刻的问题”,这是第二层逻辑。
  紧接着第三层逻辑出现:“细节的事可以内部慢慢查,你不敢让道德整体滑坡吧?”
  逻辑就止于第三层。
  每个月头脑风暴,唐觉晓都得进入至少四五十层的逻辑来思考,相信大家应该是差不多的。
  一件事进行四五十层思考,基本方向也确定下来了。
  而唐觉晓区别于一般人的地方,他内心某两个阵营,辩论了可能有数千层……
  盛唐会议室里。
  唐觉晓快速的浏览一堆资料。
  大约从1995年起开始官府注意到某些问题,开始思考解决方向,正式下达文件在1999年,内容是退耕还林还草。
  那时候中国人口大爆炸,全球都认为中国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就会攻击别国,结果官府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神策略,对外打工赚钱买口粮,自己内部恢复生态。
  比如梯田,不说山体改造有多累,光是把水弄上去就很难,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会去做梯田呢?
  认真的去思考,梯田经济价值是极差的。
  官府停了经济价值极差,基本回不了本的田,用来还林、还草。
  当初一些人看到文件的时候气乐了,才开发完梯田,上了电视节目,被表扬了,接着就不给种地……气得把退耕的地种上果树,用来便宜后人。
  整体退耕思路是,先种速生木,再想办法种一些低矮的灌木,然后种高草、种矮草。
  种好之后,暂时性禁伐,需要木材就去别国进货……
  中国地大物博,很多物种其实依然还有,只是躲到了人去不到的深山老林。等到新森林出现,新的生态物资出现,它们繁育的后代在原有生活区域找不到吃的了,是会出来的。
  以南桂为例,桂林山水甲天下,很多地方在退耕还林后20年,野猪变多了,不但在新林地里活动,还偷吃林地边缘庄稼,气得当地一些人懒得管那些地了。
  也有人捕捉野猪,杀了卖肉,或是做野猪、家猪杂交的。
  退耕还林后一些人不种地怎么吃饭?有些进厂做工厂工人,也有做建筑工人,收益比种地高多了。
  按照过去的人的谋划,约莫1995到2025这30年,中国将完成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大变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策略,每一代人都必须做到“承上启下”。
  看着各种资料、数据,再思考一些记忆,唐觉晓很容易看穿别人,有些战忽的敌对分子藏得很深,有些被战忽而不自知……
  “哼,不过是黔驴技穷。”
  把这些资料放下,又去拿钱老的遗宝。
  钱老是一个碉堡的人,哪怕是在现在,他也是顶尖智者,唐觉晓每次看他的书,都感觉他在认真给自己讲课。
  当然,看所有人的书,他都有这个感觉。
  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唐觉晓是很认真、恭敬的,深怕漏掉了某个细节,导致一些计划失败,愧对先贤。
  钱老是当初花了很大代价才弄回来的,那时候中国很弱,想弄回有本事的人都很难。
  很多人谈起钱老,觉得就是蘑菇制造者,其实不是这么简单,他不是细节人才,而是战略家。
  钱老是火箭实验室创始人,二战后美国对战败国有一个人才掠夺的“阿尔索斯计划”,钱老也参与其中。这计划是搜索德国的各种科研人员,甄别有用之人。美国的各种学科的未来发展计划,钱老都是知道的。但要说具体的某个学科资料,钱老估计不会知道很清楚。
  方向是最重要的,方向不对,努力就白搭,所以当时美国怕苏国用到钱老的智慧……
  现在美国当然不怕苏了,苏都没了,但是……
  详细的东西当然是不可直言的,最近唐觉晓最近又一次疯狂成长了,这是无疑的。
  敲门声响起。
  “进来。”
  “老大,这次是国内还是国外?”
  “叶子,给你个任务。”唐觉晓把一张地图打开,指着某处说,“这个地方目前很乱,他们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需要你帮我搜集他们一些人的资料,给我找到某些有一定才华,又被压制的人。然后给我找到比他们地位更低的,某个三姑六婆的儿子,也有一定才华的人。我要告诉他们劳动最光荣,我想教他们养鸡,他们不应该如此贫穷和落后。”
  叶欣眼睛一亮:“我这就去。”
  “不,你……现在别随意离开中国了,派人去吧,给下边的人旅……锻炼的机会。”
  “……好吧。”
  “多派一些人,你自己也可以发散思维,整体思路是我看不得别人穷苦,我教他们怎么获得财富,我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人。”
  “明白。”
  ……
第0959章
你长大了
  这一届的百姓有点倒霉,一开始就要经历两次非人为的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估计2018还有一次。外带还曾经历1998的人为金融危机。
  上一代其实也好不到哪去,贫穷、愚昧、饥荒。
  再往上更惨,甚至有连续经历一战、二战的。
  唐觉晓读书越多,越发觉得众生皆苦,所以对于大同社会,他是向往的。
  现在一些人觉得官府创造的条件好了,只要勤快,人就一定可以致富……真的是何不食肉糜。
  青、藏没能完成村村通,想到大城市打工都不行。要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家和某家矛盾很大,修了路年轻人也不敢出去打工。
  哪怕家庭地理位置条件好的,也不见得就稳。
  假设一个燕京人,城镇户口,但住的地方接近没发展的村落,他是大专。
  要是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肯定对他羡慕不已了,但现实有可能是……
  他毕业了去找一份3000收入的工作,结果发现特么的有一群大学生和自己竞争,然后被刷下。
  想去做电工,妈的怎么工资比想象中的低?想去做食品检验,怎么还是这个工资?而且都要疯狂加班!
  去人才市场看看,卖苦力一天80。
  想去超市,只要女的。想去做服务员,只要女的。想去照相馆做助理,只要女的。想去网吧做网管,不但只要女的,不漂亮还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