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807

  “和梦梦她爸聊过这事,他的段位比我爸是高一些的,笑着和我说,总不能把知识收回去吧,豁达重要。”
  “大小姐的父亲在南桂是出了名的智者,我很小就听说过他的名声。”
  唐觉晓说:“然后我意识到开心或者痛苦,这是一个人意识的问题。人总是习惯的看比自己强的人,心态自然就容易失衡。于是我绞尽脑汁,写了《咸鱼苟活学》、《沙雕快乐学》……”
  冯娇面色古怪:“书成了吗?拿来看看。”
  “成了,但我越看越觉得,真特么的有道理,然后受到了一点点影响。为了不造成破坏,我把书删了。”
  冯娇终于忍不住笑了……
  “你删也是白删,现在很多人怕是意识到了这些,那很快就全民皆知了。”
  “是啊,众生皆苦,其实也可以众生不苦,打打游戏又一天,扯扯是非又一天,放弃梦想,或者换一个小点的梦想就行……但我这个人求知欲太强,我想知道什么的话,一定要知道了才行。”
  “那你现在知道了没?”
  “应该是知道了。”
  国人的苦,本质在于“求不得”,这又和社会发展有关。
  20年前第一批人靠着自己努力,要么盖起了小平房,要么住上了单位房,就可以傲视周边了。
  15年前的人靠着自己努力,有些开始住起了两层小别墅,上一批人内心MMP,因为大伙的努力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
  10年前有人在大城市买了不错的房子,上两批人MMP……
  5年前……
  就好比唐觉晓小时候玩《石器时代》,一开始手动打,练别人送的垃圾4.5成长率的绿虎做战宠,梦想就是有一条机暴。
  后来慢慢熬,有了第一条蓝人龙,虽然也是垃圾,但总比绿虎好,再然后慢慢有了红人龙……
  结果没多久,版本更新了,搜集的东西变成了垃圾……
  这时候他还能忍,毕竟野生黑龙可以抓,也挺不错的,然后版本又更新了……
  融合宠也不错,也可以自己搞,可以忍!
  版本再更新……
  眼看着自己不管怎么努力,仓库里尽是垃圾,这游戏实在没法玩,不玩了。
  《地球在线》总不能轻易下线吧?
  就如玩《阴阳师》,非洲人一开始辛辛苦苦弄到了SSR两面佛,马上就给削了……
  除了咸鱼挂机,一般人也没别的想法了。
  唐觉晓说:“许多人不爽,还真是因为版本更新太快,这就是公知‘停等民’概念的核心了。为什么要货币超发,为什么要基建,如果不这么干,每一届毕业生都是没饭吃的,必须继续的往落后地区建设,增加新市场,增加新岗位,慢慢腾挪,总比让东南亚、印国抢生意的好。
  要说为国谋划,我义不容辞,也有一些小聪明。但要说为民谋划,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想找我谋划的人怎么都比贫困山民、残障群体强得多吧?我有点小聪明,但也没能为这些真正的弱势群体做什么。有时候感觉自己幼小无力,也就只能给官府谋划了,毕竟官府才能兜底。
  一些暴发户鱼肉乡里,我深恨之。还有一些人打着各种口号,比如GDP准备赶超美国了,大家很快就过上好日子了,忍一忍什么的,我同样恨。GDP涨起来,人们肯定过得好,但哪能以某件事为临界点,拿来忽悠人呢?
  就算整体赶超美国,该苦还是苦。
  这一世到现在……我终于敢说自己是个明白人了,但天底下又有多少明白人?”
  冯娇上下打量着唐觉晓……
  “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她笑道。
  盛唐买下了一家蚯蚓种苗技术公司,紧接着10处养殖基地试点也定了下来。
  10处试点,果然全在盛唐集团骨干家乡。
  唐觉晓现在可以说略懂人心了……
  ……
第0986章
永远不亏
  谁都知道如果有渠道,特种养殖是一定赚的。
  盛唐一众骨干都争取把项目落实到自己家乡,哪怕是解决就业问题,也算是照拂了乡里了。
  直接给钱是下策,哪时候不给了,指不定还怀疑是不是谁昧下了本该发给他们的钱……
  只有给提供就业岗位,才能真正施恩,能给就能收,也可以用辞退人的方式施威。
  把养殖场建在自己家乡,上边大伙可以联络认识的官府成员,下边可以招收乡亲里肯干事的人,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要是在别地做事,什么计划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现在谁都知道农业工业化是未来出路,蚯蚓养殖也要慢慢扩大,但具体思路怎么来,方案应该是有很多的,针对各种市场。
  许多人没意识到一件事:市场是需要培养的。
  如今所有饲料都在用大豆蛋白、鱼蛋白,哪怕科研人员明明白白的说,蚯蚓蛋白强于鱼蛋白,鱼蛋白强于大豆蛋白,市场也是不会马上认可的。就像中科院的人可以写出一套新的芯片逻辑,但会卖不出去。
  所以唐觉晓要花10到20年时间,重新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是一项神话一般的任务。
  这和做拼多多不一样,做拼多多只需要让明星代言,然后让亲戚疯狂砍价,很快就能拉起几亿用户,前期送出去的钱,中后期可以收回来,玩的是财技,虚得很。
  而设计新农业产业链,最后可以覆盖近10亿人,加上销售端能覆盖14亿人生活中点点滴滴,非常厚实,绝非财技。
  印国几十年积攒的粪饼放在那就浪费了,拿来烧效率太低,污染环境,养蚯蚓对他们来说是无中生有,一本万利,但唐觉晓在国内成本还是很高的,不得不精心计算。
  首先他必须保证“高效率”,搜集到的牛粪啥的必须保证100%利用,蚯蚓必须100%在自己手里,所以他不会像一些人那样散养在农田里。
  散养在农田里,太容易亏了,哪怕赚了他也怕别人搞破坏,人心测不得。不仅仅是人,密密麻麻的养着蚯蚓,鸟不来吃吗?别的动物不来吃吗?它们自己不跑掉吗?
  而在室内养殖100%可控,也符合“农业工业化”方针。
  养殖技术选定箱养。
  农科院有一种养鱼方式已经大规模使用了,铁皮箱夹隔热板,内置控温装置、净化水质装置,全密封养鱼。十几平米能够养3000条罗非鱼,过滤的鱼粪还能卖肥料。唐觉晓选定类似这个的超级穷人版。
  对于出货……
  先是蚯蚓肥,这个对唐觉晓而言简单。
  一般的有机肥干品收购价在一吨300左右,按照牛粪里有机物30%,也就是一吨牛粪干品里有300公斤有机物,折合每公斤1元,一斤5毛。
  一斤5毛的料,对比任何料都是非常便宜的,一般饲料均价也到1元多了,也就是说这部分可操作利润100%,唐觉晓拿牛粪养蚯蚓,本身就赚了。可惜人不直接吃蚯蚓,拐个弯又要复杂一点。
  等牛粪全都转换为蚯蚓粪,一吨价格800,按理说就白赚了500了,但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卖给谁?
  精准扶贫项目的种菜项目里,用的土很贵,有些还是进口,只要唐觉晓的蚯蚓土接近了国际品质,那么他可以说服当地官员和他买东西。毕竟商业要遵循“就近原则”,本地货物卖本地总能减少运输油耗。
  盛唐势力遍布两广,官府开一个种菜的精准扶贫项目,盛唐就扩建一点蚯蚓室内养殖规模,跟定官府一起发展,联手做农业升级。20年后大多数蔬菜是室内种植了,两广的蚯蚓肥搞不好全是唐觉晓卖的。
  如果土壤肥力下降,唐觉晓也有思路,搞室内种菜的把它便宜卖给搞绿化的、搞园林的就行。
  这过程可以无限循环。
  甚至盛唐可以一定程度让利,比如400一吨收购牛粪,等于做扶贫了。只要雷君的人给计算清楚了,唐觉晓愿意一定程度让利。
  但目前不能让太多,因为现在是卖“大哥大”,不是卖“小米手机”,必须先保证项目活下来,规模小点不要紧。
  因为只是卖蚯蚓肥,唐觉晓就能保证项目,所以蚯蚓他并不急着卖,但也要找买家。
  目前蚯蚓市场很小,都是一些人买来养花、钓鱼,也有药用和少量做饲料,这属于农业化,而唐觉晓盯着的是工业化思路。
  很多人都知道蚯蚓蛋白强于鱼蛋白,更强于豆蛋白,只是心中膈应,所以不吃,那么有没有不膈应的人呢?
  有,健身的。
  大家累死累活的生活,专门健身的在许多人看来就是闲得蛋疼,又有钱没地方花,几斤蛋白质几百块也愿意买。很有钱的吃肉类做的,稍稍有钱的吃豆子做的,没钱的也知道锻炼完了喝牛奶吃鸡蛋……这些人是消费者。
  只要有关系就行,唐觉晓准备去联络国内搞蛋白质粉研究的。
  还有一种人会买,减肥的。谁都知道吃蛋白质更容易瘦,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更增肥,所以国外有一些减肥药,就是蛋白质药片、蛋白质胶囊,国内的蛋白质市场目前就开发蛋白质粉来冲泡,还比较落后,但会慢慢进步的。
  有一种人,唐觉晓能说服他们买,那就是运动员。运动员控制饮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比赛期间更是苛刻,想来如果有定量的蛋白质胶囊,他们是会接受的。
  以上都是高价卖货的对象,唐觉晓需要和人一起商议怎么发展,这过程漫长一点都不要紧,他有关系,卖蚯蚓土可以扛住很长时间。
  如果时间太长还没解决,唐觉晓就只能贱卖了。
  不管什么动物,只要是养的,总得喂饲料吧?有许多公司一年出栏生猪超过百万头,他们都是有自己的饲料公司和相关科研部门的。至少在两广范围内,唐觉晓找卖家不难,有些品种的蚯蚓很受饲料商欢迎。
  哪怕最后还是不行,唐觉晓可以找到双汇,因为盛唐体系可以弹窗,双汇肯定愿意接受,但这么干唐觉晓就赚不了多少了,等于帮了双汇。
  哪怕最后全搞砸了,随着农业工业化加深,他的设备是可以贱价出手的,别人或许是蚯蚓养殖比他强,或许改养别的,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