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806


[11]《张发奎将军对夏连荫讲述的回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口述历史项目。
[12]唐纳德·吉林:《军阀:1911—1949年在山西省的阎锡山》。
[13]吴应銧:《近代中国的黩武主义》,第62页。
[14]吴应銧:《民国初年地区行政长官的职业、职业的招聘、训练和流动性》,载《现代亚洲研究》8.2(1974年4月),第237页。
[15]拉里:《地区和国家》,第30页。
[16]校注:原文为一个月的地租收入。地主并非每月向佃户收取地租,而是按夏、秋两季谷物成熟季节向佃户收取地租。应改“一月”为“一季”。
[17]校注:1920年6月,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率部进逼长沙。
[18]军阀税收的资料,选自范围很广的原始文件。关于个别军阀的专题论著,外交家和记者的报道,报纸和期刊的纪事,有些最有趣和最富有揭露性资料,载于《张发奎将军对夏连荫讲述的回忆》,唐德刚和李宗仁的《李宗仁回忆录》。关于军阀税收简要而有见地的记述,是齐锡生的《中国军阀的政治斗争:1916—1928年》,陈志让讨论了这个问题,见《军人—乡绅的联合: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第130—145页。吴应銧《近代中国的黩武主义》,第55—80页详细研究了吴佩孚的岁入资料。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强调军阀搜刮钱财的范围以及多种横征暴敛的性质。
[19]齐锡生:《中国军阀的政治斗争》,第36—76页。
[20]安德鲁·J.内森,《北京1918—1923年的政治斗争:派别活动和宪政的失败》,第128—175、232—239页。吴应銧:《中国军阀一派:直系,1918—1924年》,载安德鲁·科迪埃编:《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文集》3,优秀论文(1967年),第249—274页。又见吴应銧:《中国的黩武主义》。
[21]校注:1912年9月,张作霖任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1915年8月,段芝贵任奉天将军,1916年6月被免职;张作霖署奉天将军,1916年7月任奉天督军,1918年9月被授东三省巡阅使。
[22]校注:1917年7月,鲍贵卿任黑省督军。
[23]校注:应张作霖要求,1925年4月,段祺瑞派张宗昌为山东督办;4月,派姜登选为安徽督办;张、姜二人即加入奉系。
[24]加万·麦科马克:《张作霖在中国东北:1911—1928年:中国、日本和满族人的想法》
[25]拉里:《地区和国家》。
[26]内森:《北京1918—1923年的政治斗争》,论述了各派;附录提供了七个主要派别的情况。关于军队各系为首的将领及其所率部队,见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处处可见,尤其第1卷第2部分。
[27]谢文荪:《军阀主义的经济》,载《中华民国研究通讯》,1(1975年10月),第15—21页。
[28]关于这几次战争军事方面的明确叙述,见文直公《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第2卷。
[29]见图9、10、11、12。
[30]齐锡生:《中国军阀的政治斗争》,第201—239页。
[31]J.S.休斯顿领事就汉口领事区的情况致国务院的报告,1925年4月4日,国务院有关中国内部事务的文件,893.00/6206。
[32]唐盛镐:《俄国和苏联在满洲和外蒙的政策,1911—1931年》,第152—153页。
[33]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和重要文献》,1,载《文献》,第525页。关于引文和上述两段文字,见麦科马克《张作霖在中国东北》,第56—59页。
[34]谢里登:《中国的军阀》,第163—169、177—179、197—202页。
[35]吴应銧:《现代中国的黩武主义》,第151—197页。关于吴佩孚从一些外国公司得到钱的事,见罗赫德致马慕瑞,1925年9月19日,国务院,汉口档案L,第2号;罗赫德致国务卿,1925年9月25日,国务院,汉口档,第8号;《密勒氏评论报》,1926年4月24日,第207页;C.埃斯特朗热·马隆上校:《新中国:调查报告》,第1部分,《政治形势》,伦敦,独立劳动党出版社,1926年;J.C.休斯顿致马慕瑞,1926年7月1日,国务院,汉口档,第63号。
[36]《革命文献》第7卷,突出了复辟之前的错综复杂的密谋,见陶菊隐:《督军团传》。
[37]袁世凯最早的正式总统任期,从1913年10月10日开始,在此以前,从1912年3月起,袁氏担任临时总统。
[38]校注:即江西督军陈光远、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苏督军由李纯继任。
[39]校注:即安徽督军倪嗣冲、浙江督军杨善德、福建督军李厚基。
[40]校注:四个分离主义省份,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41]校注:此人为傅良佐。
[42]校注:史称之为南北战争。
[43]校注:段祺瑞为安徽合肥人,张敬尧为安徽霍邱人,故称张氏为段氏“自己的人”。
[44]校注:时湖南督军为赵恒惕,自称为湘军总司令。
[45]校注:沿江5省,即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但此5省联盟终未组成。
[46]校注:即以曹锟为首的津保派;以吴佩孚为首的洛阳派,吴佩孚的总部驻河南洛阳。
[47]校注:1923年1月4日,国务总理王正廷被免职,张绍曾任国务总理。
[48]校注:1924年9月,张作霖乘江浙战起,率大军17万人入关。吴佩孚统领25万大军前往迎战。两军在热河、山海关等处交锋,均动用海、空军参战。冯玉祥突率军倒戈,直军迅速溃败。此为第二次直奉战争。
[49]校注:冯玉祥由河南督军调任陆军检阅使。
[50]谢里登:《中国的军阀》,第138—148页。麦科马克曾披露证实日本人所起重要作用的事实,见麦科马克《张作霖在中国东北》,第131—145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