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套装全11卷)(校对)第9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1806


*
*
*
[1]张灏:《梁启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变》,第7—34页。
[2]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2册,第18页。
[3]这已由R.P.多尔等人所证实。
[4]毕乃德:《中国最初的官办洋学堂》卷1,第93页。
[5]多尔:《日本德川时代的教育》,第2页。
[6]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卷1,第11—14页。
[7]梁启超:《西学书目表》,收在质学会编《质学丛书初集》1896年第9—10册。
[8]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9—25、33—46页。
[9]贝内特、刘广京:《林乐知和初期的 〈教会新报〉(1868—1870)》,载费正清编《在华的传教事业和美国》,第159—196页。又见贝内特编《1868—1874年 〈教会新报〉研究指南》;《1874—1883年 〈万国公报〉研究指南》。1889年后的英文名称是The
revie wof
the
times。
[10]王树槐:《外人与戊戌变法》,第40—45页。理查德·薛:《谭嗣同思想中的若于西方影响》,见科恩等编《19世纪中国的改革》,第194—203页。
[11]陈启云:《梁启超所受的“教会教育”》,载《中国论文集》,16(1962年),第111—112页。
[12]宋育仁:《采风集》,见质学会编《质学丛书初集》第1册,第6、13—14页。《戊戌变法》第1册,第55—58、177—180、198—201、228、245—247等页。参见伊斯特门《中日战争以前中国的政治改良主义》,载《亚洲研究杂志》第27期(1968年8月),第695—710页。
[13]《戊戌变法》第1册,第245页。
[14]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卷5,第42—61页。
[15]宋育仁:《采风集》第1册,第14、15、23、24、26等页。
[16]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卷5,第9—15、19—23、42—61等页。参见科恩《19世纪中国的“基督徒”改革家》,载费正清编《在华的传教事业和美国》,第197—225页。
[17]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第75—111页。
[18]霍华德:《康有为的书香门第和他的早期思想》,载芮沃寿等编《儒家人物》,第303—305页。
[19]《戊戌变法》第2册,第123—131页。
[2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154—178页。
[21]霍华德:《日本在康有为改革纲领中的作用》,载罗荣邦编《康有为:传记和论丛》,第288—302页。
[22]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168—169页。
[23]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第75—111页。
[24]张灏:《梁启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变》,第48—52页。
[25]萧公权:《康有为与儒教》,载《华裔学志》,18(1958年),第88—212页。
[26]张灏:《梁启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变》,第52—57页。
[27]张灏:《梁启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变》,第41—47页。
[28]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334页。
[29]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222—227页。
[3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334页。
[31]同上书,第249页。
[32]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丛》,第16、227—229页。
[33]同上书,第231—243、249—250页。
[34]张灏:《梁启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变》,第73—120页。
[35]施瓦茨:《严复与西方》,第42—112页。
[36]《谭嗣同全集》,第56—90页。
[37]库恩:《中华帝国后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第189—225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18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