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妖记(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902

  经过了子坚的佐证,子柏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子坚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不能拿下这几块空地,那就……”子坚抬头看向了地图,“两手准备,一边和他们联系,能不能加价收购他们的地块,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最好,如果不可以的话……”子柏风的手指在地图上游走着,最终在一块范围上画了一圈,“我们就去买其他地方的地块,这里虽然没有比较大的地块,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些住户的房子都买下来,也是可以连成一块大的地块的。”
  “这可不容易。”子坚皱眉道。子柏风何尝不知道?正所谓故土难离,他前世科技发达到了那种程度,都有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居,何况这观念更加传统的地方?
  “让颛王出面去疏通关系,给的条件优厚一些,总能买到地的。”子柏风道。
  子坚想了想,觉得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无论如何,这几个航线上的地块,总是要拿下来的,这是一个日进斗金的活广告。
  子柏风目光又回到了地图上,然后目光落在了一处湖泊上。
  载天府的空港就在北方,这湖泊又在空港的北方,当初刚刚从天上降下来时,子柏风就看到这处大湖波光粼粼,有两条不大的河流穿过载天府,和湖泊相连,不过这湖泊是载天府的下游,并不能算是整个载天府的水源命脉,也正因为如此,载天府或许不会太在意这湖泊,故而子柏风把目光转到了这湖泊上。
  “载天府内部,可用的地块毕竟太少,这里倒也是一处好地块……”子柏风道,修士亲水,因为水是灵气最好的载体,这处湖泊附近,可以拿水做文章,开发出大规模的修士聚居区。其实是否在市区,对修士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气。
  有灵气的地方,就是好地块。
  “何大人还在外面?”子柏风问一侧立着的一名修士,那修士连忙回报道:“禀宗主,何大人还在大厅。”
  “你把他叫进来。”子柏风转头一看,子坚似乎有些魂不守舍,道:“爹,你忙了一上午也累了,不如回去休息一下。”
  “好,你也别累到了,生意只是锦上添花,现在咱们也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时候了。”子坚道,转身去了。
  出了房门,子坚站在那里犹豫了一下,他在考虑是否告诉子柏风关于那老道的话,但转念他又想,双方此时已经是竞争对手了,说出来又能怎么样?他势必不能去当那老道的弟子,其实就算双方不是竞争对手,他也没有加入某个门派,一心修道的打算,柏风还有太多伟大的目标没有完成,而若是连他都不站在柏风的身边,又有谁会跟他到最后呢?
  这样一想,子坚就坚定了信心,转身走掉了。
  目送子坚离开,子柏风又转回头来,看向了那挂在墙上的地图。
  是呀,现在已经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时候了,就算是拿不到这几块地块,也不过是暂缓自己的计划而已。
  只是子柏风心中却有一种难言的兴奋感,这种兴奋感在最初的疑惑与不安之后涌了起来。
  有一个和他想法一致的对手,让他有了一种和人竞争的兴奋感。
  “就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吧。”子柏风咧嘴一笑,喃喃自语。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且看看谁笑到最后吧。
  到了傍晚时,众人都陆续回来了,非间子带回来一个子柏风意料之中的坏消息,机巧宗的人并不同意出售地块,显然他们对这地块的认识和子柏风相同,认为这是必争的地块。
  而何大人回来时,又给了子柏风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颛王同意帮他做公关工作,帮他拿下地块,不过时间上可能会比较久。而子柏风看中的那座湖,却是更麻烦。
  “湖边的地块是属于武运侯的私地,并不是载天府的地块,如果想要购买那块地,需要向武运侯府购买。”何大人向子柏风汇报道。
第三九九章:一曲红颜皆祸水
  子柏风听了之后,顿时眉头皱起,事实证明,他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些,若是在颛而国,他子柏风看中的地方,不论是谁的都要给他这个面子,但是现在是在天朝上国载天府,他子柏风的名号,怕就是不那么好用了。
  “明天晚上,武运侯府设宴款待颛王,陛下让我邀请您同去。”何大人道。
  若是平日,子柏风不定会参加这种官方的会晤,但是此时此刻,子柏风却点点头,道:“好,帮我告知颛王,我会去参加这次夜宴。”
  到了晚饭时,小石头等人才回来,几个人还热烈讨论着什么,兴高采烈的。
  和整个屋子里说不上愁云惨雾,可也略显沉闷的气氛比起来,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小石头可不是那种会察言观色的人,他进门就扯着子柏风的手,叫道:“哥,我们今天去了好多地方,姑姑可厉害了,唱了一会儿,就引了那么多人来……”
  他两手比划了一个很大的圈子,表示人非常多。
  “后来来了一个老爷爷,说让我们去酒楼里唱,我们就去了,我还吃了很好吃的东西……”
  听着小石头叽叽咕咕说个不停,子柏风不由莞尔摇头,这个小石头,什么时候都这般开心,让人羡慕。
  子柏风看向了小鼓红鼓娘,只见她面带微笑,显然对今日还算是满意,对红鼓娘来说,能够有更多的人听到她的唱词,本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而如果能够和同道们交流交流,那就更好了。
  “小石头,快洗洗手吃饭吧。”子吴氏看小石头还要说,歉意地对众人笑了笑,扯着他走了。
  第二日,子柏风还在昏昏沉沉,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小石头的声音:“哥,哥,你醒了没有?”
  “嗯?”子柏风翻了个身还想睡,就听到卧室门被人打开了,却是惠儿蹬蹬蹬跑了进来,一双小手拍着子柏风的脸:“哥哥,哥哥,娘让我来叫你一起出去吃早餐!”
  “嗯?”子柏风还在迷糊,小石头却进来了,道:“哥,一起出去吃早饭,大家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柏风,一起出去吃个早饭散散心,别一直在家里憋着。”子坚的声音也从门外传来,子柏风这才迷迷糊糊爬起来,出门一看,嚯,果然都在了。
  老爹老娘,小姑姑父加上小石头、惠儿和子柏风,一家七口一起出门吃早饭,其他人非常识趣地没有跟着,走之前,子柏风扯上了小盘和燕小磊,又带了不请自来的踏雪,一行浩浩荡荡十个人结伴出发。
  晨光明媚,微风吹来,让人脑袋一清,子柏风一夜都没有睡好,睡梦中还在思考地块的事,此时被晨风一吹,心情舒畅,似乎那些恼人的事也没那么讨人厌了。
  沿着长街前行,走过了两个路口,众人一路说说笑笑,好不惬意。
  “哥,就是那里。”距离还有五六十米,小石头就指着前方一座酒楼叫了起来。
  子柏风抬头看去,牌匾之上,五云楼三个大字龙飞凤舞,显然题字的人也是书法大家,顿时来了兴趣,道:“不错,不错。”
  “嗯,不错。”子坚也用自己专业的眼光看过去,这酒楼设计合理,建筑也很扎实,装潢低调精细却不奢靡,显得极有格调,显然并不是普通人可以进去消费的地方。
  “这里的生煎和小菜都非常不错。”走到那酒楼门口,红鼓娘道,“和咱们那里的风味又别有不同,哥哥嫂嫂,你们可要好好尝尝。”
  “红鼓大娘,您来了!”门口站着两名小厮,看到红鼓娘,立刻迎上前来,点头哈腰的样子,“里面请,里面请!”
  大娘却是对红鼓娘的尊称,倒不是真的成了大妈了。
  众人进了酒楼之后,就看到这酒楼大厅中央一方天井,贯穿一二楼,中央有一个类似戏台的台子,四周摆着花梨木方桌,用料非常考究,装饰也极为典雅,在戏台之上,有一个女子正弹着琵琶,叮叮咚咚,煞是好听。
  四周用餐的人却不多,显然这里的消费水平非常高,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来的。
  子柏风的目光却是被那一对楹联所吸引了: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很是风雅,而且题字的显然和门外牌匾是同一人,子柏风随手运笔比划了两下,但觉若有所得,不虚此行。
  “水晶生煎先来五笼,小菜来个七八个。”在戏台之旁坐下来,红鼓娘就招呼小二点菜,子柏风连忙举手道:“我饿坏了,生煎多来几个。”
  “那就先来六笼。”红鼓娘有些怜惜地帮子柏风理了理头发,道:“除了生煎之外,这里的点心也很不错,一会也吃点别的。”
  有句话叫做姑表亲才是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身为姑姑,看自己的侄子,红鼓娘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亲,百看不厌。
  很快,晶莹剔透的水晶生煎上来,扑鼻香,众人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子柏风边吃还连连点头,道:“果然别有风味,和咱们那里的很是不同。”
  “红鼓大娘,你今天果然又来了。”一个掌柜打扮的中年人笑眯眯地走过来,道:“昨日你回去那么早,有好几个慕名而来的贵人还连叹可惜呢,今天可一定要多唱几段。”
  说完,他又对子坚几人道:“几位慢用,这顿我请。”
  “多谢掌柜。”子坚也不推辞,一顿饭当的什么?
  二楼之上,也有人在用餐,其中有一老两少三名道士,老道向下看了一眼,愣道:“是他?”
  这老道却是机巧宗的那老道士,而他身边的两个小道士,也正是他的师侄。
  其中一名小道士站起来想要说话,老道士却伸手按住他,对他摇摇头。
  这种情况下,正好悄悄观察一下子坚。
  掌柜退到了一边,看着一家人和和乐乐,打打闹闹吃早饭,嘴角也勾起了笑容,片刻之后,却又微微皱眉。
  子柏风这家人,子坚还是一身粗布短打,干活时穿的衣服。子吴氏略施粉黛,小家碧玉一般,这两人看起来年岁都不大,听起来却早就已经为人父母。这两人的气度,也极为不凡,显然不是普通人。
  子柏风、小盘和燕小磊却都是青衿在身,显然是读书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都别有章法。
  旁边的踏雪穿着打扮有点像是仆从亲随,却是和主人坐在一起吃饭,丝毫不显拘束,一双眼睛滚来滚去,不知道在打量什么,灵动异常。
  昨日红鼓娘一家四口来时,掌柜只当他们是普通的卖艺人,想来却是看走眼了。
  待会儿,若是那位爷过来,可别出了什么乱子……
  想到这里,掌柜又无奈起来,那位爷来了之后,就算是不想出乱子都不可能了。
  希望别闹太大才好。
  掌柜的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提醒红鼓娘早点离开了,但是身在载天府,就算是想要离开,又能到哪里去?这里可是那位爷的天下。
  这般想着,掌柜也只能摇头。
  这边红鼓娘等人正吃着,戏台上弹琵琶的女子一曲弹完,起身福了一福,转身走了下去略作休息,有食客立刻提高声音,道:“红鼓大娘,请唱上一曲!”
  一声既出,立刻就有很多人开始附和,这些人不少都是昨天的老客,对红鼓娘的唱词念念不忘,红鼓娘笑了笑,道:“那我就唱上一段。”
  说完,落落大方地上了台,支起了小鼓,又捧起了铁板琵琶,叮叮咚咚拨了两下,敲了一下小鼓,轻启樱唇,略显沙哑的声音缓缓响起: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9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