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妖记(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02

  初时只是慢慢转动,然后速度马上就快了起来,终于以大概两秒钟一周的速度开始匀速转动。
  “哇!”水磨坊的窗户什么的都还没安上,四敞大开的,此时村民们看到磨盘转动了,便像是见到了这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转了!转了!真转了!”
  燕老五满眼激动,他递过来一个长勺子,长勺子里面装着一捧麦粒,对子柏风道:“秀才爷,还是您来!”
  “还是我?”子柏风觉得自己今天实在是出了太多风头了,这不会短寿吧。
  “当然还是您啊,这是您的功劳啊。”燕老五很少对子柏风用敬语,这会儿老爷子也激动了。
  三十多年前,燕老五还没当上族老的时候,就曾经想过弄个磨坊,但是村子里当时哪里有这个力量?他们连温饱都没办法保证了。
  若是人力推磨,效率比之石臼也高不到哪里去,费这番功夫吃力不讨好。
  子柏风接过了长勺,小石头从旁边跳出来,急得跳脚:“我也要来,我也要来!”
  子柏风笑了笑,宠溺地揉了揉小石头青皮的脑袋,道:“好,你来。”
  子柏风抱着小石头,小石头举着长勺子,把一粒粒麦子倒入了磨眼里。
  麦粒进入了磨眼里,石磨就响起了一阵阵细碎的声音,如同春蚕进食,如同细草抽芽,那是充满了生机的声音,只是听,就让人觉得心情愉悦起来。
  四周一时间鸦雀无声,只有吱嘎吱嘎的水车转动声和水流潺潺的声音。
  就这么过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开始有精细雪白的面从下面的口里流了出来。这第一碗白面,是挑去了麸皮的,所以雪白里面不参杂其他的颜色,在村民们看来,它比雪还白,比银子还白,比燕老五的头发还白。
  燕老五两手捧起放在出口处的碗,看着那雪白的面粉,两手都在颤抖。
  这不仅仅是一碗精细的白面,这还是一种全新的精神寄托,一种难言的成就与惆怅感。
  直到五分钟之后,再也没有白面流出来,燕老五把手中的碗捧在胸前,胡子颤抖了两下,想要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老爷子流泪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不,只是未到高兴处。
  祖宗啊……
  下燕村,又要复苏了啊,我燕老五,没有愧对祖宗啊……
  “老爷爷,您要拿水和面吗?”有不知好歹的小家伙在后面乱叫着,老爷子的泪水扑簌扑簌地滴落在那碗里,浑浊的老泪打湿了白面,老爷子恍如没有听到,只是呆呆看着那碗面。
  这碗面,要供在祖宗的供桌前;这碗面,是比村里的后生考上书院还好的礼物;这碗面,是村子雪亮的未来啊!
  看到老爷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子柏风咳嗽了一声,道:“各位,现在咱们下燕村的磨坊正式可以用了,有需要磨面的可以来排队了。”
  “我来,我来!”立刻就有性急的后生就要上前,他们一个个拎着袋子,都打算来磨面呢。
  “都别急!”燕老五此时已经从自己的思绪中清醒了过来,大喝一声,道:“秀才郎,你们先来!”
  “爹?”子柏风有些犹豫。
  子坚却不矫情,他哈哈一笑,道:“我先试试。”
  他拎了一小袋的麦子来,把那粮食倒在了磨盘上方一个倒三角形的漏斗一般的容器里,顿时,麦粒就从那容器里匀速洒下,子坚调整了容器下方的一个小木板,漏下的麦粒就慢了几分,如同水流,连绵不绝。一边做,子坚还一边讲解着。
  众人又开始瞪着眼睛看,竖着耳朵听,似乎百看不厌,百听不厌。水磨坊这东西对子柏风来说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当然,他也没见过实物——但是对村里的大部分人来说,却还是第一次见,只觉得什么都很神奇,那麦粒的细流,都能引起一阵阵的惊叹声。
  而后,纤细的白面从磨下流出,和之前的那只有一点点不同,这次就像是涓涓细流。不过这些白面里面夹杂着一些麸皮,要回去再筛一遍,便如同初雪之后,裸露在雪层之外的岩石。
  子坚把装麦子的袋子放在了下面接着,涓涓细流连绵不绝,慢慢在袋子底部积成了一小堆,然后铺了一层,然后又装满了半袋子。
  “好快!好快!”众人都纷纷惊呼着,估摸着,不到一刻钟,那一小袋面就已经磨完了。
  “真太快了!”村民们顿时又开始激动了,子柏风不得不站出来维持秩序:“都别急,都别急,这磨盘是石三伯的,让石三伯先打!”
  众人倒也无异议,然后石三上前。
  “燕大伯可也出了很多力的,燕大伯你来!”
  “我不急,我不急!”燕大连连摆手,他推了推身边的老坨子,“让老坨子先来,他还要赶快去山里寻玉呢!”
  这一声善意的玩笑,让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老坨子拎着一个袋子走上前来,子柏风偷眼瞧了一下,终于不是用他的裤腿改的那个了。
  小坨子紧紧跟在老坨子身边,看看那磨,再看看子柏风,两只眼睛闪闪发光的,满是崇拜。
  小石头过去拉了他,两个人围着磨乱跑,又是叫又是跳。
  这一天,就像是过节一般,村民们排着队磨面,磨完了也不急着走,留在那里接着看,似乎怎么也看不厌。
  子柏风又大声交代了一番石磨的运用规则,譬如最后一个磨完的要把木杆推上去,若是大雨之后水流太急的话,最好也不要用之类的,众人都唯唯应诺。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了精细的白面,平日里在各家各户响个不停的石臼舂面的声音,终于消失不见了。
  而后几天,初时还需要排队,后来村民们就都大致摸索出来了规律,各自找凑手的时间,若是同时到了,就聊聊天,一起磨面,反正时间也不多。
  又过了几天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老爷子火冒三丈。
  有了磨坊的便利,就有了村民起了小心思,他们把磨出来的面背到蒙城去卖了,然后再背回来粮食磨面。现在正值夏天,精细的白面只能放置十天二十天就会坏掉,各地都没有囤货,所以市面上精细的白面是抢手货,一来一回,能够倒手赚上百分之三四十,乃至四五十的差价。
  下燕村这屁大点的地方,什么事情能瞒过别人?不过倒手了两次事情就传开了,很快就到了老爷子的耳朵里。
第五二章:一点劳累辛苦钱
  子柏风赶到的时候,老爷子正在执行家法。
  倒卖白面的村民正跪在祖宗神像前面,老爷子拿着一个鞭子,一下下打在他身上,就像是当初子柏风刚来的时候,给他下马威打自家小孙子那般。
  “老爷子息怒!”子柏风看那村民被打得背上全是血印子,却一声不吭,连忙上前拉住了老爷子。
  “秀才爷你别拦我!”老爷子那个气啊,真的是须发皆张,“让我打死这个不肖子孙!”今天四狗也把这事情给子柏风说了,子柏风这才赶来,四狗这家伙就是个天生的探子,啥风吹草动都知道。老爷子这是不想让子柏风知道,丢了自家的人。
  “老爷子你生什么气嘛!”子柏风连忙拉住了鞭子,免得老爷子再打。
  一袋面,哪怕是一袋子白面那能值多少钱?就算是推个独轮车也顶多装百多斤面,更何况这村民担心别人看到,是直接背到了蒙城里去的,这一路的辛苦钱,怎么也值这点差价吧。其实子柏风听到这事的时候,是又生气又欣喜的。生气是这村民偷偷摸摸做这事,而且用的是这种笨法子,欣喜的是原来村子里也有人很有商业头脑嘛,果然朽木可雕啊!
  我下燕村,终于也有了商业了啊!你妹的,老子等好久了!
  其实子柏风压根没想到会有人从这白面入手,他还在冥思苦想下燕村能够发展什么行业呢,他的想法毕竟还是受到了局限性,觉得白面实在是无利可图,想的都是一些可以成规模的产业,类似之前的村办企业。谁知道村民如此吃苦耐劳,一点点的利润便可以走上他视之为畏途的下燕村至蒙城之路。
  “我怎么能不生气……”老爷子气得胡子都发抖。
  “好了,老爷子,我觉得这事其实不错啊!”子柏风道,凭自己的力量赚钱,有什么可生气的,而且他刚想睡觉,就有人给他送枕头了。子柏风悄悄对地上跪着的村民竖起了一根大拇指,good
job!
  当天晚上,等到进山的村民们都回来了,子柏风就和老爷子一起召集了一场会议。
  在会议上,子柏风宣布了几个政策——这还是子柏风当了村正之后,第一次制定政策,终于有了一点当村正的感觉了。
  第一条,任何人只要到子柏风这里申请备案一次,就可以用村里的石磨加工对外出售的粮食,不过这使用并不是无偿的,每次都要收取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使用费。
  “这些费用由我和老爷子一起监管,作为村里的公共资金,我保证绝不挪作他用。”子柏风同时也宣布道,众人都纷纷说信得过子柏风。
  就算是子柏风挪作他用,其实这些村民也不会说什么。
  第二条,凡是当初在建石磨时出了力的,都可以凭借出力的大小获得一些抽头的减免,期限暂定一年。
  “燕大伯,石三伯他们都出了大力的,总不能让出了力的和没出力的一样。”子柏风又道。当然,还有一个出了大力的,他子柏风的老爹子坚,好处也不能落在外面嘛。
  众人也都点头,村民们不是不讲理的人。
  第三条,作为抽头的资金,成为村里的共同资产,等到村里再有类似的工程时,会给出力的人支付工资。
  这话一出,众人都变得踊跃了起来。
  “秀才爷,咱们还建什么啊!”又有人起哄问道。
  “这个有很多的,不过暂时不能说。”子柏风哈哈笑。
  众人也就都哈哈笑。
  就三条政策,非常简单,不过对村民来说,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个来找子柏风的,要这个许可的,竟然是老坨子。
  “老坨子,你不是去山里寻玉吗?”子柏风有些讶然,老坨子的收成不错啊,马上就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怎么会轻易放弃?
  “寻玉也不能天天去,要寻一养二。”老坨子道。
  这也是玉经上的话,先祖总结出来的规律。玉石并不是庄稼,割了一茬又一茬,玉石的凝结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每天都去寻玉,绝大部分时间是无用功,而且山里湿气大,凶险多,整天在山里呆着,人的身体也受不了,不但玉需要养,身体也需要养。所以一个月里,只需要十天在山里寻玉便可以了。
  这段时间,村民们都憋坏了,所以天天去寻玉,不过老爷子也已经发话了,日后要正规起来,不能竭泽而渔。
  村民们都穷怕了,又有现成的大压力在,所以一个个都牟足了劲儿,剩下的二十天也不能闲着,总要找点事情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