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神附体(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1157

  老闫的秦山-1推重比是10——如果能稳定运行的话。
  陈浩聪道:“嗯,根据我的计算,这发动机推重比是15到22之间,具体还要看测试,毕竟我们是第一次造,有些地方具体设计效能如何还不知道,计算模拟时,倒是有22的推重比……”
  “多少?”老闫差点直接跪了。
  推重比22?就算是推重比15,也已经可以吊打国内所有发动机了!花样吊打!
第852章
梦该醒了
  熊孩子们觉得老闫这么大年龄了,又是航发大拿,应该很牛。
  可惜的是,在我兔崛起的现在,航空发动机这方面,我兔还真是丝毫强不起来,军用方面至少是被英俄碾压的,民用大推力发动机方面,能碾压我兔的还得加上一两个国家,有悲观的说法,我兔和美国的航发,落后了四十年。
  还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四十年。
  最简单的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研发出了推重比7-8的F110发动机,装到F-15上了。
  而国产同样推重比7-8的涡扇10发动机,到了现在,还不敢说稳定运行!
  美国九十年代搞定了推重比10的F-119发动机,现在老闫的秦山-1还在努力向这个目标进发呢。
  而现在的美国,已经有了推重比12-15的发动机,开始努力将推重比推进到20了。
  这是差了多少年?
  这是一想起来,就让人绝望的差距啊!
  而就是这时候,寂静号横空出世,竟然能把2000吨的船飞起来!
  果然是,只要推力够了,连砖头都能在天上飞!
  气动结构?流体力学?空气阻力?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高达?打糕我都能给你飞起来看看!
  当时老闫那个激动啊,可惜的是,紧接着懒神科技就给了他一盆凉水,寂静号竟然用的是火箭发动机!
  好在,懒神科技还是给了他一剂救心丸,至少凭借懒神科技卓越的加工能力,材料问题能够解决吧。
  解决了材料学问题,他的秦山-1魔改一下,说不定就魔改成推重比15的了呢?
  但现在,他发现,这救心丸,俨然就变成毒丸了。
  差点就让他心脏病发。
  “我能看看……模拟测试的数据吗?”老闫问。
  他提出这个问题,还是心惊胆战的,总觉得是在骗孩子。
  但是陈浩聪毫不犹豫递了过来。
  看着那厚厚一叠测试模拟数据,老闫的心都颤抖了,许久之后,他低声问:“这真不是……懒神动力的样品吗?”
  “就是我们几个鼓捣着玩的。”陈浩聪抓抓脑袋,嘿嘿傻笑。
  老闫一百个不信,他的两眼里似乎要冒出小手来,把这发动机一寸寸摸个遍。
  “能点火试机吗?”老闫连忙道,“七所有试机台。”
  “现在还不能。”陈浩聪道。
  “为什么?”老闫纳闷,难道这发动机设计有什么隐患?
  “嘿嘿……”陈浩聪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其实这发动机还没装配完。”
  “对啊,装配发动机好麻烦,昨天叶千哥带了几个人帮我们装配了半天,也没装完,晚上的时候黄哥他们也帮我们装了一夜。”
  “特别是那个发动机控制器,好麻烦啊……”几个熊孩子苦着脸。
  发动机控制器,是发动机上最复杂的构造,几千个零件装在电饭煲大小的地方,能不复杂才怪了。
  懒神科技成熟的激光致动装配技术,目前只用在了动力外骨骼上,这种试验品还得用手装。
  黄哥大名黄有春,是老闫带领团队的一个年轻研究员。老闫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远处秦山-1附近东倒西歪的几个研究员,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们一个个都是那种意志消沉,深受打击的模样了。
  一边装配这比自己辛苦好多年的秦山-1先进好几十年的发动机,一边意识到,这只是一群熊孩子花了三天捣鼓出来的玩具,那种心情……老闫已经感受到了。
  这对他们存在的意义,是否定否定之否定啊!
  “还剩多少?”老闫挽起了袖子,“我来试试。”
  “控制器在黄哥那儿呢。”陈浩聪指着远方的黄有春道。
  老闫转身就走,他迫不及待想要感受一下,能让打糕都飞起来的澎湃动力。
  走了几步,他回头问道:“对了,这发动机叫什么型号?”
  “叫小板凳。”
  “啥?”
  “就叫小板凳1号。”陆茸茸解释道:“爱迪生不是做了好几个小板凳,做的第一个最差,第二个,第三个……”
  意思是这只是第一个小板凳?不成功的试验品?
  “我怎么记得是爱因斯坦?”
  “是爱迪生!”
  “好像是爱美丽……”
  “我还爱琴海呢!”
  后面几个熊孩子争执声中,老闫含着满眼的热泪,走回了自己秦山-1的方向。
  他得用全身的力气,才不让自己嚎啕大哭。
  熊孩子就特么是熊孩子,能不能顾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看到他过来,黄有春有气无力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老师。”
  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正放在他的面前,就是小板凳一号的发动机控制器了。
  这东西装配了三分之一了,旁边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本装配手册,但是如此复杂的机械,越向后越复杂。
  师徒俩对望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热泪。
  “回去休息一下吧,晚上再过来。”老闫掏了掏兜,递给黄有春几十块钱,“打车回去。”
  “老师……”
  “拿着,去吧,我白天努力把这东西装出来,晚上咱们想办法测试一下。”
  “嗯……”黄有春跌跌撞撞走了。
  老闫把其他几个人也打发走了,自己戴上了老花镜,和控制器较劲。
  黄有春出了门,走到了不远处的主街上,招了半天手,才打到了一辆车。
  上了车,把自己丢在了后座上,一句话也不想说。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问道:“看您是从研究所那边出来的?”
  “嗯……”黄有春应了一声。
  “在研究所工作?嚯,高材生啊,赚的挺多吧。”
  “不多。”
  “那也总比我多吧,我一个月才五六千。”
  黄有春不知道说什么好,你特么工资快是我两倍了。
  “我听说那边开始上马航空发动机了,据说专门调来了几个大拿,你们这是高科技啊……”司机絮絮叨叨着,黄有春瞥了他一眼,都懒得问他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突然之间没有了意义。
  三十多岁,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养不起女朋友,更不要说成家立业了。
  十年寒窗加十年苦研,才算是进入了这个领域,而现在,拿着三四千的工资,一个月加班好几百个小时,却一事无成。
  当年考上航空院校时父母的骄傲,邻里的羡慕。而现在,已经许久没回去的老家和每次打电话时长久的沉默,都在诉说着什么。
  高科技?高科技个屁!
  几十年前,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