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权(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915


“小超大哥,月儿心里可是把你看做是亲大哥的,你就跟我们一起吃法吧。”
“这……”
“老蔡和沈聪都一起。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郭小超最终架不住郭月的劝说,终于点头答应跟孟岩他们一起吃饭。
“咱们这个家。以后吃饭都在一起,别人家的规矩,我不管,在咱们孟府,就这个规矩了!”孟岩道。
孟岩住在正中主位,郭月坐在左首,闻小雨则坐在右首,二女的在孟府的地位算是确立下来。
吃完饭,孟岩去看望了白素心。
经过一天的修养,白素心的气色明显好了很多,也没有发烧,生命体征也平稳了。
接下来就是休养恢复了,这个过程怎么的也要十天半月,然后胳膊才能活动,康复治疗,完全恢复的话至少需要两三个月。
等孟岩打算返回自己房间休息的时候,却发现郭月居然从里面把门给锁上了。
“月儿,你干什么把门锁上了?”
“我跟小雨姐姐商量好了,咱们轮流着伺候相公,她一天我一天,今天晚上轮到她了。”
“啥,你们这是什么时候商量的?”孟岩哭笑不得。
“今天呀,是我提出来的,这样最公平了,相公,你说是不是?”郭月道。
“月儿,你还真大方,真舍得我过去?”
“舍不得又能怎么办,谁让我嫁给一个这么优秀的男人呢,注定不会只有我一个女人的。”郭月哀叹一声。
“你这都说的什么呀,谁教给你的?”
“相公,你去小雨姐姐那儿吧,月儿不怪你的!”
“月儿,我们刚成亲,这才第二天,我总不能就这样去吧?”孟岩总觉得对不起郭月,可娶闻小雨在郭月之前,总不能娶了郭月,就不要闻小雨了。
他做不出来那种无情无义的是事情来。
郭月开门,放孟岩进来了。
“你这个傻丫头,脑袋里都想些什么东西?”孟岩一把将郭月抱在怀中,抚着她的一头秀发,疼惜不已道。
“月儿不希望相公认为月儿是一个难以相处的妒妇!”
“你本来就不是!”
“相公,今天晚上,你还是去小雨姐姐的院子,她一个人独守空房,很寂寞的。”
“那你呢,你怎么办,我舍得你一个人睡在这张床上吗?”孟岩柔声道。
“那怎么办,相公你一个人又不能陪我们两个?”郭月儿幽幽的说道。
“总不能把我劈成两半儿吧?”
“相公,要不然,你去把小雨姐姐叫来,我们三个人一起,你看,这张床够大了,我们三个人足够了。”郭月眼睛一亮道。
“三个人,大被同眠!”孟岩心中一激动,这事儿够刺激,但也够荒唐。
“不行,不行,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你和小雨的名声不好听,再说了,这对你来说,不公平。”孟岩道。
“你不说,我不说,小雨姐不说,谁知道呢?”
“你以为府里那些下人都傻瓜,他们没眼睛看吗?”孟岩摇头斥道。
“他们敢!”
“好了,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我们还是早些安歇了吧,明天一早我还要上朝呢。”孟岩道。
郭月半推半就的就被孟岩推倒在大床上。
“夫人,大人不会来了。奴婢看见他去了月夫人的院子。”闻小雨房间,正在给闻小雨卸妆的魅姬说道。
“我知道,新婚燕尔,夫君大人是不会丢下她来我这里的。”闻小雨幽然一声道。
“可是奴婢知道,夫人心里其实是希望大人能来的。”
“有那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每天晚上陪伴左右,可,对于很多女人来说。这是一个奢望!”
“可很多女人虽然能够嫁给一个每天晚上能够陪伴她的丈夫,但那都是庸庸碌碌一辈子。”
“魅姬,你说得对。如果不想自己嫁给一个庸碌无能的男人,那就要注定要牺牲一些东西,就比如,要跟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闻小雨道。
“夫人。可以看得出。大人对您还是相当疼爱的,您虽然是妾侍,在府中的地位可不输给那位月夫人。”
“是呀,我能拥有现在的位置,也应该知足了,何况夫君他待我一片真情,这远比那些同床异梦的夫妻强多了。”闻小雨道。
“夫人,白小姐好像对大人也有些不一样?”
“你怎么知道?”
“奴婢是从他们说话的时候。看对方的眼神看出来的。”魅姬道,“大人看白小姐的眼神之中的关切。还有白小姐面对大人的时候,眼神总是在闪烁,私有一种面对,以前奴婢看他们说话的时候,可都不是这种表情。”
“魅姬,你的来历我知道,大人也知道,别给自己找麻烦,这些话,你最好烂在肚子里,明白吗?”闻小雨严厉警告一声。
“奴婢明白!”
“还有,以后对白小姐跟对我是一样的,她跟大人的事情,他们自己会处理,我不希望在府中听到些什么闲言碎语,你懂的。”
“奴婢知道。”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我也要睡了!”闻小雨吩咐一声。
“是,奴婢告退!”
魅姬离开,闻小雨一转身,若有所思。
次日早朝。
三班大臣依此进入奉天殿,按照自己的官阶站好位置,等待皇帝的到来。
辰时刚过,皇帝的銮驾就出现在奉天殿,众臣开始行大礼,跪拜。
孟岩不是轮值千户,但因为皇帝特旨,所以才有资格参见大朝,位置还站在锦衣卫北镇抚使之下,他的面前就是傅啸尘。
大朝一般商议的都是朝政大事,什么赋税,边务,还有剿匪用兵等等。
这些都不属于孟岩的业务范围,但听一听,也算是了解朝廷的方方面面的情况。
这也是皇帝特许他列席大朝的目的之一。
一般特许列席大朝的官员,那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号,这是入了皇帝的法眼了,下面一步就是重用了。
比如状元公商辂,他只是翰林院编修,秩不过七品,按照资格,他是没资格上朝的,不过,他是正经的科道官,又极有可能入阁,参机阁务。
这是皇帝看上的青年才俊,所以也有资格列席大朝。
这堂上奏对是有讲究的,那叫一个云山雾罩,咬文嚼字,孟岩也就能听出一些大概的意思。
涉及一些重大的决策和人事安排,那都是事先商量好的了,皇帝心中有数,到了这里也就走个过场。
汤溁的案子终于被提上来了,一名刑部的官员,对汤溁畏罪自杀提出了质疑,上书奏请皇帝派能吏对汤溁之死展开调查,确定汤溁是自杀还是他杀。
这位刑部的郎中还在奏禀中提到了孟岩,大有推荐孟岩主审这件案子的架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
汤溁之死的确有很多疑点,早不死,玩不死,为何要在上京的路上死呢?
若是畏罪自杀,他大可在被抓的时候,就死了算了,这样还干脆?
而押解汤溁进京的人正是汤溁要参劾的镇守大同太监郭敬,这样一来,他的死就微妙了。
第四卷
第601章
钦命大同巡查使
汤溁的死肯定是要调查的,这一点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已经有了共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9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