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校对)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1176

  宋珧见了王旭的态度更加喜欢,勉励道:“你现在正是苦心求学的时候,薛大儒是当代名师,你要跟着薛公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宋珧语气微顿,又道:“可惜,薛公的学问长我万倍,我却没有机会向他老人家请教,要是能得薛公指点,胜过我读书万卷啊!”
  前面的话说的再多,也不过是客套而已。
  别说王旭对答的工整,就算他一问三不知,恐怕宋珧也会勉励一番,然后将话题引导这里。
  王旭听得暗暗发笑,这个宋珧,还真是个急性子。
  果然,什么拜访王家,见见他这个神童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想攀上薛牧山这根高枝。
  这也正常,宋珧年过四旬才高中进士,按照三年一次京查,两次优等升迁一级的规矩。
  宋珧要是没人罩着,恐怕也得跟程广荣一样,这辈子都被按在知县的位置上终老。
  看上去,宋珧又是个不甘心的,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眼巴巴的跑过来不足为奇。
  “老师外出访友,恐怕入秋之前不会回来。”王旭知道宋珧想问什么,于是开口点给他。
  听到这话,宋珧便知道短时间内,自己是靠不上薛牧山这棵大树了,不由面露遗憾之色。
  后面,宋珧又问了问王家赈灾的事,谈了谈这几年推行的新政,天南海北的闲聊着。
  一盏茶喝完,丫鬟想要添新茶的时候,宋珧才目光一转,故作深沉的叹了口气。
  “宋大人何故叹息?”看到宋珧的作态,王大发忍不住问道。
  宋珧沉默少许,用茶杯抚了抚茶叶沫,开口道:“我们溧阳县,南靠三定河,这三定河直通钱塘江,我溧阳县三分之二的运输,全赖这条河流。我上任后却发现,三定河管理混乱,有大小船舶数千条,船头数十人,联手把持河道,收取暴利,将从外运来的商品,平白抬高了两成不止。就拿墨块来说吧,与我们相邻的房山县,一块普通的江南墨市价不过90文,到了我们溧阳县却要110文。与之相比,更远的交州,江南墨才不过100文,这种混乱局面是该治理一下了。”
  王大发一时语塞,船行霸市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些船行的背后,都有县里的豪族的支撑,新上任的宋县令,该不会认为自己能对船运下手吧。
  “宋大人的意思是?”王大发不知道宋珧的真正打算,只能谨慎的等待下文。
  宋珧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道:“我打算三日后,约见这些船行的幕后东家,重新将船运的规矩定一定。宋某初来乍到,那些人我是信不过的,要是王员外有心,也可以收购几条大船,帮我在船运中掌掌眼。”
  “这……”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暗示了,王大发一脸惊喜,宋珧哪是让他来掌眼,明显是来送钱的啊。
  船运上的暴利,溧阳县谁然不知,可在官面上没有人撑着,有钱你也挤不进船运的行当。
  自从有些举人功名,王家的资产,也正在从乡下向镇上转移,打算在溧阳县中大展拳脚。
  这些日子,王大发正愁县里的格局龙蛇混杂,不敢轻易下水,没想到宋县令便把船桨给送来了。
  “王员外,不知道你敢不感兴趣?”
  宋珧这么一问,王大发立刻就笑了,他怎么可能不感兴趣,当下便回答道:“多谢宋大人抬爱,我王家今晚便去买船,船运上的生意,宋大人可拿三成。”
  “唉,我是为民所想,拿你的钱,岂不是官商勾结了,此事莫要再提。嗯,就这样吧,具体怎么操办,你看着办就行了,三日后,来东来酒楼聚会,我为你介绍些船商。”
  宋珧说到这里,心满意足的走了。
  等到送走了宋珧,王大发才拉着王旭,激动的开口道:“旭儿,这位宋县令还真是高风亮节,咱们王家这下要发达了,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啊!”
  “父亲高兴就好。”
  王旭微微而笑,对所谓的船运生意并不在意。
  溧阳县虽然不小,河运上的生意却要几千条船,十几家豪强共同瓜分。
  王家本就不是依靠船运起家的,就算有宋县令的面子能进去分一杯羹,估计一年能落个十万两银子也就到头了。
  十万两银子,听上去不少,王大发奋斗了三十年,才赞下几十万两银子的家底。
  但是对王旭来说,玻璃厂马上就要开始了,十万两银子又能抵得上几件玻璃器。
  没看到,出身中原之地,也是士绅阶层出身的宋县令,对王大发所谓的三成收益,根本就不屑一顾么。
  对他而言,三五万两的银子,根本比不上跟王家的交情重要。
  不过,既然王大发喜欢,宋珧又这么上路,就让他去做吧。
  人太闲了也不好,反正有宋县令的面子在,船运一事有赚无赔,就当消磨时间好了。
  更何况,儒界也讲究人情往来,今日你捧我,明日我捧你,捧来捧去才能成为自己人。
  县官不如县官,宋珧有心交好王家,王家总不能不识抬举吧。
第890章
面对玻璃珠吧
  宋珧的有意交好,不只体现在船运改革,让王家分一杯羹上,还有彼此间的往来。
  接下来的几天,每日宋珧都会邀请王大发,一起去参加各个豪门,为他举办的接风宴。
  一圈下来,在众人面前混了个脸熟,王家也开始走入溧阳县的豪门,商贾,士绅的视线中。
  看着每天意气风发,呼朋唤友的老爷子,王旭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悲不喜。
  四月底,玻璃厂建成了,制造玻璃需要的硅砂、纯碱、长石、白云石、石灰石、芒硝,也在下面找到了卖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至于绣娘的事,根本没有掀起风浪,除了宁青以外,谁会关心一个小丫鬟。
  宁青倒是颇为气愤,得知绣娘被卖掉了,连夜收拾东西追了上去。
  有没有追到王旭不知道,只知道宁青不辞而别之后,宁家来人闹了几天,连镇上的三老都惊动了,最后免了宁家的欠债,这场风波才算过去。
  一转眼,五月份来了。
  这一天,王大发正嚷嚷着,要将王家搬到县城去,门外就来了个哑巴和尚。
  哑巴和尚看上去垂垂老矣,身穿百衲衣,带着一封金山寺主持,癞头和尚写给来的书信。
  癞头和尚在信中说,自己正在金山寺兴建庙宇,还要教导法海小和尚,不能来王家坐镇。
  他推荐自己的师兄,莫法和尚接替自己的工作,并告诉王旭,莫法和尚修的是佛门神通闭口禅,形如枯木,闭口不言,乃是真正的高僧大德。
  对于闭口禅,王旭知道一二。
  佛家讲究禅定,禅有五种,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
  闭口禅,在五禅之外,非大智慧,大毅力之人不能修持。
  王旭观莫法和尚,显然禅定极深,已经摸到了罗汉道果的门槛。
  一旦让他捅破这层薄膜,立刻就是一位五阶佛家罗汉,佛法之深还在癞头和尚之上,唯一的缺点是不好打交道。
  闭口禅,又叫止语禅,不言不语,减少口业,消罪免灾,减少自己的罪业。
  有的人修闭口禅,口闭心不闭,利用木鱼的敲击声代替发言,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那是落了下乘的。
  真正的闭口禅大师,不言、不语、不思、不垢,生活方式与草木一样。
  王旭将自己的要求,说给莫法和尚听,莫法和尚毫无反应,宛如行尸走肉,根本不与他交流。
  王旭知道这不是哑巴和尚故作高深,而是他精修闭口禅,已经到了内外如一,身在五行中,心在三界外的境界,就像一个冷眼旁观者。
  当然了,这个冷眼旁观,不是真的什么也不管。
  佛家讲入世修行,跟道家不一样,没有能躲在深山老林,就能修成正果的。
  要不然,哑巴和尚也不会下山来,为了一年十万两白银的供奉,亲自坐镇在王家了。
  派人赶着马车,将哑巴和尚送到凤溪村,并在庄子外的小山上,为他盖上一座小庙,哑巴和尚就算留下了。
  哑巴和尚作为四阶僧侣,神念可以遍布方圆百里,整个凤溪村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有他坐镇在玻璃厂,暂时不用担心邪魔外道的威胁。
  万事俱备,东风也有了,王旭一声令下,正式开始烧制玻璃。
  烧制玻璃的方法,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捅破那层窗户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先是为期一星期的培训,培训过后,王旭便不惜原材料,开始让工人试着制作。
  第一批玻璃制品,王旭选择制造最简单的玻璃珠。
  只要比例不错,将各种材料混合,放入高温中烧制液化,再倒入磨具之内冷却,一颗玻璃珠便算是成了。
  烧制的第一批玻璃珠,因为比例掌握的并不是很好,看上去没有后世那么晶莹剔透,中间有很多杂质。
  经过后期的打磨与抛光,王旭也对这批成品不太满意。
  他要的效果是,玻璃珠一出现在市场上,立刻就能造成万人空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1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