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1176

  “墨之忠义在于守规,商之忠义在于守则……”
  王旭提笔便写,以墨守成规与商人守则为出发点,为不变写了个开头。
  墨者若变,墨便非墨。
  商人若变,商为奸商。
  墨家的伟大,就在于他守规则,从不逾越,所以墨者可以成为全天下最可信任的人。
  商人的伟大,在于他守护自己的制度,只有如此物价才能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变就一定好,不变就一定不好。
  王旭以墨家和商人为例,写出了不变的道理跟效果,并以汉·晁错《论贵粟疏》为例,写出了朝令夕改的错误。
  治大国如烹小鲜,最需要注重的是火候,火候太猛就糊了。
  王旭又以新政的农田水利法为例,直言农田水利法没有经过实施,就冒然对全天下推广的害处。
  农田水利法中,集资修建水利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不合时宜。
  比如说,农田水利法中表示,当地河堤、水库、水车、水渠失修,由当地按照个户的贫富差距,承担百分之五十维修费用,另由官府承担百分之五十。
  一些当地的商家,并不依靠水利吃饭,却因为是富户就要掏出银子来,从而造成了物价上涨,失去的这部分钱,最后还要均摊在百姓身上。
  同样,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虽然失修却能用,并不影响使用。
  为了政绩,为了好看,为了贪污,官府也强制维修,白白对民生造成了压迫,让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变法除了增加百姓的负担又有什么用呢。
  天下间,没有任何一种变法十全十美。
  杨启年既然不想变,王旭就要符合他的观点,痛批变法的错误与不变的好处。
  位置决定脑袋,面对个不喜欢变法的主考官,他总不能写变法的好处吧,没那么干的。
第936章
摊上事了
  一片策论写下来,就连王旭都满心不平,觉得新政劳民伤财了。
  相信没有深入变法,不懂变法的人看了,一定会深有同感。
  “这篇论文,既符合杨启年的观点,也显示出了我的书法造诣,而且一些针对新政的评价十分深入,直指弊端,想来朱御史看了也会深有感触,中举十拿九稳了,只是不好说能不能夺魁啊。”
  写完策略,王旭摸着有点发痛的良心,美美的审视一遍。
  这篇文章,应该符合三人的观点了,只不过将变法说的十恶不赦,王旭的良心还是有些不安。
  新政与变法,从全局角度来说,对朝廷与百姓是有大好处的。
  些许的瑕疵不说微不足道,也是瑕不掩瑜,主要因为侵害了士绅的利益,才不得不急忙叫停。
  将变法说的一无是处,哪怕以王旭的性格,良心也有些不安。
  但是,他没有修改,因为不这么写,杨启年那一关就过不了。
  这年头想要办点事实,不同流合污是不行的,郭德纲说过一句话,相声要改变,也可以改变,但是,绝对不能外行领导内行。
  这种改变,必须我们自己人做,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
  由外而内的改变,那不是改变,那是拆台,怎么改也改不好,最后只能砸在手里面。
  王旭也是如此,当今政局的弊端,已经快要覆水难收了。
  尤其是土地兼并,更是到了快崩盘的边缘。
  王旭也信奉改革,知道改革的好处,可他现在的位置,情况,不允许他支持改革,甚至要反着说,说改革不好。
  只有一天,他有改革的力量了,站到正确的位置了,才是推动改革的时候。
  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配合一下,别当那个出头鸟吧。
  这个出头鸟可不好当,当了就要被人按下去,说改革不好是眼下的主流,说好的大儒都被赶到了深山老林,王旭可不想陪他们隐居。
  写完卷子,王旭放下笔又检查了一边,确定无错后开始了等待。
  下午三点,伴随着铜锣声,监考官开始收卷。
  当收到王旭的时候,看到考卷上的名字,监考官额外看了他一眼。
  王旭报以微笑,恭敬的将试卷递上。
  监考官微微点头,扫了眼卷面,称赞道:“好字!”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有饿死者,扬州府的学政张玉才喜好书法,学官们上行下效,对书法亦有偏爱。
  王旭的柳体字大气磅礴,笔力深厚,放在翰林院内都是出彩的,在秀才中更是凤毛麟角。
  上交了试卷,又等待了几分钟,考场开始放行。
  考生们三三两两的向外走,彼此表情各异,考得好的眉开眼笑,考得不好的满目惆怅。
  更有人呼朋唤友,对照考题,不时传来失声大哭与放声大笑。
  “王旭!”
  王旭走出考场的时候,比他早出来的张许已经等候在外,看到他出来连连招手。
  “张兄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应该是请教,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敢问王兄是怎么解的?”
  就跟从考场出来,很对考生相互对题一样,张许明显也是为这个来的。
  王旭想了下答案,回答道:“这句话出自大学,治国篇,一言蔽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这是治国篇开篇的一句话,不但要考生写出后续,译文,还要写出总结。
  王旭的总结很简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题应景,算得上标准答案了。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王旭的回答,张许松了口气,悄声说道:“我这次考的还不错,举人应该是十拿九稳了,王兄你考的怎么样?”
  “我嘛……”
  王旭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考卷,笑道:“还行吧。”
  “看来王兄也是十拿九稳,说不得,明年我们能一起上京考进士了。”
  张许欢喜不已,随后又转为惆怅:“举人我还有些把握,进士估计就难了,可能还要碰碰运气。”
  “张兄的运气一直不错,不是吗?”
  王旭说完,张许愣了片刻,哈哈笑道:“是极,是极,我也不求一甲二甲,能中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就知足了!”
  进士试有三张榜单,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的进士出身,与三甲的同进士出身。
  不管一甲、二甲,还是三甲,都属于进士功名,只要考上起码是个知县,区别只在于是上县的知县,还是下县的知县。
  上县繁华,容易出政绩,二甲的进士放下去,几年之后便能高升。
  下县贫瘠,政绩不显,高升要难一些,三甲进士下放的一般都是下县,但是不管怎么说县令就是县令,出去也能被人叫声县太爷。
  “张兄,我进场时,见你言语不详,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说说笑笑之后,王旭旧事重提。
  三天前,进场考试那天,张小妹见到他便一脸羞红,羞答答的跑掉了。
  问张许怎么回事,张许也是言语不详,一脸古怪,对他亲切的跟自家人一样,明显藏有猫腻。
  现在考完了,王旭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惊异,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这个嘛……”
  张许搓着手,好似有些难以启齿。
  王旭越看越觉得奇怪,上下打量张许两眼,轻声道:“真有事?”
  “嘿嘿,你别问我了,回去后你就该知道了。”纠结许久,张许还是没有说,只是催促王旭快点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1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