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1176

  签字,画押,再去官府备个案,金鳌角正式归入王旭名下。
  地方有了,书院还得建,这事可不能马虎。
  王旭也不怕花钱,请了杭州府内最有名的匠人,打算打造一座传世书院。
  金鳌角北方依靠陆地,这可不行,王旭要求工人在陆地上,再掏出一条三米宽的水渠来,然后再上面架一座桥。
  以后的金鳌角,不与任何地方陆路相连,想进来就要走桥或者是水路。
  孤悬水上的金鳌角,中心位置盖一层五层高的木楼,楼体以回形为主,类似歌剧院那样。
  中间有个三丈高的讲台,以后这就是王旭的讲学地,王旭坐在中间的圆台上讲学,学子们可以分坐在三层楼上听课。
  以讲学楼为中心,靠北的地方再起三座读书楼,两座名为秀才楼,靠前点,专门收秀才入学。
  靠后一点,再起一座举人楼,专门收举人为学子。
  至于童生,王旭这里是不收的,想要入学,等你考上秀才再来,要是没这个气度,怎么能称为高级学府。
  以讲学楼为中心,左右两边盖长廊,雨亭,种植些奇花异草,给学子们散心用,还可以养养金鱼提升下格调。
  最里面,盖上一排两层高的宿舍楼,读书读的乏了,听一听小桥流水。
  王旭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结果赶在施工的时候,还是有人找上来了。
  “你是这里的东家?”
  来的是一群大汉,咋咋呼呼的让工人停下,为首那人找上了王旭:“你这是建的什么?”
  “书院……”
  王旭不知道这些人的来意,只当是来打秋风的闲汉,摆手道:“刘河,拿三百两银子来,请几位兄弟喝茶。”
  “是,少爷。”
  刘河是老管家刘全的儿子,眼下老管家真的老了,已经跑不动了,刘河算是子承父业,继续在王家伺候着。
  “去你的,当我是要饭的?”
  为首的壮汉见刘河过来,将他一把推开了,扬声道:“别寒颤大爷,大爷可不是要饭的。记住,你建的是书院,也只能是书院,要是敢建码头,晚上睡觉的时候警醒点,我们走。”
  一群人来得快,去的也快,眨眼的功夫就走了。
  刘河拿着银子,一脸奇怪的看着这些人,凑到王旭身边小声说道:“少爷,这些人什么来路?”
  “还能是什么,船帮的呗,眼下杭州府的几个码头,都是船帮的人在管理。这些人身后都站着世家,绝不会允许有人再建码头,从虎口里夺食的。不过,这些跟咱们没什么关系,咱们建的是书院,跟码头挨不上边。”
  王旭简单的解释一下,对着工人摆手道:“继续干活,晚上酒肉管够。”
  修建书院是细活,工钱给的足,用料用的好,需要操心的并不多。
  再加上杭州府,不说四季如春也差不多,赶在来年二月的时候,书院的大体架构便建好了。
  有了书院的架构,剩下的就是起名。
  名字很好起,挑一个朗朗上口的就行,王旭自己犯懒,直接从明清四大书院中选了一个……紫阳书院。
  前前后后忙乎了几个月,新科状元要建书院的消息,也随二月春风吹了出去。
  对于王旭的所作所为,江南士族啼笑皆非,谁也没把他当回事。
  能中状元,那是自己读书好,跟教书好是两个概念。
  杭州的崇学书院,崇致书院,哪个不是流传千古,王旭在杭州府,两大书院的眼皮底下办书院,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王旭要办书院的消息传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看好他的。
  等到三月初,书院建好了,该收学生了。
  果然,就跟大家想的一样,哪怕他是新科状元,可他的年纪摆在那,十八岁的状元,十八岁的书院院长,哪户人家愿意把自家学子送来。
  看看别的学院,不是名师便是大儒,新科状元的名声虽然响,却也镇不住大家挑三拣四。
  一个月下来,到了四月初,王旭总共收了八十六个学生。
  看上去,八十六个学生不少了,可那些江南的大书院,各个都是学子数万,王旭在其中连个浪花都没溅起来。
  更可气的是,就是这八十六个学生,还多是别的书院不愿意要的问题学员。
  唯一有几个不是的,一问为什么来紫阳书院,人家说这里离家近,回家方便。
  刘河气的直跳脚,为王旭鸣不平。
  王旭对此付之一笑,没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他既然打算开办书院,就不怕没有学生。
  四月底,王旭开始放大招了,此招名为三字经。
第953章
谢必安与范无救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由大儒王应麟所著。
  这本书通俗易懂,以三字形式,将很多故事融汇其中,微言大义,是古代文学中最顶级的启蒙读物。
  王旭将三字经修改一番,将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改为了吴高祖。
  后面,也剔除了五代十国,到宋乃兴的赞誉,不然容易被人切片。
  外面那些人不是说,读书好不代表教书好,说他误人子弟么。
  王旭倒要看看,有几个能扛得住三字经的轰炸,虽然三字经在古代文学中,只能算启蒙读物,里面的文学价值却不是假的。
  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既然能在古代被称为启蒙第一,相信放到这里也错不了。
  三字经,只是他打开市场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朱程理学即将登场,如果这都不怕,王阳明的心学总该怕了吧。
  “三字经,没听说过啊,这是新出的书籍吗?”
  杭州府,岳阳书楼,一名读书人正在挑书。
  挑挑选选中,一本名为三字经的书籍,很快映入眼帘,引起了一人的好奇。
  “三字经,王旭著,王旭?哪个王旭,新科状元吗?”
  随着状元及第,王旭自己没什么感受,但是他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却是偶像明星一样的存在。
  如果说之前,王旭是以诗词扬名,现在诗词之外还要加个文章。
  对正统读书人来说,诗词只是小道,文章才是大道,到了这个地步,王旭才敢称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许秀才,看中什么了?”
  许秀才正捧着三字经读个不停,岳阳书楼的老板就走了出来,调侃道:“这本三字经,可是新科状元王旭,新写出来的巨著,昨天晚上才到货,要买你可得趁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咦,居然不是诗集!”
  许秀才念了两遍,目光中很是诧异。
  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是王旭写的,他还以为是本诗集,没想到却是看错了。
  “这本书多少钱?”
  许秀才读了读,只觉朗朗上口,此书颇有意思。
  “不贵,八两银子……”岳阳书楼的老板,用手比了个八的手势。
  “这么贵?四书中的大学,也不过卖五两银子,这本居然要八两,都可以买两亩好田了?”
  许秀才的家境并不算好,八两银子要是拿出来,少不得肉疼一番。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贵呢?这本书,别看王状元将其定位为启蒙读物,实际上里面的各种意思,你我参悟起来也颇有所得。而且你看看这书的做工,纸页的厚度还有插图,八两银子你已经赚大了。”
  书店老板一脸嫌弃,随后又补充道:“要是你实在嫌贵,过几天会到一批不带插图的,那个版本便宜些,三两银子应该绰绰有余了,不过你得等上个十天半个月。”
  “要等那么久?”
  许秀才犹豫少许,看着手上的三字经满心不舍,咬牙道:“好,八两就八两,先记账上,明天我带钱过来。”
  “好嘞,许公子慢走。”
  拿着买来的三字经,许秀才如获至宝,抱在怀里往家赶。
  结果没走多远,迎面便与一位瞎道士撞了个满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1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