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完美青春(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579

  离开的时候,柳云看了一眼继续嘟着嘴,有些气呼呼的陈姗姗。她刚才觉得男友差一点,就能从柳云手里拿到代言合同,没想到这家伙这么老实,什么一队,二队,都如实交待,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柳云笑了笑说道:“姗姗,你男友没什么心眼,以后谈工资合同,你还是要多留意一下。”
  苏雨涵和柳云离开的时候,若有深意地回头望了这对情侣一眼,她想到闺蜜的男友打上了职业队,入选了国家集训队,正在为了燕京奥运的梦想而努力。那她呢,她还有梦想吗?
第420章
一猜就中
  断桥残雪,是杭城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
  柳云和苏雨涵两人吃完午饭后,这妮子突然提出了想去看看雪景下的断桥。
  他心中微微一动,便答应了这个要求。既然她喜欢,陪她任性一把又何妨。
  何况前世的时候,柳云只在网络上看过断桥上的雪景,未曾亲眼目睹,心中也带着一份期待。
  此时,桥面已是白茫茫地一片,一望无际。刺骨的寒风吹来,让人一时无法睁开眼睛。但在断桥附近,却有着许多路人,在拍照留念,此情此景要数年才会遇到一次。
  柳云总觉得苏雨涵有点心事,最先他以为这可能和田馥有关,但陪了她一会之后,却觉得她另有心事。
  不过这妮子在来到断桥之后,看到白雪覆盖的美景,兴致便提高了很多,拿着手机拍个不停,还是时不时拉着柳云一起合影。
  柳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虽是寒冬白雪,但依旧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景象。
  或许这样的美景带着浪漫的氛围,苏雨涵似乎动情般主动吻上了柳云的嘴唇,冷风拂面下,嘴唇处传来了阵阵芬芳的温香。两人之间似乎十分有默契一般感受着对方身上传来的温度,来温暖自己的身体。
  “不知明年的冬天,断桥上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景象。”唇分后,苏雨涵望着平静而清澈的湖面说道。
  “这样的雪景,几年才一次,明年再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柳云想了想回道。江南地区,冬季大雪纷飞的日子并不多。
  苏雨涵望了一眼柳云,说道:“想必下次断桥再出现这样雪景的时候,我不知会在哪里?”
  她本来想问,那时候你是否还在她的身边,但又觉得有点矫情,便没有开口。
  柳云有些不解,好奇地问道:“那时候,想必你已经梦想成真,成为浙大的老师啦。”
  他觉得前世的苏雨涵,毕业后多半也是留在了浙大当老师。他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怪异之感。
  一路走来,柳云已经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轨迹,表妹李思月成为了红透半边天,家喻户晓的女歌手,堂姐柳月如虽然辞去了悠悠高管的职务,但如今打理着一家价值上亿的投资公司,并在清华求学MBA,她的生活比起前世,也是天翻地覆。还有田馥,她原来的人生轨迹因为父亲嗜赌,家庭破碎,如今却是踏上了歌手的追梦之旅,星路坦荡。
  不过他发现,反而最亲密的苏雨涵,除了成为自己的女友之外,她的人生轨迹极有可能依旧和前世一样,未曾改变。
  苏雨涵听着男友的话语,苦笑着摇头:“浙大教师?除非我在校期间再去读研,要不然只能做一辈子的辅导员。”
  柳云又问道:“你没想过去考研?”
  苏雨涵叹了一口气,说道:“即使考研成功,顶多也只是一个大学教师,这也算不上什么梦想。何况……”
  她有些好气地白了一眼柳云,说道:“我已经读了16年的书啦,考研的话又要两年,有时候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再说了,我们两人交往以后,你几乎没怎么读过书,我多多少少也会被你的情绪影响到。”
  柳云仔细想想,似乎也是。他和苏雨涵是在高三毕业的时候开始交往的,到了大学之后,他几乎就没有好好读过书,有时候这种情绪会传染人的。
  他沉吟数秒,回道:“雨涵,有时候未知的人生才精彩啊,很少会有人一辈子在同一个地方,做同一份工作。所以活在当下最重要,如果有一天你想换一个环境,我也会支持你。”
  柳云也是一个聪明人,从女友的三言两语当中,他捕捉到了她的心思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他也没有点明,只是旁敲侧击,最终还是需要苏雨涵自己决定。
  铃~~~这时候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这时候,也不知是谁打来了电话。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了下来电显示,王海滨!
  这不是东海市的那位工商联书记吗?上次两人谈话的时候,柳云表现出投资家乡的意愿,但他所图非小,都是一些大项目,王海滨当时便表示回去问下领导。
  这期间,两人之间也有过几次电话联系,但对于柳云想要投资那三个项目,都没有给出肯定的回复,只是说市政府还在考虑当中。
  柳云从没指望东海市的政府一次性同意所有的项目,但至少一个问题是不大的。
  他接通电话后,和那位王书记寒暄了几句。
  “柳总,有消息了。”王海滨正式进入了主题,“市里的领导们同意了其中两个项目。”
  柳云心中一动,问道:“王书记,可是综合商业广场和度假村?”
  王海滨惊道:“柳总,你简直神了,一猜而中啊。我真是太佩服你,怪不得年纪这么轻都创下这么大的产业。”
  柳云不禁翻了一个白眼,其中要猜中太容易了。
  他的家乡东海市,特点就是物价高,工资低,还有就是政府穷,据说为了造那座跨海大桥,已经捞空了家底,还负了不少债务。在柳云重生的时间点2018年,东海市政府据说已经负债100多亿了。
  不过这债务不用官员还,政绩到手就行。他们心中就一句话:我被调走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当初柳云和王海滨谈的时候,有过约定:游乐场需要银行提供贷款,但商业广场和度假村的钱自己能够出。
  东海市的经济太落后了,要招商引资不容易。市政府,看到这个条件,想都不想就同意了三个项目当中全部由柳云自费承担的两个项目,至于游乐场的事宜,政府也没余粮啊,贷款不好搞,就拖一拖吧。
  所以这个结果柳云早猜到了,其他的老板都是官员求爷爷,告奶奶,各种优惠、贷款政策,才过去东海市投资的,他提出的条件竟然是费用全部自己承担,他们能不高兴吗。
  对于家乡东海市,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他记得很清楚,2009年跨海大桥开通,2011国家正式批文,东海市成立新区。至此之后,热钱不断涌入这个城市,一座座高架桥,一栋栋写字楼,一座座星级酒店开始出现在这座四线岛城。
  物价和房价是唰唰地往上冲,但工资水平涨幅依然很慢,这是柳云前世对于家乡的记忆。
  这一次,在大桥通车之前,他抢先一步投资,即为对方送去了政绩,也一下子补全了自己没有实业的缺陷。在柳云看来,几家奶茶店和网吧根本不算实业。
第421章
抢人饭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在最合适的时间点,以最经济的价格投资优质的潜力项目,这是柳云给自己定下的策略。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实业都不例外。
  如今柳云的手里现金充足,如果不靠着自己的先知信息去投资几个他早已经看好的实业项目,那真的有点对不起自己重生者的身份。
  不过他发现一点,无论是互联网和实业,他做的事情都是挖人墙角的。
  因为在他放下电话的时候,便已经想好了商业广场和度假村的位置。
  如今这两个地址非常的荒凉,但在他重生的时间点却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段。
  比如商业广场的地点就选址在新区,那条通向朱家尖的大桥之下。在2012年初,华侨集团在那里建造了一座东海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广场,是人流火爆的中心地段。
  那里的商铺被店家疯抢,那里的餐饮店,每天晚上都排起了长队,那里的游戏城,永远都挤满了人群,那里的电影院,也总是能够排着长队。
  对,就那个地址了,提前几年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拿下地皮就行。
  再接着,就是度假村了,柳云看上的位置是朱家尖的旅游圣地,介于南沙与东沙之间,气候温暖,风景宜人。如今也是一片荒凉,后来那里一片区域都被大名鼎鼎的绿城买了去,搞了一个度假村,其中还有一个五星级大酒店,开业的时间在2015年年底。
  “宋卫平老哥,这一次我就捷足先登不客气了,这个地块我先盯上了。”
  不过这一次,柳云不搞五星级酒店,只做精品式公寓的度假村,就像后世大名鼎鼎的裸心谷一样,这样既省了成本开支和建造周期,又利于度假村的规划,提高面积使用率。
  这是一个非常得天独厚的地利位置,极受各地的游客欢迎,如果晚个几年,没有五星级酒店做配套,很难通过审批,不过如今问题不大。
  虽说柳云出差的时候,也会选择住在五星级酒店,但让他自己去造一个,却是千般的不情愿,用他的话说,这种玩意就是铺张浪费的。
  至于度假村的名字,柳云悄悄地看了一眼身边的苏雨涵,心中一动,要不就叫云涵谷吧。
  两人回去的路上,苏雨涵看着男友刚才接了电话之后,脸上不是流露出一丝喜色,便不由好奇问道:“刚才的电话,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呢?”
  柳云也没有瞒着,说道:“在我们的家乡东海市,我应该会投资两个实业项目,前景不错。”
  苏雨涵却是露出一丝复杂之色,说道:“哪两个项目可以告诉我吗?”
  说着,她露出一丝苦笑之色:“虽然咱们的家乡都是东海市,不太好说家乡的坏话。但那里的经济太落后了,房子都是破旧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真的有投资前途吗?”
  她是有点担心男友投资家乡是出于感情用事。
  柳云淡然一笑,说道:“怎么你不看好东海市的发展?好歹再过几年大桥会通车了。”
  苏雨涵苦笑着说道:“不好说,从小家里的亲戚就对我耳濡目染,长大后一定不要住在东海市,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见识一下世面。”
  这只是她一种委婉的说法,家人有些更粗俗的话她都没有说出来。其实当初她妈是这么说的,这东海市屎一样的地方,除了臭熏熏的鱼腥味,还有什么?你给妈争一口气,沪市也好,杭城也罢,一定要站外面的城市站稳脚跟,别回这个破地方了。
  柳云微微点头,露出一丝古怪之色,说道:“我读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是一个大叔,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你们啊,都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好好读书,别光顾着谈恋爱,玩游戏。以后去大城市看看,有机会就远离这个粪坑一样的地方。”
  苏雨涵的眼神露出一丝惊讶之色,男友的数学老师和自己的母亲,年龄差不多,对于家乡的看法竟然惊人一致。她虽然也不想居住在东海市,但只是因为这里相对落后,经济不过发达,但并没有上一辈人那么过激的想法。他们为何有这么大的怨念?
  柳云笑嘻嘻地说道:“嫌贫爱富是人类的天性,有些人还会嫌弃祖国各种不好,想方设法跑到大洋彼岸。所以向往大都市,却对自己的家乡各种看不上眼,也是常态。不过我相信在大桥通车以后,东海市的情况会好上许多。”
  他知道到时候,工资依然低,物价不断攀升,但整个城市的布局也在好转,而且有钱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外地来这边旅游的都是一掷千金。
  看到女友略带担忧的神色,柳云笑道:“一个项目是度假村,建在旅游胜地朱家尖,而隔海相望的便是佛教名胜普陀山,未来的游客只会越来越多,名字我都想好了,云涵谷。”
  他心中得意想着:这个我可是抢先一步抢了地产大佬,宋卫平老哥的生意。
  “然后是商业广场,这东西在宁江和杭城都有了,但是在东海市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商场是以吃和玩为主,然后卖东西为辅。你知道的,我们这些老乡赚钱本事不大,花钱本事一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