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完美青春(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579

  悠悠公司的管理层,开始变得有点狂妄了啊,可这合同还是要签的。
  对于可以预知未来的柳云而言,投资博客的行为并不会带来十分惊人的回报,但也不会糟糕到血本无归,至少在未来两年,博客的关注度和流量依旧在线,而微博即使再火爆,也不可能在上线几个月后就能够将博客彻底干倒。
  如果未来有人评价柳云的投资眼光是算无遗漏,百战百胜的时候,他可以笑着回答,其实在博客这一块,是一次不怎么成功的投资行为。
  几日之后,柳云带着李辉赶到了沪市。这是在过年之前,要处理的最后一件事。
  路上的时候,柳云又打听了携程那边的状况。
  “内测可谓一路火爆,但是毕竟人数有限,而游戏开放的内容也有限,但携程那边上下都显得信心十足。”
  “这样最好,通稿继续发,并继续用水军是填充他们的服务器。”
  “柳总,以后我就在沪市工作了吗?”李辉想了想,还是问道。
  “对,一家全新的公司,由悠悠和新浪联合成立的。”柳云点了点头,如实回道。
  这家微博信息公司坐落在沪市的高科技园区。在华夏,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沪市的办事处都设在了这里。
  柳云带着李辉,在这里见到了曹国伟,以及新浪研发部的主管刘小彬。
  李辉看上去很是年轻,老曹正琢磨着这两人的关系时,柳云便如实交代了,高中同学。
  那应该算心腹了。老曹有些恍然。
  “柳总,你准备让他来做什么。”他问道。
  “我希望他可以参与微博的运营,但不会干预你们公司人员的研发设计。”柳云回道。
  “能说具体点吗?我有点不明白。”
  柳云拉了一把椅子后坐下,接着说道:“我在这家公司,就是代表我,并会传达我的指令。未来我对微博的个人建议会通过李辉传递给你们。”
  “还有微博和其他的门户网站一样,需要水军,这方面也由他负责。”
  “曹总,我们需要控制舆论啊。”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那当然,我能够想像微博对于舆论的引导能力,是远远强于博客的。”曹总作为新浪的掌托人,对于这种社区网站的敏锐程度,在整个华夏都很少有人可以媲美,一眼便看出了微博的精髓之处。
  柳云点点头说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微博的价值将被不断放大。”
  微博的真正价值体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这些话他不会说得太明白,点到为止即可。
  “无论对于悠悠还是新浪而言,在微博上我们出现的形象必须是正面,不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调侃我们不必在意,言论自由啊。”
  “柳总说的对,我们搞微博可绝不能拿起石头砸自己脚。”
  两人聊了一会,柳云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博客上。
  “曹总,既然博客和微博一样,都划分到了我们合资成立的公司上,那么博客的那些注册用户,是否也可以共享给悠悠呢?”
  “哦,博客的用户?”曹国伟眉头微微皱起,难道这就是他收购博客一半股权的目的?
  “其实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办法,因为博客的用户可以直接激活悠悠通行证,悠悠通行证的用户同样无需注册可以直接登陆博客。”柳云微笑着,却是给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曹总的眼里终于闪过一丝动容之色,这个建议他很心动。
  悠悠旗下的用户数量并不比新浪来得少,但因为涉及社交方面的内容,用户的粘帖性比起对方要稍逊一筹。这是一次取长补短的合作。
  不过柳云这次来到沪市和曹国伟见面,除了微博的事情之外,他还想联合新浪一起建立大数据。
  他不选BAT,而选新浪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这场合作当中,他需要占据主动权,但又不愿意合作对手实力太差,新浪公司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对象。
  “曹总,微博博客只是微博的一个过渡阶段。我希望两家公司之间可以共享用户数据,做到真正的合作共赢。”柳云说话间,露出一副高深莫测地微笑。
  “共享用户数据?”他也默默地重复念了这一句。
  按照原本的历史展,随着网络公司用户数量激增,网络能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无所不在,大数据在几年后才渐渐兴起。
  和微博一起,柳云决定让大数据提前面世。
第440章
大数据计划(下)
  数年之后,BAT这样的行业巨头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未来的网络,不是IT时代,而是dT时代。
  IT,信息科技;dT,数据科技。
  数据科技的目标,就是要将用户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数据’,让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去抢占市场,获得经济回报。
  不过想要建立大数据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一切从无到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不断地查漏补缺,完善不足之处。
  大数据首先的目标是用户,而这些用户的兴趣爱好各种各样,这就需要悠悠和新浪分工合作。幸运的是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用户群,重合度并不高。
  新浪的用户大多集中在社区当中,有门户网站,论坛,博客,而悠悠的用户覆盖面要更广一些,游戏,旅游,电脑管家,音乐爱好者。
  两家公司需要掌握用户的思想倾向,分析用户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然后通过各种数据的结合和分析,希望可以做到将网络中一个个以虚拟面貌出现的个人,数据化,实体化。
  通过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网络运营商可以全方位掌握每一个用户的行为模式,理解他的思维模式,甚至比用户更加了解自己。
  柳云说得有些笼统,前世的自己对于这些的了解只是皮毛,未曾深入研究,所以只能将自己知道的东西以一种大致的方式说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上看都是如此。”
  曹国伟有些意外对方能够想得如此之远,但随即一想柳云以如此的年纪便将自己的公司带到了互联网企业的一线行列,有这样略带超前的想法也很正常。
  这世间从不缺少具有竟然创造力的天才,尤其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比如大洋彼岸的美国,天才一般的乔布斯已经推出了第一代苹果手机,虽然如今存在着格局缺陷,但如果在未来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手机行业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曹国伟在观望,他知道柳云也在观望,所有互联网的大佬都在观望。这些人都在注意着苹果公司的一举一动。
  “的确,大数据需要的资金总投入是海量的,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数据也是如此,而且这规模有大有小。你我作为先行者是有优势的,而且在时间周期上更久,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投入也可以分批进行,将它控制在我们两家公司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前世的BAT都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但那是数年之后的事情。柳云需要给悠悠拉一个同盟、帮手,新浪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对象。它的实力不算弱,不会给悠悠拖后退,它的潜力同样有限,不可能喧宾夺主,反噬到悠悠。
  在未来,两家公司的经济实力一旦被不断拉大,新浪唯一能做的便是抱住悠悠的大腿,依附在对方的羽翼下。
  “柳总,对于这些提议我也很动心。因为微博的关系,我们两家公司已经是利益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而且我明白大数据这种东西,无论是腾讯,百度,还是阿里,他们迟早都会进入。我们新浪也不能甘于人后。”在2007年,新浪和BAT的差距远远没有后世来得大,作为华夏互联网元老级的公司,不可能没有野心,也不甘愿被BAT越甩越远。
  从入股博客,到共建微博,并顺带着提出一起建立大数据。曹国伟的野心也在不知不觉当中被柳云点燃。最为重要的是,如今的悠悠和新浪有着共同的利益。
  商场上便是如此,只有两者之间捆绑的共同利益越加巨大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友谊小船便越加牢靠。
  悠悠和新浪之间,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两者之间的合作更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大数据也建立在沪市?”
  “当然,沪市是一个绝佳的地方,以后我们两家公司的高层会议也定在沪市。曹总不会舍不得这点飞机票吧。”
  曹国伟开心地笑了笑,似乎看到了新浪在他手下再一次崛起的契机。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说道:“柳总,我是越来越佩服你了,而且我还欠了你一份不小的人情,在博客创立之初,你主动进驻博客,并带着你那明星妹妹,实实在在给博客引流了不少。”
  柳云笑道:“我通过博客也宣传了悠悠,大家各取所需。”
  曹国伟又接着说道:“柳总对互联网的精髓理解很深,我可以形容为合作、共享、共赢。在实体产业当中,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所谓的双赢,双赢只是妥协,各自牺牲一部分利益,或者说,大家都赚,但都赚的少一点,换得平衡。但互联网就不同了,只有互联网可以实现真正的双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是无限大的。”
  柳云心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其实这些互联网大佬之间的能力差距是非常小的,个人的气运和机遇,有时候起到的作用更加大。前世的曹总,能够在BAT的夹缝之中,成功推出大火的微博,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
  两人在结束第一会谈后不久,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会谈。
  这次会议,双方都抱着十足的诚意,很快拟定了几条关键协议,也划分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指责,以及合作办法。
  首先,两家公司联合在沪市成立“用户数据分析中心”。
  数据中心主要的任务是全方位收集网络用户的信息,制定各类算法和模式,分析用户的习惯、个性、喜好、行为模式等等相关信息,建立一个庞大的用户资料库。
  其中,数据中心的启动资金是3000千万元,本着同股同权,互相尊重的前提,双方各出资1500万元。在未来,任何的重大决议,都需要两边的最高层,也就是柳云和曹国伟共同商量决定。
  从目前开始,两家公司准备共同开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用户共享。
  微博作为两者之间的最大利益共同体,便走到了最前面。无论是新浪的用户,还是悠悠通行证的用户,在微博上线之后,都可以实现一键登录。
第441章
小马哥来电,柳云的迷茫
  在柳云的计划当中,两家公司的用户一键登陆微博只是第一步。
  新浪虽然不是BAT当中的任意一家,但用户基数和覆盖面都不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