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完美青春(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579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不久网络上沸沸扬扬传着柳云和田馥的绯闻。那些键盘侠气急败坏地指责女神爱钱。不过你我都清楚,田馥喜欢柳云和财富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李浩听后,拍了拍大腿,赞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想再和秦素素处下去了,再这么耗下去,即使得到她的身子,也得不到她的心。”
  陈子峰眨了眨眼睛,嘿嘿地笑道:“能得到身子也不错,你要知足。”
  李浩果断摇头,说道:“你不懂,得到了她的心,才能解锁更多姿势。”
  陈子峰捂着脸叹道:“这娱乐圈果然是大染缸,曾经淳朴的少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两个泡脚的姑娘听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疯狂地开着车,其中一人笑嘻嘻地问着:“两位先生还需要其他服务吗?”
  “什么服务?”
  这两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更加深入、坦诚地沟通,了解,你们都懂得。”
  他们两人互望了一眼,露出一副了然的神色。
  ……
  柳云在沪市又呆了一天。他在等一个人,也是他来到这里的最终目的。
  李明恩的父亲,也是现任华夏科学院院长李泽光约了他,在沪市见面。
  这位老干部,刚下燕京直达沪市的飞机,便风尘仆仆地赶来见了柳云。
  “李院长,你这刚下飞机,先去酒店休息一会吧。”
  柳云见面后,打了一声招呼,实在不好意思让这位国之栋梁这么赶路。
  “先缓缓,我和沪市的领导约好了见面时间。小柳,你和我一起过去。”
  李泽光拉着柳云边走边说着,刚出机场,他们两人就坐上了一辆政府的专车。
  上车后,李泽光坐上副驾驶座,闭着眼休憩了一会。
  坐在后座的柳云,则安静地望着窗外,不曾言语。
  不久前,柳云特意赶到机场接这位李院长的时候,天空灰蒙蒙的,布满了乌云。
  从机场走出后,大致过了一个多小时,如今乌云已经散去,阳光铺满了大地。
  柳云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
  从创立悠悠以来,如果说拿下魔兽的代理权是他所作的第一个重要决定,那么今天所作的一切,是他创业以来第二个重要的决定。
  比起当初拿下魔兽时候的信心十足,这一次的决定却是充满了未知。
  悠悠+华夏科学院,比起前世的华为+华夏科学院,更好还是更差,他心中也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而如今的悠悠,整体的实力别说和前世的华为相比,即使是这个时空的华为依旧远远不如,虽然如今他们的资金和实力已经在华夏互联网鹤立鸡群。
  但未知,才更容易让人兴奋,热血沸腾。他也认为不应该再这样,一味地按部就班。
  汽车很快驶上了沪市的高架桥,沿途入眼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参天大厦,还有排成长龙的车辆。
  这座被誉为华夏第一的大都市,除了繁华,还是繁华。
第490章
我想选这里
  汽车不急不慢,平稳地开在高架桥上。
  坐在前面的李泽光,突然半转过头问道:“小柳,今年沪市的房价涨得挺厉害吧。”
  柳云听后,收回了思绪,回道:“是的,不止是沪市,全国都涨得厉害,不过像燕京、沪市这样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涨得更厉害。”
  李泽光又问道:“你自己也是开公司的,觉得这房价会涨多久,才会止步。”
  柳云回忆了一遍前世的情形,明年会经济危机,房价会短暂地低迷大半年,随着4万亿内需的启动,然后又迎来一轮暴涨,为陆续维持到2011年,从2011下半年开始,房市会再一次迎来一阵低迷,并持续到2016年,新一轮旧城改造开始,再一次迎来一轮暴涨。
  这所谓的低迷,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涨幅非常慢,但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一套房子依旧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过这些情况不适用于一线城市。
  柳云想了一会,说道:“李院长,小城市的房价会涨一段时间,缓一段时间,甚至会有下幅度的下跌,但对于燕京,还有沪市而言,它们会一直涨,从现在开始到十年之后,都不可能停止涨幅。”
  “大城市的地皮,永远是寸土寸金,不止华夏。你看首尔,东京,纽约都是如此。大城市的人口是流入型的,它对于四周地区的人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吸引力。”
  “以隔壁的韩国为例,他们的人口是5000万,但有1000万聚集在首尔。”
  李泽光靠在椅子的背垫上,想了一会说道:“韩国地小,没有可比性。5000万人口和华夏将近13亿人口比不了。”
  柳云摇摇头:“李院长,即使我们将华夏的人口打一个对折,北上广深依旧拥挤不堪,房价依然这么贵,你信吗。往大城市挤,那是人类的天性。受影响的是内陆城市,以及农村地区,那里会变得更荒凉。”
  李泽光琢磨着柳云的话语,又想到许多农村地区越发的荒凉,也觉得有点道理。
  “所以你知道,想在沪市申请好点的地段有多么不易。”
  柳云笑嘻嘻地说道:“李院长,我知道,但回报也大啊。最顶级的人才都是朝着大城市分流,在内陆城市对我们招聘不易。”
  李泽光回道:“算你说得对,不过申请哪块地皮你想过没。”
  柳云望着远方,回道:“暂时还没,等到了市政府那边,看下沪市的地图再做决定吧。”
  沪市,就如同一个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这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各种外资交相辉映,多种经济体构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沪市的政府领导,他们从不需要为招商引资烦恼,这座城市特有的魅力,会自然而然,并源源不断地将资本持续地吸引过来。
  一座芯片的研究所,对于沪市而言,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更愿意去引起国际知名品牌,来打造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柳云低调地跟在李泽光身旁,步入了市政府大楼。
  如今的沪市市长叫做陈坚,他是在年初刚刚上任,也正励精图治准备大干一场。(与现实无关)
  在他助理的引路下,柳云和李泽光来到一处不大但十分雅致的会议室。
  此时,陈坚市长已经坐在位置上等着,看到两人进来,十分热情地打了一声招呼。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柳云,暗道年轻。他知道悠悠一直想将公司的部分业务迁移到沪市,也可以看出柳云一直想要在沪市拿地。
  而这一次,联袂而来的还有李院长,他们所图应该不小。
  陈坚和李泽光是久经官场的老江湖,而柳云虽然年轻,但也是一个极为精明、懂得审时度势的家伙。
  三人各怀心思,寒暄了一阵便将聊天的内容切入了主题。
  助理端上茶水之后,陈坚端着其中一杯,带着微笑地说道:“柳总,我从李院长口里听过你的大致计划,这涉及到的地皮实在不小啊,可沪市的土地你也知道,寸土寸金,近年以来涨幅更是惊人,我有点为难。”
  李泽光坦然一笑:“陈市长的为难之处,我们也理解。所以我和柳总特意赶了过来。任何问题终归有解决的办法。”
  陈坚望了一眼柳云,笑道:“柳总,在沪市已经有一个高科技园区了,比如你想研发芯片,而知名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便坐落在那边。如果你们也在那边,双方之间要合作不是很方便吗?”
  中芯国际吗?
  柳云目光微动,很快将这个选择否决。不是他不愿意支持华夏大陆的企业,而是这家公司根本达不到他的标准。
  最基本的光刻机这一块,基于那该死的《瓦森纳协定》。两者之间的流水线,和成产水准之间的存在着至少十年的差距。
  从技术上分析,台积电掌握了14nm的技术,而中芯国际掌握的技术只有28nm,甚至算还不上成熟。
  柳云即使再有钱,也不可能本末倒置地选择中芯国际,他的资金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对于商人而言,效率和回报永远是重中之重。
  他抬头,面色从容,望着陈市长笑道:“你们应该都知道前不久我去了趟台湾。”
  陈坚有些不解,回道:“我听过说这事。你出席了金曲奖,还和人动了手脚,视频都传遍了网络。”
  柳云露出一丝无奈之色,耸了耸肩,说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实我在台湾还见到了一人,是台积电的一位高管。”
  这次见面只是一个意外,对于他而言,无论是否会见到台积电的管理层,都不会改变他的计划。
  从性价比上分析,台积电是芯片代工的唯一选择。
  选中芯国际?柳云可以很诚实地告诉自己:我很爱国,但也不能因此给自己找麻烦。何况台湾也是华夏的自治特区。
  陈坚听后,有了一丝意外之色,他望了李泽光,对方的反应则很平淡,看来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事。
  这小伙子的言外之意已经很明白了,他看不上中芯国际的实力。不过这也正常,市场经济择优而取。
  柳云趁着对方短暂失神地瞬间,继续说道:“陈市长,高科技园区如今已经有了太多的企业,差不多已经饱和了,剩余的面积也不大。悠悠这次和华夏科学院合作,准备了30亿的资金,希望可以有一个更大的地方,也能更好体现我们的价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