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完美青春(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579

  毕竟微博这东西,想要稳定盈利,是非常难的,尤其是近几年根本看不到希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让柳云十分顾忌。那便是作为有舆论炸弹效应之称的微博,在运营的时候有着太多的雷区。
  比如动不动就删帖,撤热搜,那还算小事,屏蔽、甚至封号也屡见不鲜。
  当然,作为微博的运营者,本身也是身不由己,也带着憋屈。
  “还有其它需要投资的地方吗?”柳云收回了思绪,认真问着。
  “有!”
  “还有什么?”
  “柳总,我说不上来!”
  柳云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解。
  张莉莉继续不急不慢地说着:“是这样的,柳总还记得你年初在杭城购入了一座7层的办公楼。”
  “当然记得。”
  这可是他计划当中的悠信研发基地,过段时间还会把章小龙从沪市调到宁江。
  张莉莉犹豫了数秒,说道:“虽然我不知道柳总的计划,但在私底下曾经听您提起过,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前期也需要不少的投资,所以我在作预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悠信是一个大项目,柳云为此,踌躇满志地准备了许久。
  悠信的前期研发和市场推广,肯定要花不少钱。
  整个技术团队的工资和奖金,以及悠信的运营和推广费用,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柳云有些苦涩地摸了摸下巴,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步子跨得有点大,可如今真的是时不我待。
  融资?
  他马上否决了这个想法。微博可以融资,已经独立出去的,旗下包括语音软件,视频网站的子公司时代江南也会去融资。
  但悠信这个项目组,直接隶属于集团公司,他想要百分百地拥有它,不想融资,只要没有到走投无路的那一步。
  前世的微信,企鹅也没为此进行过融资,最后也还是大获成功了,柳云也想这样。
  “钱不够花啊。”柳云的心里,各种思绪纷纷闪过,无奈地得出了如此一个结论。
  如果以前世高瓴资本投资京东的额度,3亿美金,差不多等于22亿人民币。
  那么悠悠手里剩余的流动资金实在太少了。
  对了,还有几日之后,等那场灾难发生之后,他还得捐出至少一亿。
  过去几年悠悠是依靠着几款大热游戏,快速积累积金;那么接下来的几年就到了大笔烧钱的阶段。
  如果他甘心做一个守财奴,守着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也足够让他过上几辈子都能够安枕无忧的生活。
  可如此一来,悠悠也会沦落为一家纯粹的游戏公司,丧失如今的大好局面。
  公司要扩张,就必须得烧钱。
  “游戏公司今年的利润预计有多少?”这是柳云第一个关心的问题。
  这将决定他的下一步方案。
  “最乐观的估计会破50亿。”张莉莉对着财务报表,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悠悠科技呢,还有悠悠假期网?”
  “悠悠科技6亿左右,悠悠假期网2亿左右。”
  游戏的利润,依旧占了总盈利的将近9成。
  等到明年《英雄联盟》上线之后,游戏份额的占比只会更高。
  “我巴不得LOL早日上线,好让公司再多一头现金奶牛。”
  可这种事情根本急不得,越出色的游戏,越应该精益求精,如果将半成品拿出来,就是自寻死路。
  残酷的市场不会给你任何挽救的机会我。
  “在不融资的情况下,至少得等到明年LOL上线之后,资金状况才能有所好转。”
  柳云相信这款游戏一上线,成绩就会爆炸。
  《英雄联盟》有多赚钱,只有柳云知道。
  如今,甚至连这款游戏的研发商拳头公司都未料到。
  《英雄联盟》自问世以来,第一年就给腾讯带去了50亿人民币的利润,甚至在之后的每一年都会创造新的记录。
  到了柳云重生的时间点2018年,《英雄联盟》的利润已经突破了100亿人民币。
  更为幸运的是,企鹅推出英雄联盟的时间,和移动互联网步入黄金时期的时间点十分接近。
  这意味着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力扩张其业务,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无需依赖于融资。
  要知道它的死对头阿里,在那几年时间里进行了数次数十亿美元的融资。
  而小马哥不止在一次场合,公开炫耀过腾讯在2004年之后,就没有再进行过融资的光辉战绩。
  “柳总,目前能够带来盈利的只有这三个项目。如果明年的投资额度继续提升的话,资金状况会更加紧张。”张莉莉也有些不解。
  这个年轻的老板,在进入2008年之后,步伐迈得实在太大了,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当她知道悠悠准备在刚成立不久的芯片研发公司悠悠云思上,投入20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
  她的第一反应是老板疯了,而全公司也只能陪他疯。
  一款手机的芯片而已,哪需要投入这么多钱。
  那得卖出多少台手机才能赚回来啊?
  “张经理,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静一静。”柳云已经了解了大致情况,便将张莉莉打发走了。
  烧钱的大头是手机业务,前期至少得投100亿人民币下去,才能看到水花。
  这笔投入包括悠悠云思的芯片研发,还有手机公司的前期投入。
  学前世的小米,进行融资?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公司,开始的时候创业团队只有区区十人,只租下来燕京写字楼里一间不大的办公室。
  但创始人雷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
  他为小米带来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风投机构,四年时间,约15亿美金的融资额度。
  而华为是另一种情况,这家公司首先没有上市,而且始终没有上市的计划,也没有进行过融资。
  但因为这家公司的通讯产品畅销全球,华为有着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他们的手机业务和芯片业务。
  悠悠是很赚钱,但比起华为的赚钱能力还是差了不少。
  如果柳云不愿意为手机业务进行融资,就必须得想一些其他办法。
  智能手机和悠信,是他布局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两大底牌。
  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挑战。
  柳云取出白纸,拿着一支黑色水笔,细细分析着手里的筹码。
  云月投资那边还有5亿人民币的储备资金,是自己最后的退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动用。
  他自己的手里还有部分腾讯股票,当初是一亿入手的,如今差不多也涨了8倍多。
  柳云闪动着目光,有点下不了决心。
  他明白,这股票还会继续涨,即使达不到前世的高度,但依旧能够让自己大赚一笔。
  出售这部分的股票,柳云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舍。
  他咬了咬牙,就将这个方案划掉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
  他宁愿支付不俗的利息,也不愿意稀释股份来融资。
  银行的钱,能用干嘛不用。
  “张经理,如果我们问银行贷款,以你的经验能够贷款到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