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57

  云二自然不会理睬这些,从礼物里面翻出一封熬点撕扯开荷叶,就开始大嚼,还不错,梁家人做的豆沙糕味道很好,又甜又糯。
  云大也拿了一块,至于腊肉云二早就分给他一块,正吃得高兴。
  “云大,你干嘛要和那个老头子说那些假惺惺的话啊?”云二忽然住嘴了,抬头问云大。
  “我打算把老族长他们今年做出来的丝绸蜡染卖给他们家,唉,说到底我们还是绕不过他们,咱们没有商队,所以处处受制于人。”
  “那你也用不着说的那么恶心,这已经是在赤裸裸的拍马屁了,我看的直犯恶心。”
  云大在云二的屁股上抽了一巴掌之后拿手指点着他的脑门说:“《中庸》里有一句话说的好,现在告诉你,你一定要仔细品味,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什么意思?”云二梗着脖子问。
  “意思是这位梁老爷算得上一位能够坚持志向的好人,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比较强大,他是我在豆沙县见到的第一个算得上好人的富贵人,所以给人家必须的尊敬是可行的。”
  “不对,我以前听过另外一句话,叫做穷生奸计,富涨良心,和你说的这些相违背,你怎么解释?只不过这两句话,一个是圣人说的,一个是乡间俚语,难道说圣人说的话,就比民间俚语高明不成?你这么不遗余力的帮着哪家伙说好话,这里面一定有鬼,在这里几乎没有你看得起的人,别骗我。”
  云二揪着云大的脸,将他的脸揪成了猪脸大声的拷问。
  云大把脸从云二的魔爪里挣出来,没好气的说:“就你聪明,我打算和吐蕃野人做交易,拿盐巴换牦牛,那种长毛牛没办法耕种,只能用来杀肉,最后晒成牛肉干,所以我需要他家的商队给我们提供支持,所以才会拍马屁,这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你总是说吐蕃人,吐蕃人,我就想不通你干嘛非要和吐蕃人做生意,难道你就是为了那两斤盐吧去哄骗人家的一头牛?”
  云二见到腊肉出去做饭了,这一回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根本就不给云大逃避的机会,他很想知道云大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招惹野蛮人。
  云大把云二抱在怀里问他:“你说豆沙县里谁最厉害?”
  “赖八说的元山强盗,他们最厉害。”
  “那你说说整个豆沙县谁最该死?”
  “杀人无数的元山强盗。”
  “有没有比元山强盗更厉害的人?”
  “那就只有吐蕃人了,难道说你打算勾搭吐蕃人去杀元山强盗?他们虽然傻一些,但是这种事他们应该不会帮你的,除非他们得到偌大的好处。”
  “一头牛换三斤盐巴这样的好处还不够大?”
  “是人家得好处不是你得好处。”
  云大见云二还是懵懵懂懂的,只好把事情掰开了说道:“你到底还是不清楚两斤盐吧换一头牛到终究是怎么回事。
  告诉你吧,这是我们的先民给我们留下来的财富,这个财富就是让吐蕃人以为两斤盐换一头牛是公平的。
  你想想啊,从古到今,吐蕃人和汉人交易的时候,都是这么交易的,为什么没有人去戳穿这个事情,是因为老祖宗想让子孙后世一直能够占这个便宜。所以,不管是谁和吐蕃人交易的时候,都在遵循这个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让吐蕃人继续傻下去。
  我现在准备给吐蕃人三斤盐巴,难道你还认为我是在欺负的人么?我已经把吐蕃人往牦牛真正的价格上推了一大把,所以啊,臭小子,在这件事上,我确实是当了一把败家子,对不起列祖列宗,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难道吐蕃人就不该帮我把元山强盗杀光吗?”
  云二的眼睛里已经出现了蚊香圈,这样拗口的道理他无论如何也整理不清楚,就算他是一个算学的小神童也厘定不清楚。
  既然要对元山盗下手就必须争取到吐蕃人的支持,只有让元山强盗彻底的激起了吐蕃人的怒火,这些强盗才会在凶悍的吐蕃人的打击下灰飞烟灭,这是一个最无奈的方法,驱虎吞狼而已,要是指望刘县丞剿匪,估计这辈子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第十二章
蓝蓝的苏伯伯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笠翁对韵》是让孩子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韵脚的最好教材,云峥总认为人是要走出去才行的,山里的孩子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见到外面的世界,只有人与人进行交流之后才会不断地接纳新的信息,信息和知识其实就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所以古人才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感慨。
  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必须要掌握,云峥甚至认为庄子这些人是在交流的时候出了岔子,把对话的对象换成了石头,蝴蝶,苍松,古树,所以才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似是而非的道理。
  生存才是最大的现实问题,等到我们吃饭团子可以吃一个扔一个的时候再去考虑去东海钓鲸鱼,去北冥观鲲鹏。
  云峥甚至不要求孩子们会写这些字,但是一定要会背,能字正腔圆的背出来,全都是官音。
  每天去卧牛石那里观看赖八留下来的信息已经成了云峥每日必须要进行的功课,但是一连半个月,那里没有出现任何信息,一点印痕都没有,这让他是如此的失望。
  自从云峥打算自己织绸布之后,寨子里的妇人们就非常的忙碌,煮大茧,抽丝,缫丝,忙的不亦乐乎,男人们则忙着印制棉布蜡染,从煮料一直到漂染都变成了他们的工作,慵懒的山寨人,猛然间发现自己居然再也没有空闲时间坐在竹楼的平台上晒太阳捉虱子了。
  事实上豆沙寨的人现在都非常的干净,不光是孩子干净,大人也很干净,至少看不见那些恶心的寄生虫在头发里爬来爬去的场景。
  男人的往岩石上摔打棉布的时候充满了力量感,每一下抽击都伴随着清脆的响声,这一点云峥做不到,他家的蜡染都是腊肉做的,以前都是女子漂洗蜡染,现在变成了男人,一个个都光着腚,她实在是没办法过来,所以只好由云峥自己去漂洗。
  对美丽的蜡染布云峥是充满了感情的,只有通过那些熟悉的图案,他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而不是一具行尸走肉。
  好不容易在大家的帮助下云峥漂洗好了自己所有的蜡染,腊肉将这些蜡染布整齐的晾晒在竹竿上,风一吹呼啦啦的非常的壮观。
  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计,慢慢的云峥发现自己悠闲地时间也不知不觉的消失了,这非常的不对劲,仔细的清理了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终于悲哀的发现自己被腊肉给算计了。
  堂堂的云大少爷根本就没有必要累的像狗一样的去漂洗蜡染,也没有必要一根根的去抽丝剥茧,剥大茧的活云二都没兴趣干,为什么自己要干?
  腊肉是个要强的孩子,别人家有的自己家就绝对不能少,她最担心人家叫她懒丫头,或者懒婆娘,于是云家也要跟着寨子里的步调走,能干的农活几乎一样都不拉下,在寨子人的眼中,云峥已经俨然是寨子里的教书先生,平日里还要伺候自己的那点薄地。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云峥打算偷懒一天好好地舒活一下筋骨,远远地山路上慢腾腾的走过来一辆牛车,这两牛车上面带着棚子就说明这里面有女眷,能坐着牛车或者马车过来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来找云烨自己的。
  正在猜测来者是谁的时候,一个白衣女子从牛车上面走了下来,见到云峥相隔三丈远就开始蹲身施礼。一个老苍头坐在车辕上,看样子是蓝蓝小姐雇的管家一类的人。
  “云世兄,小妹这就要远行,临走之前特意来向世兄辞行。”
  蓝蓝蹲身施礼的动作要比梁琪施礼好看十倍,尤其是戴着重孝施礼袅袅婷婷的就像是一朵白玉兰,那双大得过分的眼睛里满是感激。
  这个女子遭逢大难之后变得刚强无比,云峥不认为她眼睛里的感激是她此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如果五沟和尚,或者梁琪告诉她自己曾经能救她父亲却无动于衷,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家破人亡,对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丝怨气的。
  但是蓝蓝没有,就像是在真心诚意的来感谢自己的恩人。
  嘴里说着再会珍重之类的话,云峥却从心眼里不愿意再见到这个女人,太蠢的,和太有心计的女人云峥都不喜欢。蓝蓝总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埋起来,不管干什么事情都用一张楚楚可怜的皮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做的事情和心里想的是两回事,这样的女人谁娶谁倒霉,萧无根只不过想亲近一下就真正的无根了。
  不过这个世界就是给这样的女人准备的,她们美丽,妖娆,高贵,几乎拥有一切,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活的游刃有余,因为无论她们想干什么,总有些心里藏着肮脏念头的家伙会倾力相助,比如蓝蓝嘴里说的这位眉州眉山的苏伯伯。
  蓝蓝走后,云峥嘴里的脏话就没有停止过,为什么人家随便认一位伯伯就是苏老泉?自己认了一位爷爷却是一个土山寨的族长?
  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一点公平可言了?虽然现在的苏老泉还在倒霉中,可是他九岁的儿子苏轼马上就要在这个辉煌的时代如同一轮朝阳就要缓缓升起。
  想起那个让全亚洲都膜拜的妖孽,云峥就觉得自己真的算是“穿不逢时”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如同汪洋大海一般的家伙,一个写诗,作词就像喝凉水一样自然的家伙,云峥非常地想见见。
  人家的孩子都是妖孽,回头再看看自家的孩子,正带着云三撵看家蛇,小脸脏乎乎的,身上也脏乎乎的,脑袋上还沾着好几根鸡毛。
  “你去偷鸡了?”
  “没有,是看家蛇偷吃了鸡蛋!”
第十三章
淳朴的交易
  元山是一座很大的山,大到了足以将强悍的吐蕃人和宋人分开,当然,天无绝人之路,再险峻的高山也会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过,作为山民,赖八是最好的探路者。
  来去一趟只需要半个月,当赖八在卧牛石上留下几个丑陋的牛头的时候,他就对云峥的计划充满了信心,按照这个神仙一样的少年所安排的去做,那些凶恶的吐蕃人并没有吃掉自己,反而给了自己最大的礼遇。
  话语不通没关系,只要见到吐蕃人就送上雪白的盐块,然后伸开臂膀把腰弯下来,你立刻就会得到回礼,然后接受他们热情的令人发指的招待。
  羊肉很不错,就是煮的不太熟,酥油喝了全身暖洋洋的,最让他怀念的却是别的事情,纳西的老婆不错,闺女也不错,没想到她们皮袍子下的身体是那样的细腻柔软,一晚上来两次对强壮的赖八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当她们在半夜的时候钻到自己怀里的时候,只是总担心睡在自己身边的吐蕃兄弟纳西会不会跳起来砍死自己,结果忙碌了一晚上,纳西睡的呼呼的,赖八不相信纳西听不见,因为他老婆大叫“金珠”的声音大极了,还叫了那么多声。
  (注:吐蕃人妻女待客的习俗直到解放前依然存在,这是他们游牧生活决定的一种习俗,常年孤独,小范围之内的联姻,会造成整个部族的素质严重下降,这是事实存在的,并不是笔者胡说八道,或者故意贬低这个民族,从大意上来说,他们能够彪悍的生存在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根本少不了一个强壮的身体。)
  躺在向阳坡上的赖八剔着牙安心的等着云峥的到来,山脚下还有五头牦牛正在吃草,这种全身都披着厚厚皮毛的牛,老天才知道那个少年人拿它来干什么,虽然跌死了一头牛有点对不起人家,但是没法子啊,那条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能带五头牛回来已经非常是自己最大的能力了。
  但愿云峥不要不满意,赖八现在觉得吐蕃人实在是太好了,一个豪爽到把老婆闺女拿出来待客的主人宋人中间可没有。奶奶的,上回多看了黑老大老婆一眼,就被他打掉了两颗牙,还是吐蕃兄弟好,纳西的老婆闺女除了味道大了点,实在是没什么好挑剔的。
  做生意嘛,简单,吐蕃人不识数,或者他们装着不识数,当自己把三斤盐放在一头最壮的牦牛跟前,示意纳西可以拿走盐,而自己要牵走牛的时候,纳西非常的高兴。
  所以后面的交易进行的更加的方便,三斤一包的盐块只要挂到牛角上,纳西就会自动的给那头牛绑上鬃毛编织的绳子,拿走盐快,把绳子交到赖八手里,剩下的一点盐不够换一头牛的,所以赖八就按照云峥交代的那样,很大方的把盐袋子和剩余的盐都送给了纳西,自己带的那一卷子麻布送给了那两个服侍了自己一夜的女人。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纳西把自己送到山路上的时候还能听见吐蕃女人站在草甸子上唱着哀伤的歌,弄得赖八心里满不是滋味。
  “五头牛?还是这么大的牛?老赖,不错啊,看样子咱们的交易成功了,你以后就专门跑这个生意吧,换来的牛都给我,一头牛我多给你一斤盐和一匹麻布。”
  瞅着云峥东摸摸西看看欢喜无限的样子,赖八心头最后的一点担忧也就消失了,成了,第一步成了,剩下的就是按照云峥说的进行最原始的积累,只要能保有商道,再把那些谁都祸祸的元山盗杀干净,山里面的日子可要比平地上的那些人过的还要滋润。
  “云大,我准备回趟家就立刻出发,再去一趟草甸子,这一回带上两个兄弟,争取多换些牛羊回来。不过货物我没有,这就要靠你置办了。”
  云峥回头对慵懒的赖八说:“这是自然,没理由你去山那边我还要从你身上榨油水,做生意是需要大家都有钱赚才能做的长久。
  我们不骗吐蕃人,赖八,这一点你记死了,绝对不要糊弄吐蕃人,他们虽然智力比较底下,但是能生存在冰天雪地里的人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彪悍,强壮,认死理就是其中的一些特质,只要你欺骗他们一回,你这辈子都休想获得他们的原谅。
  当然,这是对普通牧民而言,对于那些狡诈的如同毒蛇一样的头人,你最好多长一个心眼,越是高贵的人心眼就越多,也就越坏。所以啊,你一定要劲量的避免和那些人打交道,记住了,你也不是很聪明。”
  赖八大笑着说:“我当然不够聪明,不是还有你吗?遇到我无法解决的事情我会交给你,我就算了,安安心心的给山民铺一条活命的路就成。”
  云峥走过来拍拍赖八的肩膀说:“有这个心思,你就已经是圣人了,只要你不负我,我就不会负你,这是一个保证。
  我这人比较滑头,轻易不给人许诺,一旦许诺,就会努力地去遵守,至少你可以放心,我不会在利益面前做对不起你的事,咱们最好活到快死的时候还是朋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