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657

  一声响亮的鹰呖在城头响起,云峥怵然一惊,起身来到城头,只见高空有六只海东青正在天空盘旋,绕着城池发出凄厉的鸣叫声,每一声似乎都在催人行动。
  “笑林,我们的斥候派出去多远?”云峥回头问正在抬头观望的笑林。
  “固定斥候出去了六十里,游动斥候在百里之外!”
  “上一次出去的斥候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天,游动斥候三天一回报,固定斥候两日一平安!”
  “命少年军出动三百人,伪装成辽人,必须将斥候放到两百里之外,我今日的感觉不好,两百里的距离也只是辽人骑兵一日的突袭路程。”
  听云峥说出自己的担忧,李东楚小声道:“启禀大帅,雁门关出动两百里就到了辽国朔州,那里是辽国彰化军节度,乃是辽国首屈一指的精锐所在,应州、寰州、朔州、云州,都是石敬瑭敬献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之地,那里大军云集,不适合斥候过度靠近。”
  云峥沉默片刻道:“春天就要来了,大战也就要开始了,这一次我们要做好进军的准备了,只是固守雁门关,朝廷没必要派我过来,说实话,我很想要这四州之地。”
第五十七章
皇帝心是玻璃做的
  李常瞅瞅邹同,见他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就转身对诸将道:“之前有一个消息没有通报给大家,现在当着天使的面说,大宋安排了一着暗棋,很快就要爆发,此事一旦爆发,宋辽两国之战就不可避免,这是一场真正的大战,老夫希望所有将士务必提高警惕,小心应对,姜哲守卫的宁武关,郎坦守卫的偏关,都会有密令颁布。
  至于是什么暗棋,你们没必要知道,只需要知道一点,辽国人会打过来,只要辽国进攻河间府,我们就进攻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务必让辽国首尾难顾,逼迫他们从河间府撤军,减轻狄帅那里的压力,此为密令,不得外传!”
  诸将一起躬身应诺,笑林见云峥并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率先走出敌楼,去安排少年军出征的事宜。其余的诸将也纷纷告退,一时间敌楼里只有云峥,苏轼,李常和邹同了。
  邹同靠近云峥的身边小声道:“云侯,您认为陛下的大计能够成功吗?”
  云峥叹口气道:“成功的可能太小了,我一度做了推演,推演之后发现成功的可能不到一成,这个推演还是以我和狄帅为领军将领的前提下进行的。
  自古以来,偷袭之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将领有随机应变之能,军卒有陷于死地不惊的彪悍,可是这两点,高继宣都没有可能做到,从海边到鸭子河还有四百余里地需要潜行,上万人的军伍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当初偷袭升龙府,如果没有茂密的林莽作掩护也不可能成功,偷袭是军中最大的忌讳,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抱着以小搏大的希望才会进行。
  如果军阵实力相当,这样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只要上天不保佑,那些参与偷袭的弟兄就等于进了鬼门关。
  人人都想以小搏大,可是自古以来偷袭成功的例子有多少?只要是成功的,基本上都写进了史书,比如曹操偷袭乌巢,李愬雪夜入蔡州,就是因为少才会被千古传诵。
  大部分的战例都是经过苦战之后最终取得了胜利,你只要看看千年以来这片大地上发生了多少战争,再数数偷袭成功的战例,就清楚这次偷袭是多么的艰难了。”
  “没有成功的可能吗?”邹同的脸色苍白的厉害。
  看到邹同欲言又止的样子,李常带着苏轼也离开了,敌楼里只剩下云峥和邹同。
  云峥按着邹同的肩膀道:“你转告陛下,就说我云峥对陛下的行为并不感到失望,高继宣身为军人不识天时,不知地利,不清楚敌人的实力,鼓动如簧的口舌怂恿陛下出兵,其错不在陛下身上,而在于高继宣的身上。
  他身为统军大将,明知不可为却给了陛下一个错误的希望,选择了一条无比艰难的道路。
  告诉陛下,他想要燕云十六州的心思没有丝毫的错处,燕云十六州必须全部收回来,否则大宋想要强盛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把蛮族全部驱赶到长城以北,我们大宋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才算是完成了大一统,自古以来这片大地上各种势力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却从来没有长时间的分裂过,这是我们的宿命,却并非不可逆转,这一点从太祖时期就已经在做准备了。
  太宗三次伐辽,三次失败,即便是损失惨重临终之际还念念不忘,只因为当年儿皇帝石敬瑭的举动,害苦了所有的大宋子民,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每一个子民都非常渴望的事情。
  官家是皇帝,需要掌控的是我大宋这辆马车前进的方向,只要方向没有错,即便是折损了一个车轮,我们依旧有前进的可能,一旦方向错了,无论拉车的骏马如何的健壮,马车车轮如何的坚固,也只会南辕北辙,与我们的目标越行越远,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告诉陛下,他偷袭得不到的东西,他的将军就用堂堂的战争来取得!他不必感到半分的内疚,身为军人就必须有战死沙场的决心!”
  邹同听了云峥的这番话泪流满面,哽咽着对云峥道:“自从大军出海之后,陛下夜夜睡不着,总是一整夜,一整夜的站在窗前向北望,一会儿希望大军能够平安的撤回来,一会儿希望大军能够得手,四十余岁的人头上已经多了很多的白发,老奴看得心都要碎了。”
  云峥明显的感到自己的屁股后面长出来了一条狗尾巴,正在欢快的摇动,这让他感到极度的不舒服,一万多将士被愚蠢的送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送死,他是无法原谅高继宣和皇帝的,可是啊,现在只能继续培养皇帝北征的决心,一旦皇帝那颗小小的胆子被吓破了,再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只能等到童贯那个蠢货来干了……
  送一个替身还用不着邹同千里迢迢的亲自出马,唯一能说通的就是他受了皇帝的指派。
  不用问,大宋的皇帝陛下如今正处在极度的彷徨和不安之中,他这一生和大臣拗着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的母亲正名,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错的,孝道虽然是大宋帝国立身的根本,却不是解决朝堂纷争的最佳办法。
  如今他再一次避开朝臣的监视,雄心勃勃的私自向辽国派兵,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却被所有人不看好,尤其是在狄青和云峥连夜跑去大宋最重要的关隘驻守之后,他的自信心一瞬间就崩塌了,当天空出现流星雨的时候,天就塌下来了……
  一个崩溃的皇帝是一个帝国的灾难!所以无论如何云峥都必须保住皇帝的自信心,为此不惜说一些违心的话……
  邹同走了之后,云峥依旧抬头看着天空盘旋的那六只海东青,这六只海东青明显是人为饲养过的,即便是在高空,也保持着一种严整的队形。
  这样的东西是多好的空中侦察部队啊,只可惜都是辽国的,大宋没有这东西,即使有也被那些纨绔子弟剪掉海东青的长羽,用链子束缚在架子上,戴着嘴套扛在肩膀上招摇过市。
  云峥手扶着城墙,猎猎的寒风将他的大氅子掀开,露出里面天青色的外衣,这一抹天青色,或许是这座暗黑色的城墙上唯一的艳色了。
  风从遥远的北海吹过来,带着一丝丝的野蛮气息,粗暴的越过高山,穿过峡谷,最后将冬日的威严布满大地,肃杀本来就是他的本性,就像那些狂暴的蛮族一般。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现在,北方的蛮族和中原之地就是死敌一样的存在着,每当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那些蛮族就会干净彻底的将这个腐朽的王朝用马刀送进地狱。
  每当中原王朝鼎盛的时候,中原王朝就会将征服蛮族当做自己最高的统治目标,千秋功业唯王,唯霸而已。
  云峥目送老虎和豹子他们骑着马匆匆的出了城关,纵马向荒原的深处奔驰,出去的人数比他预料的要少,只有一百来人,但是他们带的战马却很多,看到这一幕,云峥不由得摇头笑笑,这些混蛋从出发的那一刻打的就是逃跑的准备。
  少年军身上的胡人气息很重,环州粗犷的山水让他们的身体变得粗壮,大宋的礼教文明又让他们懂得了礼仪,而三千年以来的汉人智慧库,更把他们打磨成一个个狡猾的狐狸。
  大宋以后的军人就该是这幅样子才成,身体粗壮如山猪,行为文明如君子,对敌狡诈若狐狸。
  “虎哥,大帅还在城头站着看我们呢,他把我们当孩子看么?”豹子回头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孤零零的站在城头的大帅,觉得他好像很可怜!
  老虎笑骂道:“你他娘的孩子都生了两个了,这时候说自己是孩子也不嫌寒掺。跑快点跟上,既然大帅觉得不安,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大帅解惑。
  不过天上猛然间多了六只老鹰我也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普通老鹰不是这个样子的,笑林道长说辽人大军快来了,咱们总要弄清楚来了多少人,来的是谁才成。
  老子就是希望有大仗可打,上一次在青塘打的不过瘾,就捞了一匹马,还是一匹瘸腿马,张陟那个混蛋眼看就要死了,还一刀砍在马腿上,想起这事老子就气的半死。”
  豹子一听老虎说到张陟的那匹汗血马,立刻就来了精神,赶着马快走两步凑到老虎身边道:“虎哥,听说您拿那匹瘸腿的汗血马配种了?”
  老虎一鞭子就抽在豹子的肩头怒骂道:“你这个王八蛋才和汗血马配种呢。”
  豹子身上挨了一鞭子毫不在意,穿着铠甲还打不疼,往老虎身边再凑近一点笑道:“弟弟口误,您别在意,小弟就是想问问,汗血马的后代您能不能给弟弟一匹啊,您也知道回到环州之后,我就被送进了书院,什么都不知道,要不是大帅来了召集令,我这会正准备参加今年的院试呢。”
  一行人很快就穿过了柳树林,老虎眯缝着眼睛瞅瞅地平线,心不在焉的道:“只要你喜欢,生下来了就牵走,我们兄弟还用不着说客套话。
  不过,前面好像有麻烦……做好准备吧,我看到了扬尘!”
第五十八章
香饽饽
  大戈壁上骑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扬尘,只要你的马速快一点,尘土立刻就会起来,如果是大队人马走过干燥的荒原,假如没有风,走上几里路,能从嘴里吐出好几斤沙子……
  这里的尘土似乎比空气都要轻,踩一脚下去,能没掉半个脚踝,一旦起了风,人就变成了妖魔鬼怪,驾着黄色的烟尘滚滚向前。
  好在雁门关口有高山阻隔,否则要不了多少时间,这座城就会被黄土湮没掉。
  老魏,老赵带着勃勃出了马邑寨之后,一刻都不愿意停留,他从那个辽国将军身上感受到了浓重的恶意,不过人家看在他手里拿的是大辽枢密院颁发的官样通行文书,也就没有多做刁难,不过老赵作为明眼人摸摸身上实在是找不出值钱的东西了,只好在辽国守门军卒失望而仇恨的眼神中快马离开。
  “快走!”老魏狠狠的在勃勃的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催促老赵和勃勃先走,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所有人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如今眼看着就要到达雁门关了,他不希望在这里出一点岔子。
  老赵圆滚滚的身子如今变得非常的消瘦,脸上,手上都是被寒风割出来的血口子,其余的人也是如此,老魏的胡须张的满脸都是,除了一双通红的眼睛偶尔还能闪现出一点智慧之光,他浑身上下早就和野人没什么区别了。
  他带着云府的十位家将扼守在山脚处,必须等老赵和勃勃走远了,他们才能慢慢的追上,这一路就是这么过来的,很幸运,在钱财的打点下,还没有遭受别人的追杀,这一次不同了,自己这一行人的行踪太匆忙了,不由得辽国人不警惕,只要引起军队的警惕,他们就会把麻烦从根源上消除掉,也就是杀死那些让他们产生警惕的人。
  等了好久,都没有什么追兵从自己跟前经过,老魏这才松了一口气,招呼兄弟们赶紧去追老赵和勃勃,心情放松了,老魏高兴地几乎想唱歌,这一路上实在是太顺利了,一个敌人都没有出现。
  一群人满怀期望的向前飞奔,跑了不到三十里,老魏忽然发现老赵和勃勃两个人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偷偷地看前面,听见马蹄声,拼命的朝后面挥手,老魏心里猛地一惊,也跳下战马,小心翼翼的趴在石头后面往前看。
  石头后面是一个不大的山谷,山谷里到处都是死尸和无主的战马,一群辽国人正在粗暴的收拾散落了一地的各种货物。那些辽国人似乎特别的彪悍,他们首先会对那些尸体来上一枪,或者砍上一刀,确定这人真的死掉之后,才会动手搜刮这人身上的财物。
  这里根本就是一个杀戮场,老魏从地形以及尸体散布的范围就能看的出来,这是一场歼灭战,应该不可能有人逃脱,从死尸的装扮来看,都是辽国人,大部分尸体上还有甲胄,看样子都是辽国的军卒,还有几个穿着名贵铠甲的人已经被绑的如同粽子一般堆在战马旁边,这些人应该是比较值钱的人质或者肉票。
  “遇到辽国强盗了!”老魏下了一个定语,把勃勃小心的从石头后面拽出来,准备再找一条路去雁门关。
  “这些强盗在杀了辽人之后说的是大宋话,有两个说的是字正腔圆的东京话!我听着怎么就那么耳熟呢?好像在那里听到过。”老赵若有所思的对老魏说。
  “不可能,咱们宋人是不出城关的,这一代是对峙的战场不是商道,怎么会有辽人在这里,一定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了,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赶紧走,把勃勃送到雁门关交给大帅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事情不要理会。”
  老赵想想也对,用手撑一把石头就要起身,没想到却把那颗大石头给推出去了,露出一个面目清秀的辽人,只听他恶狠狠地瞅着老赵道:“看了这么久,也该看清楚了吧?还好你说了大帅,要不然这柄钢锥就刺进你肋下了。说,哪的,干什么来的?”
  老魏吃了一惊想都不想的一刀子就砍了下来,那个少年人用钢锥隔开老魏的刀子怒道:“老子还没砍你,你倒是先砍起老子来了,看清楚,老子是少年军!”
  老魏仔细瞅了一眼眼前的少年人怒气更大了,又是一刀子砍过来怒道:“砍的就是你们这些小王八羔子,你家魏大爷都不认识了,藏在石头包里吓唬人是不是?”
  少年人不断地用钢锥格开老魏的刀子,一边退一边说:“你胡须长了一脸,谁认得出来是你,别以为教过我们几天你就可以乱来,老子如今也是教官!”
  听他们这么说话,准备围攻这个辽人的家将顿时就停下来脚步,早就跑远远的老赵和勃勃又回来了,就听老赵撕心裂肺的吼了一嗓子:“天爷爷啊,怎么现在才来啊!”
  老魏守住手里的刀子,一把抓着小离的胸口道:“小狐狸,老子现在不和你扯别的,也不管你现在在干什么,我只要你们快点把这个孩子送到大帅身边,明白的告诉你,这孩子的命比你的命值钱,也比老子的命值钱。”
  小离依旧嬉皮笑脸的道:“难不成是大帅的私生子不成?不对啊,大帅还生不出这么大的孩子……该不会是你老魏的私生子吧?啧啧,把私生子的命看得比自己重您还是第一个。
  放心吧,咱爷们在这里,就保证不会出事,后面的路也安全,都是自家兄弟在守卫,你自己回去就好,我们还要去前面看看,从今天早上起城头上就有六只海东青在盘旋,情形诡异,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六只海东青是从哪里来的。”
  老魏和老赵再也忍不住胸中的得意之情,拍拍勃勃的肩膀,勃勃立刻就骄傲的站在最高处,掏出怀里的骨哨开始吹。
  只听得天空中传来一声响亮的鹰唳,盘旋在天空的六只海东青箭一般地俯冲下来,落地的时候两只翅膀呼扇的尘土飞扬,小离眼睁睁的看着六只海东青围着勃勃蹲在那里不断地拿头蹭勃勃的小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