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657

  老韩,顺便告诉你一声,大海比大陆大的太多了,也美丽的太多了,富庶的太多了,神奇的太多了。
  你如果当官当腻味了,不如也来海上,我们去烧杀抢掠,去纵横四海,在血与火之中细细的体味自己的人生……”
  “住嘴!可怜我大宋百年文华,就养出来一个喜欢烧杀抢掠的混账?夫子曰……”
  “你才住嘴吧,口是心非的不敢承认,你敢拍着胸脯说你不喜欢肆无忌惮的生活?老包说这些话很可信,你说就亏心了,人家把你叫做韩老子,说明你的心里就藏着一头猛兽,只不过被道义的铁链子拴着,去了海上,没人约束你,天知道你会干出什么事情来,烧杀抢掠这种事你会干的比我过分。
  当初我从交趾国回来把财宝亮出来的时候,你的两只眼珠子可是变得通红啊。
  说你贪财是羞辱你,所以啊,你不在意那些钱财,你喜欢的是那些钱财上面沾染的血腥气,看你这哪里深呼吸的狰狞模样,我都不敢打搅你,生怕你一时兴起连我都给抢劫了。”
  韩琦哈哈大笑起来,敲敲桌子示意在一般伺候的猴子给他把茶水满上,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道。
  “陛下做了一场大梦,认为自己化身为龙顷刻之间遨游四海,还说在定州之地看到了狼群,看到了白象,也看到了吊睛白额猛虎,打算北上游玩一下,结果遇到了一条银龙,前路受阻准备大战的时候被宦官唤醒,找了老包解梦,老包说这是征兆皇帝赤膊上阵的意思,然后皇帝就有了退意。
  这事你记住啊,到时候千万不要多嘴,陛下骨子里还是不喜欢打仗的,至于让他亲自上阵那可是大宋噩梦的开始,陛下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老包说陛下有八成的可能性会休战,只要你不多嘴,休兵这件事就成了。”
  云峥摊开四肢懒懒的道:“只要能休兵,我管你们用什么法子,大宋的内政变法刚刚开始,不能受战事的骚扰才对,内政变法是你们几位大佬的心血所在,但愿能有一个好的收场。”
  “困难重重,上有皇族勋贵阻挠,中间有商贾串联搅扰,下面有不知情的百姓抗拒,每一步都走的颤颤巍巍,想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稳当了,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成。”
  “别指着秃子骂秃驴,我云家就只有一个不算大的庄子,庄子上还养了好多伤残的老兵,云家每年不但不能从庄子上获得收益,还要贴补进去不少的银钱。
  所以你们搞的那个一体纳粮,一体纳税的法子就不要找我了,我那里就是一个伤残老兵养老的地方,为国征战变伤残了,你们也忍心去收他们的税务?
  我还要找你们,希望你们能专门制定出一个对伤残,孤寡老兵的一个优惠政策,不求大富大贵,让他们至少能够吃饱,不能让这些人流完血之后再流泪吧?”
  韩琦摇头道:“不妥,不妥,政策这种事你也知道,只要我们在上面开一个小口子,到了底下执行的时候这个小口子就会变成一条滔滔大河,最后毁掉整个法度。
  一小部分人总是要被牺牲掉的……”
  云峥愤怒的吐掉嘴里的茶叶道:“娘的,大宋将士总是第一个被牺牲掉的,这件事从你们这里得不到好答复,我就另辟蹊径给兄弟们找活路,别说我说大话,就你们制定的那些政策在我看来千疮百孔的,随便找一个漏洞钻一下,就够我麾下的弟兄们吃喝不尽了,老韩你千万不要忘记了,云某人最厉害的手段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做生意。”
  韩琦潇洒的摊摊手道:“法无规定,民可由之,只要你不犯我大宋律例,干什么都成啊,了不起,你找到一个漏洞,我们就重新制定一套律法来补漏洞,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你才对啊!”
  “无耻!”云峥气的嘴唇都哆嗦起来了。
  “哈哈哈,你总算是说出了为政的精髓,你称之为无耻,我们称之为亡羊补牢,知道不,自古以来的律法就是通过不断地钻漏洞和不断地补漏洞才逐渐完善起来的。
  最早的律法何其的简单,只有偷盗砍手,杀人抵命这两条,你说说,要是按照这两条律法来治理大宋是万万不成的,所以,律法才需要不断地修正,我们总会在吃亏之后才能幡然醒悟,在痛苦中前进,直至律法的完美。”
  韩琦并不在意云峥的无理,一则大家都混到了大佬的位置上,地位差不多,说话也就少了很多修辞,二来,他还不希望和云峥闹翻,云峥的小心眼在大佬中是出了名的,文彦博不过坑了他一次,他就坑了文彦博两次,直到现在还看不见什么和解的可能。
  混到这个地位的人,在大宋基本上就等于拿到了免死金牌,只要不去造反,即便是顶撞皇帝也是小事一桩。
  “不说那些不高兴的了,你我既然说到了休兵,总要辽人愿意才成,辽国的皇帝就在安阳口,能否促成两位皇帝面谈一次,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云峥摇头道:“如今我们占优,辽国皇帝向来自大,不一定愿意,再说了,如果两位皇帝谈崩了,我们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战事再起只会更加的惨烈。”
  说完这句话之后云峥见韩琦定定的瞅着自己连忙摇头道:“你不用想着拿我当台阶,我这个台阶太硬,太高,辽国皇帝还受用不起。”
  韩琦道:“没人敢让你去当台阶,后果太严重,全大宋的百姓都知道你是大宋的无敌将军,你如果失败了,百姓会非常的沮丧,所以不可取。
  我是想说,你在雁门关一战中不是俘虏了无数的辽人吗?养着也是白费粮草,不如……”
  “那些人现在都在服苦役,必须在河曲重新修建出一座城池出来,另外我还打算在太行山里也修建一座城关,那些人手都有用。”
  云峥老神在在的眯缝着眼睛回答道,只要关系到京西军利益的事情,总有买卖可谈的。
第五十三章
想要变法的文官们
  韩琦在云峥的陪伴下检阅了京西军。
  这支军队的军容似乎比不上捧日军,军卒身上的武器也不像捧日军那样整齐划一的跨在身上,而是用布条或者皮带的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上,看起来乱糟糟的。
  云峥见韩琦很想问一个高瘦的老兵为何会将一柄一尺多长的牛耳尖刀绑在胯下,出于礼貌欲言又止的样子很可笑。
  于是抢先说道:“之所以把尖刀绑在胯下,是因为他的胳膊受过伤,习惯性地吊在肚子前面,为了出刀迅速,只好这样了。”
  韩琦点点头道:“这么说每个士兵放置武器的位置其实都是按照他们的习惯来的?”
  “是啊,战场上谁还顾得了好看,只要能把敌人弄死自己保住命的都是好汉啊。”
  两人闲谈着走进了李常的临时官邸,手上还沾着蜡片的李常笑眯眯的迎接二人。
  韩琦坐了片刻就觉得浑身阴冷,强忍着不适问李常:“萧火儿还没有被你制作成蜡人吧?”
  李常笑道:“也快了,就等陛下看过活生生的辽人统帅之后就做成蜡人摆放在武德殿里,枢密使是否要去偏殿参观一下蜡人?工匠们正在制作耶律花塔蜡人,这家伙长得牛高马大,普通的蜡桶装不下他,下官特意制作了一个新的蜡桶可以一次成型。”
  韩琦强忍着要呕吐的欲望吩咐道:“萧火儿和一干辽国勋贵都不要弄死了,朝廷有用处。”
  李常摇头道:“您可以参观,可以杀掉,就是不能把他们活着送给辽人,这关系到大帅的信用问题,按照某一份合约,这些人是不能活着回到辽国的。”
  韩琦瞅瞅云峥,见他不好意思的朝自己笑笑,叹息一声道:“看样子你为了取得雁门关大捷是用了浑身解数的,名声都拿出去抵押了,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云峥笑道:“其实神武城就是一个很好的台阶,辽皇拿到了也长志气,枢密使可能不知道。辽国的一位勋贵,带着六名亲卫守卫着偌大的神武城,我大宋官兵摄于他的冲天气节,两个月都没有去触碰那座城关,枢密使可以把这事告诉辽皇。”
  韩琦哼了一声道:“不用说,和你制定契约的定是这位大无畏的城守,一座破破烂烂的城池换取辽国在雁门关的惨败,这个买卖你做的不错,留着此人你下回还打算使用是不是?”
  云峥笑道:“最好让此人能够升官发财才好!”
  韩琦跟着笑道:“已经下过一次水的人,想要干干爽爽的上岸,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就像你故意冷落定州城的百姓一般,自己做错了事情,恐怕要背负一辈子的。”
  韩琦知道京西军上下对自己有很强烈的戒心,所以也不强求这些人的理解,自己做惯了恶人,不在乎被京西军误解,总有些不好的话要自己去说,不好的事情要自己去做。
  云峥不知道韩琦是如何运作的,辽人那边竟然有了反应,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信专门给云峥来了信,希望能够交换俘虏。提出的条件是一换一,云峥以为不能这么便宜,提出必须将辽人掳掠走的妇孺加入交换的队伍里,否则自己手里的辽国青壮将会服苦役直到死!
  这些天韩琦并没有离开定州城,只是他发出的信函多了一些,云峥不以为他能用一封信就把辽国的大臣调度起来做事,他不过是将手里的筹码数了数,然后告诉专门的文官去做这种事,真的论起来,大宋不少文官和辽国官员之间有着不错的交情。
  交换战俘一般都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才做的事情,这种事情辽国和西夏干过,和蛮族干过,唯独没有和大宋交换过俘虏,因为大宋很少能捉到那些骑在马背上的辽人。
  韩琦来的时候是空手来的,石中信家的老管家过来的时候却满满当当的带了十好几车的东西,虽说大部分是不值钱的吃食和药品,却实实在在的让云峥感受到了老朋友带来的温暖。
  老管家站在一边伺候着云峥公母俩吃甜瓜,切瓜的速度赶不上他们夫妇吃瓜的速度。
  老管家一面切瓜还一面絮叨:“造孽哟,一个是大宋最厉害的将军,一个是堂堂的诰命夫人,在东京城的时候这种粗粝的食物哪里能进入贵人的口,边关那里是贵人待的地方哟,没有酸奶子,没有蜜糖,没有冰鱼儿,更不消说雪泡豆儿水了,如今正是吃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香薷饮、紫苏饮、白醪凉水、皂儿水、甘豆糖、绿豆水、卤梅水、江茶水、五苓散、大顺散、荔枝膏、雪泡梅花酒……”
  石家的老管家来头不小,今年八十岁了,听说以前是石家老祖宗的贴身老仆,如今年纪大了轻易不出来办事,只要是出来办事,那就必定是私密的大事。
  老管家在东京的时候就和云峥亲近,总说云峥身上有他家老主人的气息,云峥但凡去石家玩耍,必定是老管家出来伺候。
  云峥仰天大哭三声,又埋头吃瓜,吃完了手里的瓜扔掉瓜皮道:“酸奶子?冰鱼?雁门关哪有那些东西,就是我从东京带去的一些烈酒都被送到伤兵营里去给伤兵洗伤口了。
  老管家,我看到有葡萄酿,先给我来一大杯子,瓜是吃不下去了,还是喝点葡萄酿溜溜缝子。”
  老管家笑眯眯的道:“我家小主人知道您喜欢这个,吩咐老奴特意带了冰匣子,用新棉被裹得结实,冰到现在还没化呢。”
  说着得意的指挥仆从从一辆马车上卸下来一个大家伙,去掉上面的棉被之后,就变魔术一般的从哪个大匣子里取出一样样精美的凉食。
  苏轼已经无意中路过先生宅院三次了,来一次就拿走一堆食物,云峥能听到院墙外面勃勃,老虎他们的欢呼声。
  东西虽然多,架不住人多,韩琦,李常,笑林,吴杰,梁辑,彭九,憨牛,猴子他们都分一点就不剩下多少了,害的老管家一个劲的自责说东西带少了。
  李常笑眯眯的过来了,他是知道石家老管家的,也知道这个老管家在东京城的勋贵圈子里是极有头面的人物,更加清楚老人家来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石中信的信函里隐晦的透露了一两句,李常就知道除了那两句话之外,别的全是废话。
  葛秋烟本来就怕热,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守着一盆子冰镇酸奶沫子大吃,苏轼溜进去之后,不一会就端着空盆出来了,见先生躺在树荫底下乘凉,却不见了老管家和李常。
  凑到先生跟前小声道:“这种事为何先生不去和老管家亲自谈?”
  云峥慢悠悠的道:“现在是自保的时候,干这种事情李常比较在行,让他去谈,比我去谈效果好。放心吧,不会亏了那些作战的兄弟们的,石中信不是一个贪婪的人,知道该怎么办。
  皇帝就要来了,如果我没有料错,韩琦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促成辽国皇帝和我大宋皇帝会面事宜的,他们是早就有准备的。
  我们以前以为皇帝来赵州是因为皇帝任性,现在弄清楚了,皇帝来赵州根本就是他们从中间促成的,他们知道皇帝来到赵州没有危险,不管我们有没有干掉耶律花塔,辽人都是会退回去的。
  也就是说辽人最多会进兵到唐县,不会进攻定州,定州惨案是曹大定他们在恐惧之下制造出来的,我一直怀疑耶律花塔为什么不拿下定州,一直怀疑耶律花塔凭什么敢在战败之后据守唐县,最危急的时候敢派出两个妇人来和我谈条件,是因为他以为我也是整个计划的制定者,结果他错了,所以也就死了。
  为什么我们雁门关从来都没有援兵?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作战最多只能击溃辽人,而没有力气再近一步?不说别的,只要再给我三万大军,辽国西京的四座城池就会被我们夺取,加上大宋以前得到的三座城池,燕云十六州我们就能占据七州!”
  苏轼怒道:“这些贼子该死!”
  云峥笑道:“这倒未必,大宋的变法已经开始了,攘外必先安内是一个根本的次序,是皇帝的意外举动破坏了文官集团的计划,是皇帝的任性造成了这一次的战乱,你也可以说是皇权想要挣脱束缚的一种表现,这些年我的精力都扑在军事上,对政务很少过问,不消说,文官集团的这次变法一定有对不住皇权的地方,所以才会有现在的麻烦。
  雁门关外的四座州城,今日不取,总有拿下来的一天,这些文官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们想在宋辽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是因为他们看透了辽国正在不断衰弱的本质。
  拖得时间越久,对大宋就越是有利,所以他们才会干出不给我派援兵的事情来,一旦我们攻占了西京四州,战事不用说就会继续下去,会直接拖垮大宋的财政,他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力量,也会烟消云散。”
第五十四章
鹦鹉螺和爱情
  战争其实就是政治的延续,云峥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难免有些苦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