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智慧(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657

  “我爹爹就是太倒霉,本来这些事情都是他张方平的,结果他被困在夔门,进不了蜀中,所以我爹爹只好勉为其难的接手这个烂摊子,不瞒云兄,我爹爹已经把家里的饭食都减少一顿了,您说说,我一个衙内,到了午后总能听见自己的肚子在咕噜噜的响,我娘见我可怜,偷偷给我几块绿豆糕,叼在嘴里还没吃下去,就被我爹爹一巴掌抽在后脑勺上,绿豆糕也飞了出去。可怜啊,都没地方说理去。”
  “赵公乃是清廉入水的好官,与民同甘共苦这是他老人家的德操,你就少说两句吧,我现在也正在为粮食发愁啊,家里好几百口子都需要吃饭啊。”
  崔达摇摇头说:“别想了,我从家里偷了几斗米打算接济一下同窗,你知道我是怎么偷出来的吗?是塞到裤裆里偷出来的,偷的次数多了,被我爹发现了,从没动过我一指头的老爹,拿竹板子狠狠地抽了我一顿,最疼我的老娘,都不帮我,就知道在一边抹眼泪。
  就想不明白了,我家是开粮店的,几斗米不算什么事情啊,我爹最后说,同窗没有米吃,宁可接济他一些钱财,都不能给米,我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
  周同阴沉着一张脸说:“这两者当然不同,大灾之年粮食就是人命,钱财不值钱,你爹爹是粮商,一定会接到牙行的通知,每天卖出去多少米都是有数的,他们都在等待常平仓的粮食卖光呢,一旦常平仓的粮食卖完,他们就会把粮食卖到一个金子价。
  你们不知道,成都府这几年都是大熟,去年的时候李元昊大肆的进攻延安府路州,绥德州,保安军路,听说那些地方的人都被西夏人掳掠一空,咱们蜀中的粮食都被运到那里去了,要不然,光是常平仓,就足够我们成都府吃两年的。”
  云峥笑笑,没有说多余的话,虽然自己的事情更加的焦急,依旧保持着一份镇定,至少在这些人面前要保持一定的风度。
  别人家自己管不着,自己唯一需要牵挂的就是家里人能不能吃饱肚子,作坊上的人能不能吃饱肚子,看到花娘焦急地看着自己,云峥哀叹一声,看来还需要管灵犀阁的那些妓子和龟公才成,这都是为了什么啊。
  送走了同窗,云峥吩咐憨牛从家里装上两袋子米,和一些腊肉,给彭蠡先生送过去,一次不能多给,给的多了,老先生就会接济了别人,让憨牛特意嘱咐老仆,这是自己人吃的,外人实在是没气力关顾了。
  回到书房刚刚坐定,花娘和陆轻盈就匆匆的走进来,陆轻盈的神色很不好看,从娘家没有借到粮食,花娘看到陆轻盈的表情,神色也黯淡了下来。
  “借不到粮食是一定的,陆翁打算把粮食留到四五月再散出去,那个时候才是最艰难的,其实成都府不缺粮食,粮食都在粮商的手里,只是人家不愿意卖,所以才会造成粮食短缺的假象,今年的夏收,秋收其实都不受影响,你看看,那些农户就比较镇定,发慌的不过是织户和城里的这些百姓而已。
  老祖宗不愿意现在借粮食是对的,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四五月份的时候买不起粮食的穷人会有饿死的,所以这一次灾难,其实不算是天灾,而应该是人祸才对。”
  花娘低着头说:“灵犀阁里的姑娘都去排队买粮,可是常平仓的粮食只卖给百姓,不卖给妓子,有的姐妹愿意拿身子换都不成。”
  云峥笑了一下说:“粮食其实有啊,没关系,过几天我会把粮食弄回来的,可能动静会有点大。”
第四十章
造反的征兆
  云家的粮食很好解决,撺掇着笑林拿着牌子去了一趟永兴军,回来的时候就带着十几车粮食,虽然那些军官的脸色就像是死了爹娘一样,但是在笑林的压榨之下,还是乖乖的低价卖给了云家一百担糙米。
  密谍司,提刑司这两个地方只要是宋人都会闭口不谈,这根本就是两座阎王殿,提刑司还好点,他们的职责是监管地方官,在大宋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
  而密谍司就没有明确的分工,这就恐怖了,也就是说密谍司的人什么都能管,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人家是一群可以直达天听的人,军中士卒若是胆敢私自粜贩军粮,那是斩立决的罪行,虽然密谍司不太管这些,如果被盯上,家里有再大的门路也不成。
  腊肉看着重新装满的粮仓,双手合十不断地向上苍祈祷,感谢,花娘带着三十担粮食回去了,虽然不多,如果节省着点吃,总能撑到下一季粮食下来。
  苍耳他们去打猎了,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他们能做的就是去远处的山里打猎,现在大雪封山,正是捡拾冻死的野兽的好机会,这一套他们已经非常的熟悉了,豆沙县的地势高,有时候也会下雪,所以他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去雪线以上捡拾野兽的尸体,这需要一定的运气和强健的体魄,好在这两样他们都不缺。
  云峥没事干就喜欢去逛街,尤其是街边的茶馆他是经常去的,从来都不用茶馆里的酱油汤,每一次用的都是自己的茶叶,凭着自己的茶香四溢,没几天功夫就在成都府的斗茶界博得了一个偌大的名头,如今只要进了茶馆,那些富足的闲人就会拱手唤一声“承奉郎!”然后过来蹭一杯云峥的清茶喝。
  掌柜的也清楚云峥的习惯,一套精美的茶具就是专门为他准备的,每天都用滚开的水烫过,等着云峥使唤,这位爷就是一位爱干净的,别人碰过的茶碗都不用,害的掌柜的特意拿出一套新烧的汝窑精品来伺候这位爷。
  斗茶,喝茶都是一种雅事,每当有人来蹭茶水喝的时候都会盯着云峥所用的茶具赞叹一番,说些什么: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之类的废话,很希望使用一下这种茶具,但是云峥面前只有一壶一杯而已,想要喝茶,只能拿自己的杯子过来倒。
  “云少兄啊,最近要少出门啊,情形不太对啊,那些穷鬼看咱们兄弟的眼神都跟狼似得,今年冬天大雪下个没完,秋蚕全部冻死了,那些人没了活计,也就没了嚼谷,现在都在饿肚子,要是起了坏心思就麻烦了。”
  云峥笑道:“穷生奸计,富涨良心啊,我们兄弟别看在这里得到点清闲,但是谁不是养活了一大家口的人,连带着还有家里的仆役丫鬟,乡邻过来借点米粮,也没有拒绝过,不要紧,我们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就好,朝廷会管好百姓的。”
  云峥的话刚刚出口,另外一个胖胖的商贾就把脑袋凑过来小声地说:“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锦江边上出了怪事,一些渔夫在锦江上打渔,结果从江里打捞上来一个石人,石头人不知道在江里沉了多少年,上面长满了水藻,那些渔夫将石头人身上的水藻去掉之后,发现上面写着两行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见这个家伙说的神秘,云峥和其余的商贾连连摇头,拱手请求这家伙快点说,这家伙美滋滋的喝着云峥倒过去的茶水,卖足了关子这才小声说:“上面的话就是杀头的话,诸位兄弟千万莫要传扬出去。”
  在众人齐齐的点头之后,这家伙才说:“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人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凉气,面色煞白,王小波,李顺这两个贼寇造反,把成都府的人都快要杀光了,这才过去了几十年啊,上点岁数的老人都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惨状,如今成都府刚刚繁华起来,又来?
  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由自主的把目光转向那些袖着手蹲在别人家屋檐下等着雇佣的穷鬼,见那些人目无表情的看着自己,不由得打个寒颤,越看越觉得这些人好像不怀好意。
  胖子商人唯恐语不惊人死不休,指着成都府的山上说:“如果只出现石头人,咱们还不用太担心,可是最近山里面冬雷阵阵,再加上乘烟观被雷劈,咱们成都府这是造了孽了啊,你看看外面的大雪,下了多少天了,十一天了,虽说一阵有,一阵没得,可是诸位哥哥,除了云小弟是新来的,我们那一个不是在成都府住了好几辈子的人?见过这么大的雪吗?”
  众人的脸开始发青,胆小点的已经开始打哆嗦了。
  “不要紧,永兴军就在左近,那些穷鬼们不敢闹事……”一个商人白着脸给众人打气。
  云峥的脸一下子垮下来了,摇着手说:“这位哥哥,千万,千万,不敢信永兴军啊,他们现在除了能表演一下傩戏,还能干什么?
  您几位都知道,小弟就是从豆沙县迁过来的,为什么迁过来,还不是因为豆沙县发生了民变,为了幼弟的安危,小弟实在是不敢留在豆沙县才搬到成都府的,您们不知道啊,乱民攻破了豆沙关,将城里的人快杀光了,小弟是团练啊,带着乡民进了豆沙关,那场景惨不堪言啊,满大街都是死人,好些妇人就赤身裸体的死在大街上,小孩子也被活活的摔死,为这个,小弟整整作了一个多月的噩梦,也大病了一场啊。两百多永兴军,去攻打贼首,死伤惨重,要不是百姓帮忙,那些永兴军的军卒屁用不顶,贼人跑光了,才伸手问我们要钱,说是犒军钱……”
  随着云峥将豆沙关的惨状一一道来的时候,满茶馆的富人再也没一个人能笑的出来,豆沙关之事这些人还是知道的,作为出入大理国的门户,只要是富商都和那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对那里的事情知道的很详细。
  民乱发生之后最倒霉的人是谁?还不是自己这些富户啊,穷人都去造反了,一想到云峥描述的景象,在和自己知道的情形一印证,大家立刻就慌了手脚。
  “小弟是年轻人,拿不了主意了,这就去向陆家的老祖宗请教拿个主意,作为族婿,他老人家不能看着小弟不管啊,咱们成都府,只有他老人家平平安安的渡过了王小波,李顺之乱,一定会有主意的。”
  云峥说完这些话,拔腿就走,扔在桌子上的铜钱连数都不数。
  云峥一走,别的富户也没心思喝茶了,垂头丧气的拱手作别,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说:“这事还真的只有请陆翁帮着大家拿个主意,兄弟这就去登门拜访。”
  云峥坐在马车里微微的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外看,果然如他所想,那些人已经步履匆匆的各回各家了,还有一些正在往城外走,骑驴的,坐车的都有。
  微微闭上了眼睛,一遍一遍的思虑这次做法的漏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露出马脚,既然那些富商们可以为富不仁,那就休怪老百姓兴风作浪了,云峥很自然地把自己算到老百姓的行列里去了,不管自己拥有了多少的钱财,他依然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老百姓。
  恐慌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现在就慢慢地等待他们发酵,成长,最后成熟结果,人的感情是脆弱的,而安全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现在拿安全感下刀子,不知道这些既得利益者能够挺到几时。
  “猴子,苍耳叔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了,刚才憨牛去灵犀阁的时候告诉我的,带回来好多猎物,夫人正在家里分门别类的安排,准备剥了皮子之后就拿炭火熏了,风干之后储备起来。”
  云峥点点头,苍耳他们走了,笑林就必须留下来守着云家的火药库,这也是笑林自己的职责,每天数一次数量是他必须要干的事情。
  云峥不觉得老百姓造反有什么不对,没饭吃了,要饿死了,不造反难道就等着活活的饿死?事情临到自己头上,云峥觉得自己会做的更加的过分。他从来就不是顺民!
  谣言往往比风传的还要快,当云峥去彭蠡先生那里转了一圈,探望了一下老人家,回到家的时候,笑林已经全副武装了,作为密谍,他必须探查到整个事件的根源,这非常的重要。
  造反的几个兆头已经完全具备了,石人,箴言,灾荒,如今的成都府在他看来已经危如累卵,一想到王小波和李顺,他心里就惶急的厉害,蜀中人有造反的传统。
  “事情急转直下,万分危急,我已经把信息传递出去了,这些天你切记,切记不要出乱子,密谍会横行成都,能不出家门就不要出门。”
  笑林嘱咐了云峥两句,就匆匆的出了云家的大门……
第四十一章
最后的一根稻草
  陆翁要求云家人全部搬到他家的桃林别院里去住,彭蠡先生也要求云峥快快躲到锦江书院里来,都被云峥一一谢绝了,借口就是自己需要照顾的人很多,不能一走了之,理由非常地高尚。
  大雪只要多下一天,危机就变得危急一分,对大雪没有多少经验的成都人忽然发现,雪停之后才是大麻烦,太阳在猛烈地照射,大地上却越发的寒冷,等到冷雾起来之后,成都府冻死人的事件就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冻死的人其实不多,大部分都是些无家可归者,可是一大早衙役们拖着板车从街头巷尾往板车上扔尸体的情形,看的人心里发寒。
  等到官府发现这样的事情会刺激到更多人,改成临晨捡死尸的时候,为时已晚,整个成都府都笼罩在恐惧的阴云之中。
  “开始死人了!”笑林的脸比外面的寒雾还要阴冷几分。
  “这其实不严重吧,我看过地方志,成都府每年都有寒雾降临,起寒雾的时候总会冻死人的,比如前年就有僵尸一十六具。”
  云峥把一碗热粥递给笑林,还吩咐腊肉给笑林重新那一双足够厚的靴子来,这家伙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七八天的时间,一双鞋子就跑的稀烂,黝黑的脚上都已经起了冻疮。
  笑林喝完了热粥,呻吟一声,从墙角拎过来一坛子酒,往粥碗里倒了一碗,一仰脖子就喝的干干净净,放下碗疑惑的对云铮说:“很奇怪,这一次的祸乱也不知道是谁在引导,我一路追查,总是找不到线索,那个捞石人上来的渔夫,竟然没有人见过,没有人记得石人从江里捞上来的场景,但是每一个见过石人的渔夫都信誓旦旦的说确实有这样的一个人,而且十个人嘴里能说出十种样子,山里面的冬雷,也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后面接踵而来的大雪将所有的痕迹遮掩的无影无踪。
  贫道估计这些人都是心怀不轨者,如今已然潜伏起来,等待事情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之后再振臂一挥立时从者就会蜂拥而至。
  今年已经冻死百十人了,咱们知道这是寒雾造的孽,可是百姓不知道他们会以为是饿死的,官府其实已经给这些人发放了一点粮食,有的人冻死了,身边的粮食袋子里还有粮食。恐慌,现在成都府最大的问题就是恐慌。”
  腊肉给笑林拿来了棉靴子,笑林捧在手里长叹一口气,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这些天无休止的操劳,已经把他累坏了。
  腊肉抬头看着自家少爷担忧地问道:“成都府会不会出现民乱啊少爷,咱家刚刚稳定下来,要是发生民乱,抢走咱家的粮食,那些妇人都会饿死的。”
  云峥歉疚的看着腊肉说:“不会的,不会的啊,如果那些商人的心真的是铁石做的那就让民乱早点到来吧,钱多只能证明你富足,不能说明你可以罔顾他人生死。”
  腊肉听不懂云峥的话,很迷惑的去了陆轻盈那里,准备问问夫人是不是明白少爷说的话,云铮再一次走进了寒雾之中,手刚刚伸出去,就冰寒彻骨,这样的寒雾以前在豆沙寨遇到过,至今还记得自己抱着云二裹着破被子发抖的场景。
  艰难的摇摇头,中国的百姓其实是最善良的,也是最勤劳的,只要有口饭吃就会对统治者感激不尽,这场灾难远远达不到造反的程度,因为没有农民加入,他们去年的收成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害,所以家中的粮食勉强够他吃到下一个产粮的季节。
  没有农民参与的造反,是成不了事情的,云峥这一次只想造一个假象逼迫官府和富商开始卖粮食,现在看起来,这些人的心比云峥预料的要硬的多,如果没有进一步的逼迫,他们不会有任何松动的。
  成都府有卖火油的,贫苦人家都是拿来点灯用的,油烟极大,云家也有,是工坊里的用的,榨取香料的时候做成火把,非常的耐烧。
  云峥将这些黑色的液体蒸馏之后,得到了七八瓶子淡黄色的液体,说不上是汽油还是煤油,总之,云峥知道一点,这东西点着之后不用沙子根本就点不着。
  延时装置难不住云峥,香头遇到硝石的时候就会有明亮的火焰生成,六个时辰是极限……
  张家卖的粮食里开始参杂沙子了,这是浩二告诉云峥的,他家的粮食库房里已经有好多的粮食掺杂好了沙子,寒雾退去之后就打算开始做买卖。
  本来心中还有愧疚的云峥听到这些话之后,仅有的一点愧疚立刻就消失了……
  于是张家的粮库开始着火了,火焰非常的大,从开始发现烟雾到火势变大的时候,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而着火的时间就在张家打算开门营业的时间。
  粮食不能被火烧掉啊,挤在张家店铺外面的百姓拎着各色的容器开始救火,人多力量大,火被扑灭了,张家人感激不尽,掌柜的正准备说两句感谢的话,一个壮汉走出来,用自己的木桶装了满满一桶夹杂着烧焦的糙米的粮食对莫名其妙的掌柜说:“您不用感谢,既然是老子们救了你家的粮仓,老子拿走一桶米不算占你便宜。”
  说完之后扭身就走,掌柜的刚要阻拦,就发现刚才还在帮着自己救活的百姓,都在兴高采烈地装米,每个人都说这是自己救火的酬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