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822

  “唉,娘倒是想去,可是明天龙虎大法师就要进宗正府替人家做法事。我们都进不去。不过今天啊,那个龙虎大法师也是在敷衍了事,请来的南方离火就那么一丢丢,剩下的就用炭火充数,还不是看见我们给的钱少吗?这些道士都是见钱眼看的货色,一身的好本事不知道造富万民……”
  听母亲没机会去烤火了,铁心源的心立刻就放下来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吃起来最是鲜香,如果里面再放点虾皮蘸着醋吃就更好了。
  “火烧旺地啊,宗正府在东京横行霸道的,那些道士还为虎作伥,你看着,等明日龙虎大法师用火把宗正府烧上一遍之后,人家的人丁,福运就更加的强了。”
  嘴里咬着饺子的铁心源含糊地问道:“怎么烧?用火把整个宗正府都烧一遍吗?”
  “是啊,那些火很奇怪的,只烧污秽的东西,却不会烧到家什,还有一股子酒香。”
  这就明白了,那个道士竟然弄出来了酒精,只是把酒精的作用给弄混了,那家伙如果知道酒精有消炎降温的作用,一定舍不得拿酒精来点火。
  大宋社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后世才有的东西铁心源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这是一个商业大繁荣,求道之心泛滥的时代,道士们在丹药炉子里弄出点稀奇东西是非常有可能的。
  只是很多时候他们不了解自己弄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用,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流行,时间长了之后就逐渐被人遗忘掉,各种书籍上也没有关于那些东西的记载。
  王柔花见儿子低着头吃饺子不说话,叹息一声道:“明天东京城可热闹了,你如果在家里闷得慌,就去教军场看杨大郎能不能夺取魁首,只是一定要请包子护着你。”
  铁心源笑道:“孩儿正有此心,明天的东京城恐怕将是最火热的一天。”
第一二三章
最长的一天(1)
  早上起来的时候,天上一丝丝的白云都没有,或许是龙虎大法师借来的离火真的起作用了,太阳暖暖的照在人身上,非常的舒坦。
  铁心源今天换上了一套很适合跑路的衣服,同时,衣衫里面也塞满了小弩,吹箭之类防身器械。
  出门就看见包子蹲在自家的对面,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
  “天没亮我就来了,你娘出门的时候看见我了,要我把你全须全影的晚上带回来。”包子见到铁心源就大声的嚷嚷。
  “想要我请你吃饭就闭嘴,用不着说的那么好听,我们去小花家的馄饨摊子吃馄饨。”
  包子听到去吃馄饨有些不乐意了,他从不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认为那东西根本就吃不饱,大块的夹肉炊饼或者胡饼最合他的胃口,他可以一口气吃十个一口水不喝。
  两三个月没见小花了,这个小丫头似乎一夜之间就长高了,原来扁扁平平的身子似乎也开始变得圆润了,就是脑袋上的黄头发变化不大。
  小丫头见了铁心源一句话都不说,只是大碗里的馄饨还是比别人碗里的多很多,这让包子看小丫头很不顺眼。
  “三天后我就要进三槐堂读书去了,可能很少有机会回家了。”
  铁心源吃了一个馄饨笑着对小花道。
  “我知道,听铜子说过了,你要去全东京最有名的蒙学去读书。”
  小花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双手揪着围裙快要把它给撕烂了。
  “我只要不上学,就会来你这里吃馄饨,别的地方的馄饨吃起来总不对胃口。”
  小花立刻就高兴起来,连连点着头道:“是啊,是啊,你不喜欢吃葱,你吃的馄饨里面我从来都不放葱。”
  包子咬开自己的馄饨,只看到葱没看到肉,如果不是因为这顿饭是铁心源请的,他早就把碗扣到小花脸上去了。
  奸商做的没心肝的生意,竟然有脸到处显摆。
  为了不让小花的心意白费,铁心源硬是吃了两大碗馄饨,至于包子,他一口气将小花家的馄饨吃的干干净净,到了最后,他摸着肚子还抱怨说自己只吃了一个半饱。
  告别小花之后,铁心源在牛三怕家的胡饼铺子里又给包子买了一个加满了肉的大饼,才让这个家伙彻底的闭上了嘴巴。
  全东京的人似乎都在向教军场涌过去,有些人手里还握着小册子,神情却非常的不好看,看谁都没有好眼神。
  前两天发生的事情让这里的好多人都损失惨重,押了重注的家伙,不是昏迷不醒,就是死的不明不白,要不然就是缩在开封府里不敢出来。
  这哪里是拳脚高明的英雄好汉,简直就是胆小如鼠的败类。
  赌场同样损失惨重,没有开赌就赚不到钱,赌盘没有开启,上面的一半选手就已经没了,这让他们前期投入的钱财就像是丢进水里一般。
  巧儿今天是一个商贾,一个专门贩卖甘蔗的商贾,只要看他身后那一大车甘蔗就明白这家伙这一回算是下血本了。
  水珠儿坐在甘蔗车的顶上,手里抱着一节甘蔗吃的极为霸气,先是一口口的撕咬掉甘蔗坚硬的外皮,等甘蔗露出淡黄色的芯子了,这才狮子摆头一般的咬下一截子,嚼的咯吱咯吱的。
  大人还无所谓,但是水珠儿嚣张的吃法对小孩子就有致命的诱惑力。
  看到铁心源,巧儿闪过那些来买甘蔗的人,将一根两尺长的粗壮甘蔗递给了他,然后就忙着去卖甘蔗了。
  这家伙卖的甘蔗价格很低,几乎与集市上卖的是一个价格,这在教军场可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只要有人问过价格之后,都会扛上一根甘蔗离开。
  包子怀里抱着两根甘蔗,他吃甘蔗不剥皮,直接一口一口的咬着吃,他的嘴巴和榨汁机的效果一样,留下汁水,丢掉渣滓。
  铁心源的甘蔗没办法吃,里面塞着一根空心的管子,只要扒拉开甘蔗节这根甘蔗就能充当吹箭的管子用。
  巧儿已经很贴心的在里面填装了一枚带着小尾翼的竹刺……
  直到现在铁心源才明白巧儿为什么会闲着没事干去卖甘蔗了,而且还卖的那么便宜。
  当无数人都在大嚼甘蔗的时候,突然有选手倒霉了,你能知道一根小小的竹刺是从哪根甘蔗里面飞出来的吗?
  看到铁狮子从人群里艰难的挤过来的时候,铁心源犹豫了两次,最终还是放下了手里的甘蔗,像别的东京人一样,高声为他欢呼,为他鼓掌。
  都说英雄是无畏的,铁狮子就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一种特质。
  他脸上的红肿还没有消散,脖颈上围着的白布上依旧有暗红色的血渍,裸露在外面的胳膊上,依旧还有一个鸡蛋大小的鼓包,估计在他灯笼裤的下面,腿上的鼓包也没有消散。
  熟铜棍握在手心,俩柄黑黝黝的铁锤被厚厚的牛皮束缚在背后,他是今日里,唯一一个没有穿甲胄的武举!
  铁心源没有从他脸上看到沮丧,或者悲愤的神情,只是一步步的走向阻拦人群的那道栅栏,拍拍栅栏之后,就被栅栏边上的兵丁放了进去。
  杨怀玉骑在一匹巨大的黑马上面,人和战马都披着重甲,一柄长长的马槊横在鞍鞯的铁过梁上,戴着面具看不清楚脸,猩红色的披风底下鼓鼓囊囊的不知道放着什么东西。
  曹芳掀开面甲,喋喋不休的对杨怀玉说着话,传说中长得乌漆吗黑的呼延寿却出人意外的是一个俊秀的小白脸,战马两侧悬挂着一对铁鞭,身着一套鳞甲,被一条虎头腰带紧紧地束着腰身,卖相很不错。
  身上背着一张大弓的人就是林焦川,和其余几位将门虎子比起来,他就显得有些猥琐,眼珠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向两边扫射,看样子是在防备突如其来的袭击。
  高台中间空荡荡的,只有高台边缘站立着十余位全身武备的军官,每人都披着披风,站在那里如同泥雕木塑的人一般。
  这些人对东京百姓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一旦官家出巡的时候,就是这群人护卫在左右的,只是今日里没有握着金瓜之类的依仗罢了。
  台子中间有一把红色的椅子,距离和后面的那些椅子有些远,谁都弄不清楚中间那张孤独的椅子会被谁坐在屁股下面。
  整个教军场严肃的只是中间的哪一个小圈子,至于教军场别的地方,大宋人早就把它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这里挑篮叫卖的人大部分都是军人,像巧儿那样的百姓简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眼看着日头已经升高了,高台上的椅子已经逐渐被肥的瘦的各种各样的屁股占领,唯独中间的那张椅子上依旧空荡荡的。
  在教军场的左侧,被一群侍卫紧紧包围着的王渐轻声的问身边的一位蓝衣人。
  “官家,您真的不想上去看吗?”
  白龙鱼服的赵祯笑眯眯的道:“总在上面看没意思,这一次我们从下面看,说不定别有一番风趣。时间不早了,告诉庞籍,可以开始了。”
  王渐小声的答应一声,一个布衣打扮的壮汉就挤开人群在一片咒骂声中出去了。
  不大工夫,低沉的号角声就响彻教军场,一队队盔明甲亮的步卒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栅栏。
  第一次铁心源从大宋军队身上感受到了军队特有的那股子肃杀气。
  战鼓咚咚作响,教军场顿时就变得肃静了下来,那些步卒挺着手里的铁枪,齐齐的呐喊了三声——杀,杀,杀!
  呐喊声惊得站在最前面的百姓连连后退,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骚乱,只有像包子这样的猛人才能在人群中岿然不动。
  因为骑在包子的脖子上,铁心源的视线极好,把眼珠子转的滴溜溜的,查看今日教军场的态势。
  今日当兵的似乎比百姓还要多,尤其是教军场的左侧,更是被军兵围得严严实实的,只有不多的一点百姓挤在那里探着头观望。
  赵祯饶有兴趣的四处观望着,能这样被人群夹在里面,对他来说比较新鲜。
  猛地看见了鹤立鸡群一般的铁心源,就指着那家伙对王渐道:“那小子也来了,对,就是手里拿着甘蔗啃的那个小子,他从哪里找来那样的一条壮汉?”
  王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忙对皇帝道:“官家,他骑着的那个壮汉,就是一个光知道吃的傻子,皇城街这一带的人没人不知道他,说起来这也是陛下您教化有道。人人都怜悯那个傻大个,但凡是家里有点需要出力气的活计,都会去找这个大个子,这才让这个傻大个长到现在。铁心源没有父亲,又想来看武举,自然只能雇佣这个傻大个当坐骑,您看啊,一个猴精骑在大牯牛的脖子上,怎么看怎么好笑。”
  赵祯没心思听高台上的官员念自己颁布的圣旨,被王渐的一番话给逗得大笑。
  “那个八音盒真是出自他的手吗?”赵祯笑吟吟的问道。
  “奴婢遣人弄坏了公主殿下的八音盒,是铁心源亲手修好的,这就说明,这个八音盒即便不是出自他手,也和他有莫大的关联,奴婢正在追查中。”
  赵祯摆摆手道:“不必追查,朕不是怀疑他送八音盒给公主有什么阴暗的心思,只是奇怪,那个八音盒发出的音阶与朕熟悉的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完全不同……”
第一二四章
最长的一天(2)
  赵祯在侍卫找来的椅子上坐下,滔滔不绝的向王渐说起八音,却对近在咫尺的将要开始的武举漠不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