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822

  铁心源也在为这些问题烦恼。
  他知道宋人的特性,他们就像是一颗随风飘动的蒲公英,落在哪里,就能在那里扎根发芽。
  如果自己要立规矩,现在自然是最好的时候,一旦约定成俗的乡规民约出现,自己发布的政令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乡规民约只是最简单,最利己的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在很多时候是和国法是相悖的。
  抬头瞅瞅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各种形状的都有,他不由得再次叹了一口气。
  李巧正在和水儿,火儿商量要不要在瀑布上挂一架飞轮,好带动水磨,夯锤一类的东西,加快清香谷的功业步伐。
  阿大阿二来到山谷之后就成了闭嘴葫芦,一个身子带着两颗脑袋四只眼睛,三天来走遍了清香谷,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就是不说话。
  至于包子,到现在还不停的往嘴里塞酸涩的杏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吃下去的。
  而泽玛好奇的站在包子面前,只要包子吃完一颗杏子,她就往包子的手里再放一颗,估计是在研究包子到底能吃多少的酸杏……
  尉迟雷看着远山,似乎在酝酿一幅新的画作,至于尉迟灼灼则握着一支笔不停的打着瞌睡,也不知道她昨天晚上干了什么。
  铁一带着他的三个兄弟,标枪一般的站在窗户边上,这种时候他们更是一言不发。
  于是,铁心源决定散会。
  “族长,天气转凉了,又到了商队频繁出没的时候了,我们这个月还没有出去抢劫过一次。虽然我们的粮食很多,可是,这样下去,终究会坐吃山空的,不如,就让我和拉赫曼出去为山谷筹粮吧!”
  铁三百终于开口说话了。
  铁心源正要阻止他们在这个时候除去抢粮,毕竟山谷里面如今千头万绪的还没有安稳,不宜树敌太多。
  李巧,和火儿,水儿以及玲儿这群人先跳了起来,争先恐后的向铁心源请命准备出去抢劫……
  还说这是他们从小就有的志向!
  他们一开抢,整间屋子就乱了。
  铁心源已经懒得去维持什么秩序,既然他们想要去抢劫,那就去吧,在西域,抢劫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一群人乱哄哄的跑出去之后,阿大才笑眯眯的道:“我们没人懂得内政之道,我学的是帝王术,屠龙术,师父没教过我们兄弟如何管理内政!”
  尉迟雷跟着笑道:“以前这些事都是我大哥在处理,我大哥战死之后,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内政需要处理了,所以我也不会。”
  泽玛发现屋子里气氛怪异,在铁心源阴冷的目光中战战兢兢的贴着墙根溜走了。
  至于尉迟灼灼,则在一张纸上奋笔疾书,似乎一副才思泉涌的模样。
  “奶奶的,到头来,老子身边全是一群棒槌啊!”
  铁心源双拳砸在桌子上愤怒的吼道!
  真正算起来,整个清香谷唯有自己一个人曾经经受过大宋官场最正统的教育。
  他也直到此刻才发现自己当年进户部当实习生员的时候实在是没有用一点点的心啊。
  会写一手漂亮的公文有个屁用!
  现在需要的是能制定规章制度的人,而不是做官样文章的蠢货!
  孟元直以前总是左一个大头巾,右一个大头巾的称呼那些文官,如今,铁心源这里最缺的就是一个大头巾,哪怕有一个经年老吏也成。
  中午的时候,铁心源和母亲坐在一起吃饭,喝了一碗粥之后,铁心源就丢下饭碗,不想再吃了。
  听说儿子早上开了一个非常不成功的会议之后,王柔花就停下筷子道:“随着孟元直家眷一起过来的还有王家的几个旁枝,不知他们合不合用。”
  铁心源摇摇头道:“舅爷不会把真正的王家子弟派来西域的,估计过来的人,最多是几个不得志的远房子弟,好儿在三槐堂上学的时候见过一些,不算什么人才。”
  王柔花又给铁心源装了一碗粥道:“既然没有办法,那就顺其自然好了。
  宋人和西域人总要磨合的,就像两只刺猬在寒冷的日子里总能找到一个既不会刺伤对方,又能相互温暖的法子。
  我们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保护,引导他们逐渐变得富裕就足够了。
  至于其余的事情,还不是你这个族长一言而决?合你胃口的就赞成,就保留,不合你胃口的就反对,就禁止,娘听你祖爷爷说,开国太祖就是这么干的。”
  铁心源放下饭碗皱眉道:“家天下?”
  王柔花吃了一口咸菜笑道:“这个山谷本来就是咱家的,我儿言出法随,有什么不成的?”
  “家天下一般都不会太长久!”
  王柔花笑道:“你才十七岁,怎么就开始考虑子孙了?娘当年可没有你现在想的那么远。做生意嘛,合适的生意就做,不合适的就不做,那些人想要在山谷里开铺子,那就让他们去开,能养活自己也是好事,他们能赚几个钱?得过且过没有什么不好,将来再慢慢的补足就是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说了算!”
  铁心源没有想到母亲竟然会说出一长串这么睿智的话来,想想也是,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天知道中间会有什么风云突变,这时候想的太远还真的没有多大的作用。
第十章
泽玛出山
  那些随着王柔花从横山过来的人流民,经过一个栽种季节的养息,多少有了点家底。
  而那些随着王柔花从金城县过来的饥民,则是处在一种严重的赤贫状况之中。
  他们除了两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过来之外,没有带来任何的财富。
  清香谷在猛然间增加了一倍的人口,所以,富裕的清香谷立刻就回到了一个贫穷的状态。
  即便是王柔花,现在也只能跟着儿子一起喝粥,至少,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到明年夏收。
  养活三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开支,如果不是因为粮食还算是够吃,铁心源会更加的烦恼。
  抢劫就是一个财富原始积累的一个过程。
  于是,在哈密之地,没有一个地方对商队来说是安全的,不论他们是在夜晚行走,还是在地沟里行走,哪怕他们在夜晚摸着黑在地沟里行走,总会遇到强盗。
  经过短短的一个月的相互厮杀摸索,商贾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貌似安全的商道。
  只要沿着天山路下来,沿着哈密河一直向大雪山城的方向走,最后沿着大湖折返向西穿过一大片茂密的胡杨林就能安全的重新回到戈壁上。
  这让商队的旅程一下子增加了三百里。
  戈壁上的商队是禁绝不了的,不论是遇到天灾还是人祸都无法让商队停下自己的脚步。
  每个部族都知道,如果商队真的完全停止运行了,那么,戈壁上,沙漠里的无数部族会因为没有办法交换物资而消失。
  有的部族生产盐,有的部族有牛羊,有的部族有粮食,有的部族有陶器,只有互通有无才能让所有的部族什么都不缺,离开了交换,后果会非常的严重。
  这样的商队铁心源自然不会去触碰的,只要是在戈壁上生活的种族都不会去碰他们。
  即便是以前的马贼,在遇到这样的商队的时候,也会乖乖的拿出自己的东西和商队进行交换,只不过价格会低很多罢了。
  这种商队只随意也会逃避,最大的原因就是这里的盗匪会收什么买路钱。
  他们甚至还有一首歌谣叫做——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天知道大戈壁上的道路为什么会是他们开拓的,难道不该是商队常累月踩踏出来的吗?
  最过分的是这里的树看看都有好几百了,如何能是他们栽种的?
  于是厮杀自然难以避免,打败的一方自然只好乖乖的交钱,一般情况下,商队都打不过强盗。
  只有一种商队无论如何都不会妥协,他们不会和强盗有任何的妥协,只要遇到了,双方只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这种商队一般走的都是远途,目标不是契丹,就是西夏,甚至是大宋,或者是从这三个地方回去的商队。
  他们的牵着的骆驼背上装满了最珍贵的货物,从西方去东方的香料和宝石,以及从东方带去西方的茶叶和丝绸。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强盗们都不会对这样的商队手下留情,把这样的商队上下全部杀光,也不会对沙漠戈壁上的种族有任何的威胁。
  这种行商利润极度的丰厚,哪怕十次行商,有一次成功他们依旧可以赚到很多的钱。
  八月的戈壁上天高气爽,只要天上有月亮,即便是夜晚也可以继续行走,这是一年中,最适合行商的好日子,只是,强盗也很多。
  铁心源有意识的让那些普通商队在自己的辖区之内走更多的路,就可以让这些商队在辖区停留的更久,同时也能让自己辖区的百姓可以低价换到更多的物资。
  抢劫是一件很枯燥,很无聊,甚至很残酷的事情,不论是李巧还是,火儿,水儿,玲儿,甚至铁蛋,都只是单纯的喜欢抢劫的威风,而不在意抢劫了多少物资钱财,在看遍了西域人贫穷的本质之后,也就没了欺负那些可怜虫的意思。
  铁心源也不允许他们再继续出去了,收到的买路钱还不如他们施舍出去的多。
  李巧他们也看的很清楚,与其辛辛苦苦的在戈壁上抢劫那些可怜的普通商队,不如留在山谷里干点自己愿意干的事情。
  铁心源坐在水车的一条悬臂上充当配重石缓缓上升,李巧待在另一边用绞盘把偏重的水车轮毂拉下来,火儿趁机在卯榫口子上装好另外一条悬臂,等两边悬臂的配重合适之后李巧取过肩头搭着的毛巾擦一把脸上的汗水朝铁心源笑道:“源哥儿,你看过我闺女了吗?”
  铁心源吐掉嘴里的西瓜子点头道:“看过了,孩子们漂亮,像卓玛多过像你!”
  “没问题吧?”
  “天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