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822

  这样的经历和大食人非常的相似。
  远古时期,对太阳、月亮、星星的迷信与崇拜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曾经有过的现象。
  而在沙漠,对月亮的崇拜就更为突出。安拉将《古兰经》降示给圣人穆罕默德后,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
  那里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遂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将新月初生作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
  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
  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月亮是变化无常的,因此,这个崇拜月亮的宗教自然也是变化无常的……
  好在铁心源控制西域的方式不止一种!
  相比变化无常的人性,他更加愿意相信那些可以实实在在控制的东西。
  如果可能,铁心源甚至想给戈壁上的每一块石头上刻上清香国的字样,给地上跑的每一种动物的屁股上,烙上清香国的印章!
  沼泽,这两个字眼一听就不是一个好去处,更不是一个美好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为了躲避危险,短时间里躲在沼泽中确实没有什么关系,即便有损失,草头鞑靼人也能损失的起。
  如果长时间的留在沼泽地里,即便草头鞑靼人再清楚沼泽里的道路,他们手中的牛羊也没有办法长期坚持。
  纵横数百里,苍苍茫茫,渺无际涯的沼泽地,草丛河沟交错,淤黑色的积水散发出腥臭气味,有些甚至在散发沼气,腐草结成的表面十分松软,泥泞不堪,在郁郁葱葱的青草之下,是满布机关陷阱的大泥潭,行人只要稍一不慎,失足其间,就会陷于灭顶之灾。
  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沼泽中的水多数是黑色的污水,不论人畜在饮用之后立刻就会发病,且无法治愈。
  最恐怖的是沼泽中的茅草,它们大多长着坚硬的毛刺,一旦划伤在污水中行走的人畜,皮肤就会溃烂,人畜同样如此!
  铁心源同意了尉迟文进军河曲的计划,却没有同意他往沼泽里派兵的建议。
  这个傻小子以为只要给钱,那些悍卒就会不要命的往沼泽里钻。
  他忘记了,人赚钱是为了享受,如果老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赚钱。
  雇佣兵们永远都不会打没有希望的战争!
  五月的倒淌河河曲寒气逼人,脚下是雪水融化之后浸润过的土地,表面的一层冻土已经融化了,一尺厚的泥浆让战马行动的极为艰难。
  铁心源来到了河曲!
  他站在高处看见了那些草头鞑靼人,他们并没有深入沼泽,更多的是向铁心源表明一种态度。
  深入沼泽的代价他们付不起,同样的,他们也没有那个勇气直接从沼泽中走到对面去……
  孟元直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一群人。
  而铁心源却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满怀着对新世界的向往,真的走出了三百里沼泽。
  如果这群人真的向沼泽深处走去,并且走出了这片沼泽,铁心源发誓,自己以后一定离这群人远远地,后世的那群人最后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有多么的厉害他是知道的。
  既然这群人没有这个勇气,那么,铁心源就有一万种办法让他们屈服,投降,最后跪拜在自己的脚下!
  孟元直认为大军只能困住这些人十天,最多十天,否则哈密那边的局面就要变坏。
  喀喇汗和回鹘王的大战已经到了尾声,这六千由宋人和吐蕃人组成的雇佣大军应该火速回防哈密。
  看着孟元直那双焦灼的眼睛,又看看阴沉的天空,铁心源答应了他的建议,他不认为那些草头鞑靼人能在凄风苦雨中坚持十天!
  他甚至认为,只要在这里留下两千人,就足够将草头鞑靼人死死的钉在沼泽里。
  他甚至希望孟元直带着三千悍卒以及那群文官们先走,自己和张通等人留下来看最后的结果。
  孟元直拒绝了铁心源的建议,咬着牙准备在河曲继续停留十天。
  河曲之地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只是阴云满天,转瞬间大雨就哗啦啦的倾泻了下来。
  沼泽地里的水位迅速的上涨,铁心源不得不下令全军向山上转移。
  坐在山顶的帐篷里,欧阳修烤着火,瞅着帐篷外面的大雨道:“太残酷了。”
  苏轼脸上没了平日里没心没肺的傻笑,将手探出帐篷,接了一些雨水回来,觉得手被雨水敲打的很痛,低头看手中雨水的时候,赫然发现手心里居然还有几颗豌豆大小的冰雹。
  然后就听见冰雹敲打在牛皮帐篷上发出擂鼓一般的响声。
  他努力的转过头,觉得自己的脖子如同生涩的门轴一样嘎支支作响,看着自己的先生道:“草头鞑靼人完蛋了。”
  “他们不会完蛋!”
  铁心源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只见铁心源举着一把伞从外面走了进来,冲着欧阳修笑道:“先生这里不安全,还是跟学生一起去中军大帐吧。”
  欧阳修摇摇头道:“这就是你说的西域模样的征服?”
  铁心源笑道:“他们不会有事的,冰雹这种东西在中原很罕见,但是啊,在倒淌河一带,六月里发生冰雹这算不得什么,有经验的牧人从昨日起,就知道今日会有冰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往往很有用。”
  苏轼呐呐的插言道:“我们就不能放过他们这一遭吗?他们快要死了……”
  铁心源郑重的看着苏轼忽然笑道:“没有坚持和勇气的民族只能给别人当奴隶!”
第四十一章
这是来自草原的问候
  郑重过后就忽然发笑,这让郑重的气氛立刻荡然无存!
  苏轼张嘴说了一句什么话,众人却听得很不清楚,真正狂暴的冰雹来了,将牛皮帐篷敲打的震耳欲聋。
  披着铠甲的清香谷武士走进来了七八个人,他们的手上抬着另外一顶帐篷。
  很快,牛皮帐篷里面又多了一层帐篷。
  老天发威的时候谁都别想说话……
  因此,帐篷里的几个人都闭上了嘴巴,不约而同的将手探向了火盆。
  帐篷外面的冰雹已经从豌豆大小变成了鸽子蛋大小,掉在地上胡乱的蹦跶,最后堆积在一起很快就铺满了大地。
  冰冷的空气席卷着潮湿的水汽冲进了帐篷,就连火盆里面的火苗都似乎窒息了一下,然后才重新燃烧起来。
  一颗特别大的冰雹一口气砸穿了两道牛皮帐篷,落在清香谷武士高举的盾牌上摔得粉碎,乱飞的冰沫子钻进了铁心源的脖领子,他好像没有知觉一般的继续探着手烤火。
  另外一颗冰雹从圆盾的缝隙里漏了下来,就砸在欧阳修脚下的草地上,跳弹了两下消解了所有动能。
  欧阳修探出手捡起那颗冰雹,张大了嘴巴吞了下去,寒冰入腹,这让他极为痛苦。
  最后痛苦的嘶嚎了一声,用力的锤了胸口两下,似乎才变得舒坦一些。
  冰雹这种天灾注定是不能持久的,半炷香之后,天上不再下冰雹了,连雨水似乎都停了下来。
  刚刚蕴含了冰雹的那片阴云,似乎拧干了所有水份,灰溜溜的顺着山尖飘走了,而后,艳阳再一次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上。
  “草头鞑靼应该已经屈服了吧?”欧阳修淡淡的问道。
  铁心源点点头道:“应该屈服了,这样的天气底下,继续留在沼泽地里,恐怕有灭族之忧。”
  “你说他们有应对的法子?”
  “那是对大雨,谁都没想到最后会有鸡蛋大小的冰雹砸下来……”
  欧阳修痛苦的呻吟一声道:“大军征伐自然是君主的责任,四海抚民,却是我这个文官首领的责任,大王以为然否?”
  铁心源笑道:“解除草头鞑靼的武装之后,他们自然归先生调遣安排。”
  “那好,请大王给老夫留下一千兵卒,一员悍将,您自己立刻回哈密吧。如此微妙的局势下,大王不宜在外。”
  铁心源起身施礼道:“一切有劳先生!”
  说完之后就扬长而去。
  苏轼浑身颤抖着指着铁心源远去的背影对先生道:“如此视人命如草芥的屠夫,先生为何不当面指责?”
  欧阳修笑道:“如何指责?指责什么?大宋南征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老夫记得你好像喝醉了,还为将要凯旋的将士们写了好几首诗。怎么轮到哈密清香国的时候你就这么愤慨?”
  “王师……”
  苏轼吐出两个字之后,就戛然而止,因为他发现,自己在这里的王师只能是哈密清香国。
  大地上铺满了冰雹,铁心源自然需要重新披上厚厚的裘皮。
  站在被冰雹反射的极为刺眼的阳光下,他看见沼泽地里,正有一支长长的队伍缓缓地从沼泽深处走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