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822

  低头看看城下,铁心源就彻底的糊涂了。
  战事果然不是很激烈,至少不如母亲说的那样严重,攻城的回鹘人只有百十个,武器也非常的简单,除了刀枪之外就剩下弓箭,眼见铁心源出现在城头上,握着弓箭的回鹘人一起以铁心源为目标张弓搭箭。
  铁心源不是很在意,这些人应该没机会射出手里的箭,果然,城头的武士们更加密集的箭雨抢先落下,顿时就射翻了好几个。
  从他们防御的速度来看,这些人算不上精锐的战士,铁心源不明白阿大和这些消耗纠缠的意义何在。
  铁一大踏步的从城墙的另一边走过来,将塔盾竖在铁心源的身前,用力的拍拍胸口,又朝城外晃一下小拇指,脸上却满是责怪之意。
  铁心源笑道:“不是不放心你们,战争开始了,我这个大王不露面不好。”
  阿大笑道:“这还算不得战争,最多只能算是骚扰,老夫人只是埋怨你留在外面的时间太长了,准备在清香谷树立一只望君归。”
  铁心源瞅瞅城墙下那群举着盾牌挡箭的回鹘人道:“这种烈度的攻城,他们到底图什么?那个辛巴又是怎么回事?”
  阿大嘿嘿笑道:“辛巴就是一个笑话,没胆子找杀死他父兄的喀喇汗,被我们坑了之后,他就竖起大旗招兵买马,和我们死磕了。”
  “听说他是孤身一人,他哪来的钱财招兵买马?”
  “傀儡而已,城外的有钱人们派出自己的武士和奴仆帮他作战,其实就是希望能给我们一些压力,能放他们平安的离开。”
  “这么一点人你们就没想过出城找他们算账?”
  “不用,他们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如果需要我带上两千人出关,就能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只是为了挽回咱们清香谷的口碑,这才容忍他们活到现在。嘿嘿,喀喇汗的大军已经快要来了,这群人正在天山路上的另一个出口学我们修建城墙呢。我准备等喀喇汗的大军到来的时候,再跟他们收税,这一次老子不暗夺,要明抢!”
  铁心源站在城头很显眼,却没有一个回鹘人再朝他放箭,而是举着盾牌把自己遮挡的如同乌龟一样的缓缓撤离了战场。
  很快,地上就只剩下乱七八糟的倒伏着十几具尸体。
  铁心源不解地问道:“每天都来吗?”
  阿大笑道:“每天都来,每天都留下几具尸体然后撤离,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有什么诡计,派出斥候搜遍了这两边的悬崖,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后来让斥候深入天山路,才发现他们正在修建城池,派这些人过来,就是为了拖住我们,防止我们派兵过去攻打他们。”
  “这样拖着不好,快点解决这里的战事吧,喀喇汗一旦到来,我们需要全心全意的对付他们。哈密城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天知道什么时候炸开,我们经不起消耗。”
  阿大点头道:“那就让他们把辛巴的人头送来,然后再商量收他们多少税的事情。”
  看军卒们打扫战场很无聊,铁心源慰问了一番青塘武士,就下了城墙。
  有些事他需要铁一再给他讲述一遍。
  这样做不是不信任阿大,而是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免得铁心源以后偏听偏信。
  城外的回鹘人真的算不了什么威胁。
  就算清香谷不去攻打他们,只要再过两个月,天山雪一旦落下,他们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就目前的局面,不容他们不尽早妥协,喀喇汗不容他们,铁心源同样容不下他们。
  这些贵族和有钱人应该算是回鹘人中的精英,他们喜欢领导别人,也习惯领导别人,如果让他们和那些回鹘百姓混在一起,很快就会有所谓的英雄出现。
  铁一还是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老态,腰板不如初见他的时候笔直,好在精神还不错,用笔和铁心源聊得非常开心。
  他对哈密时局的描述和阿大并无二致,也同样认为,如今哈密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哈密城里的几十万流民,至于阿大前期已经安置过后来又收回的回鹘人,只要能保证他们口粮的供应,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危机自然就会消除。
  同时还隐晦的告诉铁心源,下次不宜再外出这么长的时间。
  “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们准备放弃哈密城里的那些赤贫的回鹘人是吗?”
  铁一点点头,飞快的在纸上写道:“我们的粮食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
  “五十万人啊……”
  铁一看着铁心源忽然笑了起来,抬手按按铁心源的心脏部位,笑的越发开心。
  铁心源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苦笑道:“害死五十万人的好心人,这天下真是少见。”
第四十九章
流民才是最了解流民的人
  走两个地方,一个让人揪心,一个让人松了一口气,铁心源现在就非常的想知道大雪山城以及巴里坤湖周边的农田如何了。
  如果这两个地方出了岔子,哈密清香国也基本上就完蛋了。
  一想到可怜的回鹘王马上就要被打回原形当强盗了,铁心源心里就一阵阵的发寒。
  当初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当强盗这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如果要带着老娘,老婆一起当强盗,这个问题就大了。
  颠沛流离的戈壁生活即便是磨,也能把老娘和老婆这种习惯大宋安逸生活的人活活磨死。
  顺着哈密河快马跑了两天,这才远远地看到大雪山。
  六月底的哈密酷暑难耐,只有大雪山下才是一个清凉的好去处。
  有利就有弊,这里天气寒凉,对避暑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堂一般的存在,但是,对于植物生长却没有多少的好处。
  汉地的麦子,在这里成活不了,只能种耐寒的青稞,跨国哈密河之后,看到一望无际的青稞田,铁心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青稞苗,给了他无穷的底气。
  田地里耕作的农人,见到铁心源的王旗,纷纷从农田里走出来,等候拜见大王。
  铁心源飞身下马,看到铁二笑眯眯的站在天地边上,什么都明白了,农人之所以知道出来见见自家的大王,应该是出于他的授意。
  农人们拜见大王的声音很齐整,没有像天山路上的那些夯货们喊什么的都有。
  象征性的结果一位老农敬献的马奶酒,铁心源谢过老农对铁二道:“什么时候学会的汉家规矩?”
  铁二无声的笑了一下,指指身边的老农,挑起大拇指夸赞了一下。
  铁心源看看老农腰间系着的黑底黄花的腰带笑道:“你就是我哈密的第一位农官?”
  老农连忙躬身道:“老汉……阿不,老臣司农寺管事刘本见过大王。”
  铁心源上前托住准备大礼参拜的部下道:“看到这里的青稞长势如此喜人,应该是本王谢你才对。来,跟本王说说,这里到底有多少青稞,多少胡麻,多少胡豆!”
  说起别的事情,刘本自然是插不上嘴,说到农事他的话多的令铁心源头疼。
  农家向来是淳朴和质朴的代言人,话少,实在,更是农人最显著的标志。
  谁会想到,这个刘本的话匣子打开之后就无法再合上。
  好在铁心源的记性惊人,能从刘本絮絮叨叨的一大堆废话里听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马拉耕锄到底还是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功效,三十万亩的青稞田让铁心源喜出望外。
  即便今年因为第一次种植的缘故,每亩也会有一百二十斤的产量,按照刘本的说法,如果产量低于一百五十斤,就可以拿他的脑袋去顶粮食用。
  “大王,农人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这样的事情就不说了。
  好农人遇不到好地同样吃苦一辈子。
  咱这大雪山下土地肥沃,您看看这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这么肥的地要是种不出好庄稼,您可以拿老汉的脑袋去当球踢,老臣保证不喊一声屈……
  马拉耕锄好啊,这东西轻生,一个好后生一天配上两匹马,如果不能犁出三十亩,那就不是一个好后生啊。
  种田这事,老汉……不,老臣拿手啊,深耕、早耕,这是一定的。
  老臣发现,这大雪山下的春天虽然来得晚,可是土地解冻的时候却早,头一茬浅耕,先把草根和害虫给刨出来冻死,第二茬再深耕……
  您眼前的这块田的前茬是芨芨草,啧啧一大从一大从的长得一人多高,被老汉一把大火就给收拾了,您是没见啊,草木灰厚厚的铺了半寸多高……这样的地里种庄稼,要是没有好收成,您可以拿老汉的脑袋去当球踢,老臣保证不喊一声屈……
  平整了地之后,老汉立即用先浅后深的办法,用马拉耕锄进行了灭茬,半月后用套耕一次,深一尺二左右,耕后耙相整平,播种前又用马拉耕锄耕了一次,深达六寸。
  老汉还是不死心,又放火烧了山脚上的灌木林子,一亩地四车草木灰的打底肥……功夫已经下到了,如果一亩地打不了两百斤……啊不,一百五十斤,您可以拿老汉的脑袋去当球踢,老臣保证不喊一声屈……”
  老家伙虽然絮叨了一些,却能看出来是一个真正的好农夫,对得起铁心源每月给他三十个银币的俸禄。
  地里的青稞已经有半尺来高,植株粗壮,叶子墨绿,应该,可能有一个非常好的收获吧?
  胡豆田里已经开花了,淡白色的小花开的满地都是,除了没有香味,美的让铁心源陶醉。
  大雪山城原本就有开垦好的土地八万余亩,再加上今年新开垦的六十万亩土地,一个成熟的粮食基地已经慢慢形成。
  今年因为时节的关系只种了三十万亩,到了明年,这里就该有八十万亩以上的粮食种植面积。
  八十万亩是个什么概念?近五百四十平方公里!
  每亩产量一百五十斤,总产量就会达到骇人听闻的一亿两千万斤。
  想到这里,铁心源不由得悲从心来,如果自己现在就有这么多的粮食,在这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哈密地区,养活一两百万人就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只可惜,按照最好的结果计算,那也需要后年才能有这样的人口规模。
  那样的话,在西域,一个中型国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