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822

  阿大怒道:“就是因为他的大屠杀,才暴露了我军的意图,让穆辛有了警觉,明白我们现在无论如何都拿不下于阗,这才提前离开了于阗,尉迟雷罪不可赦!尉迟雷什么时候来东山拗与我们汇合?”
  铁三百瞅瞅已经发白的天边道:“明日午时,他被玉素普咬的很紧,至少要打一仗才能脱身。”
  阿大叹息一声道:“他回来了就收缴他的兵权,至于如何处置,交给大王烦恼吧,我如果擅自斩杀大将,会让大王很难做。”
  铁三百点头道:“这样也好,尉迟雷来于阗,目的在于煽动于阗百姓造反,现在这个目的没法子完成了。他在塔沃城杀了上万人,于阗人应该没人信他会善待于阗百姓了。”
  阿大皱眉道:“尉迟雷年纪大,经历过于阗国灭亡的惨剧,有些事忘不掉正常,如果来的是尉迟文,或者尉迟灼灼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铁三百也跟着叹息一声道:“都是多年的老友,实在是不愿意看他出错,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就用槛车送他回哈密,如何发落就看大王了,这是我们这些老友唯一能做的事情。”
  阿大重重的在大腿上拍了一巴掌道:“哈密军律向来没有人情好讲,尉迟雷即便是回了哈密也没好果子吃,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帮老雷最后一次,就在且末河把玉素普吃掉,他既然要报仇,就报个彻底干脆。”
  铁三百起身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我们不再隐藏实力了?直接追击穆辛?也跟着放弃于阗?”
  阿大淡淡的道:“于阗现在对哈密来说连鸡肋都算不上,除掉玉素普不过是顺势而为,拖住穆辛东进的脚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大王那里传来的消息来看,形势对我哈密极为不利,契丹人已经战胜了高丽,大军不日就要回归。
  契丹人连年征战,国力困乏,即便是收到了高丽人的朝贡,也无力改变现状,现在听说我哈密富庶,难保不会起征伐之心,以劫掠哈密来充实国库。
  西夏人对大宋占领河湟也极为不安,更担心我们哈密与大宋结盟,共同讨伐西夏。
  事实上我哈密与大宋结盟乃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藏讹庞图谋青唐失败,想要打破僵局,自然会先拿我哈密开刀,只有灭掉哈密,他才有力气面对大宋的进逼。
  这些事情很可能就会在三两年之间发生,最坏的结果就是同时发生。
  因此,大王才会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下令攻击穆辛,用进攻来训练军卒,从而达到优先消灭穆辛的目的。
  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啊。”
  铁三百吐出一口寒气笑道:“该来的总会来,战斗就是了,不过啊,大将军想要帮助老雷干掉玉素普,我们必须在中午之前感到且末河,我这就派人去通知老雷,争取一战解决玉素普。他总是跟在我们后面,如同苍蝇一般讨厌。”
  天色大亮了,军卒们陆续起身,很快,东山拗里就满是火堆,昨夜在寒雾中睡了一觉,虽然有睡袋取暖,头脸上却冷得厉害。
  一个个搓着面颊烤火,等待伙夫们送早餐过来,一些感到饥饿难忍的家伙,取出平日里不舍的吃的肉干,发那个在火上烤一下,然后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一点,再赶紧收起来。
  吃过早饭之后,大军就整装离开了东山拗,向东进发,时间必须控制好,尉迟雷传来消息,他与于阗总督玉素普的军队将在中午时分遭遇。
  尉迟雷手中只有两千骑兵,参与屠城的就是这两千骑兵,自从离开塔沃城之后,就被玉素普的军队紧紧的咬住,一路边战边走,已经交锋了四次。
  如果再不能摆脱追兵,尉迟雷的两千骑兵,很可能会被玉素普率领的三万余人围困,最终饮恨于阗国。
  尉迟雷非常的难过,之所以会落到现在的境遇,完全是自己的过错,如果不屠城,自己的大军会提前一天离开塔沃城,在骑兵全力赶路的情形下,没人能追上他们。
  不过,他并不后悔,如果时间倒流,他依旧会选择那样做,甚至做得更加的彻底。
  于阗国与喀喇汗国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上百年,中间互有死伤,也互为仇敌。
  明知道对方是仇敌,那么,战败之后仇敌会对你做什么他有心理准备,如果胜利者是于阗国,他一样不会对喀喇汗国的人客气。
  发生在仇人身上的事情无论多么骇人听闻,都在理解的范围之内。
  让尉迟雷无法忍受的是家奴的背叛。
  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塔沃城被攻破的时候,那些疯狂的家奴是如何对待自己曾经的主人的。
  尉迟雷记得自己的母亲,那个优雅的有一双巧手的女人是如何被那些家奴用石头活活砸死的。
  他更加记得自己儒雅的父亲,那个绘画技法已经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男子,是如何被那些奴仆们打的头破血流最后丢进熊熊燃烧的火堆里面的。
  优雅的母亲死了,儒雅的父亲死了,忠心的管家死了,而那个背叛了主人,杀死了主人的管事却活的好好地,年过八十依旧童颜鹤发!
  在看到那个老奴的那一刻,尉迟雷所有的理智都消失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举起长刀的。
  清醒过来的时候,塔沃城已经处处冒烟,尸横遍野,明知道这样不妥当,尉迟雷却觉得痛快无比。
  大军已经吃了饱饭,静静的留在苴末河边等候斥候禀报玉素普先锋大军的位置。
  一旦玉素普的先锋大军进入三十里范围之内,大军就会迎头痛击。
  在这片平原上给玉素普一个难忘的教训,这一次,尉迟雷打算动用火药弹和猛火油。
  拉赫曼背着大弓不断地奔驰在军伍的前方,不断地大声为军卒鼓劲。
  军卒的大吼声震耳欲聋,战意高昂。
  尉迟雷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如果能在这一场战争中死去,或许是最幸福的事情吧?
第三十四章
总督的决断
  尉迟雷之所以会选择停下来等待玉素普的先锋军队这样不明智的做法。
  完全是出于对自己骑兵本领的不信任。
  一个骑在马上拿着武器的人不一定就是骑兵,同样,一个能骑着马到处乱跑的人也不一定就是骑兵。
  骑兵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兵种。
  按照《六韬》上的解释,一个骑兵应该擅长骑射,身手矫捷灵便,进退周旋,敢于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
  用这么多的条件删减出来的家伙如何会有很多?铁心源一般把这种人叫做人才。
  如果铁心源只是简单地按照西域人的条件组建骑兵的话,现在,哈密国就有不下四万人的骑兵。
  如果按照《六韬》上的条件编练骑兵,哈密国符合骑兵条件的不过区区一千多人。
  更何况,铁心源还要求自己的骑兵必须要认识字……
  这样一来全哈密的骑兵数量就只剩下不到两百人。
  在西方,骑兵又叫骑士,他们为荣誉而战!甚至不惜牺牲一切!这是骑士恪守的信条。
  “骑士”这一称号本身就是一个荣誉,获得这样的称号并不容易。
  一名候补骑士想要成为正式的骑士,需要经过很多严格的考验,那不仅仅是需要高明的骑术,还需要有杰出的统率力、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一个显眼的标志性成绩。
  他们的荣誉来自神祇和人们的认可。
  神祇赐予合格者以骑士的荣耀称号,但日后的言行举止能否不辱没骑士团的荣光,还需要看是否坚持信仰,一如既往地为神为人民而战。
  每一个骑士都是坚定的信仰者。
  如果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骑士标准来看,经过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这八大美德的筛选之后。
  孟元直,阿大都算不得真正的骑士,而铁一他们最多只能算是六个黑暗骑士……
  而铁三百和拉赫曼只能算作斥候和刺客。
  铁心源对骑兵的要求过高,这在哈密国不是一个秘密,孟元直就认为自己足以胜任传说中天启四骑士之一的战争骑士。
  可是铁心源不打算更改自己的高要求,目标高低决定着哈密骑兵素质的高低,把目标定在天上,自己很可能会站到高山之巅,把目标定在山顶,自己很可能站在山腰上。
  精锐不需要很多,事实上,精锐也从来就没办法多,李世民的玄甲骑兵从来就没有超过一千人。
  可是,一百骑玄甲骑兵就能在窦建德的十万大军里纵横捭阖,生生的将这支军队搅成一锅粥,最后还生擒了窦建德。
  因此,哈密的骑兵可能是这个世界上训练强度最大的一支骑兵,物资供应也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
  哈密国的钱粮至少有一半多全部花费在骑兵身上了。
  尉迟雷率领的不过是一群被淘汰下来的骑兵,阿大身边也只有五百名被挑选上的骑兵。
  剩余的骑兵,依旧留在哈密国。
  他们或者在戈壁上训练,或者去围剿哈密国土上为数不多的一点马贼,或者在枣红的率领下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里冲锋盘旋。
  斥候不断地禀报敌人的位置,且末河边的军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背后就是秋日的且末河,河水汹涌,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尉迟雷按照阿达的要求把自己放在一块冒似绝地的河边。
  唯有这样,才能吸引狡猾的玉素普全军压上。
  骑兵很少构筑阵地,他们更喜欢在运动中杀伤敌人,构筑阵地向来都是步兵的特权。
  在经历了不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尉迟雷的面前就多了三条壕沟。
  这些壕沟可以阻碍骑兵的速度,从而给弓弩手留下更多的杀伤敌人的时间。
  壕沟的底部放置了一排排的火油罐子,只要敌人的骑兵冲过第一道壕沟,一颗火药弹就能把壕沟里的火油罐子全部点燃,组成一道敌人无法逾越的火墙。
  斥候禀报的时间越来越短,渐渐地斥候身上开始出现血迹,已经有了战斗的痕迹。
  两军的距离已经小到了斥候无法回避对方斥候的地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