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822

  黄元寿嘿嘿笑道:“我老师子桓先生上月有信函过来,似乎有来哈密一游的意思。”
  霍贤笑道:“那就接过来……”
  与霍贤和黄元寿两人的乐观态度不同,铁心源正在皱着眉头和赵婉商量将要到来的会盟。
  根据派驻喀喇汗国细作的密报,喀喇汗国这次参加会盟的人很多。
  虽然军队只有约定的一万人,可是参与会谈的人却足足有三百余人。
  细作没有办法打探到真正的内情,他只是从喀喇汗国来焉耆的车队的数量判断出来的。
  “也就是说,塞尔柱,波斯,大食都有重要使者来,而且还是秘密的,这一次估计有很多人是来观察我们的。”
  铁心源掀开帘子看看近在咫尺的楼兰城道。
  赵婉伸了一个懒腰道:“看就看呗,让这些化外野人见识一下我上国风采也没有什么不好。”
  铁心源皱眉道:“穷鬼要是看到你穿那一身衣衫会发疯的。”
  赵婉得意地笑道:“妾身的职责就是给天朝上国长脸面,至于打贼骨头是您这个男人的事情。要是贼骨头来了,您好好敲打几次,也就没人敢打妾身的主意。对了,您为什么只担心那件衣衫,却不担心妾身这个大活人,要是妾身被人家掳走了,您哭都没眼泪。”
  铁心源探手搂着赵婉道:“五天前,孟元直告诉我,要把兄弟情义看的比皇位高,才是正确的。我没有搭理他,如果人家抓住了你,逼我滚蛋,我二话不说立刻收拾行礼滚蛋。”
  “为什么?妾身比孟元直重要?”
  “这个没办法论,孟元直那种人被人捉住了,只能说他活该,你要是被人家捉住了,我就没活路了。”
  “妾身不会被捉住的。”
  “为什么?别说你会自杀这种蠢话。”
  “自杀?你想多了,妾身来的时候,身边多了两个嬷嬷两个老宦官,这事您知道吧?”
  “知道啊,这就是为什么不喜欢去你屋里睡的原因,咱两睡觉,他们四个站在屋子里算怎么回事?每次都要驱赶,难道咱们夫妇敦伦的时候他们也不离开?”
  赵婉伸长脖子用手帕给自己扇扇风笑道:“那就是四个物件,您就当他们不存在,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铁心源摇摇头道:“不干。”
  赵婉不屑的道:“您还是没有成为金贵人的自觉,我父皇的寝宫里就有这样的六个人,不论我父皇干什么,这六个人都寸步不离。”
  “他们不需要休息?”
  “不需要啊,自我懂事起,就是那六个人站在我父皇的寝宫里,直到我成年,还是那六个人,我甚至见不到他们变老,时间长了,我也就把他们当一个物件来看了。”
  “胡说八道,他们不是马,是不能站着睡觉的。”
  “他们就是站着睡觉的……”
  “你确定那六个人没换过?”
  “长得一模一样。”
  铁心源吃惊的朝站在马车四周的两个宦官,两个嬷嬷瞅了一眼,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不是赵婉提醒,他真的会把这四个人当做四个木头桩子看,他们站在颠簸的马车上随着马车颠簸,似乎是马车的一份子。
  “你们皇家都是变态。”铁心源不满的哼唧一声。
  “那,您也是变态吗?因为您也是皇家的一份子,有这四个人在身边,天下大可去得,这可是我父皇告诉我的。”
  在夫妻两人的争吵声中,车队缓缓进了楼兰城。
  这是铁心源第三次来到楼兰城,每来一次,他就会感叹一次,黄元寿对于这座城确实是倾注了所有的心力,每看一次,这里都有不小的变化。
  虽然因为这座城因为产石炭的缘故,到处都有黑黑的煤灰,可就是如此,才能让人觉得这座城充满了活力。
  铁心源出行没有黄土垫道,净水洒街一说,可是整座城还是被居民们细细的清扫过一次。
  街道两旁的柳树还小,不过,还是吐出柔柔的丝绦,碧绿的枝条随风轻舞,像是在欢迎铁心源这个哈密王。
  刚刚在城主府坐定,尉迟文就阴沉着脸来禀报,那个老铁匠居然咬舌头自杀,虽然没死成,却受创甚深。
  铁心源枯坐了一会,就拒绝了黄元寿的晚宴,亲自去看了那个老铁匠,这件事不解决,他总觉得心中不安。
  老杀才就斜靠在墙壁上,嘴巴被撑子撑开,一条烂糟糟的舌头就耷拉在嘴巴外面,口水流的满地都是。
  “他识字吗?”铁心源问道。
  尉迟文摇头道:“大字不识。”
  “补偿他一百枚金币,放他离开,告诉他,他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从此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他。”
  铁心源说完就走了,心中有丝丝的凉意……一个人能把自己的舌头当一块肉吃下去,这该需要多大的决心啊。
  这个老杀才,既然宁愿死都不肯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别人,想必那些异族人就更加不可能获得他的手艺了。
  如今,火炮已经是哈密国的杀手锏,而他的工艺却不是很难,一个高明的工匠,只要看几眼,再实验几次就能完美的复制出来,当初在将作营,这个老杀才偏偏是见过火炮的……
  杀人,自然是最完美的解决方式,不知为何,杀人如麻的铁心源就是挥不下去手里的刀……
第一一九章
被人遗忘的巴格达王子
  老铁匠走了,城门刚开他就走了。
  即便舌头受到了重创,喝水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坚持走了。
  行程匆忙,就像离开了鬼门关。
  没人知道他要去那里,一辆马车装载着他所有的吃饭的家伙,出了楼兰城向东走了。
  铁心源赏赐的一百枚金币整整齐齐的放在他住过的屋子里,送来的时候什么样子,现在依旧如此。
  倔强的老铁匠并不知道,就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霍贤跟孟元直亲自目送他离开的……
  如果他知道,他一定会跑的更快,官府,皇帝对他来说比催命的阎王还要可怕。
  对于这个结果孟元直很高兴,霍贤则有些不知所谓,在他看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应该牺牲小众。
  尉迟文则一直守在铁心源身边,他在等着大王下令,好派出骑兵将那个驱赶着马车的老铁匠杀死。
  他甚至专门给老铁匠准备了一匹驽马,这样他就跑不快,骑兵轻易就能追上。
  铁心源今天早上胃口很好,喝了整整三碗米粥,小包子也吃了一笼,眼看着日上三竿了,他才跟赵婉约好一起去菖蒲海边散步。
  见尉迟文眼巴巴的瞅着他,就笑着拍拍尉迟文的肩膀道:“忘了这事吧。”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堵不是办法,除非我们永远走在别人前头。”
  尉迟文很不明白,向来小气的大王为什么会突然间变得大度起来了,这颠覆了他的认知。
  于是他有些不知所措,眼睁睁的看着大王跟王后两人手牵着手离开了城主府。
  菖蒲海是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湖泊,自从四年前铁心源命火儿截断了塔里木河,强迫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南下之后,这座湖泊就迎来了新的生机。
  经过四年的沉淀,这座昔日的盐沼转眼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是河水唤醒了周边的生命,铁心源有幸目睹了正在疯狂成长的幼生胡杨林。
  他们就在大片枯死的胡杨林中发芽抽枝,如今,古怪凄惨的胡杨墓地已经变成了半枯荣的状态。
  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或许,这些胡杨树一直都没有死,一直在等待一场浩大的洪水好让他重新复活。
  至于芦苇,这东西已经覆盖了菖蒲海沿岸,昔日需要人工种植才能活下来的芦苇,如今长得郁郁葱葱,才六月份,就已经有半人高了,这在西域非常的罕见,其余地方的芦苇才刚刚抽出一尺高的嫩芽。
  菖蒲海就是以录为出名的,这里很多的生活资料都来自芦苇,传说这里的人甚至能用芦苇造船。
  铁心源蹲在水边,往嘴里撩了一口清水,发现水非常的清甜,没有想象中的盐碱味道。
  十几座依靠风车带动的水车,正站在水中缓缓地转动,吱吱呀呀的将清澈的湖水送上高高的水槽,而后,这些水就沿着木槽向远处奔流。
  随着水渠看去,就会很自然的看到成片的果园和大片大片的农田,农田如同一张绿色的毯子延伸到黄色的沙漠边缘,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致。
  “沙漠边上也是麦田吗?”铁心源擦擦手问跟在身边的黄元寿。
  说起这个话题黄元寿似乎非常的骄傲,指着远处的黄沙道:“湖边是树林,树林后面是果树,果树后面是麦田,麦田尽头是瓜田,大王有所不知,越是靠近沙漠的瓜田,产出的西瓜和甜瓜就越是甘甜。去年产出的西瓜跟甜瓜,一部分甚至被大宋商贾运进了关中,就连西夏国,也买了不少的瓜。”
  铁心源莞尔一笑,指着黄元寿道:“听说你种瓜果种的兴起,官职都升迁了却迟迟不去履新?”
  黄元寿笑道:“大王恕罪,微臣昔日务虚过甚,如今就想干点实事,哪怕是种瓜果。”
  铁心源笑道:“明明是一个国之干城,却非要说自己是一介种瓜果的老农,明明是连老农都不如的人,却非要说自己是王佐之才。哈密国虽然不大,却也不小,容不下那么多可以当劈柴烧的王佐之才,更不允许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去种瓜点豆。准备一下,替换你的人我给你送来了,据说都是名家子弟,找一两个能用的代替你,你十月出使大宋。”
  黄元寿躬身道:“微臣遵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