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822

  铁心源经不住妻子的唠叨,无奈的丢下书本道:“我们家恶名在外,谁肯把女儿嫁到我们家来。”
  “恶名?什么恶名,我怎么不知道!”
  “用儿子联姻夺人家基业的恶名。”
  “反正他们家的孩子将来都是废物,不如便宜我儿子,将来也好落个善终。”
  女人只要说起自己的儿子,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反正普天之下,除了自己儿子,别人家的孩子全是废物,尤其是赵婉,更是如此。
  铁心源眯缝着眼睛想从赵婉身上找到昔日的一点影子,最终无奈的摇摇头,自从这个女人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就变成了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母亲。
  母亲在保护幼崽的时候,极具攻击性,不论是那一种类的母亲,从野兽到绵羊,乃至人类,中间不会有任何的差别。
  尤其是人类这种废物,幼儿期比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要长,这就导致了人类母亲的状态会保持一个很长的时间。
  铁心源回到清香城的时候,就接到了一份国书,一个叫做阻普国的国王送来的国书。
  他们国王的名字叫做——达鲁不花。
  铁心源在脑海中想了很久都没有想起这个达鲁不花到底是谁,直到看到国书中太子的名讳——胡鲁努尔。
  原来是一片云这个家伙,他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纠集了两万多马贼,在哈密人抛弃的阻普大王府建立了国家。
  铁心源瞅了一眼一脸横肉的使者,然后就让侍卫把他拖下去砍头。
  这是符合哈密国律法的,霍贤等人制定的《哈密律》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论在任何地点发现马贼都有就地处死的权力。
  在河边发现就淹死在河里,在大树下发现就吊死在树上,在戈壁上发现就用乱石砸死,在沙漠发现就活埋在沙漠里,在清香城中发现,自然是要被砍头的。
  哈密国早就过了依靠抢劫来维持国家的阶段了,既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自然对马贼没有任何的宽恕可言,就算是一个傻子都知道,在西域,马贼就是一个正常国家的死敌。
  没人比马贼出身的铁心源更加了解马贼对商业的破坏力有多大了。
  一片云到底成国王了,还是在契丹人的国土上建立国家了,不知道耶律洪基怎么想,反正铁心源觉得这个国家可能马上就要灭亡了。
  哈密国就要闭关锁国了,因此,他对沙漠另一边的事情不是很感兴趣,等到哈密国开始打开国门的时候,像阻普国这样的跳蚤就该自动消失了吧。
  离开清香城的时间有点长,秋收都已经开始了,清香城里的大小官僚都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秋收的行列中去了。
  偌大的清香城人口似乎都减少了很多,昔日摩肩接踵的大街上,只有很少的一些闲人在逛街。
  对哈密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秋收如今是最重要的日子,城里的勋贵,商贾们也需要亲自走进自家田地参与秋收,哪怕他们在其余领域可以赚到更多钱也不行。
  秋收是哈密国的第一个国家文化,铁心源准备把这个文化永远的传播下去,只要执行几十年,最终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不再会有人再问这是为什么了。
  皇家也有自家的麦田,也需要国王亲自收割,当初为了将秋收这个习俗铺垫下去,铁心源无奈的制定了,国王亲耕这个制度。
  皇家的农田就在清香城,就在小河的左边,足足有六百多亩地。
  那里种着三百亩小麦,一百亩青稞,一百亩杂粮,一百亩胡麻。
  青稞,杂粮,胡麻还不到收割的时候,现在麦子已经泛黄了,可以收割了。
  哈密司天监认为明天就是一个好日子,也不知道司天监的监正刘攽是怎么确定的,他就认为明天是个好日子。
  铁心源严重怀疑,他是按照麦子的成熟度来计算日子的。
  向来严肃的王宫立刻就变成了农家大院子,无数的侍卫,宦官,宫女都忙着磨镰刀,整整一天,王宫里面都是嚯嚯的磨刀声。
  天不亮,铁心源就被赵婉跟尉迟灼灼给弄醒了,窗外一片漆黑,站在蜡烛光里的却是两个顶着青布手帕的农妇。
  宽大的袖子被金钩挂起,露出雪白的手腕,一身青布裙子裁剪的恰到好处,酥胸,丰臀,细腰全部都被紧身的裙子勾勒出来,让人看一眼就想发火。
  她们这哪里是去收割麦子的,纯粹是为了展现自己美好身段去的。
  凉水洗脸之后,铁心源不由得笑了,麦田对农夫来说是战场,对她们确实是一个作秀的舞台。
  王柔花也自然是要参与收割的,她的穿着就非常的合适,就是一个纯粹的农妇。
  铁丫头手里挎着一个硕大的篮子,铁狐狸就卧在篮子里,见了铁心源连叫唤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伸出舌头舔舐一下铁心源探出去的手指。
  全王宫两百八十四人一起用过了早饭,就直奔麦田,正好赶在太阳出山,露水散尽。
  铁心源的身上绑满了布条子,画了一个大花脸跟着一身神棍打扮的刘攽跳了一曲秋收舞之后,皇家亲耕就开始了。
  割麦子难不住铁心源,早在大宋国子监进学的时候,就被人押着割麦子,学跳秋收舞。
  尉迟文把镰刀磨得很快,铁心源的身手也算是灵活,他没有偷懒的打算,弯下腰卖力的割麦子。
  麦芒扎在汗津津的胳膊上蜇得生疼,铁心源一手拢麦,一手拉动镰刀,即便是汗水掉在地上,也不愿停止。
  小河对面偷看大王割麦子的闲人很多,铁心源艰难的站起来,捶着腰瞅着河对岸的那些观众,挥挥手,引来一片惊呼之后,就继续挥汗如雨的干活。
  今年的麦子长势很好,站在齐腰深的麦浪中,铁心源似乎忘记了劳作的辛苦,非常的满足。
  一个熊孩子跌跌撞撞的跑过来,把一个装满酸梅汤的瓶子高高的举起。
  铁心源蹲下身抱住儿子,大笑着将汗津津的脑袋和儿子湿漉漉的小脑袋蹭几下,惹的铁喜大喊大叫,这才松开,拔出瓶塞,一口气喝光了瓶子里的冰凉的酸梅汤。
  看着儿子跑开,看着母亲手把手的教铁丫头割麦子,看着跟在他身后捡拾麦穗的尉迟灼灼,看着赵婉如同一个真正的农妇一样坐在麦子堆上给小儿子哺乳。
  铁心源哈哈大笑起来,他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觉得自己活得非常真实,第一次真正觉得自己才是这片大地的主宰。
第十卷
金瓯
第一章
腐烂的味道
  时间是个大杀器,欧阳修深刻的了解这一点,尤其是从夏悚葬礼上回来之后,他对时间的认知就更加的深刻。
  短短六年时间,除了文彦博似乎越活越年轻之外,包拯去世,庞籍去世……如今,夏悚也死了。
  说起来令人感慨,谁能想到昔日权倾朝野,豪奢无度的夏悚,竟然会死的如此凄凉。
  “给夏悚夫人送去一千贯钱吧,好歹购买些田产,好安生度日。”
  欧阳修卸下帽子挂在架子上,懒懒的对夫人道。
  夫人愣了一下,轻笑道:“妾身明日就去。”
  欧阳修烦躁的挥挥手道:“马上就去,他们家用钱的地方多,恐怕等不到明日。”
  欧阳夫人皱眉道:“别人躲都来不及呢,您为何还要往前凑?”
  欧阳修长叹一声指指胸口道:“皇帝忘记了夏悚在西北的苦战,百姓们也忘记了夏悚在西北的苦劳,老夫没忘。”
  欧阳夫人小心的道:“您就不怕得罪哈密王?如今,咱们的三个孩儿可都在哈密为官呢。”
  欧阳修撇撇嘴不屑的道:“如果哈密王就这点心胸,你以为老夫会把三个儿子送到哈密任他驱驰吗?现在朝中风气坏的很,一个个捧高踩底的,官家的身体还康泰着呢,就一个个把哈密王世子当成了大宋的国君。也就是哈密王还知道收敛,世子也轻易不出皇宫,否则,还不知道有什么变故呢。”
  欧阳夫人见丈夫发怒,上前捋着他的后背道:“别生气,又要咳嗽了。这也怪不得那些人,毕竟哈密王在凉州杀了那么多人,据说人头铺满了祁连山南坡,杀性这么重,那些人害怕些也是人之常情。”
  欧阳修闻言看了夫人一眼大怒道:“妇人之见,凉州一地乃是河西走廊之门户,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
  哈密国大军从广漠远途奔袭,想要在河西站稳脚跟就必须严密控制凉州。
  陇右骑兵勇悍甲天下,自先秦时期就是如此,哈密国在凉州与甘肃军司一场血战,虽然胜了,却也是一场惨胜,哼哼,再来两场这样的惨胜,哈密国的国本都会动摇。
  这个时候铁心源痛下杀手,一来是为了震慑,二来是为了安定军心,第三,则是为了坚定哈密军民之心。
  如此一场杀戮过后,哈密国与西夏再无和解的可能,也是为了坚定大宋继续进军横山的决心。
  哈密国横扫河西走廊,大宋兵进银夏二州,这场战争一定要趁着契丹皇帝去白山头祭祖回来之前完成。
  否则,大宋再被契丹人压迫,哈密国想要独立完成覆灭西夏的是完全不可能的。”
  欧阳夫人摆摆手笑道:“你跟我这个老婆子说什么军国大事,您都赋闲快八年了,还操这么多的心。您说的都对,妾身这就去夏悚家,不能只给钱,这家里破败了,妾身知晓他们家都需要些什么。”
  说完话,给丈夫的茶杯添满水之后就准备出去,却听欧阳修道:“开春我们走一遭哈密国。”
  欧阳夫人立刻大声道:“您不要命了?这一来一回足足有两万里地,您不想埋在祖坟里了?”
  欧阳修皱眉道:“河西走廊打通,只要不走青唐,能省一半的路途,也就一万里,哪来的两万里。再说,发儿的妻室在清香城为我欧阳家诞育了一子一女,你这做祖母的不想去看看?还有奕儿,棐儿这两个杀才,一个不告而娶了刘攽老儿的孙女也就罢了,另一个居然娶了一个西域野人为妻,老夫此去一定要打断他们的腿。”
  欧阳夫人缓缓地坐回欧阳修身边叹口气道:“周围都是野人射箭跑马的,棐儿能娶到什么好人家的闺女,能有人陪他,伺候他妾身就很满意了,不敢要更多。”
  欧阳修皱眉道:“怎么还觉得哈密国是荒僻之地?这六年时间,清香城已经变成一座不次于开封的庞大城市,据说半个天山都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每年仅仅是从各地来的商贾,就不下十万人。听说大宋的丝绸,瓷器已经卖到了极西之地,你不知晓,就不要胡说,咱们家在清香城有宅子,在哈密城也有宅子,棐儿在楼兰担任通判,即便是楼兰,我们也能去得。就这么定了,三月走,最晚五月就到哈密了,这一路上有驿站无数,不会很辛苦,辨儿也去!”
  欧阳夫人没好气的道:“理由说了一千一万,您还不是想要去哈密刊印您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在东京没人理睬您,就想去哈密国碰碰运气。”
  欧阳修抬头瞅着房顶脸上微微有些抽搐,司马光正在编篡的《资治通鉴》刚刚成书《周纪》两卷,就被东京大儒以为开山立派之作,有这样的珠玉在前,欧阳修编篡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就被人有意无意的给忽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8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