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706

  到了御史台,简文德在诸多罪状下,脖子也不敢挺了,整个人虚脱一般,瘫软在那里,他知道自己完了。
  只是他不明白,那个楚弦,又如何知道太宗圣祖那几乎少为人知的言论,而且还写入了《自省论》。
  是故意为之吗?
  这个想法,不光是简文德在想,其他人也在想,甚至有的官员沉思,大胆的猜测,这楚弦怕是早就在《自省论》里挖了坑,就是等着简文德这种人往里钻。
  只是,楚弦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他一早就看出,简文德他们会对自省论动手?
  这一场风波立刻是传遍了官场,自然,也就传到了洞烛司,而洞烛司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冯冲听到,愣了愣,然后说了一句,这才是他认识的楚弦。
  命堂的莫乾听到,哈哈大笑,说这棋,下得好,下得妙!
  晏子季当时正在喝茶,听到这消息之后,他茶水洒在身上都没有察觉。
  “他真的做到的!”
  晏子季喃喃自语,他所说的,实际上是三年前,纪纹之父纪文和的文狱之案,别人不知道楚弦做了什么,他知道,别人不知道楚弦在《自省论》中挖坑是为什么,他同样知道。
  就是为了造势。
  既然太宗圣祖自己都说自己有缺点,那么当年纪文和等人评论太宗过失,又何罪之有?
  更何况,纪文和做了那么多年的编撰官,品性不差,也有人愿意为他说话,之前不敢,但现在,楚弦的《自省论》,等于是给了这些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靠山,那可是文圣院认可的传世之作,谁敢质疑?
  尤其是这一次,简文德等一干言官自己作死,被问罪,革官入狱,等于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信号。
  以前的文狱案,该是重新审视一番的时候了。
  当然,不是说所有相关的案子都是冤枉的,都是有问题的,但肯定是有,纪文和的案子,就是其中之一。
  如此一来,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纪文和等人当年的案子终于是平反,证明他们无错,这罪责,不用问,还是简文德他们要背。显然,他们是落水狗,看不惯他们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些人,甚至简文德他们昔日的朋友,都会在这种时候与其撇清关系,然后再狠狠踩上一脚。
  楚弦得到的消息是,纪文和官复原职,自然,之前连带入罪的纪纹,也是恢复官身,洞烛司的都统大人亲自发话,将纪纹重新召入洞烛司,至于担任什么官职,楚弦就不知道了。
  事情,终究是做成了。
  倘若是在三年前,楚弦说要为纪文和他们翻案,要整治这一股歪风邪气,那必然是没人相信,说出来,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但是经过三年的磨砺,三年的筹划,三年的算计,这一件事,楚弦居然就做成了。
  “至少,是还了纪纹的人情。”
  楚弦这时候喃喃自语。
  这些对于楚弦来说,都只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楚弦用三年时间做了足够的积累,有了两部传世之作,荣誉加身,以后就有了在仕途提升官位的资本和资格。
  圣朝考察官员,有一套特有的体系,实际上就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有多少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楚弦这三年沉寂,为的是什么?说白了,为的就是积累本钱,好在一切顺利,楚弦如愿以偿,除此之外,更是将原本只有两色的九色道果种增加到了八色,距离圆满只差一色。
  一旦九色圆满,到时候自己修为足够,结出九色道果,到时候修为必然比没有九色道果的,要厉害的多。
  不过在此之前,楚弦还要低调行事,现在知道楚弦有九色道果种子的,除了洛妃之外,就是文圣院的六位文圣,人家文圣心胸豁达,已是道仙之体,自然瞧不上一个道果种子,但其他人,楚弦还得提防。
第二百三十九章
做客刺史府
  关于《自省论》的风波,楚弦几乎没有任何动作,那边简文德等人的攻击就自己土崩瓦解,而且还搭上了他们自己的前途。
  这,当真是奇妙,更是成为最近官场上人人谈论的话题。
  南疆州刺史宋元中,现在终于是放心了。
  不光是因为楚弦那边稳如泰山,还因为,之前发生在南疆州的文狱之案,平反了,死掉的官员那没法子,但活着的,就得给人家一个说法。
  为其正名,那是没得说,而且还得官复原职。
  最近宋元中就在为这件事发愁。
  春江文院现在的主编官那是吏部派下来的,资历足够,年岁也大,做事十分稳重,做主编官那是没有问题。
  副编撰就是楚弦,那也是立了大功,编撰两部传世之作,声势无可匹敌,实际上,按照现在楚弦的功劳,升官那是没问题的,况且之前文院的副编撰纪文和也平反,所以如果要官复原职,就得让楚弦挪位置。
  这件事,宋元中还是想听听自己这个属下楚弦自己的意见。
  没法子,现在楚弦已经是‘红人’,自己即便是刺史,也不能不重视。更何况宋元中是有能力也有眼光的人,现在他若看不出楚弦的潜力,那就是瞎子了,所以和楚弦搞好关系至少没什么坏处。
  思考了片刻,宋元中就叫来下人,吩咐道:“去文院找楚编撰,就说,本官今晚请他来刺史府做客。”
  那下人领命传话。
  “刺史大人要请我去刺史府做客?”楚弦一愣,随后是想到了什么,便应了下来,这可是刺史邀请,其他官员,即便是春江城的府令和主书,都未必有这种殊荣,这面子,楚弦又哪里能不给。
  转眼夕阳西下,楚弦只带了戚成祥,两人一并前往刺史府。
  刺史,又称一州府君,乃是州地级别最高的官员,有对州地官员管辖,甚至任免的大权,自然,作为圣朝官员,想要执掌一州,修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光凭官术,已是远远不够,所以基本上能做到刺史的人官,要么武道绝伦,要么术修惊天。
  一般来说,刺史,武道得是宗师境界,术修,怎么也是达到神关,就算不是内炼金丹,也是夺阳炎的阶段。
  说起来,楚弦的修为,也马上要达到夺阳炎的程度,所以楚弦在修为上,已经是达到州长史级别,而且因为修炼的是大洞真经这种最为正统的金丹内炼功法,所以他的根基是相当稳固的。
  如今楚弦和三年前的‘无人问津’完全不同,走到路上,遇到的官员都会主动来打招呼,即便是官位高过楚弦的也是一样。谁都知道,楚弦将来前途怕是不可限量,这种前途无量的人,自然是要提早结交。
  刺史府并不奢华,相反,比文院都要小了太多,府中却是精致,大到雕梁画柱,小到一个普通的摆件,无不透露出宋元中的品味。
  而且这一次摆的是家宴,除了楚弦和戚成祥之外,其余的居然都是宋元中的家人,不得不说,宋元中很会拉拢人心。
  宋元中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入仕为官,只不过官位都不高,据说是在一些小县,没想到这一次也回来了。至于三儿子宋刘晔,楚弦认识,这家伙估摸是怕同时得罪杨克和沈子义,所以这三年来根本没出现过,虽说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但三年过去,宋晔看上去也没什么长进。
  宋元中有一妻一妾,大儿子和二儿子也都娶妻生子,一家人倒是和和睦睦。此外,宋元中也完全没有小瞧戚成祥这个楚弦的护卫,尤其是在知道戚成祥已经考取榜生之后,更是想了想道:“成祥武艺高强,而且还是榜生之身,理当是为圣朝效力,这样,我为他安排了一个官职,去做九品教场刀尉,虽然只是一个正九品,但那也是名入官典的正式官员,有了这第一步,以后就有机会继续上升,就是不知道楚老弟你舍不舍得让成祥去了。”
  显然,宋元中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是改变了对楚弦的称呼。
  现在他居然是称呼楚弦为老弟。
  要知道楚弦的年纪比他三儿子宋晔都小一两岁,可很明显,宋元中压根没有将楚弦当成那种小辈,而是当成了官场上的‘同僚’,虽然楚弦是他的属下,但对方在文人眼中的地位已经远超自己。
  就从今日以家宴的形式招待楚弦来看,宋元中这是想要和楚弦真正的打好关系。
  楚弦自然看得出来,当下是道:“刺史大人抬爱我这护卫,那是他的福分,成祥跟了我已经五年了,也的确该为他铺一铺路,戚刀长,你愿不愿意去做那教场刀尉?”
  那边戚成祥冲着楚弦道:“大人如何安排,成祥就如何做。”
  这是绝对的服从。
  一旁的宋元中看了一眼,心中也是不免有些震惊。
  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这戚成祥武道不凡,应该已经是先天巅峰,甚至,已经快要触碰到宗师境界的门槛。
  这种高手一般都有自己的傲气,哪怕是屈居人下,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可宋元中看到的戚成祥,是绝对的服从,甚至,对方看向楚弦的眼神中,除了恭敬,甚至还有崇拜和一丝丝的惧怕。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宋元中自问他的御下之法很是高明,但那也是经过时间积累起来的,和任何技巧一样,都需要千锤百炼的练习和积累。
  但问题是,楚弦才多大?
  按照官典上记载的,才二十一岁,难道这小子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为官之道?
  这世上总有各种天纵之才,所以宋元中觉得楚弦就是天生当官的料,再联想到三年前,楚弦主动请辞洞烛司的官位,甘愿跑到春江文院做编撰,以及如今两部传世之作,名震天下,说是运气和撞大运,宋元中才是第一个不信。
  所以不知不觉当中,宋元中已经是忽略了楚弦的年龄,而是将对方当成了和自己旗鼓相当的人物。
  “那,就劳烦刺史大人安排了。”楚弦这时候说话,打断了宋元中的思绪,后者一笑:“教场刀尉负责训练州兵,更有调动百夫长之权,那也是实权武官,不过我相信,成祥必能胜任。”
  这件事,就算是说定了。
  饭桌上宋元中的妻妾都是微笑,待人得体,但她们包括宋元中的三个儿子,心中却是一直在震撼当中。
  说实话,他们一开始是没将楚弦一个小小的七品编撰放在眼里的,一来是官位不高,二来对方年纪也太小。
  用一些人的话说,毛都没长齐,不足道哉。
  哪怕是开饭之前,他们表面笑,心里却是不服气,尤其是宋元中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因为一直在下属的县地做官,所以对楚弦的了解不深。
  不过这一点上,三儿子宋晔就要强很多了,他是仔细研究过楚弦的,多方打听之下,自然也就知道了一些楚弦当年的隐秘之事。
  洞烛司的兵长佐官啊那是,当时洞烛司兵长空缺,等于,这楚弦就是兵长,要知道宋晔之前见过一些京州的纨绔子弟,对方吹牛皮的时候总是将能否调洞烛内卫来护卫当成炫耀的资本,而且父亲宋元中也说过,洞烛司办事,就是他这一州刺史都得配合,可想而知洞烛司兵长是何等实权的人物。
  但这楚弦居然就真的不做那兵长,跑来做编撰,有人说是楚弦犯了事,被撤职,所谓自己请调那是为了好听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