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706

  终于,那边吏部尚书出来,开始说要商定几个空缺的官位,其中,就包括提刑司事中郎。
  这个官位不算小了,京州正五品,而且晋升的潜力巨大,不知有多少人盯着这个官位,想要谋求。
  不过在选择京州之地正五品官员的时候,显然是要十分慎重的,候选者的名单,那必须是由吏部选定,然后提交朝会和首辅阁审议,最终综合考量各方意见,才能最终确定。
  可以说,京州之地,尤其是可以参加朝会的正五品官员,每一个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
  这么一来,就隔绝了很多资历不够想要滥竽充数,还有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官员,毕竟,如果是官居高位,也是可以影响吏部选择人员名单的。
  不过这次吏部在人员的选择上,明显是有些猝不及防。因为就在昨天,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个名单之内的人选,发生了变化。
  本来最终可以拿到朝会上商议的候选者,一共有四位,但昨天发生的事情,直接让其中一个罗文举,丧失了资格。
  这个罗文举被查出在渤州担任长史期间,打着修建海防的幌子,中饱私囊,做了不少荒唐事。结果昨天,是东窗事发,被京州的一位御史给查了,如此一来,这罗文举别说更进一步,就是原本的长史之位也是保不住了。
  所以这个名单,从原本的四位,减少到了三位。
  立刻吏部一位官员正在宣读这个官位的候选者名单,果然就是蜀州郑关杰,京州岳霄云,还有京州楚弦。
  这三个人,在场官员最了解的自然就是楚弦,说实话,很多人都看好楚弦,都说楚弦会打破提刑司推官无法更进一步的怪圈和惯例。
  “眼下吏部经过层层筛选,选出的三位候选官员,诸位大人,咱们都说一下看法吧。”吏部那个官员按照惯例,询问意见。
  这个时候就是最关键的时候。
  支持谁,就要在这个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否则一旦形成大势,博取到大部分官员的支持,那么这件事基本上就没跑了。
  “这个官职是在刑部,那么,刑部尚书,你来说说意见吧。”云座上,中书令萧禹开口说到。
  这就叫做掌握先机。
  萧禹自然知道刑部尚书是支持楚弦的,所以他让刑部尚书先开口,就是为了替楚弦造势,说起来,萧禹昨天的确是恼火,但他也庆幸,庆幸没有选择那个罗文举,倘若真的让罗文举上来,再被查出问题,那自己这边,就不好弄了。
  所以在萧禹心里,还是楚弦稳当,虽然楚弦年纪上是有些欠缺,但圣朝选贤任才,那是不能设立任何门槛的,所以就算是提拔楚弦,那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楚弦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才干,这一点人所共知。
  那边刑部尚书点头,直接道:“既然中书大人让我先说,那我就先说吧,这三位候选官员当中,我们刑部也的确是有所倾向,我觉得,目前提刑司总推官楚弦,最适合这个官位。”
  一句话,毫无保留的支持。
  这让不少官员心中都知道,今天这提刑司事中郎,怕是非楚弦他莫属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那边一个御史突然开口道:“周大人,稍等片刻,有人举报,说这个楚弦审案不细,导致一起冤假错案,这件事还需查实,如果是真的,那在这个时候提拔楚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那边刑部尚书眉头一皱:“梁御史,你说的,不会是蜀州章家灭门之案吧?”
  那御史一愣,他没想到刑部尚书居然知道,当下是感觉不妙,不过眼下,这话还不能不说,所以就道:“原来周大人知道?”
  “当然知道,前几日楚弦就上报了,你说的这一起冤假错案,的确是存在。”刑部尚书一番话之后,立刻就有官员道:“居然真的有,那么楚弦升任事中郎的事,就要暂缓了,至少得将这件事弄清楚。”
  “不错,就是应该这样,当然,这不是怀疑楚弦如何如何,只不过是按照咱们圣朝律法,对官员任用,一定要慎重。”另外一个官员也是开口帮腔。
  显然,这些官员都是其他势力的,要么是对头的,要么是准备浑水摸鱼的,反正是没打算让楚弦上位。
  而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里,杨真卿那一系的,占了大多数。
  杨系支持的,是郑关杰。
  楚弦看到这里,已经明白果然是这个人在背后搞鬼。
  刑部尚书心中有气。
  说实话,这件事如果楚弦没有提早发现问题,没有在极短的时间里查清楚这件案子的内情,今天怕是真会栽在对方手里。
  虽说刑部尚书是道仙,但在查案断凶上,他很清楚,楚弦的确称得上是圣朝第一,以前这个圣朝第一只有孔谦在说,但大都没人相信,可自从楚弦查明十三巫祖被害一案之后,这个圣朝第一推官,已经是深入人心。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与言官斗
  此外,刑部尚书还气的是,刑部是迫于压力,才不得不让楚弦上呈过去十年的卷宗,因为这是首辅阁杨真卿下的命令,人家要求刑部正常审验,这也没法子拒绝。
  不过生气归生气,刑部尚书却是明白楚弦早就料到对头的手段,而且是巧妙化解,否则就真栽在里面了。
  想到这里,刑部尚书也不想再听这些人说话,而是直接道:“这件事我的确知道,具体如何,楚弦,你来说吧。”
  刑部尚书将这个事情交给楚弦自己解决。
  他相信,楚弦能解决好。
  楚弦上前,将蜀州这件灭门之案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楚弦的述案在整个圣朝都是出了名的,讲述的那是非常精炼,却又十分详细,让人一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讲述完之后,楚弦道:“我要感谢刑部诸位上官,若是没有这一次重新审阅这些过往的卷宗,怕是还发现不了这一起冤假错案,更没法子还冤死者和死难者一个公道,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我作为提刑司总推官也是有责任的,昨日我已将详细卷宗上报刑部,接下来无论给我楚弦何种处罚,楚弦都接受。”
  这话说完,楚弦便退了回去。
  这一下,原本指责楚弦的人反倒是不好开口了,一来楚弦是主动承认问题,二来人家也是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问题,更何况,这案子是七年前发生的,那时候审阅者也不是楚弦,严格说起来,楚弦非但无过,反而是有功才对。
  杨家那一系的官员这时候都不吭声了。
  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按照‘套路’来走,如果是在套路之内,他们早就知道该如何做,如何攻击,可现在实际情况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这种时候,不说话是最好的,不说话,也就不会再犯错。
  有几个官员这时候着急,他们和郑关杰是利益共同体,而且之前都是拿了郑关杰的一些好处,要么就是做出过承诺,这种时候,不能轻而易举的认输。
  想到这里,其中一个官员灵机一动,便道:“楚推官虽然推案无双,这一点的确是让人佩服,但你说你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将七年前的案子给查清楚了,这,会不会有些太草率了?毕竟事关人命,当然,我不是说楚推官就一定弄错了,只是说,只要关系到人命的大案,还是应该慎重一些,不可毛毛躁躁,哪怕是有十成把握,也要小心翼翼,说起来,这也是年轻人的通病啊。”
  这官员看似说了一个道理,实际上还是在攻击楚弦,只不过是攻击的十分隐晦罢了。
  他言外之意,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这楚弦可能犯错,即便没有,也是性格毛躁,不堪大用,毕竟一天时间就将七年前的案子查清楚,无论是和谁说,都是太快了。
  不得不说,这个人是一针见血,攻击到了楚弦目前最薄弱的一个地方,年龄,本来很多人就对楚弦的年纪很敏感,毕竟年轻人不稳重,哪怕修为高,哪怕才学高,还是应该经过积累和长时间历练才会沉稳的。
  对于做官来说,沉稳又是必须的能力,所以借着这件事说出楚弦目前的弱点和短板,可以说是相当高明了。
  就是楚弦也是意外的看了这个人一眼,暗道对方倒是厉害,居然是顺势攻击自己,而且还让自己一时之间想不到反驳之言。
  崔焕之那边也是着急。
  对方用大道理来套在楚弦身上,而且楚弦这一次查案,的确给人的感觉是太急,不到一天时间就查清楚七年前的案子,这里面,万一再有什么纰漏和问题,那问题就大了。
  谁敢说,楚弦查出来的,就是百分百的真相,不会再有其他的遗漏?
  这话,怕就是楚弦自己,也不敢说。
  当然这话也不能说,楚弦若是说了,等于是落入到对方阴险的陷阱当中,如果楚弦不服气,一气之下当着所有人说,他查的这个案子,就是百分百正确,就是没有问题。
  这样一来,那就坏了。
  这种情况下,对方便立于不败之地,而楚弦这边,无论是查出的案情有没有纰漏和漏洞,都是大大的失分。
  原因很简单,做官,不可狂妄自大,如果当众反驳,那就是说明楚弦就是年轻气盛,就是狂妄自大,哪怕这案子查的再漂亮,也是无济于事,这么一来,谁还能扶持他晋升?
  所以说,那个说话的官员,心思当真是歹毒无比,他就是在激将楚弦,同时,给楚弦挖了一个大坑。
  这种陷阱,就算是一些官员都没有察觉出来,当然,也有很多人一眼就看出这个人的打算,有的,想要提醒楚弦千万不要冲动,而有的,只是看热闹一般,等着看楚弦的反应。
  便在这时,楚弦开口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查案断凶,就是要稳重,绝对不可操之过急,楚弦受教。”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
  这楚弦认怂了?
  如果是认怂,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毕竟不会再犯错,而此刻,那个一开始说话的官员却是心中冷笑。
  因为楚弦就算是认怂,同样是要失分的。
  愿意很简单,做官是要稳重,但也要有自己的立场,还有所谓的自信,如果没有,那岂不是成了随波逐流之人,城了官场老油条,这样的人,或许可以在官场稳稳当当,但肯定不会被首辅阁级别的官员待见了。
  那官员冷笑,暗道楚弦啊楚弦,你还是太年轻了,这官场上的道道,你可得学呢。
  心中,自然是得意无比。
  但显然,那边楚弦的话还没说完。
  楚弦先是认同对方的话,随后突然话锋一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无比的自信:“可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楚弦既为提刑司总推官,就有作为总推官的能力和素质,稳重是好,但也不可拖沓,明明不到一天就可以审结的案子,我若是假装稳重,拖个三五日甚至十几天,那才叫有问题,人与人不同,官与官有异,就拿最简单穿针引线来说,普通人能和技艺精湛的绣娘相提并论吗?我也想三五天才查明白,这样一来,显得稳重,显得低调,可能力所在,它不允许楚玄稳重,它不允许楚弦低调,这也是没法子事情。”
  这话一出,朝会之内,大部分官员都笑了。
  看向刚才那说话的官员,都是带着同情之色,楚弦这话可是有言外之意的,那就是说,无论是做什么事,都是讲究能力、天赋和熟练度的。
  熟工做事,自然是比门外汉要快得多,就像是楚弦说的,明明不到一天就可以绝对的事情,非要到拖,那才叫不对,那才叫有问题。
  不得不说,楚弦这番话是针锋相对,但又带着一种调皮和轻松,居然是让所有人发笑的同时,感觉到其中的道理。
  这道理粗浅,放在这个时候,却又是最合适的。
  云座上,大司空也是笑道:“想不到这楚弦居然还有如此的雄辩之才,哈哈,了不得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