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706

  光是想想就知道,一州刺史,和乞丐一样,年年都得跑去京州要钱,这还有面子吗?最重要的是,上面会认为你无能。
  突然之间,楚弦觉得自己上一任刺史郭婿,虽说是被革职调走,但严格来说,郭婿估摸还巴不得如此。
  因为继续待在凉州,那就是在养老,以后不可能再有晋升,因为没有政绩。
  要说防务妖族入侵,那是职责,应该做的事情,防住了,无功无过,但防不住,那就是最大的过错。
  楚弦越想,越感觉自己好像是被人给坑了。
  再仔细想想,这坑自己的人,好像,就是中书大人。
  当然,也不能说是坑人,只能说是中书大人的一场考验,或者说,是一种信任。
  楚弦无奈,暗道中书大人也太信得过自己了,将自己一竿子丢到这凉州,虽说是刺史,风光无比,但如果是一个再也无法晋升的刺史,怕是换做谁也不想来干。
  这哪里比得上在京州做提刑司事中郎来的舒坦,在凉州,天天各种烦心事给你刺激,养老都养的不太平。
  一时之间,楚弦是陷入无言当中,旁边长史李季也是苦笑。
  他最能体会楚弦的处境,当年他被提拔为长史的时候,也是很高兴的,因为能官升一级,而且还是一州长史,算得上是州府的二把手,那应当是风光无限才对。
  可是来了凉州几年之后,李季算是彻底看明白了,这地方,绝对不是适合当官的地方,防务重担压着,还得兼顾百姓民生,内政也得搞,事情多,还不落好,就说年年去户部要钱,这尊严和颜面都丢尽了。
  想到这里,李季提醒了一句:“刺史大人,这,又快到新的一年了,户部那边咱们得早点打点关系,而且能要多少,实在是不好预料,如果批下来的银子不够,那咱们一年时间,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楚弦听到,白了李季一眼,他真想训斥一句,你还堂堂一州长史呢,从五品的大官啊,有点骨气好不好?怎么说的和乞丐难民一样。
  但这话楚弦没说出去。
  一来得给人留面子,二来,他也不敢说这大话,万一自己也搞不定这件事,那就是妥妥的打脸,因为到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人,也包括他这位刺史自己,而且严格来说,作为凉州最高的官员,如果丢脸,也是他首当其冲。
  此刻楚弦神色凝重,暗道这件事得解决啊,往小里说,是脸面问题,往大里说,关系到以后的晋升之路。
  最重要的是,楚弦算是看明白了,中书大人将自己弄到凉州,一来是为了查办德亲王的案子,二来就是看自己能不能逆转凉州现在窘迫的现状。
  任重而道远啊。
  楚弦能撂挑子吗?
  肯定不行。
  所以再麻烦,也得想法子解决,这件事不解决,正五品刺史,就是楚弦的仕途终点。
  当然这件事,也只是涉及到他这个刺史和李季这个长史,刺史统领大局,内政是一块,长史不用问,主管的就是这个,反倒是军府司马那边关系不大,人家管防务,只要凉州无事,那就是有功,有功就能晋升。
  越想,楚弦越觉得屁股下面的这个刺史位子有些不好坐。
  而且现在就算给楚弦想法子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州府账上已经没钱了,所以这几日就得去户部要钱,没钱,下个月各级官员的俸禄都发不了。
  这是当务之急。
  而且楚弦到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几年整个凉州的官员从上到下,俸银都是减半,不光是减半,还延迟发放。
  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楚弦很明白,对于一些官员来说,俸银或许没那么重要,就算是减半,就算是延迟发放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对于一些底层官员来说,俸银就很重要了,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底层官员的俸银,那是要养家糊口的,减半不说还延迟发放,下面的官员过的是什么日子,光是想都能想到。
  这么一来,如果是那种有操守的官员,或许能忍住,如果是心境差一点的,指不定会因为这个干出什么事情来。
  就例如贪污受贿。
  这可是大事情,别看俸银的事情似乎不起眼,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直接可能导致的就是下面官员的贪腐,这种事情不爆发倒还好,一旦爆发,那如果再有人拿着这种事情来做文章,自己这个刺史就算是想要在凉州养老都不行。
  所以楚弦感觉,自己哪里是坐着刺史的位子,那简直是在坐着刀子一样。
  “李长史啊,这件事咱们得好好应对。”楚弦也清楚,他现在干着急也没用,已经是这种摊子,当然,倒也不能怪上一任刺史郭婿,对方人应该正直,但能力稍弱,去治理其他州地应该问题不大,但凉州这种地方,郭婿的能力就稍显不足了。
  既然着急也没用,那楚弦索性是静下心来,和李季这位他的副手长史商议一下对策,因为这种事不光是和自己有关系,和李季也是关系极大。
第四百六十七章
当务之急是缺钱
  李季这个长史也是从下面一步一步升上来的,也算得上是有才学,有抱负,能做到长史的位置,就说明了他的能力。
  实际上在接任凉州长史这几年里,李季也算是能将这个摊子稳住。
  但,也仅仅只是稳住。
  看到楚弦问他意见,李季仿佛是有一肚子苦水往外倒,要知道平日里别人眼中他这个长史似乎很风光,但实际上,这长史是相当不好做。
  “刺史大人,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州内政,大小事务,都得花钱,哪一样少了钱,都玩不转,可偏偏咱们凉州府,就是最缺钱。”李季这时候开始倒苦水。
  楚弦点头,听着。
  一州的官级制度,那圣朝都是有分工的,刺史最高,掌管内政、官员考核升迁、防务,可以说条条件件都是最高负责人。
  但刺史只有一个,是需要帮手的,因而就诞生了长史和司马。
  一个分管内政,一个主管防务。
  刺史统管两方面,同时还掌握一个更加厉害的权力,那就是官员的考核,而实际上,这件事也不是刺史一个人说了算。
  各州地的官员考核,刺史负责一方面,还有一半的权力,是在吏部下属的文选司,因而文选司司郎中,差不多是拥有和刺史相当的官员考核权。
  不过文选司郎中只有一位,也不会长时间在各地巡视,所以依旧是刺史掌握这一项权力,也是因为如此,刺史才能称之为一州最高官员,任何时候,这人事任用的权力,都是最重要的。
  这边李季依旧在讲述,将他遇到的困难都说了一遍,这些楚弦也清楚,心里也明白,但还是耐心安慰,称赞李季的功劳。
  “刺史大人,刚才下官也只是诉诉苦,但要说解决这个问题,下官以为还得用四个字来应对。”李季这时候说道。
  楚弦问:“哪四个字。”
  “开源节流!”李季一字一句道出。
  楚弦点头,这倒是根本,但如何开源,如何节流,却是最难的。
  “刺史大人,州府的钱,一般在于税,因为州府官家不准介入经营,不可经商,所以税收便是咱们州府乃至各地城府、县府的主要收入,但虽说凉州乃是商贸重地,按理说就算是收过路费,入关税,也能大捞一笔,可问题是,因为之前妖族之患,让很多商队是望而却步,这税费非但是不敢多收,还得让利,从下官接手开始,就一直在减税,这是上面的要求,咱们得遵从,实际上,本来就不够用,这一减税更是捉襟见肘,因而每年只能是指望户部拨款,应对这无钱可用的尴尬境地,说实话,每年去户部要钱,无论是下官还是上任刺史郭大人,都是不堪回首之事,丢人啊。”
  讲到痛处,李季满脸悲愤,可想而知,他堂堂凉州长史,去京州四处活动,求爷爷告奶奶,还能求得户部拨款,而能多要一点,是一点,凉州各级官员就能好过一些。
  楚弦点头。
  情况的确是如此,圣朝治理,以州划分,实际上各州地的官员俸银,都是各州府自己来解决的。
  除去每年必须要上交圣朝的税银,这也是有限额的,超过了,剩下的就是各州府自己来处置,有钱的自然能多发一些,没钱的,就少发一些。
  可凉州减税,每年定额上缴的税银都凑不齐,还得找户部要钱,当然只能是低声下气。
  李季一边讲,楚弦一边听,讲完了,楚弦也大致清楚了现在的情况。
  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棘手的烂摊子。
  楚弦之前上任,每天处置正常的事务,倒也没感觉到这些麻烦,现在等他正式上任,这麻烦事情就一件一件的找上门了。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先去找户部要钱,不然下个月是真发不出一点俸银了。”李季这个时候说出最紧急的事情。
  楚弦就问需要多少。
  “凉州分十六城,一共两百多个县地,各级官员,从州府、城府到县府,得有两千多名入品的官员,要发放俸银,至少得十万两白银,这还是减半发放,就算发,都不是上月,而是半年前的,所以不能再拖了。”
  李季说完,楚弦只感觉头大。
  十万两白银,分发给两千名官员,折算下来的确不多,可一时之间,去哪里找这十万两银子?
  说起来,这钱不多,当然楚弦自己是没有的,但在京州的时候,那些富家子弟随便一个,估摸都能拿得出这十万两。
  现在,自己这堂堂州府刺史,居然会被十万两给难住。
  而且就算是将十万两凑齐,也只是一个开始,总不能一直东拼西凑,根本的问题,还得解决。
  这时候,李季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刺史大人,还有一件事,下面巡查的御史已经查明,光是过去的半年时间,凉州各地贪腐案已经发现了十几起,下官认为,这和俸银减半发放有很大关系,下面的官员对这个是怨声载道。”
  楚弦听到这个,反倒是不吃惊了。
  按照现在凉州的情况,下面官员有贪腐,简直是意料当中的事情,没有反倒是不正常了,好在看样子,李季这边已经是将情况控制住了。
  “贪腐的官员,无论他们有什么理由,都不得宽恕,圣朝官员的俸禄并不少,所谓减半,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州地的官员而已,比起百姓来,官员的俸银不算少了,就算是一个九品,每月都有十五两银子,若是八品,每月得有五十两,七品百两,七品以上,俸银更高,寻常百姓一年能有几两?如此高的俸禄,居然还要贪腐,无论是打着什么旗号,都得重罚。”楚弦这时候阴着脸说道。
  李季也是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