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706

  楚弦一笑:“苏大人,你其实,是想要让楚弦对付六盟,是也不是?”
  苏文正一愣,随后无奈一笑:“这都被你看出来了,好吧,老朽承认是打着这个主意,当年我暗中查探,才知这六盟的存在,也看出他们可能引发祸端,但可惜,老朽无能,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郭婿接任凉州刺史,他来拜访我,我也提点过他,可他同样没法子,连我都不如,所以,只能将这件事交给楚大人你了,而且有一句话,楚大人一定要听,六盟在朝会上都有人帮他们说话,甚至,在首辅阁里,也有人庇护他们,这件事,可能一旦揭开盖子,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说震动整个圣朝官场都有可能,你要考虑清楚,可能,不追究这件事,会是更明智的选择。”
  直到楚弦告辞离开,耳边都在响着这句话。
  苏文正十分精明,当年其在任时,可能查办六盟的动作比他嘴上说的还要大,而且,说不定苏文正在这件事上都吃过亏。
  不然,不会那么忌惮六盟。
  无论是什么争斗,如果连对手的真正底细和手段都没有摸清楚,就吃了亏,那是兵家大忌,苏文正怕引发他都控制不了的震动,所以及时收手,放任六盟,同时又打压,维持一个平衡。
  官场,政治,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有的时候为了维持这个平衡,或许要妥协,甚至是做出一些阴暗血腥的事情。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持这个平衡。
  但是自己来了,在瓦城贪腐这件事上,明显是用力过猛了。
  说一句简单的话,自己上来就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所以,吃亏的一方,必然要讨回利息,而盘片楚弦自己也绝对不是那种轻易妥协,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妥协的人,苏文正看出来了,将来会发生何等的血雨腥风,所以,是趁着这个机会来提点自己。
  这些楚弦都懂。
  苏文正的意思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能弄死六盟,就动手,弄不死,最好妥协。
  在楚弦看来,六盟最厉害的是他们懂得运用圣朝的规则和律法,可能明明是在做恶事,但无论说到哪里,都能说得过去,都符合规矩,官符拿他们就没办法。
  说起来,楚弦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对手,一个守规矩,守律法,甚至在百姓那边有巨大威望和基础的民间势力。
  或许,这才是最让人棘手的,哪怕楚弦是一州刺史,也未必能占据优势,对方藏于民,若是针对,便会让人以为是在官欺民,这放在圣朝官场,那的确是大忌。
  苏文正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楚弦还没有离开吞阳城地界,便收到了州府长史李季的纸鹤传说,而且是那种十万火急的传书。
  楚弦看完之后,二话不说,直接下令,立刻赶回沙城州府,原定的巡视计划,中止。
  长史李季传书当中说,沙城之内,几家银庄突然倒灶,也就是倒闭。如此引发城中百姓挤兑,除此之外,城中除盐政由官府把控,没有提价外,其他米、油、菜、水,统统提价,这些民生基础涨价,连带着其他的一切商品,甚至是劳力也跟着提价,说一句简单的,以前一两银子就可以换到的东西,现在得花费二两银子才能买到。
  别看只是提升了一倍,但对于百姓来说,等于是将他们的财产直接缩水,长久以往,那影响可就大了。
  作为刺史,这种事当然得管,这里面,李季也是行家里手,知道这件事的后续危害性,所以才紧急传书,找楚弦商议对策。
  等到楚弦一行人赶回凉州州府沙城,楚弦也是马不停蹄,立刻召集州府之内,涉及内政、监市的官员商议对策。
  州府的内政厅内,州市监丞正在讲解这一次的事件。
  “实际上从半个月之前,涉及百姓民生的商品物价已经是有所波动,下官这边有详细的纪录,不过类似这种情况,也经常会发生,便如在风暴之季,外物难以内运,自然很多东西都得涨价,所谓物以稀为贵。此外便如气血石、灵石这等商品,凉州之地,产地寥寥,得靠内州运来,或者直接从周围属国入关贩卖,可倘若周围属国那边有什么动荡,便会影响州市价格,总之,各宗商品都忽悠牵连,当中涉及学文颇多。便如这一次,各宗民生商品物价攀升,本来没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沙城之内几家银庄倒灶,兑不出银子,这也不算什么,可麻烦就麻烦在,百姓恐慌,纷纷去挤兑银两,这其中,官家银庄自然最受波及,如今几乎是无银可兑。”
  这州市监丞显然在位多年,经验丰富,不过此刻是皱眉不展,甚是发愁。
  楚弦便问,若是照现在发展下去,会如何。
  “若是官家银庄无银可兑,引发百姓怨言,传到上面,即便这件事之后,户部也会追究责任,下官、长史大人还有刺史大人,都难逃责罚。还有,稳市稳银,那是各州州府内政之主,首要之事,若是沙城物价一直居高不下,州府又难有作为,同样得挨板子。”
  说道这里,这位州市监丞是一脸苦相。
  显然,事情到现在,已经确定会挨板子的就是他自己。
  所以才会是这般表情。
  楚弦这时候翻看着州市监丞递交上来的纪录市价波动的卷宗,神色不变,毕竟事已至此,只能是想法子应对,着急生气也没法子。
  最重要的是,虽然还没有任何证据,但楚弦知道,这是六盟的反击。
  他们应该是从瓦城事件之后,就开始筹划了,对于操纵市场的这种手段,六盟绝对是行家里手,哪怕是州市监丞这种官员,都察觉不出来。
  或者说,就算是察觉出来,也找不出任何证据。
第四百九十三章
奉陪到底
  “这件事的根源不在于物价波动,而在于那几家银庄为何突然倒灶,这几家银庄的老板抓起来了吗?”楚弦面无表情的问了一句。
  长史李季这时候道:“都抓起来了。”
  “把他们带过来,本官亲自问问他们。”楚弦将手里的卷宗放下,依旧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的姿态。
  看到这一幕,在座不少官员原本惶恐的心也是平静了下来,刺史大人如此沉着冷静,他们只能是效仿。
  很快几个银庄老板就带了上来。
  开班银庄的,那都是有一些能力的,更是不缺钱的主,楚弦很奇怪,为何他们会在同一时间里,因为百姓挤兑,而拿不出银子来。
  楚弦觉得,这世上不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这几个银庄老板倒是老实,他们银庄倒灶,手下的人没法子追究,但他们这些老板是绝对跑不掉的,圣朝在这银庄的管控上,那是有章法可寻,抓他们,合情合理。
  楚弦问他们是怎么回事,这些银庄老板一个个开始讲述。
  “刺史大人,我家原先是开油铺的,从我爷爷那辈起就做这行当,积累了不少家底,后来依托油铺,开了银庄,这些都合乎圣朝律法,银庄抵押着是我家遍布三个城地的十五家油铺,本来这些年也是顺风顺水,可大人您知道,做买卖,有的时候手里是真的没钱,前些日子,我们油库失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自然是油价上涨,这也是情非得已,最麻烦的是,之前手里的银子都用去收购新粮,在外面压着二十万两,可谁曾想,在我这小钱庄里寄存银子的百姓突然来挤兑,头一天还能撑得住,到了第二天,有人一下子提走五万两,这一下银庄里也没钱了,后面挤兑的百姓是越来越多,结果,便出事了,银庄倒灶,连带我在沙城的几间油铺也不得已出售,可就算这样,也不够还钱的,哎,我家祖孙三代积攒的家底,都在我手里毁了,我对不起我爹,对不起我爷爷啊。”
  这油铺老板虽然胖,此刻却是哭的带雨梨花,浑身肥肉乱颤。
  楚弦又问了另外几个银庄老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情况,开银庄的,银子不可能一直存着不动,都是会拿去周转,只要一直能维持住,便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可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中断了银子,且另外一边有人‘恶意’兑银,那么这些人必然手中无钱,一旦有一个百姓兑不出银子,那么后续同样是滚雪球,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这些做买卖的,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巧合’和‘意外’,导致他们雪上加霜,好在他们都是有自己的铺子或者产业,可以抵押给被人筹集银子,但显然,这种法子那是拆东墙补西墙,撑不了多久。
  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些买卖人的产业铺子,已经大部分异手。
  楚弦这时候突然问了一句:“同意让你们抵押的人是谁?这个时候,谁会买下你们的铺子?”
  这话问的众官一愣,就是这几个买卖人也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对于他们来说,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借钱给他们应急的,那是恩人,所以之前油铺老板道:“是一个姓商的人,我银庄的一个客人,家境殷实,很有钱。”
  其他几个老板也是道出,但都不是一个人,互相也联系不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疑点。
  楚弦这时候也没多问。
  眼下,这些人还欠着沙城百姓上百万两还不上,加上市面上各种商品物价飞涨,百姓恐慌,这种事情是必须要先解决的。
  楚弦这时候扭头看了一眼李季,然后迈步走到外面,李季估摸知道楚弦是什么打算,所以也是走了出去,到了无人的地方,楚弦才道:“先拿州府的钱应急。”
  李季急忙摇头道:“刺史大人,州府手里刚刚有了一点钱,而且都已经有了用的地方,咱们也筹不出这么多银子啊。”
  “先拿出来应急,至少先稳定民心,不然生了乱子,你我都逃不脱干系。”楚弦说完,李季咬了咬牙,居然是拒绝道:“不行,刺史大人,别的事情,下官必然遵从命令,但这件事不行,这些钱若是拿出去,等于是打了水漂,这几个银庄老板已经完了,就算是拿这一笔银子帮他们填了窟窿,他们也还不上钱,虽说他们在外放出去的银子,可以收回榨油的粮食,或者是其他东西,但他们自己的铺子都没了,赎不回来,能还上这一笔钱的可能性太渺茫了。”
  楚弦一笑:“你觉得,我这是在往水里扔银子?”
  李季点头:“刺史大人,倘若真的拿州府的钱去应急,到时候户部追查下来,那更是大罪,后果要严重得多,所以即便是为了咱们自己,这种事也绝对不能往里垫钱。”
  不得不说,李季说的很有道理,但楚弦显然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李长史,你善于内政,这一点,我楚弦自问不如你。但我楚弦所擅长的,李长史你也比不上我,我楚弦善于断案,但更善于算计,尤其是善于推演,不妨你随我将这件事推演一遍,到时候你若还是拒绝,那我楚弦绝对不会再强下命令,如何?”楚弦问了一句。
  李季一想,点了点头,反正他心里是打定主意,这州府的钱,绝对不能往水里仍,如果乱用这一笔钱,那他和楚弦都得担责任,到时候怕就不是丢官那么简单了。
  楚弦道:“推演之道,在于有理由的假设,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有人预谋的,就说那油铺老板,他储存油料的地方,是有人故意纵火,让他损失惨重,当然在此之前,对方说不定还以榨油的原料价格低廉,让油铺老板用大部分现银去买原料,这时候,只需要突然将早就存入这油铺银庄里的大额银子兑出来,抽空了银庄里的现银,再散布谣言,让其他百姓去兑银,那么这油铺老板是不是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李季听到这番话,目瞪口呆。
  仔细想想,也是一头的冷汗。
  “这,如果刺史大人所假设的是真的,那,的确是可怕,可谁能做到这一点?”李季问了一句。
  楚弦道:“李长史,你先别急,我的推演还没结束,还是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在早就料定油铺老板会因为银庄倒灶而四处筹钱,甚至不惜将自家的命根子,油铺抵押,试问,如果你是那幕后黑手,会不会接手?”
  李季仔细一想,眼睛一亮:“会,那一定会,这个时候因为油铺老板急需要银子,所以我就算是压价,油铺老板也会割肉,因为他不割肉,就必死无疑,这么一来,我等于是花了很少的钱,就收购了原本价值很高的油铺。”
  “不错,再假设,这个人买下了油铺,或者说是暂时抵押过来,那么肯定会更进一步,往死里整油铺老板,因为油铺老板只要缓不过来,那么最后得利的就是他们,对不对?”楚弦又问。
  李季点头:“的确如此,油铺老板还不上钱,那么油铺就顺理成章是他们的了。”
  说完,李季似乎想到了什么,激动道:“可是如果州府将钱借给油铺老板,那么他就可以还上对方的钱,将铺子赎回来,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趁着现在油价高涨,必然可以缓过神来,刺史大人,原来你是打算这样。”
  没想到楚弦摇头:“如果真这么做,到时候之前涨价的东西,必然会一泻千里,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那幕后黑手在操纵各种物价,到时候价格肯定会降下来,依旧会让油铺老板他们赔钱,届时,油铺老板为了生存,还是只能将铺子抵押出去应急,结果依旧会落入那些人的圈套。”
  这一下,李季糊涂了。
  因为如果这样,无论州府救不救世,结果都是一样。
  李季将心中想法道出,楚弦却摇头:“不一样的,因为同样是花钱,得看是用什么法子花,如果用法不当,那就是如你所说,是往水里扔银子,估摸连个水花都看不到,但如果用法得当,或许,都不需要动用真金白银,便可将这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
  李季这时候激动了,他想来想去也是想不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他们横竖都是一个‘死’,最后都得挨上面的板子,区别就是轻重之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