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706

  这语气,这神态,旁边李化和这位白县丞认识几年,都不曾见过,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化感觉到白县丞,刚才有‘撒娇’的嫌疑。
  院子里的楚弦这时候道:“你要做官,我可以帮你。”
  “用不着你帮。”白县丞‘断然拒绝’,当真是前一秒晴天,后一妙阴天,这突然的语气和气氛变化,居然是让李化一下子不敢吭声,甚至,不敢乱动。
  这场面,在他看来是要多诡异就有多诡异。
  “所以,你就自己偷偷摸摸的入仕,从最底层做起,说起来,已经比不少人要强了,毕竟八品县丞,也算是可以能主政一地了。”楚弦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
  白县丞轻哼了一声,迈步走到院子里:“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哦,你看了那篇文章?”
  楚弦点头。
  白县丞想了想,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白天我还有公务在身,日落时,去我那里。”
  说完,迈步离去。
  李化想要追上去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最终没敢吭声,只是等他扭头再看那个客人的时候,却是惊骇的发现,院子里,已经是空无一人。
  那人什么时候走的,怎么的走的,他是一点都没有察觉。
  李化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已经是瞬间达到了顶点,那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会和白县丞认识?他们又是什么关系?
  有的时候,这种好奇心是非常折磨人的,不过李化大小也是一个官员,而且他学识也算是渊博,此刻是冷静下来,开始仔细琢磨起来。
  刚刚那个神秘人和白县丞的对话,他记得,而且是一字不漏的记着。
  “那人中了巫术,还去过巫地,回来之时变成耄耋老人,而且是在京州为官,这……这……”李化此刻喃喃自语,将一些关键点串联起来之后,立刻是有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猜测。
  京州之内官员众多,李化显然是绝大部分都不知道,有所耳闻的当然都是在京州有名,在圣朝也有名的官员。
  这里面,最有名的是谁?
  可能都不是首辅阁首座大人,也未必是大司徒大司马,在整个圣朝的官场里,就目前来说,最有名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文人表率,升官和坐火箭一般的楚弦,楚大人。
  至少在李化这里,楚弦是他在京州最了解,所知最多,也是最为敬佩的人物。
  实际上不光是李化,因为楚弦入仕之后的升官经历太过传奇,所作的事情,无一不是大事,关注和崇拜楚弦的各地官员,那是相当多。再说李化,本质上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很刚正,很执拗的文人。
  恰好这种文人的价值观取向,都来自于书籍,尤其是,传世书籍。
  那些公子小姐们喜欢看《江山河志》这种著作,因为不出门,便可观天下,而像是李化这样的纯正文人,最推崇的却是《自省论》,可以说,这一部著作是将文人傲骨和那种君子立于天地,自强不息,正道为上的理论推崇到了极致。
  可以说楚弦的《自省论》,就是很多文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可想而知,楚弦在他们眼中是何等的地位。
  所以,楚弦已经成了一些类似于李化这样文人的信仰,自然是极为关注楚弦的一举一动,京州皇族乱世,楚弦力挽狂澜,不过至于中了巫术,又去巫地的事情,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但楚弦‘闭关’之后,容貌大变,成了老者的事情,却是有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根本不是秘密。
  所以一下子,李化才能想到楚弦身上。
  有了这个念头,李化自然是极为激动,他恨不得立刻去证实,倘若那人真的是楚弦大人,那今天自己的态度就是相当无礼了。
  李化此刻没有了平日里的稳重,他换上官服,直奔县府而去。
第七百八十七章
常水白县丞(续)
  今天县府上下都感觉什么地方不对,主要是平日里很少来的驻县监察御史李化,从几个时辰之前就在县府之内,据说是在等县丞大人处置完公务。
  但很多官员觉得,这就是一个说词,在他们眼里,这个李化不好招惹,虽然对方官位不高,不过人家可是御史,就算是县令大人犯了错,人家都能直接给捅上去,让县令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其他官员,平日里都是能躲则躲。整个常水县府内,唯一例外是白县丞,而说起白县丞,县府上上下下那都是又佩服,又敬畏。
  虽只是常水县的二把手,但实际上很多事物没有白县丞点头,那是做不下去的,也是因为如此,县令祝三江对白县丞那是相当不满,也是明争暗斗了一段时间。
  此刻祝三江在书堂之内,脸色有些不好看。
  “那李化虽是御史,可没事就杵在县府的院子里,这也不是个事儿啊,下面的官吏都是胆战心惊,都不知道这李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主簿官这个时候在旁边小声道。
  祝三江摆摆手:“他想待在那里,就让他待着,人家是御史,有监管所属地官员的职权,你们怕什么?只要按照官履办事,秉公执法,那御史也不能将你们怎么样。”
  “县令大人说的是!”主簿官急忙点头道,随后话锋一转:“不过话说回来,那李化与白县丞最近走的是有些近啊,虽说表面上是什么求学,但这里面怕是另有猫腻啊。”
  主簿官年纪不小了,看样子就是一个官场老油条,此刻说这个,明显是话里有话。
  祝三江眉头一皱:“要说什么直接说,在我这里就不要耍心思卖关子了。”
  主簿急忙道:“最近白县丞要搞官员精简之策,这件事大人您是知道的,而且上一次在县府内,您已经是反对了这种观点,不过白县丞也是有一大堆歪理,虽说最后没有通过,但我看白县丞没打算善罢甘休,说不定李御史跑来,也是因为这个事情。”
  主簿官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想法。
  在他看来,白县丞的官员精简之法,那是绝对不能通过的,要知道就说他自己这边,就有不少亲朋借用他的关系,进入县府混饭吃。
  而且这说出去,那都是大大的有面子,而且还是‘铁饭碗’,稳定啊,别看那些外面做买卖的商人一个个风光无比,可那又怎样?做生意有赚有赔,但做官,却是稳赚不赔。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官位,哪怕只是一个小吏,不入流的,但只要有官籍在,就有俸银,就算是不干活,也能吃喝不愁。
  除了亲朋,主簿官实际上背地里还在买卖一些小吏的位子,那价钱可是相当的惊人,而这里面,县府衙役、捕快的位子,那是最抢手的,毕竟这里不是边界州地,若是边界州地,县军衙役捕快的选拔条件极为严格,谁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做手脚,可是在内陆州地,尤其是像湖州这样的富饶之地,没有外患,所以就要宽松很多,如此也就给了他机会。
  可想而知,在主簿官眼里,白县丞要干的事情不光是要断他财路,而且是将他往死路上推,那就是生死仇敌,所以有机会能对付白县丞,主簿官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更何况,主簿官知道,祝三江这位县令的手脚,比自己还黑,背地里安排的位子更多,所以说,他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必须得一致对外。
  祝三江身为县令,官位比主簿官要高,自然,水平也是要更高,对方所想所忧虑的,他又如何看不出来。
  “你啊,想多了,无论那姓白的有没有什么想法,就算是有,他找个李化来又有什么用?更何况,想要精简现在的官员,这他是疯了,以前还觉得这姓白的有些能力,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疯子而已,他以为他是谁?区区一个县丞,居然敢碰触这种东西,别说他,就是我,就是咱们城府的府令大人,甚至是湖州州府的刺史大人,也绝对不敢开这个口子,那可是要得罪天下所有官员的事情,所以说,别理他们,他们要闹和折腾,由着他们去,最终,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引火烧身。”
  显然,看问题的水平,这祝三江明显是要更高,而且分析的也更加透彻。
  主簿官一听,也是放下心来,心中暗暗鄙夷着那白县丞,此外,他转念一想,觉得对方将事情闹大也好,因为如果执意来搞这个精简官员的事情,势必对方的官位不保,到时候对方丢了官位,那这县丞的位子不就空了出来?到时候,自己有没有上位的可能?
  一想到这里,主簿官就有些激动。
  他在县府里混了十几年了,官位到了主簿位子也是很久没有动过了,若是这一次能抓住机会,继续向上升一级,到了县丞的位子,那就更好了。
  而且听说,祝三江在城府那边是有靠山的,说不定过个三五年,祝三江就会调去城府,那么一来,这常水县的县令之位,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想到兴奋之处,主簿官面色潮红,已经是开始幻想将来的风光了。
  李化还在等着,白县丞事务繁多,祝三江那个县令很会用人,将县中很多繁琐的事情都交给了白县丞,而他自己反倒是颇为轻松。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县府之内,似乎对白县丞都有不少排挤的意思,例如就算是吩咐了一些事情下去,下面的官吏也不会反驳,但只是拖着,不好好去办事,而且很难抓他们的把柄,有些人,正经的本事没学会,像是这种歪门邪道,却都是无师自通。
  这些事情,李化都知道,但像是这种办事拖沓,还真不好抓他们的证据,而且若是官员违反官律,这个事情,是御史的事情,可其他模棱两可的事情,他这个御史也管不上。
  最近县府的情况,李化也是知道的,也知道为何白县丞会遇到这种‘排挤’,可越是遇到这种困境,白县丞就越没有后退和妥协的意思,这也是为何,李化对白县丞如此恭敬敬佩的原因。
  在李化看来,白县丞待在这里做一个八品县丞,当真是有些屈才了。
  之前李化一直都在担心,但今天发生的怪事,那个神秘的访客,却是让他感觉到,白县丞绝对没有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现在李化大胆的猜测,那个神秘访客,很可能就是那位文人表率,如今首辅阁二品仙官尚书令楚弦,若真的是这位楚大人,那一切的事情,就都不是事情了。
  可李化又觉得,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像是楚弦大人这样的仙官,又怎么会出现在常水这小小的县城?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而且如果是真的,白县丞怎么敢用这种语气和楚大人说话?
  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李化现在是极为好奇,又有些忐忑,心中只盼望着白县丞早点将事情处理完,好出来让自己问个清楚。
  等了很久,白县丞终于是出来了,李化见状,急忙迎了上去。
  “白大人。”李化行礼,那边白县丞脸上略有疲惫,但还是点头道:“李大人,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化,有事情向白大人您请教。”李化这个时候四下看看,发现这里不是说好的地方,所以就说借一步说话,白县丞估摸也是想到对方要问什么了,所以也是点了点头,两人是一前一后离开县府。
  后面不少官吏都是指指点点,暗中讨论。
  “这个白县丞,这县丞的位子,怕是坐不了多久了,看他还能得意多久。”
  “谁说不是,本来就只是一个二把手,居然也敢提出那种异想天开,甚至是幼稚可笑的想法,我看他是没将自己当成一个县丞,而是当成丞相了。”
  “哈哈哈哈,的确是可笑,也不知道这种人,是怎么坐到县丞位子上的,不过看来,也仅此而已了,这常水县,依旧是祝大人的,就是巴结主簿大人,也要比靠向这个马上要完蛋的县丞要强啊。”
  日落屋檐,夕阳西下。
  常水县风景很好,县中清水河流,石板桥就有十几座,各有特色,很有水乡韵味,再加上小何中舟船飘动,河边农妇洗漱,更平添一种生活的朴实和美感。
  李化跟在白县丞后面,几次想要开口,都没有勇气。
  只是走到半路,白县丞先说话了。
  “我知道李大人你想问什么,说实话,在这常水县里,你无论文采还是学识,都在其他人之上,也是一个可造之材,如果不是过于迂腐的话,将来走的会更远一些,所能施展胸襟和抱负的舞台也要更大,现在,你可以什么都不问,我给你一个机会,若你想要施展心中抱负,为圣朝出更大的力,想要站到更高的舞台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就跟着我回去,到时候那个人是谁,你就会知道。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只想安安分分的过活,我也不会勉强你,现在你回去,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这等于是给了李化一个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7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