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书(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47


丁先生缓缓站起,在一片同事紧张的注视中,他摘下帽子向众人微微鞠躬:“可惜无酒无茶,敬道一声保重。嘉骏,走了。”
在他那般从容的姿态下,黎嘉骏出乎意料的平静了下来,她拎着箱子站起来,胡乱的向同事们招了招手算是道别,像个小媳妇一样地跟了出去。
外面有三辆军车等着,一位年轻的军人走上前问:“请问是《大公报》的记者先生吗?”
“是,我们去喜峰口。”
“好,请上车!我送你们去。”
本来还庆幸全程专车的黎嘉骏在上车没过十五分钟就后悔了,她宁愿连坐十天火车都不想在这车上再多坐一秒!
山间野路+渣抗震车=死亡之路。
黎嘉骏连年夜饭都要吐出来了,她以前可是玩转游乐园不带眨眼的,连坐十小时大巴神清气爽的!她多少年没吐过了!得亏她没喝什么水,否则她得震尿了!
好几次车颠得她和丁先生只能相互抓着增加自重,有两次她被弹起来天灵盖狠狠撞到车顶,偏偏这车是布盖头撞不晕,她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可以捅穿车顶,然后她整个人就喷射着呕吐物被弹出去!
得亏天气寒凉,气息清新,吸进嘴里像一股冰泉往下滑,防止她吐昏过去,她只能全程头探在车窗外,迎着清晨的猎猎冷风,大口吞咽着,真正应了那句,喝西北风——当早餐。
终于,车停了。
在车停下深吸第一口气的瞬间,她知道,她到了。
因为,她闻了满鼻子的硝烟味。
就连下火车时的蓝天,都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灰蒙蒙的。
第69章
大刀向前
三月的长城边,冷得好似严冬。
她刚下车就觉得全身虚软,靠着丁先生喘了好几口气,此时还没完,他们在司机的带领下,还要往上爬,这不是景区带石板的山道,而是一个纯被人才出来的野路,两边是枯黄的杂草,土地冻得硬硬的,好几个地方皮鞋踩上去都打滑,头顶,就是长城。
在一片鼓噪的大风声中,她顺着山坡看到了沉默巍峨的群山和城墙,断壁残垣断断续续的隐没在地平线里,城楼大多残破,长着枯败的枝桠,随着风无声的摆动着。
没走几步,饱受摧残的黎嘉骏和丁先生都站在了小路边,疲劳的喘着气,司机很耐心的在一边等着。
一队士兵正在口号声中跑过,他们速度不快,让黎嘉骏一眼看到了他们的装备。
草鞋,破袄,大刀,二十个里,只有三四个带了枪。
寒风袭来,本就爬的满身是汗的她,硬是下意识地搂紧了领口,好像她搂紧了,面前的兵也能暖和点。
两边都好奇的对视着,直到擦肩而过。
“……刀?”黎嘉骏无意识地问了一句,“为什么是……刀?”
丁先生闻言探头往那些战士的背影看了看,转头也望向司机。
司机憨憨地回答:“枪不好,刀好,我们都会耍。”
“但……”人家用枪啊,这又不是飞刀,砍得到吗?
感觉问出来会显得自己很蠢,黎嘉骏闭嘴管自己喘气,就见丁先生一边喘气,一边掏出笔记本来记了一笔,才拍拍她。
黎嘉骏点点头,两人相互搀扶着,继续往上爬,总算是一步一抖的到了城楼下。
这是个较大的城楼,里面零零散散摆着桌椅柜子,有一张大地图,还有台电话,有一个士兵正在烧水,他看到有来人,刷的站起来,噼里啪啦说了一段话,那显然是方言,黎嘉骏辨别了许久才听出来,大概意思是等了他们很久没等来,长官就先去视察了,让他们稍等。
丁先生摆摆手:“不知道赵将军往哪个方向去,我们可不可以过去看看?”
士兵犹豫了一下,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
两人放下行李,虽然都很想休息,但还是咬着牙寻了过去。
这一段的长城已经残破,另一边落差并不大,外面是一段比较平缓的斜坡,隐隐约约有很多战壕和简陋的工事,城墙上每隔一段都站了一个士兵往北边看着,他们大多穿着草鞋,少数穿着布鞋,帽子都是单帽,棉袄破破烂烂的,大多都不很合身,但都被各种草绳皮带绑得紧紧的。
包裹住的地方她看不到,但是露在外面的地方,全都冻得通红发肿,皮肤皴裂得像干涸的黄土地,仿佛一动就会碎掉。
“嘉骏,走了。”丁先生拉了拉她的衣袖,转头却见她眼眶通红:“先生,容我拍个照好么?”
丁先生放开手,黎嘉骏走上前,拿起相机对准一个战士,拍了一张照。
“拍他作甚?这儿到处都是一样的人啊。”丁先生道。
黎嘉骏切换了胶卷,低着头闷闷的说:“我想让别人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在守着我们。”
丁先生一愣,他细细观察了一下那些战士,他们这时候也都忍不住好奇打量回来,只听他一声叹息,拍拍黎嘉骏的头:“也难怪廉彧林向我保举你,好好拍吧,胶卷我来问报社要。”
黎嘉骏笑着打开自己的相机包,除了方向机的地方,后面和两边的袋子一卷卷全是空胶卷:“我有准备哒!”
丁先生一笑,继续往前走。
一路过去,远远就听到气势十足的吼声,他们走到一个朝南的缺口处,正看到一个大方阵在练兵,看样子似乎已经练了许久,大多都把棉袄脱在一边,有些甚至还打着赤膊,他们舞着一柄大刀,动作一致的耍着,最前面的是一个魁梧的大汉,一眼望去鹤立鸡群,手里拿着的大刀也最大,看起来沉重异常,杀气腾腾。
“我就知道是他,嘉骏,这就是赵登禹将军了。”丁先生低声道,“九尺大汉,躯干雄伟,负膂力,精骑击,二十九军’八兄弟’之一,这喜峰口地势险要,要论攻守兼备身先士卒,非他莫属。”
“我还是不明白,他们练刀是要干嘛。”黎嘉骏虽然被下面杀气腾腾的喊杀声震得一抖一抖的,可还是觉得很心塞。
丁先生摇摇头:“等会儿问吧。”
两人在缺口边就着个破石块坐了下来,等赵登禹练兵完,因为和大哥学了一阵子军拳,黎嘉骏很好奇他们的刀法,仔细一看,发现简单的发指。
它只有两个动作!
两个!
一挡,一抡!
赵登禹的带领下,大方阵有的站在平地上,有的站在小山坡上,有的在城墙边上,近千人这么高低起伏的站着,来来回回的做着两个动作。“喝!”一挡,“哈!”一抡,挡,抡,再挡,再抡……就这么耍了近一个钟头,才停下来。
围观的人眼神儿都不会动了,黎嘉骏觉得这样看一小时简直跟催眠似的,人冻僵了不说,脑子都转不动了。
可还没完。
练完了兵,大家都拎着大刀直直的站着,也没的休息,赵将军转身也拎着大刀看着身后的兵,两边对视了许久,一声儿都没。
“兄弟们!”突然,赵登禹大吼一声,“东三省是谁的!”
“我们的!”千人大吼,声震天际,就连旁边站岗的士兵也跟着大吼。
“长城是谁的!”
“我们的!”整个长城都在回答。
“我们背后是啥!”
“家,家,家!”
“日本鬼子打过来了,怎么办!”
“杀,杀,杀!”震耳欲聋的呼声在山野里一遍遍回想,“杀,杀,杀!”
这般场景,让以为完了的丁先生和黎嘉骏站起来就再坐不下,怔怔地站在原地,差点忘了呼吸。
刚刚被士兵的装备虐得眼睛酸涩的黎嘉骏全身发抖。
她感觉喘不上气来。
相比丁先生欣慰激动的样子,她更多的是心痛和难过。
怎么办,你们拿着大刀,喊得这般气势磅礴,想没想过对面的人什么装备?凭什么那么有信心?凭什么那么坚定?
她侧过头,不敢再看。
等到赵登禹都擦着汗热气腾腾的走到面前了,她才偷偷擦了把眼泪抬起头,给自己打着气微笑起来。
“二位远道而来,辛苦辛苦!”赵登禹嗓门和躯体一样大,但谈吐却很文雅。
根据丁先生刚才的补课,黎嘉骏知道了赵登禹的一些信息。
赵登禹原先是当过冯玉祥的警卫员的,在那期间他因空手打死了一只老虎而出名,人称“打虎将”,后因勇猛不逊于虎,“打虎将”这个名声就越传越远。现在看果然是跟过大人物的兵,长得再粗壮也像个儒将。
丁先生站起来与他寒暄了两句,两人一道走在前头,黎嘉骏跟在后面,她刚才想拍照,但赵将军显然见过大世面,不像刚才的士兵面对镜头就跟被下了石化咒一样动都不敢动,而是非常从容客气的拒绝了,表示虽然理解她的意图,但是赤身裸体入镜实在不雅,等回去穿了军装再拍。
她没办法,只能回头又去看方阵,此时方阵里的兵都已经被各自的长官一队队带开了,去吃早饭,远处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每个人的脸上,有极为单纯的期待和欢乐。
前头丁先生大概已经开始了采访,只听赵将军一声声爽朗的大笑,偶尔来一句:“为什么,穷呗,没枪,就不跟他们来远的,咱总有肉搏的时候,到时候干死他们!”
过了一会儿,他又怒气腾腾地说:“能怎么办!他们飞机,大炮,咱有啥,只有人,一对一干不死,那就二对一,十对一,要不咋地,十万个人退了,让他们几万条狗咬我们尾巴?”
丁先生埋头记笔记的时候,黎嘉骏忍不住问:“赵将军,听说已经交过火了,我想问……”她想说什么情况,但又觉得这问题太宽泛,见前面两人都回头看着自己,不由得急得抓耳挠腮。
“她想问,敌我装备差距如此之大,战士可有气馁?”丁先生补充了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