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666

  这日志的意思是,这种烂屁股的缺德事可和沈傲一点关系都没有,主要的问题是他太过善良,居然还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爱情,更相信人心本善,谁知酿下这等事出来,说一千道一万道,反正这事儿沈傲先撇清了再说。
  等他把日志写完了,神色恢复如常,拍拍手,又回到正厅:“事情已经出了,还能怎样,越国也是君子之国,想必也不会追究。你们先回去吧,回去告诉船队,继续按计划航行。”
  叫走了传报的校尉,又将几个博士叫来,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几个博士也是吓了一跳,好歹是读过圣贤书的,道德上终究还有底线,只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将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一个博士道:“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即上疏请罪,先让宫里有个准备。”
  另一个道:“不可,不如先压着,先和越人谈一谈,许些好处,教他们不要声张。”
  “死了这么多人,越人哪里肯干休,依老夫看,这事儿肯定是捂不住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个不休,沈傲只是托着下巴沉思,突然道:“人杀了就杀了,两国邦交,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娘的,本王不怕,那狗屁越王敢去告御状,看本王如何收拾他!”
  这一句话振聋发聩,却是把博士们吓了个半死,磕磕碰碰,死了这么多人,说的倒是轻巧。还当人家不敢去告御状,真当越王是好欺的,这里是大宋不是大越,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王爷,万事还是谨慎周全的好,依老夫看,那越王……”
  沈傲摆摆手:“你们不必劝,我又办法收拾他们。”接着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先把消息递出去,另一方面,立即下个条子到鸿胪寺去,告诉杨林,藩国有什么举动,立即快马回报,不要耽误。至于其他的,去他娘的吧。”
  沈傲说了一句粗话,很光棍的走了。有时候他觉得,既然到了泉州这种地方,他是不是太文雅了,做人还是直来直去的好。
  这消息,根本就压不住,不多时,整个泉州那边便传开了,泉州人的议论和士林清议截然相反,这些人听了,非但不觉得奇怪,反而觉得是在太稀松平常,换做是他在那什么大越国港口,肯定是第一个冲上去捞一票的。这泉州民风彪悍,礼节什么的虽然看重,却也最重实利,烧杀抢掠算什么,好像大家没有跑过海似的,跑过海的人和见惯了跑海的人若是虚谈什么仁义道德,就和婊子津津乐道从一而终一样虚伪。
  更有一些家眷跟着船队跑船的,更是越发不可收拾,天天朝邻里大声嚷嚷:“我家大顺儿腿脚快,这一趟回来,说不准能提携咱们全家住进骑马坊去。”
  骑马坊是城中富户聚集的地方,意思是他家男人这一趟说不准能抢到不少宝贝。
  这种议论比比皆是,就是泉州的士子,虽然也会摇头晃脑几句:“情何以堪,情何以堪。”背地里却又捶胸顿地:“人生当如此,为何学生没有随船去增长见闻。”
  由此可见,这泉州人的民风可见一斑。所谓一方土养一方人,泉州多山靠海,十个人里一个是良民,五个是强盗,还有四个大致也是强盗,别看平时这些人老实巴交,凶悍起来抄起家伙什么事都做得出。
  等沈傲那句去他娘的传入众人耳中,更是引来不少人交口称赞:“蓬莱郡王……是个实在人!”这句话若是教沈傲听了,真不知是该哭该笑。
  既然转运司那边放了话,只当这事儿没有发生,泉州又恢复了平静,正在这个时候,也有不少宅子里,有人交头接耳,接着便又人写了书信,吩咐了家人,那些家人,立即骑马出城,以极快的速度,朝汴京赶去。
  更有一些大户,甚至直接用信鸽传信,估摸着只用三四天时间,汴京那边就回有回音传出。
  这一桩桩事,肯定都是极为隐秘,这些传出消息的人,若是出门,肯定又是一团和气,口里称颂蓬莱郡王恩德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这家伙还来劲了
  大宋商民杀人赢野,劫掠藩国商港,这种事在别处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到传到士林清议,就完全不同了。
  读了一辈子书,教的都是仁义道德,这等耸人听闻的事,真是听都没有听过。
  汴京这边得了消息,立时闹哄哄的,从前大家想,沈楞子大家不去得罪,去了泉州,眼不见为净,就当没有这个人,管他如何。
  可谁知大家不去理会泉州那家伙,这家伙居然不断的来挑战大家的底线。一千七百多口说杀就杀,大家忍了,毕竟姓沈的给人栽的是谋反,谁也不敢说什么。如今杀人杀到了番邦,还是烧杀抢掠,比之契丹人之于大宋,更是凶悍。
  现在的不满,还只是在背地里流传,清议这边,几个清流的领袖人物,虽然也是捶胸顿足,却也没有振臂一呼的意思,大家都在等,看那姓沈的怎么解释,又等越王这边的消息。
  泉州方面传送奏疏的快骑,是在五日之后进京的,立即引来各方的注意,有的大户人家,门口早有人在这通往泉州方向的城门口蹲着,一见那泉州加急的快马到了汴京城,立即回去禀告。
  来了,终于来了,翘首以盼了这么久,大臣宅邸这边,不少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那门下省的书令史,便是大家打听的对象。
  官商可以谋反,总不能给越王也栽个谋反的罪,拿不出解释,看姓沈的如何混过去。
  门下省接了奏疏,立即将奏疏传入宫中,赵佶那边也听到一些风闻,也是吓了一跳,等看到沈傲的奏疏,终于确定确有其事。沈傲的奏疏里,先是赞颂了一下宋越两国的邦交,接着又褒扬了商队的克制,大致的意思是说,越国人很好,商队也很好,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解释只有一个,误会!
  杀了这么多人,就是一个误会?赵佶气的吐血,奏疏的后头,还在引经据典,说是之所以会产生这误会,是因为两国的交往不够,两国又是风俗迥异,出现摩擦,是预料之中的事。陛下,这只是小事,让微臣来处置就是了,保准越王满意云云。
  赵佶将奏疏放在案上,气呼呼的对杨戬到:“这是误会,哼,这家伙胡说八道,只是一个误会,就可以杀这么多人,可以烧了人家越国第三大港,将人家抢掠一空?就这,还只是摩擦,亏得他说得出口。”
  杨戬只是笑,不肯说话,这时候说什么也没什么,从赵佶的脸上看,陛下这边倒没有动真怒,只是抱怨罢了,抱怨完了,也就没事了。毕竟那越国远在万里之外,又是番邦,陛下这边,怕的只是越国人来找麻烦,其他的,才顾不上人家的死活。
  赵佶继续道:“前几日朕还在后宫那里说他的好,这才几天,母后要知道这事,朕连见都没这个脸去见他。越国那边,肯定会来申诉,朝廷也会有人来闹,这么折腾下去,朕可吃不消。”
  杨戬这时笑吟吟的道:“陛下,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最紧要的,还是压住越国那头,是不是要知会一下,暗里许诺一些好处,叫他们不要滋事?”
  赵佶摇头:“罢了,他自己在奏疏里说他来应付就好,朕就放手让他去办,看他怎么弭平这事儿。”
  赵佶叹了口气:“朕要去万岁山那边养病,和太医院那边说一声,叫他们来看看,到时候就说,朕近来身体不适,后日的廷议就取消了,至于其他的事,让蔡太师斟酌着处置,没有大事,不要报进宫里来。”
  杨戬问:“泉州的海事算不算大事?”
  赵佶板着脸:“泉州只是一隅之地,算得什么大事,大宋的根本是土地,海路不算大事。”
  杨戬立即笑嘻嘻的道:“奴才明白了,这就去办。”
  赵佶的心思,杨戬再不明白就白当了这么多年的差了,这意思是说,官家打算躲起来,管外面闹成什么样子,至于朝臣那边群情激奋,又能如何,沈傲身为郡王、太傅、钦差、寺卿、司业,除了皇上,谁能管得住他。就是蔡京也不能,皇帝不管,就是放纵,这事儿最多演化成扯皮,吵得再凶,那也是泉州和汴京的拉力,随他们去吧。
  赵佶叹了口气:“是朕的错,朕平时太纵容他了。”
  杨戬笑呵呵的道:“陛下说得对,是该管教一下。”
  赵佶深以为然:“偷偷下一道中旨,申饬一下还是要的,不要让他得意忘形。”
  赵佶说罢,立即一副病怏怏的样子:“摆驾,万岁山。”
  ……
  门下省那边传出消息,总算有了准信,也不知什么时候,连那沈傲奏疏的副本,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流传出来,不看还好,看了这副本,不知多少人气的跺脚,原以为那姓沈的还是真心悔过,谁知到了这个份上还在狡辩,误会?这种事也是误会。
  结果另一个消息也教人傻眼,官家病了,去万岁山了,什么事都不理会,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时节,大家都明白,心里都苦笑,更有人不忿的和人低声议论,说是又这么个官家,才会出沈傲这般的妖孽。
  至少许多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沈傲太不是东西,一定要给他吃点苦头。一时间,到处都是叫骂的,上奏疏,写诗词,还有部堂、衙门那边,收拾不了你,还骂不赢你?
  泉州那边的沈傲也早有汴京的消息每日快马送过来,自他到了泉州,泉州与汴京之间的快马递送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大大小小的消息,都放在他的案子上。官家那边去万岁山,教他松了口气,他最怕的,还是宫里头那老丈人,只要他甩手,他也没什么可怕的。
  赵佶那边传递的消息再清楚不过,是让他自己掂量着去办,不管怎么说,得吧事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有了这个纵容,沈傲的战斗力立即暴表,看到那一份份骂他的奏疏和清议记录,沈傲龇牙冷笑,对身边的一个校尉道:“若是有人骂你,你会怎么做?”
  这校尉挺胸道:“我一巴掌煽他。”
  沈傲心里想:“看看,连一个小小的校尉都有这般的觉悟,难道本王连校尉都不如?”这般一想,也就没什么顾忌了,捡起一份清议的记录,这些记录,大致都是从遂雅山房那边递过来的。遂雅山房那边那是高级的茶肆,都是官员和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读书人一多,清议也就肆无忌惮。谁也不知道,他们说得话,但凡涉及到沈傲或者敏感问题的,都会被人悄悄记下来,送到沈傲这边。
  沈傲指着一个人名:“这个叫黄寒的,骂的这么凶,看来很有必要收拾一下。”
  二话不说,叫人拿来笔墨纸砚,卷起袖子写出一篇文章,叫人送到遂雅周刊那边去登出来。有叫人下了条子,直接往武备学堂。
  过不多时,遂雅周刊那边便得到了一份蓬莱郡王的独家资料,原文刊载出来,整篇文章很是嚣张,直截了当的说,本王知道有人在骂老子,你们喜欢骂,本王也管不住你们的嘴,可是有人涉及到了本王的亲眷,这事儿就别想干休了,骂人本王不在行,杀人倒是略懂一些,谁再骂一句试试看。文章的末尾,还无缘无故的加了一句,黄寒,你小子死定了。
  当然,这篇文章虽然直白嚣张,却是文采斐然,状元公可不是白赚来的,文章用得是经义格式,开题便是君子忌口,一通讽刺贬低,将那些背地里说坏话的家伙羞辱一番。
  至于黄寒是谁,大家倒是都知道,此人在清流中也算是个人物,中过赐同进士出生,做过一任县令、推官,据说在泉州,他家也有一点买卖。现在黄寒已经致仕,大概是钱也捞够了,所以说起话来,没有官场上这些人如此委婉。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断然威胁一个清流名宿,这还了得,简直是不把清议放在眼里,文章发出去,骂的更凶。
  那黄寒平时也不太出名,此时借了沈傲的文章,却一下子声名鹊起,后生晚辈见了他,都是鞠躬到腰底,乖乖的自称一句门生。更有不少人,请这黄寒去赴宴,大是吹捧,黄寒一开始,还有点儿后怕,如今被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下子成了汴京的名人,腰杆子一下子也挺直了,捏着胡须,也放出了豪言,说是位卑不敢忘国,姓沈的倒行逆施,他这等圣人门生肯定看不过去,一定要和姓沈的争一争,看沈傲能奈他何。
  “这家伙还来劲了。”沈傲没有预料到这个结局,原本还想着恫吓一下,谁知道竟是这个样子,一时间大是恼火,不收拾他,将来还怎么在汴京做人。
第五百三十章
有朋自远方来
  这时候,还没等沈傲布局,南越国那边总算有了反应,这么大的事,身为番邦,却也不能轻视,那港口乃是南越第三大港,更不能等闲视之。
  越王立即上表,派出使臣前往汴京,要讨要个说法,除了这个,还派出一队使臣,从海上过来,直抵泉州,与沈傲交涉。
  这个决定作出来,可见越国对宋国的国事一向关切有加,这时候宋皇帝‘养病’,真正能谈的正主儿只要沈傲,况且沈傲还是鸿胪寺正卿,名正言顺的有交涉之权。
  上表的一路是刻意做给沈傲看的,是要给他施加压力,真正谈的是泉州这一路,所以这一路使节人数最多,身份反而更高贵,大有一副要和沈傲摆了擂台,不谈出结果不罢休的样子。
  若是在泉州这边碰壁,越国人就只能在汴京这边讨要说法,鱼死网破了。
  那越国的使船到了泉州港,先派了一艘哨船通报,原以为沈傲会置之不理,谁知船到了码头,整个码头这边竟是披红挂绿,一队队厢军拱卫在侧,更有鼓乐声响起,声震九天,远远的靠近一座高楼,是穿着蟒服的沈傲,他今日穿着的是郡王礼服,下身系着朱裳,双腿之间是纹三爪金龙的蔽膝,后襟是方心曲领,腰间挂着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戴着进贤冠,颌下还系着蝴蝶结的金带,浑身上下,贵气逼人。
  最令沈傲悲催的是身上的纹饰,郡王身上的纹饰也是龙,只有三只爪子,按这民间的说法,五爪才是真龙,四爪是蛟,至于三爪,那几乎等同于山寨了,这龙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只是这时候,他却是笑脸吟吟,远远看到那船停靠在栈桥那边,立即发自内心的欢呼一声:“来了,诸位随我去接越国贵宾。”
  沈傲的后头,泉州方方面面的官员大致都来齐了,暂时放下了公务,随沈傲来充场面。眼见这郡王欢天喜地的模样,真真是看不惯。说去你娘是你说的,大家伙儿都听见了,现在人家找你算账,你又是这副嘴脸。
  不过郡王在这里说一不二,更是一言九鼎,他说的话,比圣旨还要管用三分。既然有王命,谁还敢说什么,方才还是一脸苦瓜的样子,现在立即换上一副比沈傲更欢快的笑容,那老成持重的朗朗笑声瞬时把鼓乐都压下去,随着沈傲,一齐上了栈桥,浩浩荡荡去船头那边接人。
  越国使臣下了船,见到这般的隆重也是吓了一跳,原以为是灰溜溜上岸,早听说这个姓沈的不好交涉,谁知这般热络,连礼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只能硬着头皮下船。
  沈傲一马当先,看到对方一个面色黝黑,身材矮小精悍,却是身穿着大致和大宋朝服差不多的越国人,立即便明白对方才是正主,二人四目相对一下,沈傲抢先一步一把握住对方的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早知道越国朋友要来,本王虚席以待,喜不自胜。”
  一上来就玩子曰这一套,偏偏越国这等番邦的使节最喜欢的也是这个,番邦这边,越国和高丽不管是官制、官服、科举、文字、经典都是从大宋那边引进过去的,虽说有点儿沐猴而冠,可是人家的官员,不管肚子里有没有墨水,总要吟几首唐诗宋词,读一下四书五经不可,不如此,如何能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人家直接跟你套四书五经,这便是看得起,认为你和他一样都是文化人,给足了面子。
  虽说这有朋自远方来在大宋这边早已泛滥了,可是在越国,能听懂的还真不多。这使节原本是含恨而来,这时见蓬莱郡王这般客气,又如此高看,倒是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反握住沈傲温热的手,在肚子里搜索了一下,便开始拽词:“久仰郡王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蓬荜生辉。”
  沈傲心里骂,蓬荜生辉?这是什么跟什么。却是不动声色,立即哈哈笑道:“既然来了,本王一定要留你们多住一些时日。”说罢挽着越使,边走边说,跟在后头的官员立即让出一条道路,让二人并肩通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6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