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589

  这样的大事不能假手于人,郝风楼陡然感觉到,这对谅山对郝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抓住这次机会,郝家才是真正的世镇交趾,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
  几乎是连夜,郝风楼带着数十个护卫出发,从海防到这谅山并不远,可是道路却是难行,官道还未修葺完毕,所以足足花费了一夜的功夫,直到次日正午时分,郝风楼才抵达侯府。
  “叫人,把侯府所有说得上话的人叫来,还有席县令也一并叫来。”
  郝风楼吩咐下去,不顾疲倦,径直往里厅走。
  郝政早被惊动,自是出来,郝风楼连忙行礼道:“父亲大人。”
  郝政朝郝风楼苦笑道:“你也知道了?哎,坐下说话。”
  郝风楼依言坐下,见郝政神色不好,不由叹道:“父亲大人,料来也得知了消息?”
  郝政捋须道:“怎么可能不知?这么大的事,想不知道也难,为父一直都怕啊,怕就怕这消息传来,可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也罢,为父眼下正在撰写奏书,这安南的种种乱局,今日非要畅快淋漓的奏报上去……”
  “父亲要上书?”郝风楼不由皱眉。
  郝政颌首点头道:“事到如今,难道还能敷衍吗?敷衍了这么久,还能敷衍到几时?这盖子是捂不住的。”
  郝风楼正色道:“请父亲收回成命,这个盖子,咱们不能揭。”
  郝政道:“为何?”
  郝风楼道:“这件事只能让三司和各衙之间去狗咬狗,若是我们跳出来就不免是众矢之的,朝廷眼下,其实未必就是向追究责任,他们想要的无非是继续捂盖子,只要叛乱压住,再找个人背了黑锅,能瞒一时是一时,若是这时候父亲上书,父亲可曾想过一旦这偌大的弊案揭开,要牵连多少人?”
  郝政怒道:“难道放任交趾这般糜烂下去?这交趾还能糜烂到几时?明哲保身这没错,可是咱们郝家如今是世封交趾,交趾完了,郝家也就完了。”
  郝风楼抬眸,他的目光再不见清澈,而是深邃得几乎不可见底,脸色略带几分狰狞的道:“父亲,交趾不能糜烂,所以必须要有郝家,有郝家在,交趾方能存在,所以不能让朝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该郝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烂疮揭开不揭开都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做?这块地是郝家的,向要世世代代变成郝家,那么郝家就要像陈氏一样,在这交趾一呼百应,这棵大树要盘根错节,将来即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也绝不会轻动郝家,父亲,谋国之前还要谋身,这交趾早就烂了,就算朝廷震怒,再换一批人又如何?无非就是换另一拨豺狼罢了,他们只会压榨得更深,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这交趾,靠朝廷不成,得靠我们自己!”
  郝政身躯一震,这番话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了,可是对这个儿子,他一向盲从,忍不住道:“如何靠自己?”
  郝风楼微微一笑道:“乱了对朝廷没有好处?对有一些人也没有好处。而眼下是咱们郝家和他们休戚与共、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了。从前的时候,咱们和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现如今还要绑上他们的身家性命。”
  过不多时,吴雄等人已经到了,有人进来通报,郝政还在捋须犹豫,郝风楼却是道:“请大家进来说话。”
  吴雄、席县令人等都进了来。
  郝风楼扫视他们一眼,其实这些人也算是郝家的班底,席县令虽然是流官,不过如今和郝家交情不浅,早已不可能割舍,所以郝风楼看着他们,动容一笑道:“诸位请坐。”
  旋即咳嗽一声,才继续道:“广平和广南二府的事,料来大家已经清楚了,贼势甚大,官军又是调遣不及,所以以本侯之见,只怕这个时候,动乱已经蔓延其他各府了。”
  对交趾的动乱,其实在这里的人倒还算轻松,毕竟他们在谅山关以北,倒还不怕动乱波及到这里来,这谅山和其他地方不同,虽然也有安南人,可是人人都有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是安居乐业,也不曾听说过有人滋事,至于从贼,那更是笑话,你便是将谅山的安南人赶出去,人家只怕也要死乞白赖的留在这里。
  若不是到没有活路的地步,谁愿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开玩笑?
  不过吴雄不是没有忧虑,郝家的这么多工坊,靠的都是安南那边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料,一旦战火蔓延开,断了供应,再加上断绝了商道,只怕往后谅山这边也要准备度过寒冬了。
  不过吴雄也只是忧虑而已,他对这位海防侯最是敬服,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顶着,海防侯处处出人意料,现在既然海防侯回来,料来这些事不必自己杞人忧天。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郝风楼,对郝风楼的看法也颇为认同,许多人暗暗点头,他们自然深信动乱已经开始,交趾本就怨声载道,这动乱蔓延,只是迟早的事。
  郝风楼微笑道:“眼下是多事之秋啊,既是多事之秋,咱们就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动乱虽非你我的责任,可是为朝廷效力却是理所应当。况且交趾数府虽反,可是有许多交趾士绅,却还是心向我大明的,如今他们日夜惶恐,夜不能寐,随时可能落入贼手,甚至被乱党裹挟,诸位,我们能坐视不理吗?”
  做过官的,向来都是如此,即便是谋身,为自己打算,可是照样是冠冕堂皇,说出去的话比夜莺更加动听。
第三百七十一章:富甲天下
  郝风楼是武职,不过依旧还是沾染了这种假大空的秉性。一番话无懈可击,不晓得的还真当他是忧国忧民,忍不住要为他喝彩。
  郝风楼说罢,便向吴雄询问:“安南的商贾也有聚集于谅山者,近来可有什么传言?”
  吴雄不敢怠慢,他只当郝风楼是考校他,于是添油加醋地道:“自两府叛乱,消息传到谅山,不少安南商贾亦是如热锅蚂蚁,不少商贾决议逗留谅山,却观察风向再说。”
  “也有一些商贾心里记挂着自己的亲眷,不得不硬着头皮南下。不过这些人,大多忧心忡忡,都是担心得很。”
  “担心那些叛党乱贼?”郝风楼抿嘴,露出几分轻松之色。
  吴雄摇头道:“这只是一方面,下官有些话真不知是该讲不该讲,他们忧虑有三,这其一当然是叛贼,叛贼虽然也是安南人,可是谁知道会不会劫掠财货,会不会滥杀无辜?一个不好,无论你是不是安南人,怕都要误了自己的性命。这其二就是本地的乡民,交趾大乱,许多人蠢蠢欲动,即便是一些良善的百姓,谁能保证不会被一些恶霸煽动,突然起事,响应乱党?这些人无非是打着起事的旗号劫掠而已,谁家有钱有粮,就劫掠谁家,谁会管你是安南人还是汉人。至于这第三……”
  吴雄忍不住看了一眼席县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显然有些话,他不好说,怕说出来引来麻烦。
  席县令却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是摇头苦叹道:“吴长史,事情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避讳的?你既然不肯说,那么本官来说又是何妨?今日在这里,二位侯爷召见,那么索性把话说开来。这其三嘛,其实就是官军。平时的时候,官军或许还安份,终究这交趾还是有王法的地方,谁敢造次?可是一旦战时,那可就不好说了,这官军杀贼,杀良冒功的有的是,甚至一些官军趁乱打家劫舍,侵门踏户,那也是常有的事。这种事从前陈氏安南的时候有,后来胡氏安南的时候也有,至于如今的交趾也是不可避免。”
  “所以眼下安南人是人心惶惶啊,眼下中北部各府还勉强能维持,可是谁知道将来会如何?一家老小的性命,如今就像是被人刀架住了脖子,谁的心里也不安生。下官还听说不少安南豪族的子弟也有在谅山的。这些人如今顾念着族人,也是如热锅蚂蚁,四处打听南边的情势,这来往的家书可谓是络绎不绝,说句不该说的话,如今是人人自危,今日若是官军胜了,他们未必能安生,明日叛军杀了来,他们也未必能立命,还得提防着本地宵小趁机作乱,人人自顾不暇。”
  他们说的都是实情,谁都怕战乱,即便是那些拥有一些武装的豪族,毕竟一旦生变,就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从中获取好处。
  而且这变乱的性质已经说不清了,即便是南方豪族的挑唆怂恿,打的是反明的旗号,可是叛军的成份极为复杂,谁能保证人家会对你友善?
  郝风楼笑了。
  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这些豪族和士绅,还有商贾,平时别看仆从如云,腰缠万贯,又蓄养了一些私兵,可谓风光无限,可是如今遇到了战火,一家老小数十上百口人,谁敢拿一家子性命来冒险?
  郝风楼正色道:“是啊,眼下是大厦将倾,谁都不知道将来的命运如何?所以大家的心都定不下。可是……君子不立危墙,更何况是携妻带子立于危墙之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莫说是他们不忍,便是本侯也是不忍见啊。因此,本侯决定放人入关,凡是地方有德士绅,交趾有功名的儒士,行善的商贾,俱可携家带口进谅山。不但要让他们入关,还要给予他们安顿,要分发他们土地,建立行馆,地方官吏要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告诉他们,进了这谅山关,本侯保他们阖族无忧,只要到了这里,自然会尽力给予他们便利。这件事要谅山县立即发出公文,不得耽误,时间耽误不得啊,否则又不知误了多少性命。至于寻常的安南百姓,若是有一技之长的亦可放入关中,有身强体健的也可容纳一些,谅山县这边怕是要好生准备,所需的银钱,侯府来出,至于突然涌入这么多人,人要吃粮,马要用料,这些也得事先有所准备,可命人于广西收粮,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图穷匕见。
  这才是郝风楼的真实目的。
  席县令和吴雄人等先是面面相觑,随即他们便明白了什么意思,心里不由暗赞这位侯爷高明,其实所谓有德士绅、有功名的儒生、行善的商贾,这些就都是个屁,这年头有没‘德’的士绅,有没有功名的儒生,有不行‘善’的商贾吗?这东西本就没有标准,是不是积德行善,谁知道?最后还不是把这些人统统放进来。
  放进来要安置,表面上是亏了,而且谅山人满为患,到时候会带来不少麻烦,可是给他们分发了土地,这些人可是携家带口来的,哪一个肯将身家性命的银子留在老宅?到时候少不得要花费银子建房,建了房子还得做长久的考量,于是各种花销也就出来了,更不必说这些人在谅山有了别馆,其实就等于是将身家性命放在了谅山,最后他们的影响力还不是随便郝家来挥霍?
  郝风楼看向郝政道:“父亲大人交游广阔,必定有不少至交好友,何不立即修书请他们来谅山避难?只要他们肯动身,其他人也就没有疑虑了。”
  郝政也意识到这一次对郝家的巨大好处,不只是这谅山要比之从前繁荣数倍,一夜之间便可使谅山成为不下于清化、交州(原升龙)这样的城市,瞬间吸引安南所有的文人墨客,吸引整个安南所有的财富,这里头的好处可想而知。
  郝政颌首点头道:“这个好说,为父现在便可修书。”
  安排定了,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许多事心照不宣,虽然郝风楼口里说的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谅山在一个月之后就不只是一个中转的商贸之地,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席县令增了政绩,郝家立即便可在安南影响力大增,且封地内的财富也将成倍增长,那无数的豪族和士绅都是数代乃是十几代积攒下来的财富,绝对可观,一旦全部聚于谅山,这意味着什么?
  郝政自是潦草的修书百封,足足忙了一天才命人将一封封书信统统送出去。
  ……
  几日之后,看似平静的清化府城里,这清化的黎氏大宅里却显得有几分紧张。
  黎家已经及早命人开始收割棉花了,虽然眼下收棉花为时过早,这收成只怕要大减。可是眼下却是顾不得许多。而且黎家还觉得不妥当,城外的棉田,他们可以不在乎,眼下火烧眉毛,最紧要的是族中大小的安危,家主黎洪已从佃户中抽调了一些身强体健的入宅,分发了枪棒,令他们拱卫黎家。
  可即便如此,黎家上下依旧轻松不起来,广南府更加恶化的消息已经接二连三送来,这叛乱显然有蔓延的趋势,而朝廷的官军也调动频繁,几路大军都曾路经清化。显然一场大战在即。
  其实对黎家看来,谁输谁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家族能否保存和延续。
  可是接二连三传来的消息实在是心惊肉跳,黎洪已经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本来像他这样的大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自有手腕去解决,而如今,眼看情势失控,竟给人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而在这时候,一封书信传到了这里。
  这封书信的主人使黎洪不敢怠慢,乃是世镇交趾的禄州侯郝政,对郝政,黎洪的印象不错,心里还记得他的一些好处,于是连忙打开书信,之后,黎洪就呆着不动了。
  禄州侯邀请自己携带族人前去谅山避难,避难倒也罢了,还愿意提供一些帮助,黎洪不禁有点动摇了。
  去还是不去?若是去了,把田产和老宅丢在这里,心里不踏实,可是阖族上下都守在这里更不踏实。
  谅山那边却不知是什么情况,倒是那禄州侯为人不错,料来不会食言,肯定会给予适当的照顾。
  黎洪彻底的纠结了,人离乡贱,可是眼下却又是兵荒马乱,他必须得拿出个主意来。
第三百七十二章:万人空巷
  偌大的家业岂是说走就走的,虽然土地终究还是在名下,还可以让一个信得过的子弟在这儿看守,可是想到要去谅山,黎洪还是有那么点儿纠结。
  所以他决定将书信好生收好,且看看再说。
  不过三两天之后,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时,黎洪终于坐不住了。
  新安府下洪州的一个士绅被人破门灭家,全家三十余口悉数死绝,家中的财物被人劫掠一空。
  虽然官面上的消息是小伙叛贼流窜途径那儿,临时起意突然动了杀机,可是这背后动的是叛贼,还是一伙宵小,甚至是一群散兵游勇的官军动的手,谁也不知。
  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新安府离这清化府可是不远,今日那儿破了家,谁能保证这清化府还能太平?
  固然本地官府借着此事命人贴了布告,将此事布告阖府,申饬叛军凶残,要请僧俗百姓人等同仇敌忾,合力防贼。
  清化府父母们的打算固然是借着这件事来揭露叛军的暴行,可是整个清化府的人心已经彻底涣散了。
  甚至于一些地痞无赖此刻趁乱开始劫掠,这些人虽然不算什么,几个差役便可将他们拿了,他们最多也就欺负小户人家,遇到了像黎家这样的大户,有这么多的护院,随时都可以收拾掉。
  只是这露出来的苗头却是令人大大的不安,现在只是宵小,将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5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