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4/2763

  果然,正题来了。
  “冯总你看,五里坳的人口,目前已经三倍于县里除五里坳之外,其它所有村镇的总人口。”
  “五里坳的GDP,更是……几倍于县里除五里坳之外,其它的村镇GDP的总量。”
  哪怕在场的人主要都是县里的主要领导,哪怕在场的人,其实都知道那个数据,但书记此时依然难以说出那个倍数来。
  那真是一个会让他们所有人都觉得难看的倍数。
  可以说,除了五里坳,以及原本的几个电站,县里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工业,本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级贫困县,原来所谓的商业,自然也发达不到哪里去。
  不要说五里坳现在占整个县GDP份额是多少,这么说吧,把五里坳摘出来,它的GDP,都超过全市除五里坳之外GDP的四分之三——不然也真对不起冯一平这么多年砸下去那数不清的钱。
  而且,五里坳的GDP,依然还在高速增长中。
  “以至于现在县城里的老百姓都说,五里坳才是城里,而县城才是乡下。”
  “以前,下面人要买什么东西,都朝县里跑,而现在,全县,包括旁边一些县的人,需要买什么,都会朝五里坳跑。”
  “但就和冯总你说的,你回到了这,就是回到了家,五里坳是你的家,县城也是你的家,所以冯总,在你加大对五里坳投资的同时,能不能兼顾一下县城这边?”
  老实说,他们也真是非常无奈。
  全县主要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下辖的一个镇,而这个真的负责人,一贯都由一个背景深厚的人负责,想插手都插手不进去。
  他们这样的上官,真的当得非常不是滋味。
  但如果县城所辖的几个镇也发展起来,那么,他们的日子自然好过了,也不至于要做什么事,都还要腆着脸问下面要钱。
  县长此时补充道,“一平你也清楚,县城所辖的几个镇,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相关的配套,其实都算不错,至少,会比原来的五里坳要强得多,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按理,投资县城的这几个镇,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冯一平心说,正是因为县城所辖的几个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初起步的时候,他才不选择在县城投资。
  在五里坳,依托着村里,投资环境相对简单,主要只针对镇政府里的一些人就行,但是到了县里,能找麻烦的人那真是成倍成倍的上升。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机关最大的问题,就是职责不明。
  这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因为一些事情问责的时候,家家都有理由推脱。
  另一个后果,自然是只要他们想,只要有利益,他们总能找到各种正当的理由来干扰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所以之前他哪敢在县里投资?
  至于现在,五里坳已经发展了起来,聚合效应越来越明显,又哪有必要在县城投资?
  很多时候,投资越集中,效果就会越好。
  “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计划。”冯一平说。
  书记和县长顿时一喜,苏明峰却真心想说,最好还是不要有这样的计划吧——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我们的计划是,等五里坳发展起来,自然会加大在县里其它地方的投资。”
  “只是,我向大家也清楚,五里坳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书记和县长顿时就笑得有些勉强了。
  五里坳还有待进一步发展?那到什么时候,你才觉得五里坳真正发展起来了?
  你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可能,你觉得五里坳的发展,始终达不到你的标准?
  你好不好看看目前县城和五里坳的差距?
  那真是比以前五里坳和县城的差距要大得多得多。
  苏明峰低下了头,作为五里坳接下来的负责人,他非常喜欢冯一平的这个回答。
  不然,他家里也不会花这么大力气,把他运作到这个位子上。
  “当然,这里也是我的家,所以,在发展五里坳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带着全县一起发展。”
  苏明峰顿时又觉得,冯一平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这就直接承认,五里坳能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
  实际上,冯一平这还算说得非常客气了。
  作为在冯家冲长大的农村孩子,他非常清楚,县里目前和以前的冯家冲一样穷困的地方,还不少。
  县里依然还有不少人家,就是外出打工,也不能改变家庭的面貌。
  就是说,县里的这些领导,还真就很少帮着想办法,怎么帮大家脱贫致富。
  不是因为他,五里坳怎么可能发展起来?
  县里的头头脑脑们,在五里坳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最大的作用,也就是没用增添太多的阻碍。
  而之所以会那样,也不是因为他们自觉,而是,冯一平加大在五里坳投资的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县里已经不能拿捏和为难他。
  但这些话,当然不好当着县里的这些官员来说,因为那就等同于直接说他们的无能,直接扇他们的耳光。
  “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在为这个目标准备。”
  “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书记和县长对视一眼,这听起来,好像比他们要求的还要好?
  高兴的笑容又浮上来,“冯总你请说。”
  “这方面,昨天我在省里已经汇报过。”冯一平揉了揉额头,回省里的这两天,几乎就是连轴转,此时真有些累。
  “我可以这样说,到明年,最迟到后年,我们在五里坳投资的项目,能为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这一下,包括苏明峰在内,县里所有的领导,都张大了嘴巴。
  为除五里坳之外,全县所有人,都提供一个工作?
  尽管他们很少为下面贫困村镇的发展真正想办法,但他们自然都知道,要让大家脱贫,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每个月都能领工资的工作。
  最后还是公安局长先开口,“那就是,提供超过20万个工作机会?”
  “是的。”冯一平肯定地答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来条铁路
  县长此时也终于回过神来,如果嘉盛的投资,能新增超过20万个工作岗位,那还管他投在五里坳还是县城呢,“要求呢,高吗?”
  因为如果嘉盛提供超的,是过20万个编程工程师的职位,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冯一平当然不可能开这样的空头支票,“通俗的讲,大部分都是普工,40岁以上的人,经过培训以后,都能适应。”
  刚刚才把嘴巴合起来的领导们,此时又高兴得合不拢嘴,普工,40岁以上的人?
  这怎么说呢,这简直就意味着是量身定制。
  除开五里坳,县里其它的地方,恰好不缺这个年龄段的人。
  书记和县长,至少都是见过世面的,此时一致性的有些说都不会话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现在留在村里的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民成为工人。
  而如果县里的农民都变成工人,至少一个家庭里除掉上面老的,下面小的之外,都变成工人,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个农业县,就变成了工业县,农业县变成工业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脱贫致富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轻而易举啊同志们。
  他们的难处确实也大,这么说吧,让一些人,或者一些家庭,增加一些收入,不难,但要是想通过农业,给全县老百姓平均增收100块,就是一个家庭平均增收5、6百块钱,那都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
  坦白说,包产到户之后这么些年,这些种了一辈子田的人,在现有的条件和成本下,早就把田地的潜力挖掘到了最大。
  经济作物,比如蔬菜,自然比种粮食要来钱,但一方面,蔬菜比水稻麦子要娇贵,什么病虫害、霜冻发大水之类的,都会影响最终的收成。
  就是顺风顺水的,或者投资盖个大棚,又会面临更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销路。
  县城附近的不少农民,就吃过这样的亏,原本想着种点菜多赚点钱,结果反倒不如种水稻。
  水稻虽然价贱,但好歹有地方收。
  但是,如果能让家里的一个人,从农民变成每个月都能领工资的工人,哪怕每个月工资1500,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就能有18000,不论是三口之家,还是四口之家,或者是上头父母健在,下面儿女双全的六口之家,那都等于是人均增收几千块。
  如果每个家庭都这样,而且每个家庭都能有至少两个人从种田,到领工资,就是成为所谓的双职工家庭,那县里一年人均增收个几千块就不是梦了。
  而且这还是能在把田地种好的情况下的增收。
  而如果接下来一年一年的都能这样保持下去,所谓的小康,还会是问题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