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0/2763

  当然,从结果来看,他们的成绩着实也不错。
  尤其是在去年的第二季度,当世界各大行都在黯然的看着自己那各种不尽人意的财报时,德意志银行二季度的表现,绝对是一抹亮色,他们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盈利超过20亿欧元,同比增长近30%!
  在07年,全球银行业的共同点,有很多,其中的一点就是:裁员。
  但在这一点上,德意志银行,也是不一样的烟火,在07年,它们的员工总数,实际上还大幅增长了近20%。
  但是现在,呵呵,以为置身事外的德意志银行,才发现自己也并不能幸免。
  据劳尔德掌握的数据,德意志银行需要重新估值的证券资产,也就是和次贷证券有关的资产,高达290亿欧元之巨,而根据这两个月的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德银一定会亏损,甚至劳尔德都已经能确定,德银今年全年都会亏损。
  所以,想到去年德银牛气哄哄的样子,他就觉得真挺开心,抱着这样的心情,他拨通了德银美国负责人的电话,“你好卡尔。”
  “嗨劳尔德,关于贝尔斯登,你有最新的消息吗?”看起来,卡尔把这通电话,当成了一次同行间普通的寒暄。
  “很抱歉伙计,除了我们都知道的,我并没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劳尔德说。
  “他们此时一定过得很艰难。”卡尔说。
  没有新消息,那就意味着,贝尔斯登依然是在一个人死扛,但谁都知道,这样的情况,他们自己一定承受不来。
  “是啊。”劳尔德附和道。
  他觉得,卡尔这话说得太棒了,这无意中又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既然如此,他准备继续引导卡尔说“是”,“所以这个时候,现金,更多的现金,才是有可能让我们从这场危机中平安脱身的依仗。”
  卡尔自然说,“是啊。”
  劳尔德也听得出来,卡尔的这一声“是啊”,很沉重。
  因为这个道理,包括贝尔斯登都懂,但问题是,在这样的时候,怎么才能让自己公司账户上的现金,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最近一直在审视我们的债务,”劳尔德把话题朝自己想要谈的方向引,“之后我们发现,去年的很多决策,确实有些草率。”
  “比如去年年中给黑石提供的低息贷款。”
  “呃……”卡尔好像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停顿了一会后,他说道,“谁说不是呢。”
  这很好!
  “希尔顿目前的状况每况愈下,黑石又已经有趁火打劫的意向,我想,你们也接到了他们的电话吧,债务重组?不就是想让我们同意减免一部分债务的同时,再让一部分债务债转股,让他们不用还吗?”劳尔德义愤填膺的样子。
  “这也是让我们非常不满的地方,所以劳尔德,你是有什么好主意吗?”卡尔问。
  “我们确实有一个方案,”劳尔德说,“既然黑石拿着我们的资金收购了希尔顿,目前又希望在不还债的基础上,和我们谈债务减免。”
  “那我觉得,还不如把我们的债务集中起来,把希尔顿拿到手里……”
  “这么说,高盛有意从黑石手里,把希尔顿拿过来?”卡尔问。
  劳尔德听出了卡尔话里的高兴的情绪。
  “是的我的朋友,我们是有这个打算……”
  “这简直太巧了,”卡尔打断了他的话,“今天下午,冯一平主动找到了我们,也谈起了这方面的问题。”
  顿时,劳尔德的嗓子里像是塞进了一只鸭蛋一样,噎得他有些说不出话来,“是吗?”
  “是的,我们已经和冯一平就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不过,”卡尔又笑了起来,“冯当时说,可能还会有新的报价,只是我们没想到,这个新的报价人,会是你。”
  “劳尔德,能说说你们的报价吗,我一定马上反馈到法兰克福总部。”
  报你个猪脚(德国传统美食)我报!劳尔德此时摔了电话的心都有。
  感情,自己刚起个头,卡尔就明白了自己的来意。
  还有,刚才自己觉得他忍不住表现出来的高兴,肯定也不是因为他们给黑石的那笔贷款有机会变现而高兴,那应该是看到喜剧表演之后的高兴。
  因为卡尔一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但他还不得不装作卡尔不知道这事详情的样子,“是这样吗卡尔?原来冯一平也对希尔顿感兴趣?”
  “抱歉卡尔,那我想我们得重新审视我们的计划。”
  和冯一平杀价,你当我是二战当中蠢萌的意大利人?
  他匆匆的挂了电话,忍不住在办公室里团团转,冯一平!冯一平!你怎么连这一点都能想到?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丑话说在前头
  13号的华盛顿,天气还算晴朗。
  从国家记者俱乐部回财政部的路上,保尔森的座车内,气压有些偏低。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刚才在俱乐部里的演讲效果。
  这么说吧,别说是在内阁里,就是在整个华盛顿所有知名的政治人物中,保尔森的演讲水平,也非常一般。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且尖利,一急躁起来,说话便会有些结结巴巴,因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辩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的反应,一般都不会太出彩。
  何况,就从他对演讲稿都不太关心这事上,助手们就看得出来,他对今天这场演讲的态度,相当敷衍。
  所以,大家原本就不对这场演讲的效果,抱有什么期待。
  对这样的事,他们原本就非常无所谓。
  因为,保尔森在华盛顿人心目中的形象,依然是一位强硬的执行官,而不是一位八面玲珑的政治家。
  他过往所取得的那些骄人成就,都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而不是靠着一张嘴说出来的。
  而在这样所有人都不踏实的时候,这样不擅长演讲,但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流的实干家,反而更容易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但即便这样,也不意味着你能当着那么多记者的面,把话给说错啊,而且还是那么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刚才的演讲中,部长大人突然就把“想对纳税人负责”,说成了“不想对纳税人负责。”
  你要是说成“不想对华尔街负责”,那该多好?
  虽然他极力解释,但相信在场的那些记者们,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猛料。
  保尔森一直在低头看着文件,好像刚才根本就出现过那样严重的口误一样。
  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从此以后,就成为一个政客,所以,说错了也就说错了。
  他现在有更急迫的事情要去操心。
  昨天晚上,他和盖特纳一起,已经筛选过众多贝尔斯登可能的接盘者——其中就包括德意志银行,最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他们还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所会遇到的一些挑战,集中起来,有两点,一个,就是贝尔斯登的估价;另一个,就是让纽约联储董事会同意他们的贷款协议。
  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时机,去实施这个方案。
  因为他们目前并不清楚,贝尔斯登手里还有多少现金,而在贝尔斯登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时,他们显然不好直接插手。
  不然,那就形同逼迫贝尔斯登卖公司。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实施过程中那两个难点上。
  他正在借看文件沉思,车里有手机的铃声响起。
  几秒钟过后,那个该死的手机还是在哪儿持续的发出噪音,保尔森抬起头来,看到助手们都把手机放回口袋里,其中一位指了指他的口袋。
  保尔森摸了一下,“抱歉。”
  他掏出自己的黑莓,一看屏幕上的来电,连忙接了起来,“冯。”
  “汉克,刚刚的那个口误,多少会有些麻烦哦。”冯一平说。
  保尔森都不问冯一平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现在麻烦够多了,不在乎再多这一个。”
  “那我想,等相关计划出台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攻击这一点,说你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对纳税人负责。”冯一平接着说。
  保尔森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也就是,当他提出那个数额空前的救市方案时,一定会有人拿他今天的口误做文章,说他只是想对华尔街负责,而不想对纳税人负责。
  “冯,无论如何,那时我一定会遭到各种攻击,我只要保证我的方案能通过就好。”
  冯一平听出了他话里的信心。
  他也相信,保尔森一定能让自己的方案通过,因为,一个像他这么杰出的CEO,一定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冯一平估计,这方面,保尔森不会没有准备,他多半早就做通了国会山上一些关键人物的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