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1/2763

  从一个合格的CEO的角度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出奇的,我们一般人开一个小店,不是都知道要事先和工商税务等拉拉关系吗。
  “至于纳税人,我想,他们以后自然会明白我这么做的原因。”
  只是,话虽洒脱,冯一平却听出了他的无奈。
  因为他们都清楚,那个方案,必将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方案,而保尔森作为主倡者和实施者,必将出于争议的中心。
  或者直接说吧,他届时一定会饱受批评。
  因为对大多数美国民众来说,救助华尔街,就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
  但实际上,这样表现出来对纳税人不负责的方案,其实正是对纳税人负责……
  “我很欣赏你的奉献精神。”冯一平说。
  保尔森没怎么在意冯一平这样玩笑似的肯定,“冯,恰好,我有个问题……”
  “汉克,我也恰好有个问题,能不能让我先说?”冯一平打断了他的话。
  他在飞机上用死贵的卫星电话打电话,主要可不是为了给保尔森解惑的。
  “哦好吧,毕竟是你打来的电话。”保尔森说。
  “是这样,我们都知道,贝尔斯登的日子,也就这一两天了。”冯一平说。
  “冯,贝尔斯登的状况虽然艰难,但他们的流动性……”
  “得了吧汉克,这个时候如果还这样乐观,那就是自欺欺人,”冯一平说,“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反正我想在本周之内,他们的问题一定会爆出来,不是吗?”
  今天周四,明天周五,保尔森心里,其实也是这么预计的。
  “所以我才抢在前面给你通通气,”冯一平说,“我就直说了,你也知道,我们的那个基金,去年和贝尔斯登签下了总额5.3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协议。”
  “就在本月初,我们还向他们缴纳了保费,所以,无论贝尔斯登最后被你们卖给谁,我要求我们基金的收益,一定要得到保障。”
  “你知道,我这个基金里,还有谷歌的两位创始人,以及乔布斯,出了问题,我没办法向他们交代。”
  “但我知道华尔街的行事原则,我可不想轮到我们的时候,只有一堆的垃圾,或者是,干脆把我们撇到一边不管。”
  虽然他已经让高盛的劳尔德和大摩的夏晋桁及时通知自己,但他也知道,在这样的事情上,那两个家伙,肯定不太靠得住。
  还是保尔森靠谱。
  “所以,到时,我可能得采取一些行动……”
  “等等冯,”保尔森打断了他的话,“根据你们和贝尔斯登的协议,他们应该付给你们多少?”
  “二十七亿四千三百多万,你等等,我给你把数字发过来。”
  “好吧,”保尔森冲助手比划了一下,拿过笔来,“我先记一下。”
  他心里其实也是羡慕的很,投入5.3亿,收入近27.5亿,哪怕除去费用后,至少也有5倍的回报,这生意!
  “这样冯,我会把你的意见,反馈给关键当事人,所以,你能不采取那些计划好的行动吗?”
  他明白,冯一平既然提前对他说起,那么,他计划采取的行动,一定不会是太平和的那种。
  “汉克,我倒是能相信你的承诺。”冯一平轻松的靠在座椅上,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想想你的合伙人,难道我还能敷衍你不成?”保尔森说。
  不说冯一平,也不说谷歌的那两位,就冲乔布斯,他也不会让冯一平说的那两种情况出现。
  他们还能不了解乔布斯的战斗力吗?
  “好吧,我会把你的态度转告给他们,谢谢你汉克。”
  冯一平暗笑,要不是有那三位合伙人,我会这么做?
  “你也别谢我了,我还得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不采取行动。”保尔森没好气的说。
  想想他们那个基金四个人的背景吧,真把他们惹恼了,怎么可能会有好果子?
  “哦,不客气。”冯一平笑着说。
  保尔森顿时觉得堵得慌,因为,这个“不客气”,不是惯用语,这是真不客气。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再见。”他挂掉电话,不跟你说了总行吧。
  但跟着就想起来,我要问的问题,是不是还没问?
第三百七十九章
来临
  保尔森想和冯一平探讨的问题,是贝尔斯登被收购的股价。
  这是他们的解决方案中,两个难题中的一个。
  可以确定,无论是贝尔斯登董事会,还是收购贝尔斯登的那家公司的董事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之间的意见,一定会存在分歧。
  自然是一个想更多,一个想更少。
  实际上,保尔森和盖特纳之间,就这个问题也存在分歧。
  他认为应该要低,因为,主要是贝尔斯登的那些家伙自己不顾责任的行为,才造成了现在这样难堪的局面。
  所以,他认为这个价格就应该低,带有惩罚性质的低。
  作为一个CEO,他认为,这样把自己的公司弄垮,还让社会和公众必须救助的行为,必须得到惩罚。
  如若不然,那不就形同中国的股市了吗?
  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更事关正义。
  当然,在这一点上,他确信自己能站稳。
  在华尔街期间,他深知自己从事的,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他始终担心有一天,会遇到对银行家们而言,就相当于是普通人面对生或者死一样的问题:所有的投资人,都选择收回自己的资金,所有的债务人,都上门逼债。
  为了在那样极端的情况下,不至于破产倒闭,对股东造成损失,并波及到其它同行,在高盛期间,他一直在为那样的局面做准备。
  他在纽约银行里租了一个保险箱,日复一日的往里面塞他们不会出售,更不会转借,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变现,或者就能等同于现金来使用的优质债券。
  他最近也估算过,不考虑自己的继任者劳尔德应该增加的份额,就算自己任内时积累下来的那些,即使在当前这样那些债券也不可避免的有一定贬值的情况下,它们的价值,也依然在600亿美元以上!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足以应对最极端情况的数额,但他相信,如果此时包括贝尔斯登在内的华尔街公司,都能有这样的底气,那么,也不至于连带他都这么焦头乱额。
  可盖特纳的意见是,为了能让交易迅速达成,到时还是应该照顾贝尔斯登管理层以及股东们的意见。
  也就是照顾他们的利益。
  这是保尔森现在感觉有些难以决断,所以想征询冯一平意见的一个问题。
  但既然他一气之下,都挂了电话,自然也不好再打回去。
  他此时甚至都开始检视起自己来,是不是因为压力太大,是不是因为遭遇到了这样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又因为冯一平对当前危机的认识,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以及对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也有着系统且务实可行的方案,所以,以至于自己在这方面,都对他产生了依赖?
  承认自己在一些方面技不如人,可以,但如果在解决这场事关美国经济的危机上,对冯一平产生依赖,这是绝不允许的事。
  这也是骄傲的他,不能接受的事。
  但是,他才刚开始开始审视以及自省,就马上就发现,自己目前并没有那样的时间。
  他刚到办公室,包里的东西都还没拿出来,就看到副手斯蒂尔匆匆推门而入。
  只看斯蒂尔脸上的表情,他就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但奇怪的是,此时的他,却反而有种终于能踏实下来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和冯一平谈好了大体的方案,以及,和盖特纳已经制定了行动大纲?
  “汉克,”斯蒂尔匆匆忙忙的说,“贝尔斯登的律师告诉我,贝尔斯登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问题。”
  “周一时,他们还有180亿美元的现金,现在仅仅只剩下不到2亿美元。”
  保尔森闻言,对此一点都不惊讶,他惊讶的是,冯一平为什么恰好在这之前打来电话?
  好像,在这件事上,他也比自己更清楚一样。
  但此时同样没有时间去想这些,“谢谢你斯蒂尔,”他坐下来开始打电话,首先自然是打给纽约联储的盖特纳,“盖特纳,对,预想的情况发生了,我们没有时间耽误,已经到了要行动的时候,你负责摩根大通的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是他和盖特纳筛选出来的,贝尔斯登最合适的接手人,小摩此时的CEO是戴蒙。
  “我负责贝尔斯登的CEO艾伦施瓦茨。”
  这样的分工,自然也是他们商量之后的结果,要让贝尔斯登他们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也就是,政府救助的前提,就是贝尔斯登的控制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