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2763

  本来就刚落成不久的新厂区,今天看上去更是干净整洁,熊玉良带着外销的一干人在那边布置展位,老蔡在厂里看家,顺带组织着员工们加班搞了这些门面工程。
  离广交会这么近,总会有客户有来厂里参观的意愿,这也是历届的广交会,举办地的签约额一直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那些在展会上有兴趣的客户,拉来厂里参观一番,签约的可能性更大些。
  “一平,金总,你们帮着检查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没做好?”老蔡带着他们在厂里转了一圈,末了还有些不自信的问。
  要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厂里可能接待的就是外国人,对老蔡这样工人阶级出身的老辈人来讲,这事不仅是生意,他不想让老外看到一丁点不好的地方。
  “挺好的。”金翎看着修剪过的整整齐齐的草坪,还有厂门口那一块还没干透的新补的水泥路面,以及黑色铁艺栅栏上飘来的油漆味——工厂建好以后,这些栅栏风吹雨淋的,有些漆面斑驳脱落,看来是重新刷了一遍,笑着说道。
  “是,都不错,蔡叔你也不用想太多,到时来厂里的那些老外,也都是商人,会为了一美元和你争半天,从本质上说,跟国内的客户没什么区别。而且我们这工厂,在你的操持下,论规模,论硬件,论绿化,论环境……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平,放心吧!”冯一平也宽解老蔡。
  刚才他特意去了卫生间检查,非常不错,完全是在向怡佳酒店看齐。
  “呵呵,你们也别笑话,这是我这个老头子可能第一次正式和老外打交道。”老蔡笑着说。
  “多接触几次,你就会发现,也没什么,我们这个工厂,既然主要是针对外贸,以后和外商打交道就是常事。”金翎也理解老蔡的心情。
  在厂里转了一圈,老蔡把主管们召集起来,和两位老总见了个面,中午一起在外面吃了餐饭,下午,司机开着公司租来的考斯特,送他们两个来到了预定好的酒店,明天第87届广交会就开幕,等到明天早上再走,肯定来不及。
  本来就常堵车,这两天,那肯定更是堵的厉害。
  因为是通过金主任才拿到的展位,带队的省商务厅在下午有个动员会,金翎必须去参加,冯一平谢绝司机送他去展馆的请求,这个时候,开着那个大车过去,可不是个好选择。
  本来现在就比平常车多,更雪上加霜的是,火车站东广场那,正在进行地铁二号线的施工,又加剧了展馆附近的拥堵,自己一个人溜溜达达的腿着去,肯定更快。
  流花展馆本来就在繁华地带,后来作为冯一平的第二故乡,这一块,他还是熟的,穿街走巷,一路上,感觉碰到的老外多过本地人,他们操着各色语言,叽叽喳喳的也在朝那边走,在他们身后,是那些亢奋的酒店、餐厅的老板和工作人员。
  据后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两次的广交会,会为这个城市带来60个亿的收入,现在虽然肯定没有那么多,但是一半,30个亿的收入妥妥的跑不了。
  所以春秋两届广交会举办的时候,就是服务业喜笑颜开的时候,这个时候不但不愁客源,一般在开幕前二十天,就定就会被抢订一空。
  而且这些天的客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都是商务旅行,花销也比那些旅游的大,是客源中的黄金客源。
  流花展馆这会上面挂的名称还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还没有改成“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虽然首都和上海也在举办类似的展会,但是,广交会作为成交额占我国年出口额近四分之一,以出口为主和现场下单闻名的展会,还是好多有志于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公司的首选。
  虽然美国那边互联网泡沫已经破裂,但是,这一届展会,还是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色,会场外的几十块广告牌,都被一家贸易网站包了下来,口号是以冯一平来看,土得不能再土的“打造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而后来诞生了国内首富,并培养了不少剁手党的阿里,看样子买下了大会交通车身上的广告位。
  展馆附近,人非常多,好像老外更多,他们要办出入证,这届展会有些改革,会期由十五天缩短到十二天,好多外商都来的早,而且因为亚洲金融风暴已经结束,世界经济也整体向好,本届参展的外商比上期更多些。
  车很多,货车更多,应该是参展商都还在布展,而且本期的展位,比上一期增加了近一千个。
  展馆周围,警力也比平常的更多,这可是国家级的展会,排名世界第三的展会,特别是春季展会,向来是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可不能出什么事故。
  展馆周围的那些宾馆和大厦,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纷纷的把商铺改为临时展位高价出租,而且还供不应求,也不知道税务部门会不会去收一笔特别税。
  现在,虽然正式的展会还没开始,但是在会场外面,应该是公司拿不到展位,或者是公司因为其它原因没有参展的外贸人员,用比后来买保险的业务员还要执着的精神,已经在开始工作。
  这些帅气的小伙或者漂亮的妹妹,都一身职业打扮,每当有外商经过,都会跟过去说一句,“excuse
me。”然后从包里掏出订着名片的样本来,热情的介绍着自己公司产品,也不管对方是想来采购什么的,那家伙,真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架势。
  展馆门前,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支由各高校学生组成“学生翻译一族”,手里举着自己学校和所读专业的红纸牌,等待客商雇请。
  冯一平找了一位眼镜兄聊了几句,发现他们干这个收入还真不错,一般每天可以拿到人民币两百到两百五十块,研究生更高,差不多可以拿四百,要是碰上些给美元的外商,那算起来更多些。
  好家伙,一年两次,加起来24天,要是每天都能接到活,一学期的生活费轻轻松松的挣出来了,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晚上,在下榻的酒店,结束省商务厅那边会议的金翎也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话不多,就是给大家鼓鼓劲。
  其实,不只是老蔡看重,家具厂第一次参加的广交会,大家都看重。
  各人回房休息前,大家还拿到了这次参展的福利——定做的灰色西装,参展的客商可以随便穿,为了显得职业,他们可不好随便。
第二百四十七章
敌意
  15号,星期六。
  早上八点钟的时候,冯一平站在酒店窗前,以他现在两眼睛都三点零的水平,可以清楚的看到交易会来宾报到处前面排的长队,有些类似于后来黄金周时热门景区的售票处。
  不过,这里排队的,都是清一色的外商,不少还是风尘仆仆的样子,挂着一个包,还拖着一个大行李箱从出租车上下来,要么是刚从机场赶来,要么是没在市中心订到酒店,住到了郊区或者是附近的城市。
  人虽然多,但是秩序井然,队列旁边的还穿着橄榄绿警服,戴着白手套执勤的警察特别显眼,他们好像也差不多要换装了吧,换上国际通用的类似黑色的藏青色制服。
  “准备走了。”金翎推开门招呼了一声。
  “还早呢,我等会再说,让欧经理他们先去吧。”
  南门广场那边,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会场,虽然昨天下午外经贸部已经举行过一次新闻发布会,等会肯定还要有个开幕仪式,估计到场的部级领导都不止一个,冯一平凑不了那个热闹,也不想凑那个热闹。
  “那行吧,我们先去,你想进来的时候,给我们打电话。”金翎急匆匆的走了。
  作为公司总裁,她是受邀参与开幕式的三千人之一,仪式举行前,还要带着参展的主力,去展位再检查一遍。
  负责外贸的欧伯阳,带着小余和小赵一男一女两个助手,跟在金翎后面经过严格的检查,进入展馆,一路穿过那些布置得奢华大气的家电展区,最后来到了自己家的展馆前。
  金主任打了几个电话才搞到的这个长三米宽三米,一共就九个平方的小小展位,位置还算不错,不是在一排中央,刚好是个端头的好位置,挺显眼。
  金翎看了几眼,有些不满意,“把展会配的这张桌子撤了,把里面的那张桌子拿过来放在门口。”
  欧伯阳带着小余按金翎的意思调整的时候,隔壁展位的参展商也来了,一个个子不高,肚子却不小的中年人背着手走在前面,后面的一男一女都提着包。
  中年人看着两个手下撕下展位前贴着的几道胶带,朝这边瞄了几眼,眼睛在穿着灰色套裙的金翎身上上下打了个转,又不以为然的看了嘉盛展位的布置几眼,“呵呵,这个限额一取消,什么小厂都进来了。”
  很他妈的有居高临下,牛逼哄哄的风范,不知道人的听了他这话,还以为那是省五矿公司的展位呢。(中国五矿,最老牌的国有进出口贸易公司,也是出口外贸人才的培训中心,好多民企的主力外贸人才,都是挖自五矿。)
  他那个男手下肯定是捧哏捧惯了的,马上接着说,“是啊,都想来碰碰运气呗,说不定就中大奖了呢?”
  在本届之前,对于嘉盛家具这样的非流通性企业,都有出口金额要求,就是说,像嘉盛这样,目前还没有做成一笔外贸业务的,去年是进不了广交会的。
  听了这话,欧伯阳和小余没反应,做过头发,还化了淡妆,和金翎一样穿着的小赵,难得有和总裁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看了那边一眼,小声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没招他没惹他,从布展的那天开始,他们那边就一直冷言冷语的。”
  金翎看都不看那边,抱着手看欧伯阳带着小余按她的意思在做调整,“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这边不接茬,那边也不好再进一步的挑衅,怎么说都是一个省的,又是这样国际性的展会,不好闹得太僵。
  这边又是美女,那个中年大肚男刚才说那些话,未尝没有引起金翎注意的意思。
  冯一平悠闲的坐在窗前看着那边的开幕式,领导讲话的时候,他还有暇拿着遥控器换台玩,可惜的是,后来他学粤语的那部《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电视剧,好像要到今年下半年才首播,现在还看不到。
  等到外经贸部的石部长,和大会主任卢省长鸣响了开幕的礼炮,大声宣布正式开幕,嘉宾们都入场之后,他才慢悠悠的朝会场走。
  会场附近的地方,这会有阿里的业务员,在拿着宣传袋发给老外们,里面有笔和其它东西,参展挺适用,但是,他们也只发给老外,让冯一平想占个便宜都占不到。
  现在的阿里,远没有后来那么大气,估计也有受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不好大把烧钱的缘故吧。
  后来广交会的时候,冯一平也没有过去凑热闹,估计那时的阿里,作为全球都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不会再这么低声下气的拉客户吧。
  在这外商扎堆的地方,除了这些勤劳的企业推广人员,还有不少发现了这一波难得行情,同样勤劳的乞丐,他们生存能力太顽强,连警察都杜绝不了,而且一个个还都会拽几句英语,“hello,please
money,money。”
  冯一平看了觉得有些好笑,看来现在的丐帮里,还没有混进来一些高学历的人才。
  所以他们错误乐观的估计了市场形势,以为这是一个大金矿呢,可,从结果看,他们果然都表错了情,他们找的这些,不是那些外国游客,而是正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心肠狠着呢,不抢他们乞讨的道具就算不错,谁还会施舍?
  外商一个二个的都把他们当空气,目不斜视的和同伴聊着走过去,剩下那些费力把自己打扮的惨兮兮的人悻悻的骂着。
  来的外宾确实不少,报到处那排队办证的外商,这会居然已经排到了2号馆门口,好啊,就是要来的人多才好!
  入口处,也排着长龙。
  广交会,可能是国内安保最严的一次展会,现在绝对超过同期国外机场安检的水平,就在冯一平排队的这会,前面有一位仁兄,应该是用了假的出入证,被四个武警哥哥,礼貌,但坚决的请了出来。
  要说广交会最坑爹的,也就是这一点,外商很容易就能办到出入证,但是,参展商呢,一个标准展位,只配给你三个出入证,一般的企业都不够用,另外办,麻烦不说,还价值不菲,一个证,顶得上一张机票钱。
  空子其实也很好钻,冯一平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时候,公司的八个人全部都进去了,其实也很容易,进去以后,趁安保不留意,把出入证再丢出来给下一个就行。
  这一次不用那么麻烦,金翎给了他一张省商务厅的出入证。
  冯一平慢慢的朝前逛,按规律,展会的头天,采购商们都在观望比较,成交率不高,自家展位这会估计不用他帮忙。
  展馆里最出彩的,还数机电馆,里面又数家电企业最牛,国内知名的那几家,展位都在两百平以上,最豪的是海尔,要到了三十多个展位,500多平方!
  想到自家可怜的9平米,冯一平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不过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其中的好几家,后来在市场上都不见踪影。
  自家展馆里,人气不错,门口站了不少人在看着,金翎亲自下场,用流利的英语向客户介绍,欧伯阳和小余也在卖力的对着样本向客户介绍,另一个女孩子小赵,则笑盈盈的抱着一叠资料,站在过道旁边拉客。
  冯一平没有急着过去,在隔壁家看了一会,这里摆出来的是藤制家具,造型挺不错,不过,明显是东南亚的客户多一些,欧美的则不太感兴趣,不像自家那边,两处的都有。
  那个中年大肚男看来是不会外语的,抱着手在外面转悠,看了一眼冯一平的出入证,有些自来熟的对他说,“那边有什么好看的?那些东西,看上去连加工都没有,直接是原材料拼在一起,就那水平,省里居然还安排他们来参展?也不知道他们是走了什么路子。我倒要看看,等闭展的那一天,他们一个单子都接不到,白花了这么大一笔费用,看他们还笑不笑得起来。”
  他乡遇老乡,本来冯一平还感觉蛮亲切,听他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这个矮胖子面目非常可憎,一点都不亲切。
  那边的展品,是我的主意好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