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2763

  “没问题,不过,我这次来,其实也有探讨合作的意愿,所以,我期待能和贵公司的高层有会谈的机会。”冯一平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请问是哪方面的合作?”乔安娜问。
  “我希望从贵公司购买一项专利,用于我中国公司的家具生产。”
  “和公司高管见面没问题,呵呵,不止是我,公司的好多高层,都很期待和你见面,不过,我们公司一般不会出售专利,这一点,希望你能有心理准备。”乔安娜笑着说。
  对他们这些五百强企业来说,一般只有他们购买专利的份,自己的专利,即使没用,等闲也不会出售。
  “我清楚,麻烦你帮忙协调一下。”冯一平说。
  康宁镇不大,算得上古朴,总人口将将过万,其中的一半,都在康宁公司上班,因此白天的时候,街上行人稀少,看得到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
  最值得称道的,是小镇的绿化非常好,周围的山上,植被茂盛,而小镇上也一样,绿树成荫,给人冯一平的感觉,就像是在国内的公园一样。
  玻璃品艺术展览馆,又称康宁玻璃中心,是一个集博物馆,玻璃吹制表演,玻璃工艺品销售于一体的一个场馆,位于一座小山脚下,里面的展品,称得上琳琅满目,不过,最吸引人的,要数玻璃吹制表演,看着一勺玻璃溶液,吹吹拉拉剪一下,就变成了一件工艺品,真的叫人赞叹。
  翌日上午,冯一平和康宁公司的一些员工,进行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交流,下午,终于有机会见到在家的一位副总裁,本杰明先生。
  这是一位老同志,背明显很驼,脸上的肌肉,也很松弛。
  “冯,请坐。”本杰明带着冯一平在办公室的会客区坐下来,这地不错,坐这都能晒得到太阳。
  “早听说你是一个年轻人,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这个看上去和蔼的老头笑着说,“你现在就开创了一个新的管理战略,不简单!”
  “您过奖了!”这样的话,这几天听得太多。
  “听他们说,你要购买我们公司的一份专利,具体是什么?”寒暄已毕,主人步入了正题。
  “是这样的,我有两家家具厂,公司设计了一些需要用到玻璃的家具,比如茶几,这就不但要求玻璃的性能好,不易破裂,更重要的是,表面最好不会轻易留下划痕,我们找了很多玻璃厂商,性能好的有,但不留下划痕的少。最后,终于了解到贵公司曾经生产过这样的玻璃,不过那个项目现在已经关闭,所以想了解一下,贵公司有没有可能,把该玻璃的专利转让?”
  冯一平说的,就是日后康宁收入支柱的大猩猩玻璃的前身,被他们称为Chemcor的玻璃。
  这种玻璃,是由康宁自己命名为微晶玻璃的玻璃,发展而来的。
  关于微晶玻璃的诞生,其实和青霉素的发现一样,都是一个偶然现象,52年的时候,康宁公司的一位员工,因为控制错误,无意中得到了一种比铝还轻,但强度比高碳钢还要高的玻璃。
  在微晶玻璃的基础上,他们最后研发出了一种承压能力是普通玻璃15倍的新产品,Chemcor玻璃,当时主要针对的市场是公用电话亭、监狱窗户和眼镜,但因为价格昂贵,销量都非常一般。
  他们转向汽车挡风玻璃行业,但依然找不到合作伙伴,最后,康宁在1971年,关闭了该项目。
  它再一次重生和成为康宁的收入支撑,是在07年乔布斯推出苹果智能手机之前,在半年内,他们把原本4毫米厚的Chemcor玻璃,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减小到1.3毫米厚,并最终在智能手机时代,大行其道。
  但此时,不管是康宁公司的人,还是乔布斯,都不可能知道这种玻璃将来的市场,现在的功能手机,屏幕就没有用玻璃的,用的都是高强度塑料。
  本杰明想了一下,“你说的是Chemcor玻璃?它停产的时候,我还是公司研发部的研究远,不过,冯,虽然和你《前沿》杂志上预计的一样,今年一季度互联网行业就迎来了寒冬,我们的光纤业务大受影响,但是,公司还没有到转让专利来增加收入的地步。”
  这就是百年老店和新创公司最大的不同,上百年下来,研究出了不少看起来没什么用途的专利,但是,等机会来了,在故纸堆里翻一翻,搞不好就有一项可以大放异彩的技术。
  “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个项目贵公司已经放弃,而它恰恰又能满足我公司的需求,所以我才冒昧的有这个提议。”冯一平解释道。
  和之前的拜访一样,不管有没有成功的希望,他总要努力一把,主要也是冲这种玻璃将来的收入上。
  这种玻璃将来收入有多高呢?
  智能手机的屏幕,把一个打工妹,捧成了未来国内的一位白手起家的女首富,以及香港一个排名前十的富豪家族。
  而那两家公司,他们生产的手机屏幕关键的原材料,都是从康宁采购,最后再经过加工,制成智能手机用的防护玻璃。
  这两家,他们的利润,远和康宁不能比,就创造了那么巨额的财富,冯一平现在,要是把这种康宁自己不要的技术拿到手,那将是多么好的一项投资?
  而且这样类似检漏的事,很爽的说。
  “为什么不这样呢,你的公司提出采购申请,我们重启生产线?这样操作,我们完全不存在问题。”本杰明问。
  “贵公司重启生产线,对采购数量的要求肯定很高,一开始,我可能满足不了,另外,”冯一平笑着说,“在这里的生产成本太高,最终的采购价格,肯定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这些问题本杰明不可能不清楚,他这么问,其实也是试探。
  对这些大公司来说,他们都相信“耐心资本。”就是押注未经验证的技术的理念,一种新技术,可能因为找不到应用领域,而一直躺在角落里吸灰尘,直到一个机会的到来,马上大放异彩。
  康宁公司本身,也有这样的先例,比如他们现在热卖的耐热厨房用具,所用到的玻璃,本来是设计用于铁路信号灯罩的。
  “我完全明白你的诉求,会如实向公司反应你的提议,有任何消息,都一定会反馈给你,希望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谢谢你,本杰明先生。”
  冯一平现在也不急,现在不卖,并不意味着明年不卖,明年不卖,也不意味着后年不卖。
  互联网泡沫,将要持续到02年,康宁这两年的日子,会像王小二过年一样,一年不如一年,他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来考虑让一项已经束之高阁、鸡肋的技术,换取一笔可观的现金收入。
  对了,得让李睿远额外关注康宁的股价。
第七十二章
谋划电动汽车
  从康宁镇告辞,送他们去机场的车上,装了两个大箱子,里面是康宁公司赠送的两套餐具,从锅到碗,相当齐全。
  其实冯一平也就顺道提了一嘴,想买两套他们的餐具,想买是一方面,这么说,其实也是对康宁的恭维。
  没想到乔安娜一直记在心上,等他和本杰明谈完,就看到这两个打包好的大箱子,“一点纪念品。”乔安娜笑着说。
  感情送纪念品这事,国外的企业也会做!
  冯一平不想占这点小便宜——要占就占大的,比如叫他流口水的那个玻璃项目,但对方坚辞不收,那就算了吧,也就千把两千美金的事。
  要说康宁这样的百年老店,和其它的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比如军工巨头或者石油巨头们,行事风格区别很大,要亲民温和得多。
  “这么高兴,女朋友在家里等?”冯一平问嘴里哼着小曲的雅各布。
  “是,”雅各布主动说,“这是我和艾米第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
  他本来还想问问小老板,乔治城大学的那个女孩子,后来有没有联系,因为那次送她回学校的时候,两人好像还是比较缠绵,有从一夜向多夜情发展的趋势和基础。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提,老板的私事,他不好打听。
  冯一平考察的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当然是电动汽车。
  但是,现在特斯拉的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还在沉迷于其它的事,并没有对电动汽车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而钢铁侠马斯克,这个后来和乔布斯一样,都成为了一个行业的开创者的人,和乔布斯的经历,也有些相似,9月份,马斯克先生,同样被他创办的公司给赶了出来。
  要说,也怪他太任性,由他的,和拉夫琴的Confinity公司,合并而成的PayPal,整合得很不理想,内部非常不稳定,董事会不得不换掉上一任CEO,让本来担任董事长的马斯克兼任。
  但是,当公司内部的矛盾,并没有解决的时候,他却撒丫子去澳大利亚旅行,理由很强大,悉尼奥运会即将开幕!
  然后,趁他不在,拉夫琴抓住了机会,取得了董事会的支持,成功解除了马斯克的职务。
  所以钢铁侠先生,这会,且沮丧着呢!
  那么,该找谁呢?
  也简单,找马丁·艾伯哈德的引路人。
  其实,电动车这事,后来不但被炒热成了高科技,更被宣传为一种负责任,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其实,对美国这样的汽车大国和强国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你能想到吗,最早的商用电动车,其实早在1897年的时候,就已经作为出租车,灵活的穿梭在纽约的街头巷尾。
  我们辛亥革命的那一年,纽约时报就鼓吹,“电动车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细数它的优点,清洁、噪音小,环保。
  而最近,也是最具争议的一款,是巨头通用,在96年推出的EV-1。
  不过,虽然充电一次,可以行驶最高100英里,但是,它的技术依然不成熟,车内的设施也很贫乏,舒适性一般,所以买的人并不多。
  卖手机的,可以扯情怀,扯理想,但是卖汽车的,你目标再远大高尚,情怀再引人共鸣,也改变不了多少人的选择。
  车这样的大件,当然要讲安逸舒适,情怀理想环保神马的,真算不了什么。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国内的一些州,偏偏在这个时候,放开了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于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通用最后在去年,停产了EV-1。
  不过,根据全世界通行的规则,某一行业的巨头,同时往往是该行业的培训中心,通用也不例外,给竞争对手培养了不少人才,也给自己培养了不少竞争对手。
  在此之前,不少参与了通用电动车设计,但认为公司屈服在石油巨头压力下的设计师们,纷纷选择和通用拜拜。
  其中,就包括在92年创办了ACP公司的艾伦·库宁,而马丁·艾伯哈德,正是受他的影响,对电动汽车产生了兴趣,创办特斯拉的时候,用的也是ACP的技术。
  艾伦·库宁是一个有主见到执拗的人,他只愿意研究电动汽车的技术,设计电动汽车,但并不想成立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不太为人所知。
  “你好,艾伦先生。”在迈克的联系下,冯一平他们赶到洛杉矶的圣迪马斯市,和艾伦·库宁会面。
  “你好,冯。”
  要说此时的ACP公司,投入很大很快,回报很小很慢,加上又砸钱折腾出那辆实验性质的Tzero电动车,虽然目前的经济状况尚可,但技术研究这事,将来的资金需求,一向是没准的。
  所以对于熟人介绍过来的,据说手里有闲钱,又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艾伦还是比较热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