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865

  “父皇!没有……”
  “说!!!”
  “是高熲为儿臣出的主意!”
  杨勇根本不明白为何昨日还温言暖语,今天就厉声严辞,在怒吼声中吓得一激灵,以为杨坚看透了他整日问安尽孝,是为了赢回圣心,颤声道。
  这就是性格胆怯,伴君如伴虎了。
  “高熲?是了,也只有他能想出如此妙计!”
  杨坚缓缓闭上眼睛:“高熲有经国大才,朕的国事,他竭诚陈力,朕的家事,他也如此操劳,好啊!好啊!”
  “父皇!高熲为儿臣出谋划策,只是想保住太子之位,绝无他求啊!”
  杨勇越听越不对劲,面露骇然,拼命叩首。
  在杨勇看来,自己是嫡长子,保住太子位置理所应当,高熲所献之策固然利用亲情,却也不是重罪,而绝无他求之意,正是暗指他不像晋王那样野心勃勃,有可能威胁到杨坚的皇位……
  这说明杨勇还是会说话的,可惜太过自以为是。
  如果此时换成高熲面对杨坚的雷霆震怒,在事情未弄清前,肯定不会胡乱应答。
  “是啊,为了太子之位,所以你就那样害你的弟弟?”
  独孤伽罗首度开口。
  她最愤怒的,是杨勇一脸理所当然,丝毫不知悔改。
  “害二弟?”
  杨勇一脸懵逼,然后开始矢口否认:“绝对没有啊,儿臣只求自保,只求自保!”
  可惜迟了。
  “拟诏!”
  杨坚深吸一口气,恢复到往日的威严,寒声道:“太子勇无孝无德,劣于百行,难以重任,除太子之位,降为寿王,即出大兴,出镇蜀地。”
  “拟旨!”
  杨勇如泥雕木塑,彻底呆在原地,而杨坚的下一道圣旨已经发布:“高熲英华已竭,耄(mào)期倦勤,生邪佚之志,危反之行,除左领军大将军之位,除齐国公爵位,贬为庶人。”
  “冤枉!冤枉啊!”
  杨勇大声疾呼起来。
  “带下去!”
  所谓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即使杨坚愿意听他解释,杨勇那拙劣言辞,也是百口莫辩,现在更快,还搭上个高熲。
  杨坚再也不想看到这无用的儿子,摆了摆手,顿时有侍卫将杨勇拖出。
  “父皇!母后!父皇!母后!”
  帝后二圣在他的眼中不断缩小,然后是皇宫,最后是整座皇城。
  杨勇恍恍惚惚地离去,在东宫内哭了一天,整点行装,出城向着蜀地而去。
  就在杨勇离开大兴,入蜀做所谓的逍遥王侯之际,远在南陈的慈航静斋内,也有一女登上山门。
  “阴癸派主来访,慈航静斋无人欢迎吗?”
  祝玉妍长袖飘飘,眼神睥睨,来到石碑前。
  唰!
  数道身影若云中仙子飘出,手持长剑,将祝玉妍围在当中。
  “祝施主来此,莫非要挑起正魔之战,再令生灵涂炭?”
  中年女尼缓步而出,面露悲悯。
  “你们所作所为,不比我们高尚,都是争权夺利。我圣门就是蝇营狗苟,你佛门便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呵,真是恶心!”
  祝玉妍嗤笑一声,拍了拍手。
  顿时间,四名弟子抬着一顶轿子上前,轿帘掀开,里面有一位昏迷的女子,国色天香,正是明月。
  “没想到你们传人还真多,连天下第一名妓修炼的都是剑典之意,润物无声!晋王,哦不,是太子殿下说了,相助之意,他已记下,此女就在静斋内住着,日后登上皇位,许会念及旧情迎回……”
  祝玉妍点开明月穴道,明月悠悠转醒,看向这陌生而熟悉的环境,顿时明白了什么,脸色惨然,垂下头去。
  中年女尼默然片刻,徐徐拜下:“谨遵殿下旨意!”
  祝玉妍唇角上扬:“好好守着她哦,说不定日后真能成为皇妃,赢回圣意呢~哈哈哈哈!”
  说罢,转身娇笑而去。
  将明月安置在静斋内,回到祠堂,女尼缓缓坐下,默念佛号,突然一道血箭自口中喷出。
  她身体晃了晃,手中的木鱼啪的一下散作粉末,随风飘去。
第三十二章
平叛江南
  宫中。
  看着杨勇被拖下去,帝后神色怔仲,气渐渐消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确实是才女,朕倒想见见她!”
  杨坚站起身来,亲自捡起画,细细观之,一时间也被意境所感,颇为唏嘘。
  他龙潜时,颇好音乐,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
  曾经也是文艺青年,对于所谓的才女大家,自然是有兴趣的。
  “红颜祸水,见之何用?”
  独孤伽罗眼中闪过一抹警惕,冷声道:“本宫已命阿摩将她驱走,那孩子心善不忍,替其寻了处寺院,青灯古佛,若是日后想念,还可再见,现在是绝对不行,太子岂能沉迷女色,置国之大事于不顾?”
  语气中,俨然已将晋王当成太子。
  “人不在了?”
  杨坚一怔,露出思索:“朕刚才盛怒,未及深思,此事……”
  喃喃自语后,杨坚又摇了摇头:“不,朕没有错,老大确实不适合当太子!”
  眼看着杨坚挥手,让传旨的内侍退下,独孤伽罗脸色变了:“此时百官肯定聚于宫外,陛下难道不立新的储君,来安定天下之心?”
  “太子之位干系重大,不能轻定,招杨俊、杨秀、杨谅入大兴!”
  杨坚却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陛下,我们两个儿子已近反目,你难道要五子全部自相残杀,才肯干休么?”
  独孤伽罗面色大变,怒冲冲起身。
  杨坚却是不理。
  寻常时期,杨坚对皇后的意见极为重视,甚至有些言听计从,但事关皇权,那是乾坤独断,再也不肯退让。
  “报!”
  然而就在这时,江南有紧急军情报上。
  “莫非连杨素都镇压不了叛军?快快呈上!”
  杨坚目光一凝。
  高熲回大兴后,江南叛乱就由杨素一力镇压,这快马加鞭送来的军情,必然干系重大!
  “宋缺重夺建康,奉陈叔兴为新帝?”
  果不其然,当战报展开,杨坚一看,脸色就猛地沉下。
  江南世家叛乱,推举岭南宋阀为首领,在小范围战场连败隋军,看似势大,但杨坚知道,对方翻不起什么风浪。
  然而现在宋缺占据了建康,再立新帝!
  即便去年建康破城时,陈后主那一脉的皇族,已全部被押入大兴,但皇族血脉显然还有。
  此时宋缺扶持的,便是十五岁的沅陵王陈叔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