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865

  “真龙之气,入河化龙!”
  下一刻,顾承口含天宪,伸手一摄,抓向商青雅。
  商青雅还沉浸在悲伤与释怀的复杂情感中,只觉得身体一轻,腾云驾雾,突然落向水面。
  “你做什么?”
  看清是那个可恶的禁军统领所为,她俏脸变色,然后骇然地发现,大地起伏,如地龙翻身,那股与自己血脉息息相关的真龙之气,在和氏璧的威压下,竟是被直接抽取出来。
  这很正常。
  和氏璧乃传国玉玺,历经数十代帝皇,这股真龙之气却仅有两百年孕育,属于投机取巧。
  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再加上顾承帝皇亲至,以商青雅为引,那真龙之气乖顺如绵羊,投入到运河之中,一头通天彻地的黑龙,徐徐诞生。
  “哈哈!好!好!”
  顾承畅然大笑。
  此法正是黑龙帝书。
  原本修炼五帝真龙书的打算,是从火行赤帝开始,按照五行相生,火生土,下一篇修炼黄龙帝书,至于黑龙帝书,则由于水火相克,要到最后一步方能大成。
  但现在,他以龙气为之,而非真气运转,竟是一蹴而就,瞬间小成。
  “五帝真龙书,居然能这样修炼!”
  由不得顾承不开心,这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凡俗境界时,他修炼靠真气真元,按部就班,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确实没错。
  但到了无双之境,若再用真元慢慢修炼,即便是最简单的八部真龙典,都要将八部真龙的神韵慢慢琢磨,即便位于最顶尖的洞天福地,也非得十年时间方有成就。
  顾承等不起那么久,就要学会运用外力!
  仙武世界的星辰诸曜是外力,此方世界的龙气龙脉同样也是外力。
  意识到这点,顾承双臂展开,黑龙长吟,真龙之气飞速转化,龙须龙鳞愈发清晰,浩荡龙威镇压四方。
  小成之境,真龙显化!
  这一幕惊呆了众人。
  顾承带着商青雅,落入黑龙之首,招了招手,两匹飞马乖乖跟上,碧秀心和单美仙坐于其上,一同踏水而行,循着运河的方向,朝着洛阳而去。
  “陛下?陛下?”
  袁守诚回过神来,连连呼唤。
  他只是说了一个开头,后面还有全盘布局,浩大工程,怎么这位圣上就直接离开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北上待命!”
  顾承的声音遥遥传至,清晰地落入耳中,袁守诚怔住,满满是失落,袁天罡则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宁道奇自始至终不发一言。
  片刻后,三人互相打了稽首,虽是向北而去,却是彻底分道扬镳。
  与此同时,顾承立于龙首,遥看万里河山。
  商青雅战战兢兢地拉住他的衣角,狂风呼啸,由两侧刮过,竟是丝毫不觉得刺痛,终于放下心来,看着那宽阔的后背,忍不住道:“我们这是到哪里去?”
  “江都!”
  顾承转身,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怎么,还认为大隋将灭,视皇宫为龙潭虎穴?”
  “我那时是心入魔障,五蕴皆迷!”
  商青雅微微摇头:“袁天罡师徒若真能算尽一切,又岂会乖乖奉上真龙之气?不过是妄称天数罢了!”
  “哈哈!好一句妄称天数!”
  顾承想到主世界的仙道,言辞凿凿地断定大汉只有四百年国祚,在发现天机紊乱后,又急吼吼地令张角入宫探查,可不就是一群妄称天数的家伙?
  王朝国祚,龙脉延续,对付仙道和佛门,他已有了计划,此行飞马牧场的收获,远比想象中要大!
  有鉴于此,看商青雅也顺眼了起来:“如何,还想入宫么?”
  “圣上若是圣明君主,此行江都,不会是为了享乐!如若不然,为了飞马牧场数万人,我也不该逃避……”
  此时商青雅眉宇间的阴霾散去,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她其实是秀外慧中,纯良之质,可惜被龙气沾染,往昔为锁,执念成魔,即便日后摆脱,恢复本性,寿命也不会长久。
  “龙气乃人道洪流之气,众生祭祀,万般念头,红尘纷扰,确实是凡人承受不起的力量!”
  “我即便有帝皇位格,运用之时,也当注意,不可掉以轻心!”
  顾承从点点滴滴中,归纳总结,脚下的黑龙气息收敛,龙身更加凝实,变假如真。
  直到江面上现出一个黑点,飞速变大,化作江都,黑龙才向水中沉去,消失不见。
  那股真龙之气,已然完全被顾承炼化,成了黑龙帝书的修为。
  商青雅两年前也来过江都一次,但此次望着那三十丈高大的城墙,依旧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宏伟之感,尤其是当进入皇城中时,更满是对未知生活的惊惶。
  “为她更衣,入宫面圣!”
  顾承止住了那些要行礼的内侍,带着碧秀心和单美仙离去。
  而商青雅跟木偶似的受到一群宫女摆弄,换上半臂仙裙,浑身焕然,体带清香,在宫女们羡慕的注视下,来到御容殿内。
  “民女商青雅,拜见陛下!”
  商青雅根本不知宫中礼仪,衣裙又太繁复,来到殿上,颇有些手足无措地站住,深深埋住脑袋,心中又是忐忑又是羞涩。
  “抬起头来!”
  直到熟悉的声音响起,她猛然抬头,与顾承含笑的双眸对住:“仔细看看,朕是明君,还是无道昏君?”
第七十六章
抢掠突厥
  “隋帝昏庸,好大喜功,命一年内在大地上开出一条河来,长达千里,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啊!应该等其开凿完了大河,国力大损后,谁掠夺最多的牲畜,谁就是我们的可汗!”
  “不行!隋国力强大,开凿运河,根本不可能令国力大损,我们要尽快盟举,选出可汗,再一举南下!”
  “我图瓦赞同!”
  “撒拉反对!”
  ……
  眼见大帐内吵成一团,都蓝可汗冷眼旁观。
  突厥军队是以部落组织为基础,以围猎编制为形式,有效地把生产与军事结合。
  但这种兵民合一的模式,部酋与部众、主部落与客部落以及宗主与附庸之间,难免爆发矛盾。
  尤其是对上大隋,由于十几年前沙钵略可汗的前车之鉴,所有部落首领都怀有深深的顾忌。
  实际上越是生活在困苦的环境下,越不可能一味的冲动,突厥勇士看似势不可挡,但他们也是最见风使舵的,用八个字概括,是为——
  强则进取,弱则适伏。
  如今在各部看来,大隋无疑是强大的,这个时候就应该适伏。
  恰好从中原的情报,又从各个方面证明了那位新任的隋帝好大喜功,所作所为都是天大的手笔,正将杨坚留下的家底飞速败去。
  这自然让许多部族生出了侥幸心理,等待大隋自行衰败,然后再趁虚而入。
  别人就不说了,就连千金公主都予以赞同,更是暗示千万不要与大隋两败俱伤,被另外两位可汗渔翁得利。
  都蓝可汗听了进去。
  他虽然信仰了那全知全能的天神,但人性并不会就此消失,让他牺牲自己的部下,去为别人打先锋,是绝不可能的。
  这一刻都蓝可汗默不作声,另外两位可汗眼中闪烁的也是类似的光彩,坐视各部争吵。
  “静!”
  突然,一个字响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