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865

  大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一个男人缓缓起身。
  他乌黑的头发披肩散下,容颜体魄尽皆完美,古铜色的皮肤闪烁着眩目的光泽,最可怕的是那对冷酷无情的眼睛,仅仅—下对视,就足以令人心寒彻骨,畏惧一生。
  武尊毕玄!
  他是大草原的绝对战神,无敌的存在,自成名后,这数十年来可汗更迭,他的地位却一直高高在上,没有半点动摇!
  “三月之后,合归大典,盟举可汗!”
  毕玄的语速不紧不慢,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完全不容置疑。
  方才还争论不休的部落族长面面相觑,欲言又止,但最终没人敢说出。
  因为忤逆了毕玄,被当场格杀,部族内部恐怕也不会反叛,只能推举出新的部酋。
  “不好了!不好了!隋军又来抢掠了!”
  然而眼见着毕玄乾坤独断,就要决定大局,惶急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又来了?”
  “领头的还是那叫史万岁的么?”
  “不,还有一将,名韩擒虎!”
  ……
  众部首领勃然变色,这次不再争吵,而是成了惶急,就连三大可汗的脸色都是难看至极。
  只因从两月之前,就有三千隋兵冲出边境,在草原上四处抢掠,见人就杀。
  是的,突厥连年入侵中原边境,今个儿竟是风水轮流转,被中原烧杀抢掠。
  而这三千骑兵虽然是由李靖统帅,但真正让突厥人闻风丧胆的,还是史万岁和韩擒虎两将,这两人是真正的勇猛,风林火山,威震漠北,上万突厥勇士都不可阻。
  “尊者,请为我们灭此隋军!”
  这一刻,众部首领趁势发出请求。
  毕玄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如此嚣张的入境抢掠,在这敏感时期,他自然不会允许。
  但准备出手之际,却发现那支隋军内藏龙卧虎,至少有两人武功不在他之下。
  其中一人身怀魔功,气息可怖,另一外宁静致远,极为熟悉,正是曾经有过交手,但不分胜负的散人宁道奇。
  毕玄实在不明白,以宁道奇无为的性格,大宗师的身份,怎会于隋军中,为其保驾护航?
  但这显然是一个陷阱,毕玄自然选择离开。
  可如此一来,隋军掠夺四方,进退如风,每每在包围圈合拢前,又洞察先机,直接撤走,顿时成了突厥的大患。
  虽不至于伤筋动骨,却是战意低迷,人心惶惶。
  “请尊者出手,为我等剪除大敌!”
  好死不死的,这时三位可汗中的启民可汗,趁机起身。
  启民可汗又称突利可汗,不是大唐原剧情里的那个突利,而是都蓝可汗之弟。
  受长孙晟挑唆,这兄弟俩互相敌视,都蓝可汗欲除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则得到了大隋支持,与其分庭抗礼。
  对于支持都蓝可汗的毕玄,他自然是极为忌惮的,见毕玄隐有不愿,更是火上浇油。
  “隋既挑衅,我们必须还击,拜托尊者了!”
  达头可汗也紧接着道,作为西突厥的可汗,他更希望毕玄有个三长两短。
  即便毕玄不受伤,如果三番五次拿不下这支隋军,那么无敌的威望必然大降,都蓝可汗的势力也会随之衰弱。
  眼见毕玄沉默,都蓝可汗立刻道:“隋军狡诈,我们不能中计,当遣使入大兴,痛斥隋帝兴不义之师,犯我草原,杀我子民!”
  说罢,他起身来到毕玄面前,躬身道:“委屈尊者了!”
  毕玄立刻扶住,温和地道:“大汗不必如此,为了突厥永世强盛,受些委屈算不得什么!”
  ……
  待得众人散去,毕玄立于帐中沉默。
  “乌合之众,难以成事啊!”
  清风拂过,一道优雅的声音遥遥传至。
  明明自身后扑来,最终高挺潇洒,瞳孔发蓝的西突厥国师云帅,却出现在毕玄面前,轻功已是神乎其神。
  他的中原话说得十分标准,语气中却有种回天乏术的感叹。
  “傅采林如此短视,高句丽不愿出兵?”
  毕玄见他模样,心就沉了下去。
  “高句丽农夫也在起义,号称金乌已死,神凤当立,为首两名女子邪法高强,奕剑大师自顾不暇,我没见到他本人,也有一说,他在闭关参悟某种惊天动地的神功!”
  云帅苦笑。
  “那么,只有等了!”
  毕玄伟岸的身躯一旋,望向沙漠的位置。
  三十年前,他曾经在那里遇到改变命运的神殿。
  如今,那神殿之中,也孕育着足以改变天下的力量!
  这一等,就是两年。
  隋。
  大业三年。
  帝起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突厥。
第七十七章
王道堂堂
  “啊!”
  金帐之中,都蓝可汗猛地直起身来,背后全是冷汗,身边的千金公主也被惊醒:“大汗,你又做噩梦了?”
  “人马俱碎,如墙而进!隋军实在太可怕了!”
  都蓝可汗气喘吁吁,满眼都是恐惧之色。
  隋帝亲征,率四十万大军出边塞,东西突厥大喜,三大可汗起百万控弦之士,欲迎头痛击。
  别以为百万这个数字夸张,突厥的士兵分为三类:侍卫之士、控弦之士和拓揭,其中的控弦之士就是军队主力,顾名思义,拿起武器能够射箭的,都算控弦之士,所以比例极高。
  二十年后,单单东突厥,就有百万控弦之士,势力庞大至极,如今东西合力,拉出所谓的百万大军,确实不奇怪。
  当然,这其中是有巨大的水分的,能上战场的,连六十万都不到。
  但突厥有水分,隋军的四十万也包括十二万丁夫,真正的战力不到三十万,精锐更少。
  单从数目来看,大隋无疑是落于绝对的下风,更别提隋帝竟放弃长城防守,命大军主动深入草原,进入到突厥的地盘战斗。
  突厥众部大喜,达头可汗更是生怕错失良机,直接打头阵,率十万精骑直扑隋军。
  然后,陌刀军出战。
  都蓝可汗没有亲眼目睹,只是听那些幸存下来的勇士们,描述充盈着真气的斩马长刀如何收割人命。
  然后他去了战场。
  积尸如山,血流成河,将草原染成赤红的战场。
  时隔数日,秃鹫围食,牵着肉皮血丝的头颅,滚落在草地上,一段一段残肢,层层散落堆叠。
  都蓝可汗越看越是心惊,他想象着陌刀军是如何整齐划一地行进,犹同一条势不可挡的长河,那些人马碎落的残肢断臂,就仿佛是腾卷而起的赤炎浪花……
  实际上,当时无比血腥的一幕,别说突厥,就连隋军众将都看得发抖。
  但陌刀军却毫无动摇,一路推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