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865

  吩咐完毕,他从万龙宝库里挑出一件玉钗,插在金镶玉头上。
  金镶玉取出虚无魔镜照了又照,笑靥如花,娇喝道:“小的们,还不卖劲干活!跟陛下享受荣华富贵了!”
  “是!大姐头!”
  短短几句话的功夫,王帐已经起火,伴随着凛冽的雷风,劲气交击声疯狂爆开,蒙古一方最后的高手,正在与天下会上下奋力搏杀。
  “大明皇帝!受死!”
  又片刻,一支全副武装的亲卫朝这里冲来,为首的赫然是哈尔故楚克。
  他两眼中充斥着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怒,看向顾承的目光,泛出再不掩饰的杀意。
  “确实是个人物,可惜生错了年代!”
  顾承弹了弹手指。
  除去也先幼子时的恭敬,占据上风后的翻脸以及此刻的歇斯底里,此人能屈能伸,如果生在元初,甚至是元末,都是十三翼式的人物。
  但现在,只不过是投名状罢了。
  “雄霸在此,谁敢伤陛下分毫!”
  说时迟那时快,蒙古最后的精骑刚刚扑到帐前,一股霸道无比的飓风直接袭来。
  或许为了有个惊艳的开场,让少年天子记住英姿,雄霸出手就是杀手锏——三分归元气!
  天霜阴寒,排云刚猛,风神无形,三股大相径庭的气劲陡然合一,随着食指戟出,迸射出凛冽无匹的气劲。
  哈尔故楚克感到致命的威胁,即刻变招,水火风雷四大神力齐出。
  然而他变的快,雄霸更是迅雷不及掩耳,指劲一分,三绝再起,喷涌旋转,一指点在哈尔故楚克的眉心。
  “本王……”
  这位黄金家族最后的血脉目光凝滞,身躯晃了晃,自马上栽下,尸体很快被踩踏成肉泥。
  而雄霸已经来到顾承身前。
  顾承露出讶色:“阁下是?”
  雄霸整了整衣衫,十分郑重:“草民雄霸,祖辈曾随高皇帝驱除鞑虏,还我汉人河山,江湖人赞碧血丹心,护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顾承大喜:“原来是雄义士!”
  雄霸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雄义士这称呼好生别扭,果然在朝廷上没有个一官半职,就是不方便,如果换成雄将军,嗯……
  当然,称呼不重要,实质性的利益才是关键,此刻大明天子一句话,让雄霸的心踏实下来:“义士屈居草莽,实在太委屈了,可愿随朕回京,拜将封侯?”
  雄霸大喜,行军礼半跪,宏声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多谢陛下恩泽!!!”
第二十三章
天子归来
  “陛下,过了居庸关,就是土木堡了。”
  “四个月了,朕才回到这里,恍若隔世啊!”
  明长城的轮廓落入眼帘,顾承策马,目光唏嘘。
  这个世界的起始难度,可比大宋大隋高得多了,从铸下大错、无兵无将的皇帝,到荣归故里,这一步背后,包含了多少谋划和算计。
  不过挑战尚未结束,好戏刚刚开始——
  “来人止步!”
  果不其然,待得他近了居庸关,城头上出现一队将士,为首的将领遥遥高喝。
  “放肆!”
  雄霸面色一沉,策马上前:“天子在此,还不速开城门?”
  “陛下登基在即,岂会在此?”
  天下会主运起雄浑功力,声音朗朗传遍整个居庸关,其中起了一阵骚乱,但很快平复下去,仍旧由那将领开口道。
  “登基?”
  顾承还没怎样,雄霸已是勃然变色,大吼道:“真龙天子在此,尔等叛逆休得妄言!速开城门!速开城门!”
  “关外只有被瓦剌掳走的太上皇。”
  将领看着孤零零的两骑,眼中闪过不屑,再看向顾承,以一种戏谑的语气道:“你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陛下,此人定是乱党一方,请允许我召集帮众。”
  雄霸胸膛起伏,看向顾承,露出请示之意。
  “准!”
  顾承颔首。
  雄霸为了不给天子压力,令大军慢行,自己一路亲自护送天子入关,可谓煞费苦心。
  但现在,终究要让这些乱臣贼子瞧瞧,谁才是真正的大明天子!
  他振臂一起,远端的地平线上,缓缓出现了一条粗而绵长的黑线。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天空,黑线逐渐显现在守关将领面前。
  飞云堂、神风堂的五万精骑,在大地上组成汹涌的狂涛海浪,以一种整齐而有节奏的韵律,迈动着马蹄前进,每一步踏下,地面都微微震动,仿佛地震来临。
  其后是天霜堂的步兵与弓兵,右手持矛,左手提盾,腰背弓箭,护面盔下露出一双双冷酷的眼神,虎视城头。
  出身西域,江湖厮杀,再经由天下会整合,数年如一日的训练,方才造就这支百战之师,坚忍耐苦,悍不畏死。
  “吼!吼!吼!”
  待得长矛指天,战马嘶鸣,居庸关上大乱。
  “你们……你们……”
  守关将领的面色已是变得惨白。
  他其实一眼就认出了天子,但现在可不是四个月前的时局了,他会出现在这里,正是接到密令,如果天子归来,无论如何都要将之阻挡在塞外,等待新皇登基大典后,再放入关中。
  到那时,天子就不是天子,而是太上皇了。
  这个任务首要的是胆量,敢不敢冒触怒天颜的风险。
  许多人望而却步,他却接下,所求的自然是新皇登基后给予的巨大回报。
  但现在他发现,光有胆量没用,而要兵力!
  明明天子所率的军队几乎全员覆没,剩下一万神机营早已回京复命,现在麾下居然拉出了一支十万大军?
  这谁能想到?
  当拥有绝对的武力压制,再加上大义的名分,顾承仰首,不怒自威的声音传开:“开城门,朕恕你们大不敬之罪!”
  “开城门!”
  守关将领感受左右亲随的目光,飞速动摇的士气,面色阴晴不定,判断能否坚守,最终知道事不可为,颤声下令。
  待得顾承入城,守关将领直接跪下:“杨俊拜见陛下,臣有眼无珠,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顾承扬了扬眉,问道:“杨洪之子?”
  守关将领拼命磕头:“是!臣鬼迷心窍,臣鬼迷心窍啊!”
  这是希望天子饶他一命。
  只可惜,顾承已然给他判了死刑。
  杨洪和张辅一样,都是曾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的将领,对于大明忠心耿耿,但对英宗却不是很顺服。
  其实不怪这些老将军,英宗一手葬送二十万大军,把大明国运弄得由盛转衰,凭什么让人继续效忠?
  而历史上,当瓦剌以英宗要挟开城时,杨洪就是拒不开门,待得景泰登基,其子杨俊更有言,不能让太上皇归,归必生祸端。
  所以后来英宗不仅归来,又重新登基后,寻个借口将杨俊定罪,下狱杀之,连候爵之位都废去。
  如今亦是同理。
  英宗和景泰这两位兄弟一朝,官员中有很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倒也罢了,但这种明确拥护新皇登基,要把天子直接拦在塞外不放进来的,不杀你杀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