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865

  当然,先不急着料理,顾承问道:“是太子要登基?”
  这是明知故问,如果真是两岁的太子登基,何必把天子拦在塞外,恨不得马上接回呢!
  果不其然,杨俊惨白着脸色道:“是郕王殿下登基。”
  雄霸变色,顾承扬眉:“朕以一己之力,拖住瓦剌十万大军,保中原太平,为何还有此等谋逆篡位?”
  见天子直接定性,杨俊咽了下口水,颤声道:“禀陛下,东瀛无神绝宫大举来犯,山海关危,众臣为防主少国疑,才推举郕王殿下继位!”
  “引一支外敌不够,连东瀛都来了么?”
  顾承目光一寒。
  他虽然由于进入世界时机过晚,没能改变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但也保存下了不少文武官员和一万神机营,更关键的是他让瓦剌大军没有继续南下,京城自然不用遭到危机。
  所以正常情况下,怎么也轮不到郕王登基,没想到蒙古的危险没了,东瀛这弹丸之地来凑热闹。
  当然,这个世界融合了风云,东瀛可是绝对的强敌了。
  所幸现在不再是无兵无将。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碧血照丹青的雄霸雷霆震怒,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愿派大弟子秦霜,率三万精锐弟子,前去山海关,击退无神绝宫!”
  “此人莫非是江湖四大势力,天下会主雄霸?不可能吧……”
  听着那掷地有声的请命声,杨俊看着雄霸的长相和气质,脑海中跳出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些发懵。
  作为居庸关守将,与西域不少商队也有接触,自然对于雄踞西域的天下会不陌生,但以杨俊的级别,至多也就是和秦霜接触,根本见不到雄霸的面。
  而现在,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天下第一帮主,居然鞍前马后,为天子效命?
  朝廷向来与江湖不对付,陛下到底有什么魅力,让这种江湖草莽为之死心塌地?
  “让步惊云与聂风同去!”
  对于无神绝宫,秦霜自然不够,必须要风云齐上,才有逆转占据的可能,顾承吩咐后,再看向居庸关的其他将领:“你们调派五千兵马,随朕入京!”
  北方之危已除,大明军队自然要重新调派整合。
  众人却面面相觑,有一位小将按捺不住,上前禀告道:“陛下,居庸关乃防备瓦剌鞑靼的重地,精兵不容轻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顾承俯瞰众将,将他们的不忿收入眼底,招了招手。
  立刻有人上前,拎着麻袋,倒下一地耳朵来。
  “这些都是黄金家族,瓦剌和鞑靼被陛下所灭,从今往后,蒙古再也不复存在!”
  雄霸立刻开始宣扬天子的丰功伟绩,众人目瞪口呆,听得犹如梦中。
  四个月前,还是天子一人,瓦剌十万,一起北上。
  蒙古更是有数十万控弦之士,黄金家族虽然势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天子将蒙古彻底覆灭?
  大明北方,百年无忧?
  下一刻,惊醒过来的将士看向顾承的目光再也不同,齐齐跪下,山呼海啸: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十四章
君君臣臣
  大明。
  顺天府,御雄殿内。
  郕王朱祁钰立于龙椅下首,俯瞰群臣:“孤本不欲登大位,等皇兄归来,你们硬要推举,现在反复,是何道理?”
  他身姿挺拔,目光莹莹,面相威严,论及气度,比起被顾承取代的英宗要强上不少,周身透出的浩大气息,更是展现出明神武典的精湛修为。
  原定于十日后,他就将登基,成为九五至尊,但居庸关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却抵达了京城。
  天子归来!
  彻灭蒙古!
  两道晴天霹雳,直接劈在群臣心头。
  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原本就主张迎回天子的文武大臣,立刻站出,坚定不移地保皇。
  而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未免主少国疑,支持郕王登基的臣子,也纷纷闭上了嘴。
  原因很简单,天子失踪,虽然张辅等人说他是为了拖住瓦剌十万大军,以身伺虎,但了解英宗为人的臣子,都认为这少年天子就是葬送了近二十万大军,然后被蛮夷掳走了……
  但即便如此,皇帝不比大臣,历朝历代就没有皇帝打败仗被废的例子,历史上英宗被瓦剌掳走,那么屈辱的经历,也不会被废,而是被尊为太上皇。
  可现在,峰回路转。
  天子不仅安然归来,还挑拨瓦剌鞑靼内讧,籍此杀尽黄金家族,覆灭蒙古!
  这是败仗还是胜仗?
  毫无疑问,这是大胜,草原不比中原,同样损失二十万军队,中原只要十年时间休养生息,就能恢复,但草原精锐一朝丧尽,那就是灭族亡种,百年之内,休想再对中原有威胁。
  所以天子以二十万大明军队,换取蒙古灭亡,那是值得的事情,史书上记载,必然是高瞻远瞩。
  如果没有东瀛入侵的话,就更完美了……
  当然,无论如何,登基的闹剧都该停下。
  此时虽然被郕王威严的目光,看得心头微微发寒,但群臣的口径开始统一,由内阁学士陈循道:“殿下,一切都是臣等失职,如今首要之事,是迎陛下回京!”
  “好啊!孤这些时日诚惶诚恐,也是期盼皇兄回来主持大局!”
  郕王沉默片刻,颔首道:“你们谁愿率军,护送皇兄安然回京?”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都有些迟疑。
  正在这时,面容清矍,眼神清亮的于谦手捧朝笏,向外跨出半步,朗声道:“禀殿下,臣以为,陛下安危无忧,不应出兵迎圣,拱卫京师,军政边务,才是国之大事!”
  土木堡之变,大明二十万精锐最终只剩下一万残兵败将回来,京师可用的兵力已经耗尽,东瀛很快又入侵山海关,是于谦力排众异,调南北两京的备操军,山东沿海的备倭军,甚至连各府的运粮军都派了来,合力抵挡异族入侵。
  即便如此,也是岌岌可危。
  不单单是无神绝宫八万鬼叉罗,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经过异常凶狠的自残训练,甚至自毁面容,戴上鬼面具,以证明绝对的服从,真的悍不畏死,更在于一旦武林人士拥有了可正面匹敌军队的力量后,本就阴毒的江湖手段,就变得更加防不慎防。
  无神绝宫便暗派忍者,偷入军营,以奇毒血绝对付内力浑厚的将领、锦衣卫东厂以及皇族高手,平日无碍,一旦驱动真气,便会毒发。
  如此无所不用其极,大明军队自然抵挡不住,若不是有雄关依仗,早就大败。
  现在的山海关前,已是赤地千里,哪怕源源不断地增援,也随时可能被攻破,在此关头,京城的数万禁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调派前去恭迎天子,难保不会给敌人可乘之机,所以于谦才有此一说。
  “荒谬!”
  但郕王神色立变:“皇兄乃一国之君,安危关系天下万民,江山社稷,如今山海关未破,派军相迎又有何妨?你此言将孤置于何地?”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若不出军相迎,岂不是说他这位郕王不希望天子回归,居心叵测?
  这一刻,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也朝于谦狂使眼色。
  此事确实关系甚大,即便天子有能耐覆灭蒙古,不需护卫,哪怕大明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制,但万民为天子冒险,仍是理所应当,哪会真的反过来?
  可于谦只作不见,寸步不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太祖尚有言,人君以四海为家,何有公私之分别?如今四夷不平,边疆不宁,奸佞之士蠢蠢欲动,绝不可调禁军,致使京师空虚,为外敌所趁!”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于谦把朱元璋的话都给搬出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看着这位铿锵有力的同僚,同样为国的忠臣露出担忧之色,早就与他相看两厌的臣子,眼中则浮现出阴狠与期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得真好听,你现在摆出一副比圣人还圣人的面孔,等到那个最轻的君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
  朝会散去,郕王回到王府,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府邸,生出一股烦躁来。
  这几日,他可是将皇宫上下都看了个遍,心中都已经设想好新建的宫殿了。
  现在一朝打回原形。
  平心而论,他原本对那至尊宝座并没有什么奢望,毕竟英宗是嫡出,母亲是皇后,他是庶出,母亲原本是侍女,后来母凭子贵,成了贤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