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865

  所以除非英宗暴毙又无后,否则怎么也不可能轮到他当皇帝。
  但世事如此奇妙,英宗率军惨败,陷于塞外,生死不明。
  郕王的心顿时动了起来。
  英宗之子年幼,四夷外患又起,未免主少国疑,这岂非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此这几个月内,郕王可是好好活动了一番,拉拢了一批原本就对英宗有异议,又希望得到从龙之功的臣子。
  本以为十拿九稳,谁知道……
  “唉!也罢!也罢!”
  郕王叹了口气,刚刚准备接受现实,却有侍卫通报:“殿下,翰林院修编,徐有贞求见!”
  郕王摆摆手:“孤不欲见客。”
  侍卫迟疑了一下道:“他说有天大的要事,殿下若错过,必悔恨终生!”
  “呵!人臣!人臣!”
  郕王扬了扬眉,露出冷笑,但静立片刻,终究还是招了招手:“让他进来!”
  “殿下切莫丧气,皇位仍该是你的!”
  于是乎片刻后,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的徐有贞走了进来,当头一言就让郕王变色,屏退左右,怒斥道:“皇兄乃正统,休得在此胡言乱语!”
  “正统吗?”
  徐有贞不慌不忙,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如果真正的天子早就在乱军中丧生,回来的这位,是江湖中人假扮的呢?”
  郕王猛然站起,低喝道:“这不可能!”
  徐有贞好整以暇:“若非如此,天下会为何突然从龙,那帮主雄霸野心勃勃,反倒助天子灭蒙,重塑威信,殿下觉得这其中可是有诈?”
  郕王惊疑不定,眼中闪烁出光芒:“此乃臆断,你可有实证?”
  徐有贞笑道:“殿下莫非忘了太祖留下的日月封印?嫡系血脉,明神传承,方得日月双王之赐,如若不然,原形毕露,我们以此为谋,堂而皇之!”
  郕王沉吟良久,缓缓道:“万一皇兄是真的……”
  “即便是真,也怪罪不到殿下啊,臣自然会谋划一切!”
  徐有贞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何况请殿下放心,归来的天子绝非正统,太祖封印一出,立见分晓!”
第二十五章
直接清洗
  大明。
  正统十五年初。
  天子回京,监国郕王率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天子宣告,蒙古灭族,百姓高呼,群臣喜泣。
  “皇兄,你回来了,臣弟终于能卸下重担!”
  郕王上前几步,虎目通红。
  “皇弟坐镇京师,执掌大局,朕心甚慰!”
  顾承颔首,没有亲近也没有疏离,望向群臣,抬手道:“免礼!”
  “谢陛下!”
  群臣拜了再拜,纷纷站起。
  “此人确实不像是皇兄,莫非徐有贞所言……”
  郕王看着顾承龙行虎步,在龙椅上坐下,神态举止无上威严。
  那浩大沉凝,统御八方的气质,连自小跟朱棣出征的明宣宗朱瞻基都远远不如,与之前那个从小受宦官摆弄的无能皇帝,更是判若两人。
  郕王的头低垂下去,眼中闪烁出精光。
  徐有贞说的话他原本不信,皇帝是随便就能冒充的么?
  更别提什么江湖贼子雄霸,找人易容冒充,妄图祸乱朝纲了,简直天方夜谭。
  但内心深处,他又抱着一丝希望。
  如果归来的天子是假的,真的早就死在了土木堡的兵荒马乱中,那么他又有坐上皇位的机会。
  然而下一刻,顾承俯瞰群臣:“朕巡狩塞外,多亏诸爱卿辅佐皇弟治国,朕心甚慰!”
  同样的朕心甚慰,却令群臣齐齐变色。
  因为天子口中的四个字——巡狩塞外。
  打了败仗失踪,和巡狩塞外,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皇帝之罪,历史上要浓墨重彩记录一笔,而在那样的国家危难,群臣擅自作主,是为国为民。
  但后者就是大大的不同,天子身犯奇险,北上巡狩,群臣却各有算计,不遵圣旨,不予救援,再加上迎奉郕王登基,岂不是乱臣贼子?
  偏偏他们无法辩驳,因为天子确实灭了蒙古。
  哗啦!
  这一刻,百官再度跪下,面露惶恐。
  “臣等有罪!”
  郕王怔了怔,也动作略微僵硬地跪下,心中生出一股敬畏与更加浓重的怀疑。
  这是他的皇兄?
  是的,这更是大明的天子!
  顾承静静看着每一位臣子,在一阵令人压抑的安静后,缓缓开口:“东瀛小国,也敢犯我大朝威仪,英国公,可有灭敌之法?”
  英国公张辅颤颤巍巍地起身,数月不见,已是头发花白,形销骨立,努力提高声音:“禀陛下,老臣以为,东瀛资源贫瘠,国力低微,民多饥辘,朝不保夕,贸然动武,必不可久,以守为攻,定可胜之!”
  顾承看着张辅:“国公保重身体,朕还望你一展昔日三犁交址的雄武宏算。”
  “谢陛下!”
  张辅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红润,精气神真的好了些,微微挺起腰杆。
  他被接回京师,不久后就病倒,直到听到天子回京,才硬挺着身子骨,前来上朝。
  不仅是他,土木堡之变幸存下来的文武都有类似的遭遇,尤其是武将功勋,虽然活了下来,却被文官集团排挤,大权旁落。
  “驸马都尉井源,你以为呢?”
  “平乡伯陈怀,你曾领平倭之职,可有看法?”
  现在其他臣子全部跪着,土木堡之变生还的文武官员得天下点名,一一起身回话。
  这散发的信号,已是明显至极。
  毫无疑问,归来的天子要重用的,正是跟随他征战瓦剌的臣子。
  说来也有趣,其实若不是英宗瞎指挥,土木堡之变根本不会发生,但顾承先保元气,再灭蒙古,在文武看来就是陛下深谋远虑,连战败都是示敌以弱,为的是彻底斩草除根……
  其实想多了,败就是败,换成顾承指挥,有太多办法灭掉日落西山的蒙古,哪里需要葬送大明精锐?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武功勋对于天子,已是死心塌地。
  土木堡之变的文武问完后,顾承目光一转,落在一人身上:“徐有贞?”
  徐有贞瞳孔一缩,不敢起身,直接开口答道:“臣……”
  他刚开口说了一个字,顾承就冷声道:“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这话可是你说的?”
  徐有贞身躯一震:“臣……”
  “假借天象,妖言惑众,动乱军心,违背祖制。”
  顾承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看向郕王,淡淡地道:“皇弟以为这是何罪?”
  “皇兄!徐有贞……”
  郕王面色剧变,仰首望向顾承,迎着那深不可测的目光,最终改口:“按律当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