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865

  女子如此,外出狩猎的男子,武力更是值得期待,关键时刻,足以全民皆兵。
  不过顾承的视线,却落在每间屋子外悬挂的兵刃上,以厚背长刀居多,柳叶细刀居次,最罕见的是一柄木刀,就像是大人寥寥几下削成,给孩子随意耍弄的玩具。
  但这木刀落入石之轩和梵清惠眼中,却露出凝重和羡慕,就连凤凰和玄龟看看,都露出惊艳之色。
  因为这些木刀,每一个棱角,每一道弧度,都诠释着天地之道。
  若是天神兵天魔兵,那并不足为奇,可在普通的木头上,留下大道痕迹,这份妙到毫巅的控制力,连昔日的众神都罕有能为之。
  那成百上千的刀悬着,轻风拂过,风中似乎都传来轻微的刀鸣,顾承微微闭上双目,轻声道:“天刀之境,名副其实。”
  “二十年了,终见陛下,可否成全昔日那未尽的一刀?”
  一位两鬓略显斑白的中年男子,自屋里走出。
  他的右臂空空,并未如林玄清那般寻找灵丹妙药,断肢重生,就让袖子随风飘荡,腰间悬着一把木刀,平静看来。
  “好!”
  顾承的眼中,浮现出见猎心喜。
  晋升入神魔之境后,此世除了神兽天魔外,又有几人值得他亲自出手?
  玄龟之子、天剑无名、风云合璧,除这几位外,现在还要多一位宋缺。
  天刀!宋缺!
  呼啦!
  众人散开,村落中央留下一片空地。
  看似已经宽阔,但对于神魔级存在而言,动辄倒山倾海,这点地方根本施展不开。
  但顾承和宋缺都未介意,两人相隔十丈,顾承抬了抬手,帝恨现出,宋缺则抽出腰间木刀,于刀身上轻轻一点。
  铮!
  明明是木刀,却响起奇特的刀鸣声,如环佩铿锵的仙乐清音,村民们下意识仰首望天,仿佛真有传说中的天仙,在云端上乘风来去。
  石之轩等人的目光,却转向周遭。
  清风抚过树叶,划出刀痕,流水越过河床,磨平石棱,落叶飘过山岩,溅出火星。
  云层中、清风里、山岩中、草木里,到处都隐隐回荡着刀光摩擦的金属声鸣,仿佛整个天地,都化成了刀界。
  顾承帝恨一转,火光扩散。
  呼!
  不再似原本帝王怨魂的肆意嚣张,顺逆皆亡,而是似虚似无,掠过众人的身躯,无远弗届地扩散出去。
  刀鸣声灭。
  刀界尚未成型,就将崩溃,宋缺木刀一转,蓦然间生出一片潇湘水云。
  霞雾缭绕,水光云影,流转不尽,意态无穷,在美好的自然下,肃杀刀气又迅速凝聚。
  顾承帝恨再转,两人隔空对决,刀光纠缠。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明明只是两个人,两把刀,却莫名有种两支大军交战,无尽的兵戈杀伐,互相交锋的宏大感觉。
  “刀气有灵,自我衍化?”
  石之轩发出惊叹。
  这一刻,他终于知道,在武道之上,宋缺已经走在前方。
  宋缺的刀气,犹如智慧生命,自动演化出争斗繁衍。
  他和顾承脚下至今未动,却已交手了数百上千招。
  因为有数以万计的刀光,仿佛就有数以万计的高手在切磋交锋,互相拆解,推陈出新,演化出无穷变幻。
  如此手段,不仅是神乎其神,甚至在战前都难以想象。
  于是乎,一线隔空,分割天地,正好位于五丈中心,不偏不倚。
  “极于纯粹!极于刀道!”
  旁观者的体悟,又怎及得上顾承,见识着另一番风景,对于天子神功,乃至自身大道,都生出了许多感悟。
  如石之轩、梵清惠、林清玄等界外之人,来到此世,都修炼参悟了高武的功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唯独宋缺,他没有学习此世任何的功法,而是参悟天地,得入刀道至境。
  天刀与天剑,境界相当,而宋缺的战意,远甚无名。
  倘若不是救世三星内蕴女娲神力,能够达成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此时的天刀宋缺,更在天剑无名之上。
  于是乎,看似局限于十丈,实则天高地阔,战场无边,虚空的交锋持续不断。
  顾承和宋缺遥遥相击,两人谁也不能把谁压下,仿佛这场战斗,要一直持续到天荒地老,世界尽头。
  但最终,漫天的刀气一敛,宋缺手中的木刀,终究承受不住冲击,碎散开来。
  可也正是这一刻,他的眼中暴起惊世神采,碎散的木刀中,一道仿佛可开天辟地,虚空破碎的无形之刃斩出。
  轰隆!
  剑走灵巧,刀重刚猛,大拙返璞,一刀足矣!
第八十七章
天魔凭体
  木刀之碎,代表着刀光攀升到最浓烈的巅峰。
  刀气之现,则如开天辟地的第一抹光芒,斩破虚空,创生万物。
  天刀八诀!破碎虚空!
  面对这一刀,就连帝恨都自发颤动,仿佛生出了恐惧与臣服。
  顾承直接将刀收起,双掌撑天,直直迎上。
  轰隆!
  这一刻,除了玄龟与凤凰仍然目光炯炯,所有凡人都下意识闭上眼睛,连石之轩和梵清惠都不例外,只听得一道悠远的声响回荡四方,再度睁开眼时,已是云淡风轻,双方罢战。
  但顾承和宋缺所站立的中央,则烙下一道深不见底的刀痕,沧海桑田,也不会改变。
  胜?负?
  都不重要了。
  跨越两个世界,二十年的一刀,终于斩出。
  宋缺立于原地,片刻后释然一笑,双目明亮:“陛下此来,是要东征?”
  顾承颔首:“不错!”
  攘外必先安内,东瀛不除,问天盟不清洗,神州终究如芒在背,随时会被背后插刀。
  何况即便大明不战,元祖天魔也要推动世间大劫,与其让劫数爆发在神州,令生灵涂炭,还不如将决战之处放在东瀛,怎么打也不心疼……
  而此战不单单是大明军队,江湖势力更是关键。
  东海西域南疆北原,单论武者数目,应是以南疆垫底,但在宋缺的治理下,南疆却是全民皆兵,一旦拉出精锐部曲,实力还要超过天下会和无双城。
  石之轩上前告罪:“臣等皆看出大明之患实在北方,土木堡之变时,本欲北上抵御瓦刺,然蒙古被陛下所灭,大患已除,转练水军,必可破东瀛倭寇。”
  早在联络东瀛攻山海关时,石之轩就告知宋缺,有引蛇出洞之意,当然邪王那时的真正目的,还是将势力引入中原,重兴圣门道统。
  宋缺对此也很清楚,似他们这种天纵奇才的人物,都是纵横捭阖,看谁的手段高明,留有后招。
  不过天子于土木堡一战后大变,英明神武,也用不到战神殿了。
  顾承摆了摆手,不追究降临前的事情,但有个疑惑却要弄清:“太上皇和向雨田呢?”
  大隋世界的战神殿来此主要有六人,石之轩、宋缺、梵清惠与林清玄成了四尊首,杨坚和向雨田却是不见踪迹。
  石之轩面色微沉:“自从来到此世,太上皇就消失不见,向前辈则困于巨树之中!”
  “消失?”
  顾承目光一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