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865

  大隋世界中,借助战神殿现世,长生不老,让这位权力欲望极强的隋文帝退位,入战神殿自创天授神功,大功告成之日,再借助两界通道,送入这个高武世界。
  当时只为探路,以杨坚的能耐,又有向雨田梵清惠等人辅佐,足以闯出一番天地,没想到刚入此世,人就没了。
  “先去看看向雨田。”
  顾承隐隐有了猜测,在宋缺引路下,一路向着南疆深处而去。
  一日一夜后,巍峨庞然的殿宇轮廓印入眼帘,正是大隋世界四大奇书的起源之地——战神殿!
  但此处的战神殿,并未悬于虚空,而是被一棵参天巨树托住。
  那巨树仿佛传说中供众神来往天界人世的建木,无数粗大的树根仿佛巨龙一般穿石破土,蜿蜒环绕,树冠直冲云霄,伞盖舒展,笼罩数十里方圆。
  可惜相比起建木的堂堂正正,这根巨木却是魔气森森,周遭寸草不生,蕴含着凶残邪异、杀戮争斗的气息。
  顾承日月金瞳所视之下,更是看到巨木内部自存空间,里面群魔乱舞,万兽喧嚣,互相厮杀争斗,重现蛮荒景象。
  “果然是第九柄天魔兵——魔帅!”
  顾承目露审视。
  魔帅是十大天魔兵中最为奇特的一柄,既是巨树,又是其中的树精,会说话,有思想,能独自行动,几乎可以看成是兵刃生灵,化为人形。
  它对应的负面情绪是欲望,包含着贪婪、自私、卑劣种种,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不知道满足,所以魔帅的异能也是梦境与分化。
  梦境自不必说,在梦里什么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巨木内那些互相厮杀的人与兽,正是位于梦境之中,无限地提供着欲望本能。
  而分化同样是欲望的表现,不断分裂出树精妖魅,形成一支魔物大军。
  千年之前,这柄天魔兵带给正道人士的麻烦也是最大的,后来问天盟主布置下了针对措施,没想到它偃旗息鼓,却是与向雨田纠缠在一起。
  “看上了道心种魔大法的特殊,想要盗取正邪合一的力量么?”
  顾承何等见识,单单见这参天魔树一伸一缩,内蕴气息有阴极阳生的转变,就知道这柄极具智慧的天魔兵,拥有何等的野心。
  魔帅看中了向雨田的道心种魔大法,欲以此功法将阴浊魔气真正转为轻灵神力,占据天界,伪造众神,供世间信仰。
  天地间游离的负面情绪,供元祖天魔吸纳,可恢复实力,但那是日积月累,一旦万民信仰,指定供奉,效率瞬间翻出数倍。
  但既然元祖天魔至今没有脱困,就说明魔帅未能功成,更别提现在顾承圣驾,迎着那张牙舞爪的树枝,一路向上,待得立于树冠,战神殿阶梯之前,反掌一按。
  轰隆!
  整棵巨树颤动,无数树人嘶吼着扑了出来,顾承挥袖一振,再猛然一抽,一柄表面凹凸不平,仿佛粗糙树枝的奇特武器就被巨树中硬生生抽出。
  至此,十大天魔兵,除了最后的十全魔刀外,皆入手中。
  万龙宝库全力镇压,借由这九大本源魔力之助,顾承催动山河社稷印,运起日月金瞳,仰首看向天穹。
  就见星河天网,庞大阴冷的气息缭绕下,中央处隐隐是具人形,双目似睁似闭,周身有十大光点,与世人十大负面情绪相呼应。
  “战神殿内,留有龙灵‘复’之力保护,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突破封锁的,唯有掌控世界本源的存在!果然是你,元祖天魔!”
  大敌的轮廓在眼前不断清晰,当杨坚的面容现出,顾承也不禁有种横跨两世的宿命感。
  杨坚化劫心,天魔得凭体!
第八十八章
众人皆醉
  紫禁城。
  乾清宫。
  “备十五万大军,并西域,夷女真,另备二十万水军,灭东瀛。朕予你三年时间,如今办得如何了?”
  顾承看着兵部尚书于谦,开口问道。
  “禀陛下,三军已待命!”
  于谦答道:“只是东瀛派遣使者而来,陛下是否一见?”
  顾承道:“见之何益?”
  于谦谏言:“兵非戏也,战比国力,钱粮人物,耗之亿巨,故孙子云:上国伐谋而次交,伐兵略城,下之又下。东瀛扶桑,渺茫于东海,不以为患,陛下怜黎庶之艰辛,生灵之涂炭,何故动此兵戈?”
  于谦之意很明白,并西域,灭女真,是进一步天下一统,虽然这两处都是鸡肋之地,并不富庶,但至少比东瀛那海岛要好得多。
  大明之初,倭寇之患已有展现,那时朱元璋就有攻东瀛的意向,但他终究不是好大喜功的汉武,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
  首先,东瀛物产贫瘠,地震不断,占之毫无利益可言。
  其次,两国国力虽然天渊之别,但跨海而战,胜负难料。
  元朝鼎盛之时,忽必烈就曾两度攻击东瀛。
  按理来说,蒙古铁骑一路西征,横跨半个世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东瀛简直不值一提。
  结果并非如此。
  正面交锋,哪怕蒙古人下马,也远不是东瀛士兵所能匹敌,但东瀛人却是一个了解海洋、依靠海洋、努力驾驭海洋的民族。
  面对蒙古军的入侵,他们在沿海地带花费了五年多时间,筑起了防御石墙,凭借此墙,攻守自如,要么使敌军暴晒于海滩,无法靠近陆地,要么分割敌势,以多攻少。
  而一旦敌军退往海上,又时常有台风、暴风雨席卷,第一次蒙古大败,就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得蒙古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海战中被彻底粉碎。
  第二次战败是因为内部不稳,高丽拖后腿和又一场台风,天威之下,岂是人力所能抵挡?
  当忽必烈意识到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元朝,他终究不似杨广三征高丽那般魔症,恢复了理智,选择了放弃。
  那两场惨败,距今也不过两百年,大明要攻东瀛,面对的还是类似的问题——天时地利!
  于谦乃治世能臣,自然有理,可惜他终究无法明白世间大势,顾承道:“你以为东瀛使者来京,是为了求和?”
  于谦怔住:“陛下的意思是?”
  顾承笑笑,一摆手:“宣!”
  ……
  ……
  “吾皇万岁!”
  东瀛使臣,入大殿内,参拜行礼。
  顾承也不令他们起身,冷冷地道:“朕将兴正义之师,征讨顽鄙之邦,以儆效犹,尔等可知?”
  东瀛使臣闻言浑身一颤,下意识露出惊恐之色,唯独当先一人侃侃而谈:“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何有不足之心,起灭绝之意?”
  “一派胡言!”
  此言一出,于谦已经变色,更有人扑出呵斥。
  倘若东瀛安分,这话虽然不中听,却还有几分道理,但三年前东瀛还趁土木堡之变,率兵入侵山海关,欲以蛇吞象,这叫尚存知足之心?
  顾承却摆摆手:“让他继续!”
  使臣怡然不惧:“大明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特遣使臣,敬叩陛下,务必三思!”
  一席话毕,众臣已是勃然大怒。
  这哪里是求和来的,简直是宣战。
  真以为当年退了蒙古鞑子,便不将天朝上国放在眼中,先侵山海,再奉战书?
  如今大明乃是正统盛世,是可忍孰不可忍!
  “贼人有诈!”
  于谦惊怒后,却是变为警惕。
  毫无疑问,现在求战的是东瀛,似乎迫不及待让大明军队东征。
  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弹丸小国,就算再狂妄,也不敢如此为之,但从此前的入侵山海关,到如今挑衅天子,背后似乎有一只巨手在搅弄风云。
  如今它终于要图穷匕见了。
  果不其然,此等侮辱,大明不可能忍耐,天子寒声道:“尔等夷国,侵我山海,祸我国民,还敢大放厥词,自取灭亡!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把他们给朕统统丢出去!”
  如狼似虎的侍卫扑出,将东瀛使者纷纷拉下,拖出紫禁城外。
  待得像狗一样被丢出宫门,东瀛使节团反倒长舒一口气,包括那方才侃侃而谈的,都双股战战,吓得难以走动。
  “装得可真像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