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865

  “先生尽管去!”
  晏懿哪里顾得上他,大手一挥。
  用了足足两个时辰,燕军集结,出了邯郸城门,一路向东而去。
  直到邯郸的轮廓消失在脑后,晏懿才舒了一口气。
  虽然没能彻底占据赵国都城,有些遗憾,但此行还是收获满满的。
  “将李斯先生请过来。”
  晏懿狭长的双目眯起,下令道。
  “将军,李斯先生不见了。”
  亲卫道:“他未随我们离开。”
  “被什么拖累了吗?”
  晏懿一怔,自说自话地道:“无妨!他一介门客,应有脱身之法。”
  门客知道这位薄情寡恩的性格,不敢答话。
  实际上,李斯不需要他们担心。
  该担心的,是他们自己。
  因为远端的地平线上,已经缓缓出现了一条粗而绵长的黑线。
  “将军!秦军!是秦军!”
  不需要亲卫惊惶的呼喝,那隆隆的战鼓声响已经传入耳中,回荡九宵。
  黑线逐渐显现在面前,印入燕军眼中的,是一片宏大到令人震撼的场景。
  十万秦兵排成巨大方阵,化作汹涌的狂涛海浪,以一种整齐而有节奏的韵律,迈动而来。
  “杀!”
  位于中军的王翦这次未骑马,而是立于一架战车上,看着那骚乱的燕军,佩剑一指,放声大笑。
  “杀!”
  秦军大笑,齐声狂喊。
  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有拼死一搏的可能,所以王翦愿意将之最后的反扑,转接到北原匈奴的头上。
  燕军却没有这个资格。
  秦军佯败了这么久,需要斩首,需要战功,需要见血。
  所以燕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目标。
  秦军冲锋。
  快捷如风!
  奔腾如雷!
  杀戮如潮!
  “应该据险而守的!”
  尚未短兵相接,只是目睹那驰骋奔喝,兴奋狂嚣的攻势,晏懿身躯剧颤,脸色就如同死了一样惨白。
  因为他知道完了。
  秦军野战无敌。
  燕军唯一的机会,就是死守邯郸。
  邯郸毕竟是一国都城,易守难攻,若非城内空虚,乐乘反叛,引敌进入,里应外合,联军恐怕至今都打不下邯郸。
  现在……
  一触即溃。
  燕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秦国铁骑的凿穿,就象是狼群进了羊群,将羊儿趋赶、恐吓、分割,最终围歼。
  恐惧如瘟疫一样,迅速在军队中蔓延。
  秦军这些时日与李牧对敌久了,习惯了那种势均力敌的紧迫感,再打燕国,就跟打孩子似的,还没怎么用力,燕军的大溃散就爆发,顷刻蔓延全军。
  无数士兵被杀,一名名燕国将领倒下。
  有的在指挥部队反抗时,死在了逃亡士兵的刀下,有的马失前蹄,被自己的士兵践踏而死,望眼望去,到处是仓皇逃窜的身影,他们丢盔卸甲,忘记了身份、忘记了战斗、忘记了还击,只想着如何逃命。
  屠杀开始。
  是役。
  王翦千里奔袭,阻截三国联军,先灭八万燕军,上至将军晏懿,下至传令兵卒,全部围杀,原野尽赤。
  秦军气势如虹,又追赶魏军,灭之大半,唯独四万韩军仓皇逃回韩国,保存了元气。
  三日后,王翦攻入邯郸,赵王请降,赵国灭亡。
  又十日,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攻入燕都蓟,燕王喜欲逃亡辽东,无果被杀,燕国灭亡。
  燕赵覆灭,天下震动。
第六十五章
攻心为上
  “和氏璧!”
  顾承立于赵王宫殿内,把玩着这枚尚未切割成玉玺模样的宝玉。
  他的身后,站着盖聂与星魂。
  世人震惊于燕赵的覆灭,震惊于吕不韦叛秦的真相,震惊于大秦的奇谋军威。
  却不知此战的真正操控者,只在数人之间。
  天枢者,人道纲常,日月所入。
  就以两个国家的灭亡,作为首秀。
  而顾承也完成了昔日的诺言。
  入宫之时,就是赵国投降之日。
  当然,燕赵的覆灭并不是结束,恰恰只是开始。
  “韩非和卫庄,不愿来秦么?”
  顾承收起和氏璧,问道。
  “是。”
  盖聂沉声道。
  “既然还抱有幻想,就让他在韩国实行法、术、势相合的治国之法,然后绝望吧!”
  顾承挥挥手。
  在他眼中,卫庄用处不大,韩非却实在是个人才。
  战国末期,诸子百家中有三人是集前人之大成,又能发前人所未发的——
  邹衍、荀夫子和韩非。
  分别是阴阳家、儒家和法家。
  邹衍已死,若论思想学说上的最高成就,荀夫子和韩非这对师徒,绝对是当世翘楚,而兵家为立国,法家是安国,顾承很重视法家之道。
  天下即将迎来首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代,在这个年代,法治该是怎样的程度,实在不好拿捏。
  轻了无法真正扭转六国旧民的观念,明为一统,实则分裂;重了又难免沦为严苛暴政,高压之下反抗处处。
  所以韩非和李斯,才是关键人才,治国安邦。
  治理天下,不是一味的追求完美,而是契合整个时代,韩非若能与李斯联手,制定全新的大秦律法,才是长治久安的根基。
  燕赵两国,就是试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